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而随后事情更发展出乎宋、曹两家意料以外的地步,宋皇后妒忌狠辣、何美人怀孕一事突然之间在雒阳城传遍了,将当事人吹到风口浪尖。

    原来刘备、何进偷偷令人在雒阳集市中大肆宣传,引得百姓瞩目。

    而袁术则推动传闻在官员中发酵,他更亲下场上书表态,引得许多正直的官员和袁家门生故吏陆续上书,很多人指责宋家嚣张跋扈,宋皇后妒忌、残杀宫人,应该为皇帝无子女负责。

    臧洪带着太学生进行游行,在宋家府邸外示威、拉横幅,在墙上写大字报。甚至有激进的太学生吼出如果何美人流产或者小孩夭折,宋家就如同昔日的外戚梁家。梁冀曾为大将军,其妹梁妠为汉顺帝皇后,小妹梁女莹为汉桓帝皇后,立三任皇帝,毒杀汉质帝,秉政十余年,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海内鼎沸。

    三公九卿也坐不住了,太尉陈耽毫不犹豫表明保全何美人肚中孩的态度,坚决反对一切危害皇帝陛下子嗣的做法。一向是墙头草的许训,则表示遵从皇帝的命令。

    袁隗是最无语的,他和曹家本是联盟关系,侄儿袁绍又与曹操相交莫逆,与宋家关系很不错。根本没有预料到平日飞鹰走狗的侄儿袁术,竟然不给自己打招呼就直接表态,站到了何美人一方。当袁逢、袁隗质问袁术时,袁术顶不住父亲、叔父的压力,毫不犹豫把刘备卖了。他们将刘备找来,责骂一顿,末了说袁家是三公世家,根本不需要主动参与到废立中去,不论宋、何还是其他那个生了皇子,长大也需要十多年,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拉拢袁家。

    刘备则指出,鸡蛋不能都装到一个篮子里,袁家树大根深,既要有人压宋家的宝,也应该有人压何美人或其他人的宝,于是总有一方能够仕途顺畅!这样袁家就能够数世不衰。

    太仆袁逢认可了刘备的鸡蛋理论,决定上奏保何美人。袁隗则继续与曹家保持良好关系,上奏说针对宋皇后嫉妒的指责是空穴来风、无根之木,皇帝陛下还年轻,明年才弱冠,没有子嗣并不奇怪。

    九卿大多也认为皇帝陛下最好能多有子嗣。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檀石槐的决断
    干裂的土壤,稀疏的牧草,比往年细了不少的河流、瘦弱不堪的牛马羊无一不抓住檀石槐心,抓得生疼。

    他忧心忡忡的问部落巫师:“今年的雨水怎么这么少怎样才能下雨”

    巫师:“祭祀!只有血祭才能平复长生天的怒火,才能告慰祖宗的先灵!”

    檀石槐:“血祭用什么人祭”

    巫师:“南下,以新捕获的汉人为血食!”

    和连:“父亲,我们等着你的号角,南方流着甘甜如同蜂蜜的河水,有着如羊般脂肥沃的土地,有温柔美丽的女人,长着能够缓解身体疼痛的茶叶。软弱的汉人不配拥有肥沃的土地。”

    软弱

    檀石槐看了和连一眼,如果击垮匈奴、东羌的汉人软弱得话,那什么叫强大

    喝了一大口茶水,稍稍平复身体的疼痛。他明年才40岁,在条件恶劣的草原上,却马上就算步入老年,身上的旧伤时常让他疼的睡不着,体内长期积累的油脂和嘌呤,让他偶尔痛风,弯不开弓、骑不好马。

    “茶是好东西啊!”竟让他的身体缓解了疼痛和痛风,听说是南面上谷乌桓部落卖入漠南草原的。虽然敌对,上谷乌桓却在交战的间歇期,保持与漠南草原的小额贸易,一旦开战,茶叶就会停运。像檀石槐和巫师这样年龄大些的人,没有茶几乎活不下去:“可惜贸易的茶叶和粮食太少。”

    和连:“草原上的人平时逐水草放牧,战时骑马弯弓,个个都是勇士。孩儿亲自带人去上谷为父亲抢茶叶!”

    檀石槐年轻时曾经在上谷乌桓生活过一段时间,甚至偷偷潜入上谷汉地,那时候难楼王和他父亲部众超过二十万,控弦之士上万,可就是那样强大的乌桓,也没有茶叶。檀石槐亲自询问十余名掳掠来的汉人,幽州不产茶叶,茶叶产地在数千里远的南方。去上谷抢能抢到什么

    作为从小被父亲抛弃的男人,檀石槐是缺乏安全感的,即使和连是自己儿子,也难免不从最坏的地步出发揣测对方的意图,莫不是他想让我早点死

    怀疑一产生就很难消除,檀石槐指着地图说:“打上谷,不止一次,然而山岭阻隔,又有护乌桓校尉在侧,从没有取得很大战果,还损兵折将。

    所以,这次重点不是上谷,而是辽东!”

    “不,不,父汗,我们还是打上谷吧!”和连的反对来得那样突兀,令帐幕中的贵族们吃惊,也让檀石槐暴怒。

    “你是想反对我”

    “没有,没有,长生天可以作证,和连尊重爱戴父汗,就如鲜卑牧民仰望大鲜卑山。”和连白脸涨成猪肝色,连忙解释他十分记恨上谷乌桓击破昂山部的难楼王和阻击他的汉人将领,“父汗,那个汉人将领叫刘备,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熟悉草原战法,独石口一战数百鲜卑勇阵亡,孩儿脚也是伤在那一役,现在还隐隐作痛!那个汉人不除迟早为鲜卑大敌。”

    檀石槐见和连言之成理,心里也是一宽:“和连你身为左贤王,不能只考虑一场战斗成败,要考虑整个鲜卑汗国!辽东塞外水草丰茂、树木连绵,有数不清不清的飞禽走兽,适合大部落驻扎。由于地形平坦,长城容易突破,树林也能制作足够的攻城器械。”

    作为左贤王,辽东是和连的领地,檀石槐如果带着大量部众过去,就会意味着和连的领地会被压缩,需要拿出很多牛羊等物资补贴他当然不可能满意,可父亲有命,漠南草原旱灾太过严重,和连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

    &



第一百五十章 一语成谶
    十余日后,仍然没有大雨下降,指责刘备乱说的人越来越多。

    “你真的有信心,最近能下大雨”臧洪整个人看起来忧心忡忡,虽并不赞成刘备的冒险,仍希望他的判断是准确的,毕竟其父使匈奴中郎将臧旻所在的南匈奴、并州一样面临干旱。

    没有人认为干旱会持续一整年,大部分人都希望刘备预言正确,即使是宋皇后一党也希望快点下雨,宋氏在关中扶风的老家,也因为干旱减产,目前更遇到了蝗灾。

    刘备也有些忧虑,不是很确定得说:“历数雒阳过去十年的气象,春夏干旱若久,秋季多有暴雨。我相信大雨一定会来的,只不知什么时候。”

    臧洪:“你这样做相当于赌博!还是太冒险啦。”

    如果用后世的科学技术,可以解释东汉末年全球气候变冷,造成副热带低压南移,造成来自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没有足够威力吹入大陆深处,所以降雨线向东南方向移动,使得北方、西方少雨。

    夏、秋两季,随着热量的积累,一般情况下季风会逐渐北移,大陆深处降雨虽来的迟但仍然会有。可惜季风理论,给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解释不清楚的。

    刘备望着疏朗无云的蓝天,想了很久,干脆把辩证法用玄乎的说法表述以蒙混过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儒家、法家、兵家无不是为了有余。

    天地之道,则补不足,而损有余,与人之道正好相反。月满则亏,物极必反。分而合之,合而分之。春夏秋冬,年复循环。”

    刘备接着说:“是故不足可变有余,有余可变不足,自然之理也。北方干旱,是因火盛而水不足;南方大雨,是因火弱而水盈。大海得太阳之火,于是有余之水入空中,然后下降之于大地、补大地之不足,如同蒸笼。高山、丘陵是土有余,低矮平原是土不足,降雨则会腐蚀山丘流失土石、形成河流,土石则会补充低下平原之不足,河水则补充大海蒸发之水。

    这些例子,不足与有余之间互相变化,既包括在事物内身发生变化,也包括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在天地之间十分普遍,可称之天地运行之大道!”

    臧洪竟然听得两眼放光,出人意料跪席上行了大礼:“今日得君传授天地黄老大道,幸何如哉!洪以为补不足而损有余,这套理论与老子道德经一脉相承。洪活了十六年,今日才知道相比儒家之道的人道,天地黄老之道才是天地大道,仔细思考,万物运行都可以用之解释。”

    这些知识放在后世,是中学生都学习过并可以理解的,在东汉却很有一些道家、鬼神的神秘色彩。

    上到皇帝、重臣,下到黎民百姓,对天地、山川、鬼神都怀着敬畏,国家要祭天地、祖宗求雨、求丰收、求国泰民安,百姓要祭祀求没病没灾害、出人头地,有龙神兴**,河湖神管泛滥,道家、佛家也各有各的神,生产力、科技不发达,好多事情只能不问苍生问鬼神。

    刘备:“对,道生儒、兵、名、纵横、五行,儒生法。先有老子而后有孔子,而后再有荀子。孔子曾向老子学习,荀子学习儒学而教出法家的李斯、韩非。

    黄老之道是天地之道德,解释万物之规律;儒家之道是人伦、君臣、宗族之礼仪,引导人向善;法家之道对不准循道德、礼法、律法等规则的人做制裁,禁止人为恶。”

    臧洪:“你是说道生儒,儒生法,黄老是天地之道,对士大夫主用儒,对小民主用法”

    刘备:“大概是这个意思。气候、水纹、炼丹、草药等都由道衍生出来,主要研究物与物,或人与物的关系。儒、法、兵、纵横、



第一百五十一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多年以后,还记得在那个初秋的凉凉雨夜,不用高大的宫殿、不用众多的郎官卫士、不用三公九卿等重臣指指点点。

    在皇帝书房,君臣二人坐而聊天,皇帝刘宏温和得像一个普通的邻家青年,刘备温顺得如同普通郎官。

    皇帝和蔼可亲,除了鼓励、赞赏,还有好奇,好奇刘备讲述的茫茫草原、巍巍群山、水天一色,好奇弯弓奔驰的幽州良家子、满身腥檀的乌桓勇士、凶恶狡猾的鲜卑人、涂着花样纹身的淮阳蛮、饭稻羹鱼的南方百姓,好奇如珍珠般成群的牛羊、巢湖中鲜美的游鱼、森林中有着异香的野果。

    皇帝令人印象最深刻一段话:“真羡慕你,去过这么多地方,而朕永远只能对着雒阳小小的天空。朕在想,若没有当上皇帝,而是继承父亲的侯爵,也能如你一般自由自在。

    朕有一件事做的不好,就会被很多人批评,做好却鲜有人赞扬。就说求雨这事,今天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看你的笑话。

    朕知道,他们是想看朕的笑话!要不是你,朕的脸就被他们打肿了!

    你想要什么奖赏,朕一定给你办到。”

    刘备:“为陛下效力是小臣的本分,小臣本高祖子孙,不能忍受鲜卑人欺我大汉边民、侵犯我大汉土地,希望能够从边郡的一县一尉做起,杀虏立功,效仿卫青、霍去病扫平匈奴之役,终有一日为陛下击破鲜卑,擒其王献于阙下。”

    皇帝刘宏:“有志气,可朕舍不得你离开雒阳。”

    刘备待要再拜求外放,

    皇帝挥手让他起来:“容朕好好想想。对了,这玉佩赏赐你吧。”

    皇帝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倾盆而下的暴雨,漆黑一片的天空,不远处和宫墙,幽幽的说了一句:“你所有的奏章我都看过,思虑周全,目光长远。都是高祖子孙,或许你来做这个皇帝,朕去做个闲散县候更适合吧。”

    皇位是刘宏难以承受之重,却将刘备吓得磕头如捣蒜,以为被看穿了心思,连说“不敢”。

    。。。

    出得殿门,汗水已湿透了衣襟,刘备不由心中感慨:“他虽是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君,骄奢淫逸荒唐透顶,那也是是诏书如律令的真龙天子!只几句话,就压得人不敢动任何心思!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见识了皇帝的无能与无知,我确实心有怨言,认为换个有能力的君王执掌国家,或许就能避免黄巾之乱、群雄逐鹿、五胡乱华。甚至面圣那半个时辰,发现皇帝的虚弱,很难不起‘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

    “怎么样”一个声音打断了刘备的情绪,出现在面前的是焦急等待的何进。

    袁术也走了过来:“哈哈,陛下给了求雨大功臣什么赏赐”

    刘备举起手中玉佩:“诺,这个。”

    袁术十分诧异:“没升官么”

    刘备:“我说想回边疆,陛下说他想想。”

    何进拉住刘备:“不行,玄德不能走,走了我怎么办贵人怎么办”

    。。。

    值过夜班,回到天上人间,臧洪、卢养已经等了许久:“陛下赏赐了什么”“陛下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刘备被敲打一番,满脑子都是‘换你来做这个皇帝’,随口说道:“封赏暂时未定。昨日才算知道,皇帝陛下聪颖非常,只是因为欠缺历练,为一些私心重的外臣、内宦、外戚所蒙蔽罢了。”【… &最快更新】

    卢养:“那是,开国的高皇帝、光武帝就异常出色,宣帝、明帝也比大部分皇帝厉害,就是汉桓帝因为少时在宫外生活,也比大多皇帝英明。”

    臧洪说话毫不留情面:“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生于深宫,长于妇人、宦官之手如何能明了天下之事大将军窦武、中常侍曹节若不是有私心,也不会迎奉当时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寇辽西
    公孙瓒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他异样的兴奋:“这个小不点,就是我公孙瓒的儿子真真是辛苦夫人啦!”

    刘氏虚弱而忧虑:“夫君,他怎么皱巴巴的看起来好丑喔。”

    产婆道:“小姐、姑爷,小孩子才生下来都是这样的,皮肤在母体泡羊水泡的。过几天就不皱啦。小公子眉眼清秀,跟小姐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皮肤白白的,特别像姑爷。”

    公孙瓒把儿子高高地举起,大吼道:“我公孙瓒有儿子啦,有儿子啦。”

    “夫君,小心点,他那么小。”刘氏挣扎着想起来抱孩子,产后虚弱,扯动伤口,哪里能够疼的又躺回去。

    产婆连忙给她背后塞了个枕头:“小姐别动,坐月子不能多动,得躺床上多休息。”

    刘氏:“夫君,给儿子取好名字了吗”

    公孙瓒陷入了回忆:“就叫‘公孙续’吧,续,继也,表示家有后继!小时候,堂兄等人一直认为我母亲低贱,看不起我,排挤我。可他那儿子在十八岁时死掉了,后来从别宗过继了一人。

    无后还想着下一辈继续做嫡脉现在我有亲子,他只有假子,我们续儿才是正宗的令支公孙家嫡系!夫人放心,我一定给你挣一个诰命,给续儿挣一个侯爵回来。”

    刘氏哭泣道:“夫君,不能不去吗刀剑无眼,我怕。。。怕你。。。”

    “怕什么怕!”一个华服中年走进门,接过公孙瓒手中婴儿,脸笑得如同花儿,“我的小外孙,心肝小宝宝,外公抱抱,哈哈,他的小手在摸我,好得很,长大了身体一定跟伯圭一样棒。”

    完全陷入对小孩得痴迷状态。

    刘氏哭笑不得:“阿父快把他宠坏了。”

    公孙瓒的岳父,乃是辽西太守刘其。昔日公孙瓒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郡书佐,刘其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容貌俊美、声音宏亮的小吏,通过考察之后,让公孙瓒做了御车。

    没想到公孙瓒驾车技术特别好,什么样的马儿到他手上,都服服帖帖的,无不妥当。辽西郡内外有乌桓、鲜卑,所以经常打仗。通过一两次战斗,刘太守吃惊的发现,公孙瓒不仅驾车之术很高明,弓马骑射之术在郡里更是罕有敌手,作战勇猛无比,以一当十,不惧强敌。
1...3738394041...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