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老板,给拿一条麻袋。”他叫道。

    “好的,二十铜钱。”那老板从一叠麻袋上扯了一条出来递过来。

    王三娃拿过来一看,上面标的是张记几个小字。

    “老板,我不要这个,我要李记的麻袋。”他对老板说。

    “我不卖李记的,只有张记的。你这个人才怪,哪个麻袋不是用,要分个李记张记,张记的就无法用吗”老板有些生气。

    “不是,我是帮东家买的,如不是回去怕交不脱。”王三娃说。

    “那你去买李记的吧,我这里没有。”老板不耐烦了。

    “你知道那家有卖的吗”王三娃问。

    “晓不得。”老板说。

    王三娃只得离开,又接着找。

    他满以为走来就会找到那卖李记麻袋的铺子,可他从街这头走到江边,把小北街上卖麻袋的铺子都找遍了,都没有发现。几家有麻袋的不是张记、唐记,要不就是王记,就是没有那李记的。而且他问了这些老板都不晓得那里有卖李记麻袋的。

    “怪了,怎么会没有卖李记的那严捕头的麻袋是从哪里来的”王三娃想。

    “再到大北街那边去找一下。”但在他的印象中,大北街上没有卖麻袋的,虽然有杂货铺,但却没有卖麻袋的。

    他在大北街上挨着找,先前几家都没有麻袋。正在泄气,想打道回府,一眼看到前面有一家“北街杂货铺”,店面很大,卖的东西很多,他一脚就踏了进去,东看西看,也没有看到有麻袋。正想退出,一名伙计出来了。

    “客官你好,想买些啥”伙计问道。

    “你这好像没得。”王三娃自言自语地说。

    “你说是啥子东西。”

    “麻袋,有不有。”

    “哦,麻袋,有呀。”那伙计答道。他边说边从一堆货物里翻了几条出来。

    “这个不好卖,还是几年前进的货,卖了这么久,才销脱一些,还剩下这点,卖了就不再进了。有好久都没人来买,占地方,所以放在下边。你要几条”伙计问王三娃。

    “先拿一条给我看看。”王三娃说。

    那伙计递过一条,王三娃接过来一翻,李记两个字赫然在目。

    王三娃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了。

    “就是它。”

    “二十铜钱。”

    王三娃付过钱,拿着麻袋就急急地回衙门去了。

    严升说是出来找刘进忠,刚出衙门口就想起王三娃回来找不到他,于是就在衙门口往街上望了望就又回到里面等王三娃。

    刚近正午时分,王三娃回来了。

    “严捕头,有了!有了!”他一见到严升就叫起来。

    “快说说。”严升催促着。

    于是,王三娃就把他买麻袋的经过说了一遍。并把麻袋递了过去。

    “是大北街的北街杂货铺“严升问。

    “是的,捕头。“王三娃回道。

    “你没看错吧“严升再次问道。

    “绝对没错,我办事难道你还不放心“王三娃拍着胸脯说。

    “好吧,你把麻袋放在这里,出去吧。“严升对他说。

    “好的。“

    看着王三娃出了房间,他心里又打起了鼓来。

    “一会如何给刘进忠讲呢他问我是怎么发现这个线索的,我该如何回答难道说是我被他们抓住过,没拿走麻袋这肯定是不行的。”他陷入了沉思。

    “噫,严捕头,你还没有出门呀”刘进忠一脚踏进了房间。

    严升猛然见了刘进忠进来,吓了一跳。

    “哦,我正准备出门呢。你都安排好了”严升突然间不想对刘进忠说这件事了,他决定自己先查。

    “是的,已安排了,回来歇歇脚。”刘进忠说。

    “好,你先歇着,我出去了。”严升将手上的麻袋往角落一扔就出了门。

    他一个人来到了大北街,找到了北街杂货铺,在斜对面找了一家茶馆,坐下来慢慢喝茶,他要看看这杂货铺到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那麻袋有可能是那伙人在这里买的,但他们为何不在小北街买呢小北街才是卖麻袋的地方。也有可能那伙人就是这杂货铺的,麻袋是他们自己用的,总之这间杂货铺有古怪。

    严升边喝茶边想着。突见从杂货铺中走出一个人来,往南边而去。

    严升连忙放下茶碗,丢下两枚铜钱就远远地跟了上去。

    从杂货铺出来的人是柴嘉,他刚得到传信,是禅明叫他去小南街的香火铺看看,张中法走了以后,是他的伙记在打理,禅明有些不放心,便传信让他去看一看。

    他经营这间杂货铺已经近十年了,一直为龙台寺采办物资,寺内所有的日用杂品都是他负责的,每月十五和月底送一次货。同时,他还经营各类杂货,几年下来收入还不错,这些钱,按禅明的意思让他保管着,留着以备不时之需,不用交寺里,算作十二骑们的备用金。柴嘉善算,在十二骑中他的脑子转得最快,在管理钱财方面很有一套,在军中时,禅明所率部队的经费就是叫柴嘉管理的,从来都没出一点差错,所以禅明很放心让他




第 十 章 侠 骨 女 儿 玲 珑 心
    金玉凤送走了张云龙几个人。

    昨天夜里,梁紫玉来到隐景庐,对她说张馆主几个人已经安排转移出城,去阆中府那边避避风头。

    “怎么走呢”玉凤问。

    “由北街杂货铺送,他们明天要送货到龙台寺去,混在其中出去。”梁紫玉说。

    “一切都要小心。”

    “已经安排妥当,小姐放心。”

    为了李虎,张云龙连会馆也丢了,金玉凤有些过意不去,她拿出一包银子对梁紫玉说。

    “走,我去看一看他,随便送一送。”

    二人来到那水池边,王安帮已候在一旁,见玉凤二人过来,就打开了通道,领了她们进去。

    见金玉凤亲自来,张云龙、林一明、赵鹏以及一名护卫都迎了出来。

    “不客气,这几天委屈你们了,还得多多海涵。”玉凤说。

    “那的话,应是要感谢小姐的救命之恩才是。”张云龙说完,几人一同拜谢作礼。

    张云龙和金玉凤两人之前并不认识。金玉凤只晓得馆主是“复明会”顺庆府的一个小头目,负责联系各路人马。张云龙也只知玉凤是总舵方面过来顺庆府办事的,让他按“复明会”的惯例与她联系。除此以外,其余一概不知。谁知他还没来得及与她联系,就已经被官府查觉。

    金玉凤去救李虎,也是为了要从他那里得到一封信。

    她从青城山出来巡演之时,已知师父是“复明会”的人,虽然六绝师太见玉风不愿加入“复明会”但却想利用她全省各地到处巡演的机会为自己办一些事,所以就安排她第一站就先到顺庆府来。

    先前,“复明会”总舵主李庆明安排她说,从保宁府来了一个信使叫李虎,是“复明会”保宁分舵舵主李定国所差到顺庆府去的,带着有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信息。让她过去了解一下情况。那李定国原来是“复明会”早早安插在张献忠身边的将军,张死后他躲到阆中府,一家人让“复明会”保护起来。后来他打探到艾天明的消息,就决定让李虎跑一趟,一来要将此消息告诉孙可望,二来也给“复明会”顺庆府分舵传信,让他们就地探查。他想一有了确切消息就上报李庆明。

    张云龙接到李虎带来的两封信,其中一封就是转交给总舵的来人。他正要安排第二天去联系,谁知就出了事。他并不知金玉凤就孙可望的女儿,梁紫玉从来没有把这个事情告诉任何人。

    金玉凤来到顺庆府后,只知道有人会和她联系,当时是谁他并不清楚。后来梁婆婆为了让她与孙可望取得联系,才告诉她将与联系的人可能是李虎。因为,她给金玉凤说起过,她父亲孙可望就在顺庆府的龙台寺出家,躲避官府的追杀。

    虽然玉凤已知这件事,但她始终也没说过要去见孙可望。梁婆婆知是她的心结还未打开,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想找机会让二人相见。

    “那李叔叔在省城时,还到你们家来过,当时你还小,还抱过你的。”梁紫玉说。

    “是吗”玉凤一点印象也没有,那时她才三岁。但她却想见到他。

    当听到李虎有难时,她就出手相助,却没成功,使她十分遗憾。后来知道李虎已经被救出才放下心来。

    “都是自己人,不要客气嘛。”王安帮在一旁说道。

    “对,自己人,张云龙拜见总舵特使。”他一揖到底。

    “快快起来,我那里是什么特使,我师父才是,但她有事要晚一些过,我先过来打听一下情况。”玉凤哈哈笑了笑地说。

    “原来是这样,那我给你讲一下情况吧,那信我怕被抓,已经毁了,我将信的内容告诉你吧。”张馆主走近玉凤身边,凑着她耳朵说了起来。

    周围的人都知道规矩,散到一边去了。

    张云龙告诉玉凤的是艾天明在顺庆府可能守护着财宝的消息,并将艾天明的长相和身形告诉了她。

    “哦,知道了。”金玉凤点着头。

    其实,在出发时,六绝告诉过她,“复明会”的探子在顺庆一带发现过谢怡的踪迹,让她有机会寻找一下,并说谢怡的下巴有一黑记,很好认。因为这谢怡也关系到宝藏的下落,当时她们还没得到艾天明的消息。如能找到这谢怡将是天大的功劳。

    因此,她来顺庆府没几天,就派紫儿出去打探,她知道紫儿跟踪寻人的功夫很好,是六绝师太专找川西的秘踪门二当家给紫儿当过师父。所以就派了她出去,谁知过了这么多天了竟连一点音讯也没有。再派佩儿出去找她也如泥牛入海,她隐隐有些担心。

    “谢谢你。”玉凤弓身万福。接着她从婆婆手中拿过那包银子,对张云龙说:

    “这点小意思,还请你们务必收下。”

    “这如何使得,我们不但没有把你接待好,你反而还给我们恩惠,这万万不成。”张云龙坚拒不收。

    “你们这趟出去,凶险万分,官府到处都在缉拿你们。东躲西藏的日子不好过,如没有一点花费在身上,是万万不行的,你就不要推辞了。来,拿着。”金玉凤将包推了过去。

    “对,不要再推辞了,来,我先给你拿着。”王安帮见张云龙仍在推辞便接过那包银子说道。

    “你们明早就慢走,我也不来送你们,千万要当心,到处都是官府的人在搜查。”玉凤叮嘱到。

    “是,小姐,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小心的。”张馆主说。

    接下来,梁紫玉将明天如何去那杂货铺找柴嘉,他已等着等等一一作了交代。

    “我会在后边看着你们走了我才会离开。”婆婆说道。

    “谢谢大姐!”张云龙几个向梁紫玉相谢。

    “不客气。”

    “时间不早了,你们歇着吧,明天一早就要走,早点睡。”王安帮在一旁催道。

    “这几天,也要谢谢王管家的精心照顾,让云龙莫齿难忘。”几个人又向王安帮相谢。

    “不客气,不客气。”王安帮回道。

    回到云楼,金玉凤对梁紫玉说:

    “婆婆,你觉得李庆明这个人怎么样”

    梁紫玉愣了一下,没想到玉凤为何此时提起李庆明来。

    “小姐,不知你说的是哪方面”她试探着问道。

    “哦,我是看见复明会这些人个个都义肝忠胆地,想起他这个总舵主是如何领导的。”玉凤见婆婆有些诧异便解释地说。

    “李公子人中俊杰,才学满腹,令人敬佩。”梁紫玉说。

    “我看也是,他虽是当朝大官的子弟,却没有那种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样子,而且大方得体,很有魅力。”玉凤说。

    “李公子不但相貌堂堂,武功也不错,那天他演练的那套抒怀剑,豪气冲天,潇洒自如,江湖上还莫得几人赶得上。”梁紫玉夸奖地说。

    “哈哈,那剑法倒是不错,只是内功还差些火候,不过对他这个大忙人来讲,也确实难得了。”金玉凤回道。

    她是从青城山出来到省城时,按师父的安排去见李庆明的。

    那天,在省城的盐道街李宅里,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被六绝师太赞口不绝的总舵主。

    “玉凤姑娘光临敝舍,不胜荣幸,没想到这要快就到了,我还以为要几天呢”李庆明快步迎了出来。

    金玉凤眼前一亮,一个高大的青年,身着湖蓝长衫,头戴墨黑红条瓜顶帽,腰扎金色丝绦宽幅带,脚穿半腰棕色皮质靴,迎面走来。

    二人见过礼,玉凤便与同来的梁婆婆与佩儿一同入室就坐。

    “我奉师父之命前来拜见李公子,请公子多多关照。”玉凤起身作礼。

    “别见外,别见外,早就听闻姑娘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如同仙女下凡,姑娘能来,让我寒舍生辉,应多谢姑娘才是呀。”李庆明口角春风地说道。

    “哪里,哪里,公子抬爱了。”玉凤说。

    接着,玉凤将戏班要去省内各地巡演一事给李庆明讲了。

    “你放心去,要去的地方我会给他们交代的,不会为难你们,如果不什么事儿,找他们也会帮忙的。一会儿我给你几封信,到了地头找到人就交给他们,这些人见了信就会全力帮你的。”李庆明说。

    “多谢李公子。”玉凤说。

    “不客气,不客气,能帮到姑娘,是我三生有幸。”李庆明诚恳地说。

    接着李庆明又问起戏班的情况,说自己也是戏迷,早就听说了金玉班的戏目精彩纷呈,只是省城没得机会看到,如有机会能一睹金玉凤的风彩真是求之若渴。
1...1617181920...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