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这虽然看似落败但却是虚式招架暗藏伏击,是以柔化刚,以奇取胜的棍法。“守而不攻,故意示人以怯弱,使敌骄而无备,接连发棍攻来,使我得以乘其空隙,攻其无备,这是取胜之道。”当年陆统的话在孙可望的耳边响起,使他雄心顿起,提起万分精神,心守归一,屏气凝神地与禅净缠斗一起。
那禅净几招得手,逼得孙可望连连招架,眼看就要取胜,谁知对方棍上的力道突然增大,锡杖多次压向铜棍都被反弹开来,且反弹的力度越来越大,使得自己不停地加力打压。几回合下来,气喘吁吁,脚下已有些迟滞。
孙可望一边招架一边转圈,越转圈子越大,禅净得势早,已无法停下来,只得顺势而为,一杖一杖地压向对方。
孙可望已明显感觉到禅净的力度不如前面,便瞅准备时机,突然向禅净身前跨出一步,将转起的圈子陡地缩小,同时挪展身形、只在数尺之地进退闪让,棍影如山,环护周身。禅净一杖挥出,那知孙可望已脱出了锡杖最有力道的前端,将铜棍架在了锡杖后段,而那后段的力度是最小的。禅净突地失去重点,便迟疑了一下,此时,孙可望机不可失地如风驰电掣般地将棍头一顺向下一跺,砸在了禅净的足上。
“哎哟!”一声惨叫,禅净抛开了锡杖,跳了起来。
孙可望连忙将他扶住才没有倒在地上。
“得罪!得罪!”孙可望连连称罪。
那禅净也心知肚明孙可望给他留了极大的情面,戳在他脚上的那一棍并没有使多大力度,要不他的脚那还能站得住所以,他也没有生多大的气,反而觉得孙可望这人厚道,在心里就有了几分好感。
“没有,没有,孙施主手下留情,禅净感谢不尽。”禅净诚恳地说。
“第二场,孙施主获胜。”场上主持大声宣布。
“好!”
场外观看的十骑齐声欢叫。
众僧见孙可望武功高强且又十分礼貌,也就欢颜在面了。
孙可望叫过七骑李中孝,近耳吩咐了一番。李中孝便从背着的包袱中取出一大叠银票来,交给孙可望。
孙可望走到禅因面前说到:
“这是八百两银通兑银票,是我们给众僧大师们的一点心意,每位二两,剩下的是我们捐给贵寺的五十担粮银,请万万笑纳,权当我们跪拜山门的见面礼吧。”
“这可使不得,既然你比武你已经过关,按寺院规矩会留下你们的。”
“这是我与贵寺禅兴主持已商定好了的,这点钱就当是我们捐赠给贵寺的香火吧。”
禅因转过头去看了看禅兴,只见禅兴点了点头,也就接过了银票。
“谢谢孙施主!”
接着,禅因大声将孙可望给每位僧人二两银票的事当场予以宣布。
 
第三章(6)
至此,孙可望他们总算在龙台寺落了脚,但他仍然一点也不敢大意,天天戴着人皮面具,从未露过真面目。
从此,龙台寺的这位禅明大师渐渐被人熟知起来,寺里众僧也与众骑混得火热,就连禅净、禅福等老资格主持都对他敬重三分,一来他对人十分友好,自己武功高强但从不凌强欺弱,而且经常指导武僧的练习,深得武僧们的喜欢;二来他有银两,常常施舍给众僧们,一些贫困的僧人也经常得到他的帮助。他原是军中的将军,银两来得容易,从凤凰山逃出来时,十二骑每人身上都带有一个大包袱,背的全是银票银两,所以,他不缺钱,这也是众人喜爱他的一原因。
每天,禅明就在药王殿里认真打扫,按禅兴的意思一遍一遍的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就是没有一点苗头。
万万没想到,他还没有找到星光剑,禅兴大师就突然暴病而亡,也没留下一句话来。
后来,禅因做了主持,本来要他到天王殿管事,但他坚持要留在药王殿,说是自己资历浅薄,还需多多修行才能胜任,禅因也就应了他。
从此,孙可望一边继续找剑,一边安排人手联络旧部谋划找艾天明和谢怡一事。在米仓山分手时,他托伍魁代给李虎的信就是叫他留在阆中并听命于李定国,有重要的事就到顺庆府找陕西会馆的张馆主代转,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他并不想和李虎见面,一来不想让那些被追捕之人知道他的所在。二来他对李虎的个性感到担忧。如在平时,李虎的个性倒还没什么,但非常时期,冲动就会送命。没想到许久没听到李虎的消息,一听到就是坏消息,但他知,李虎远在阆中如没有特别的重要的事,是不会冒着危险到这顺庆府来的。不知他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消息,现在被擒,还不知生死,也不知他所带来的消息走漏风声没有。看来,只有联络张馆主才能夺定。
“禅寒,你跑一趟吧。”他转身对站在后边的沈寒说。
自从他们在龙台寺安下身来后,沈寒就一直跟在他的身边作随从。
“你知道吗李虎被抓了。”
“啊!”禅寒惊心失色。
“你快去城内的香火铺找张中法想法打听相关消息,并转达柴嘉叫他准备些银两,可能营救李虎要花些钱。还有,找一找陕西会馆的张馆主,看一看李虎来传达什么事,这是联络的暗号。”他拿出一张纸条交给了禅寒。
同时,他又拿出一封信让禅寒交给张中法,
“叫他按信里的交代去办。”这是孙可望昨晚写好的信。
“好,马上就去。”禅寒话音刚落,就返身离去。
孙可望想等到消息明白了再作下一步打算。
这时,江上的薄雾已散开,朝阳冉冉升起,江水波光鳞鳞。渡口的渡船已开始上客了,江边熙熙攘攘的热闹起来,江东那边的渡船已驶过来了。
“师傅。”禅武走了过来。
“我发觉今晨有些不对劲。”他对禅明说。
“什么事”
“你看那边。”
禅明转过头就看见了他们身后靠山门边,约有几十人齐齐地在向他们这边望着,眼巴巴的样子。个个手中都拿着大小不一的布袋子。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百纳衣似乎是乞丐头领的人在他们之中说着什么。
“看样子,他们好象知道今天要到粮船。”禅武说。
“这伙人平时没怎么见过呀”禅明肯定地说。
“就是,我也没见过,难道是外地过来的”禅武疑惑道。
禅明突然想
第三章(7)
禅明接船后继续领着五艘船前行,那月亮坝离码头有约五里之遥。纤夫们拉纤只能走到清泉山脚边就无路可行了。余下的两里,只有靠船上艄公使劲撑船,慢慢地逆水而上。
月亮坝在江中央,是江水长年冲积而成的沙洲,长约两里,形若树叶,头尾尖狭,中间宽阔。因与龙台寺相邻,不知何时起这月亮坝就成了龙台寺的产业。那坝上栽种着一些蔬菜瓜果供应寺内。坝中有一排茅草房,是寺内五名负责管理栽种的僧人所居。平时,他们就在坝上生活,有事和洪水期就坐小船回寺,而寺内的的僧人很少到这坝上来。
船队终于靠上坝子,选水平之处停靠好后禅明就安排守坝僧人将船队一干人员进行了安顿,自己则让一僧人划船渡江送他回寺。
月亮坝正对清泉山边之处,有一龙台寺专修的小码头供坝子与寺间的往来,这个码头紧靠山脚,十分隐背,只有站在坝上才看得见,其余地方不得其见。码头边有一个山洞,内有台阶直通寺内。相传是建寺初期就建有此洞,方便龙台寺遇事时便于藏匿和撤退。
禅明回到寺时,正是午饭时间,他刚准备进斋堂,就见现任主持禅因急急地过来。
“禅明,正找你,有件事你看如何是好。”禅因一付焦急的样子。自从他任主持以来,凡有什么棘手的事都要问一问禅明的。这倒不是他没什么主张,而是信任禅明的为人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加上前任主持禅兴曾经告诉过他要多多重用和信任禅明,龙台寺才能兴旺。当时禅因还不以为然,但通过这几年的情形看,这龙台寺是越来越缺不得禅明这号人物了。
“有什么事”
“刚才,顺庆府衙传话,说是就这几天要来寺院巡查,杨重雅大人要亲自来,具体那天还没定。”
禅明愣了一下。
“难道我们的行踪暴露了为何李虎刚被抓,就要来寺巡查早不来迟不来的。”他寻思着。
“说没说要巡查什么”他问。
“没有,就是来的一纸公文通知。”
“以前来巡查过没有”
“没有呀,只是杨大人的夫人有时要来烧香拜佛。”
“哦,是了。”禅明觉得这巡查只是一个幌子,大约是假公济私之举。孙可望与官场打交道多年,深知其中的道道。一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官府发现了他们,况且多年他们都严藏行踪,不敢有一丝大意。二来,近年经济不景气,官府也有时发不出薪饷,是不是杨大人手头紧了想来打打秋风了也说不一定,因龙台寺的富足是大名在外呀。
这样一想他倒松了口气。
“这样吧,是不是做好迎接巡查的准备,搞得隆重一些,留他们吃两顿饭,档次搞高一点。另外备一些红包,银两就由我来出吧,你看如何由你决定。”禅明征求禅因的意见。
禅因明知他已有了主意,但见他又愿出银两又问询自己的意见,便十分高兴。
“好主意!好主意!就这么办。”禅因连连点头。
等禅因离去后,禅明匆匆来到斋堂,找到正埋头吃饭的第六骑王功全,即在马房和粮库管事的禅全。
他坐在禅全的旁边,悄声说道:
“你通知其他兄弟,这几天多多注意,官府要来寺院巡查,小心为妙。”
禅全点了点头。
“另外你要备好马,以防万一。”
“好的,你放心。”禅全说。
禅明说完就离坐打饭去了。
傍晚时分,进城去打探消息的沈寒回来了。他来到药王殿孙可望的住处。
“你交代的事都办妥了。”禅寒匆匆地喝了两口水。
“信已交给了张中法,柴嘉那里也说清楚了。只是查来查去,找不到张云龙的下落。陕西会馆已被查封,会馆死了几名兄弟。李虎被抓关在哪里还不知,张中法那里会去打听。估计明天就会有消息。”禅寒一口气说完。
&
第三章(8)
禅明一看就知晓这是上午想抢粮船的那帮人所为。但又不知这伙人的来路,只猜测是凌云山的土匪。从信中的语气看,这猜测估计**不离十。
“这大约是上午抢粮船的那些人所写的。”禅明接着将上午的经过告诉了禅因。
“既然没抢着,你抓人做什么”禅因有些责备地说。
“想知道他们的来路,如若这次不把这伙人整落教,恐怕龙台寺从此就不得安宁了。”
“话是这样说,你看就要杀人了,惹不起呀。”
“这样吧,我去审一审,看问不问得出些东西来。到明天再放人吧。”
“不管问不问得出,明天一定要放人。”
“行,请你让各位僧众这几天小心些,尽量不要出门去,同时加强寺内防卫,我也给禅武他们招呼一下,注意防范,加强巡逻。”
“这就样吧。”禅因有些无可奈何。
药王殿里,那个从殿外银杏树上跃下的黑衣人,正在殿内逡巡,到处查看着什么。此人黑巾蒙面,身材娇小,从身影看似是女性。她见刚才禅明离开的侧厢房内还亮着灯,便踅了过去,从窗口望了望,见内无人,便轻轻推开门闪了进去,在屋里到处翻看,象在寻找什么。见屋内陈设简单,除了一张床外,另有一个书案和书架,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再无家什。
黑衣人把书架上的书挨个地翻了翻,又原样放回。然后弯腰向床下瞄了瞄。这时,殿外响起了脚步声,她一个纵身,便从房内射了出来,隐藏在那药王塑像的阴影里后,半晌未见动静后,便悄悄地溜出药王殿大门,就在她想拉上门时,一道破风之声倏然射来。
那蒙面人毫无半点迟疑,往下一个埋头劈叉,侧身一翻,便翻下了殿前的台阶,躲过了一击。
发射暗镖的是禅武。
原来,禅武按禅明的吩咐。加强了巡逻,他带着一队武僧负责大雄宝殿至药王殿一线。刚才来到药王殿前,见厢房亮着灯光,他不知禅明已出去见禅因,便故意重脚地从殿外经过,他本以为禅明要从房里发问,因他知,禅明熟知他们十二骑每人的脚步声,按以前的习惯,他只要在夜里,凡听到他们任何人的脚步声,都要招呼一声,这是多年来在军营里养成的习惯。
但此次禅武都要走过了,房内还无声响。于是,他多了心,叫停了队伍,等了一会还无动静,就想到窗前去看一下,这时就见那蒙面衣人从殿里闪了出来。禅武一见黑影就知不是寺内人员,便先发制人,一镖射了过去。
那蒙面人躲过一击后,刚一翻身站起,禅武就攻到。
“何方毛贼,敢闯龙台寺”他手持禅棍,盖头罩下。
蒙面人也不答话,从背后抽出剑来,一抖手剑花直奔禅武。
禅武猝不及防,忙将禅棍横握转动来格,那知剑花根本就格不住,将他罩在一派银光之中。禅武使出浑身解数,但却无效,那剑花越来越大,越逼越紧,只要蒙面人稍一运功,禅武必伤剑下。但看那蒙面人似乎不想伤他,倒像是在逗他玩一样的。
禅武是识货之人,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此人的对手,便发一声喊,那边一帮巡逻的武僧围了过来,作势进攻。
蒙面人见状,也不变招,继续将禅武圈在剑花中,从容地向前步步逼进。
那些武僧见禅武危在旦夕,齐齐地举棍砸向蒙面人。蒙面人见棍砸来,振臂一转,将剑花扩大一倍,那些砸来的棍棒被剑气荡开,齐齐向后弹去,三名武功较弱的僧人,站不住足往后倒在地上。
“放哨花。”禅武大叫。
一名武僧掏出哨花,向空中射出一枚响哨。
“呯!”一声,龙台寺上空炸开一朵烟花。
就在响哨射向空中的的瞬
第三章(9)
“对,就从查禅兴开始,从头来过。”禅明感觉思路对了。
这时,禅净在门外叫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