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经过短暂的考虑,刘太守决定把一个庶出的女儿嫁给公孙瓒,不仅给了丰厚的嫁妆,还推荐公孙瓒拜博士卢植为师。

    公孙瓒知恩图报,为太守做事情特别认真,几次作战也特别勇猛立下不小的功劳,不仅在郡里闻名,上任州刺史陶谦也特别欣赏他。再加上跟刘备一起做了几次粮食、马匹生意,家资数十万。公孙瓒把钱分成相等的三分,一份孝敬岳父母,一份交给刘氏保管做家用,一份委托可靠的朋友做生意,用赚到的钱资助伤亡、贫困将士,因此广施恩惠,郡中豪侠、少年都以与公孙瓒交往为荣。

    太守刘其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伯圭,给你放五天假,五天之后我们就出发巡边。”

    公孙瓒:“小婿明白。”

    刘氏:“阿父,这次别让伯圭去打仗行么”

    太守刘其:“女儿啊,真的不行,伯圭率领的一部是全郡最精锐的弓骑,长为大军前驱!少了他不论是侦查、包抄还是冲杀都会大打折扣。

    何况鲜卑屡次寇边,保卫桑梓人人有责,我家女婿若上前线,将士们士气就会更高昂。若他不去,其他人也会找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病难医
    “公孙司马,鲜卑人近十倍于我等,我们快逃吧。”

    公孙瓒:“逃把后背卖给对手逃得了吗我已经派人向太守大人报告,不出半个时辰,就会有大队人马前来支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拖住对方,而不是逃跑!”

    公孙瓒把韩当和另几个部下叫来,吩咐如此如此,几人领了命令各自去了。

    公孙瓒自己则带着人下马歇息,全然不顾前面数里外的数百鲜卑骑兵。

    鲜卑领兵的乃是诸部大人之一的慕容远来,远远见着汉军数十个白马骑兵,心里就是咯噔一下,说:“听说辽西有个白马司马,勇猛善战又诡计多端,莫非被我遇上了”

    旁边一个射雕者说:“大人何故迟疑”

    慕容远来谨慎地说:“这个白马司马曾经与左贤王、昂山大人都打过仗,这两年还经常出塞攻击我们,一身武艺非常了得,仿佛飞将军李广。”

    那射雕者年纪轻轻就做了百户,正是自信、不服低的年龄,笑道:“几十骑有什么可怕的,大人安坐,我去将他擒来。”带着数十人如旋风般冲了出去。

    慕容远来没来得及拉住,只好说:“小心为上。”

    。。。

    公孙瓒见数十个鲜卑骑兵以分散队形杀将过来,对左右说:“刚想找个办法立威,就有人送上门来。儿郎们,上马,锥形阵,随我冲杀。”

    两边相隔百步,就开始互相抛射,冲到数十米就换成平射。

    双方射击速度、射击精度接近,本来损失情况应该差不多。但汉骑的铠甲更好,又配有马鞍和简易马蹬,只有两三个倒霉蛋被射中头脸倒下马来,而鲜卑人却有十多骑兵掉下马来。

    紧接着,鲜卑骑一分两半,呈弧形向两翼包抄。

    公孙瓒则带着所有人冲向右侧。

    鲜卑骑兵没有马蹬,在转向时,必须手脚并用,紧紧贴着马。

    汉骑则由于马蹬方便借力,在高速转向当中,重心很稳,双手也解放出来,射箭、长矛突击、弯刀劈砍都不受影响。

    一个照面,就将右边的鲜卑骑兵几乎全部打下马来。那个百户长、射雕英雄,举起弯刀抵挡,却被一个普通的汉骑一戟,连刀带人挑下马来,生死不知。【…! ¥!最快更新】

    公孙瓒几声呼啸,汉骑分散开来,两三骑一组,围追堵截剩下的一半鲜卑骑兵。

    慕容远来等人看得目瞪口呆。骑兵作战速度很快,从双方第一次抛射开始,不过一刻钟,几十个鲜卑精骑,几乎被消灭殆尽。只有几骑,见机得早,拼命打马回奔。

    不管前方还有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任由部下追击,落在后面取出一个号角吹了几声,旁边的森林里也吹响号角回应,紧接着林中鸟雀惊起、烟尘浮起,好似有数不清的兵马。

    慕容远来吃了一惊,调转马头,往回就跑:“撤退,撤退,长生天旨意我们撤退。”他的部落,人口并不繁盛,只有数千人,南下本来就打着抢一把就好的心理,哪里愿意跟汉人打硬仗。

    韩当等从林中冲出,只来得及杀掉落在最后的几个老弱病残,冲着前面笑骂:“这些个鲜卑人怎么如兔子一般胆小这就逃了,我们还没杀过瘾呢!”

    公孙瓒呵斥道:“少得意忘形,这事没那么简单!草原上以力量、智慧定强弱,这些头人皆狡诈健勇,此处山岭起伏,地形狭窄,森林茂密,不适合大量鲜卑弓骑展开,所以他们逃走,是想诱惑我们追击到北面的平原上去啊。若在平原上,我们这点人,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

    虽然取得了一次小胜,公孙瓒却高兴不起来。在辽西为郡吏几年来,他越来越感觉到边事艰难,尤其是百多年前内迁乌桓到辽西郡,分割辽西属国给乌桓人居住埋下了莫大的隐患,辽西乌桓虽然有不少人汉化很深,但更多的人保留了草原上的语言、习俗,并且经常翻山越岭与草原上的鲜卑部落私下联系、贸易,甚至婚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华佗割疮
    动手术

    后世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手术是医疗的一大进步,是能活人的。

    可惜,在汉代是个正常人都以为开刀是邪术,是要死人的。

    医生们、患者家属们对华佗群起而攻之。

    袁隗更是骂道:“哪里来的庸医,想害我儿!把他轰出去!”

    刘备说:“慢,袁公且听我一言。

    既其他名医没有其他办法,为何不能一试若不敢试,不如找一具尸体,解刨开来。就知道华大夫说的对不对!”

    华佗紧紧皱着眉头,欲言又止。

    那些名医说:“看吧,不敢了是吧。”

    “就知道他是骗人的。”

    “邪术误人,开刀就是杀人啊,把他扭送官府。”

    “既然不相信我,我何必要医呢”华佗是个很有性格的人,转身就走。

    刘备三步并作两步,急忙在厅堂外追上华佗:“华医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想起佛教浮屠还不是跟流行,改口为“救人一命可树立五十年恩德,汝南袁氏一家都感激你。”

    华佗:“倒不是我不想救他一命,而是这病紧急,救人如救火,等得越久,越没有治好的把握。袁家四世三公,权势滔天,碾死我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万一没医好,岂不是要吃官司,甚至性命不保

    作为医者,最高兴的是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最糟糕的,是被患者误解为难!开腹割疮本就有风险,袁家既视我如刍狗,纵使赏金有数十金又有何用”

    后世的医闹,充其量不过耍泼打滚、操纵舆论、博得同情、威胁医生几招,跟汉代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难怪华佗有顾虑,以袁家的地位,想弄死一个医者,甚至弄死其家人,完全是轻轻松松。

    。。。

    对袁隗费尽口舌,对华佗好说歹说,终于把两人凑合在一起。

    袁隗影响力极其惊人,稍稍调动手中权力,找来几个死囚,重金和威胁之下,立即有两人干了。

    袁隗本要将两人至少杀掉一人,破开其肚腹,查看内脏是不是如同华佗说的一样。。

    华佗毕竟医者父母心,有着不忍,决定做**解剖。在药童协助下,先是给两人服用麻服散,而后分别破开肚皮,将内脏指给袁隗、袁逢看了,最后切除了二人的阑尾,再将二人肠子、肚皮缝上。最后给二人灌入清热解毒、利于伤口恢复汤药。

    两个时辰之后,二人醒来,初时不觉得很疼,过了一会,感觉疼痛难忍,其中一个满地打滚,再吃一遍药后才觉得好些。

    观看了全过程的袁隗,在一旁偷偷擦汗:“这两个人不会死么”

    华佗:“看身体底子,底子好的一般能活下来与正常人无异,病弱和年龄大的人容易死亡。那个年老的,可能会死。”

    袁隗始终下不了决心,说:“能不能保证一定把满儿医好”

    华佗:“不能!但病人已经出现发烧、皮肤进一步发黄等状态,已喝不进汤药,如果不医,他多半会在疼痛哀鸣、不断衰弱中死去。”

    近现代医学出现之前,自然界不是没有天然的抗生素,但缺乏输液、打针等手段,仅仅依靠内服、外敷、针灸,手段十分有限,没法给病人补充足够的能量和电解质,也难以将药品的药力直达病灶。

    袁满虽然含着所谓的百年人参,亦难以坚持多久,疼得打滚之外,整个人愈发虚弱。

    袁隗怜惜地位袁满擦着汗水,由于受到其他医生影响太深,始终怀疑华佗的医术,不肯让其放手医治,用袁隗的话说,至少要看两个被开膛破肚、进行手术的死囚活下来,才好决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袁逢再次过来探视时,终于说服了袁隗,并让华佗放心医治。

    。。。

    有了前两次经验,手术进行得很快,



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朗华歆
    “袁满死了你笑什么”对坐一人短小精悍、眼神锐利,乃是宋奇的姻亲、死党曹操。

    宋奇:“嘿嘿,我笑他自作自受,带伤上阵,不作死就不会死。”

    曹操知道,宋奇曾与袁满曾经因为女人起过冲突,本来宋奇是不怕袁满的,可没有料到袁满转身搬来袁基、袁术两位堂兄当救兵。结果早已注定,袁基一路劝架,袁术一路逼迫,宋奇被袁满逼着脱了外衣,在宵禁的雒阳城门外学了半个时辰后狗叫,留下了终身难忘的阴影,沦为洛阳公子圈的笑料。

    “怕是不会这么简单吧!”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曹操以己度人,认为宋奇绝对不是轻易就算了人!

    宋奇嘿嘿直笑,昨天袁满去青楼,本来没想着一定要嘿咻。宋奇偷偷让姑娘给袁满和随从下了低剂量的春药,然后就在**中泯灭了。只是当然这件事情他绝对不给别人说的,即使知己如曹操也不说。

    袁隗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不仅杀了两个随从,对刘备、华佗也很嫉恨。

    现场调查发现,这些姑娘,几乎都穿着女人香出产的半罩杯胸衣、细如发缕的、细长光滑的袜子。

    女人香是刘备设计,张让、何进占股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胸衣、内裤、丝袜、胭脂等一系列女性用品,既有诱惑的产品也有保守的,由于仿制很容易,所以走得是精品高端路线,很为宫中嫔妃,世家大族贵妇人,乡村豪族女子,高档娱乐场所姑娘们所喜爱。

    有几个姑娘招供说袁满等人是看到这些若隐若现诱人之极的装扮,才兽性大发、决定留宿的。这段时间,她们甚至因为穿戴女人香的产品,在天气燥热,大部分同类零售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生意好了许多。女人们都称赞刘备为妇女之友,姑娘们甚至表示他来可以打折!

    至于记恨华佗,完全是恼恨他既然有如此好的医术,却不接受挽留,不在雒阳做太医,以至于袁满旧伤复发时无法救治。

    知识决定命运,有时候太有知识也决定了命运多舛!袁隗公然表示禁止号称妇女之友的某人日后踏入袁府一步,并要求袁家子弟不许与其来往。

    用袁隗的话说,如果不是考虑到卢植的面子,一定把刘备贬官发配边疆!

    迁怒于人,把自己看的高贵,把其他人看作蝼蚁,或许是袁氏共同的特点,想当年袁安也是不畏权贵、守正不移、为民请命、直言上书的“狂士”,数世三公之后,汝南袁氏越发兴盛,可再也没有做普通人的自觉,与中下层渐行渐远。

    。。。

    熹平四年,冬

    太学旁一个院子,袁术整治了一桌宴席,席间有许多世家大族子弟,如太常陈球次子陈琮、从子陈珪、徒弟华歆,如袁术从兄袁弘,弘农杨氏的杨弘等。。。

    袁术举杯而祝:“这次宴会,目的是迎接新几位朋友,东海王朗字景兴,弘农杨弘,字文广,一位是特进、光禄大夫杨赐杨公之徒,一位是杨公从子,具是经学大家。

    这是东莱刘繇,字正礼,太尉刘宠公之侄。侍御史刘公山的同胞弟弟。琅琊赵昱,字元达。具以孝廉征辟为郎。

    这位是华歆,字子鱼,也是太常陈公的徒弟。。。

    诸君,第一杯祝大汉繁荣昌盛。第二杯祝诸位前途似锦。第三杯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三杯下肚,酒力不行的袁弘,已是晕乎晕乎。他父亲是袁贺彭城国相,与袁术曾祖父相同,平日关系虽说不上特别亲密,但也算时常交往。袁弘还有两位兄



第一百五十六章 恰同学少年
    王朗拜师光禄大夫杨赐,从小研究此时的显学《欧阳尚书》很有心得,故而自命清流,闻名于东土。而有杨赐做后盾,想必官至两千石只是时间问题。

    在他眼里,刘备就是个巴结宦官、讨皇帝欢心的“幸进之臣”,是浊流,根本看不起。王朗师傅杨赐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卢植,王朗本出自官僚、经学世家,而刘备出生没落世族。

    王朗认为,不论在学问、出生、师承上都比刘备强,哪里轮到刘备对他指指点点,倚老卖老!

    因而几乎整个宴席时间,都对刘备怒目而视,时不时挑些刺。

    刘备则认为,他已从郎中升职一级为侍郎,四百石俸禄,而王朗、刘繇才举孝廉为郎中、三百石俸禄,可以说两者是资深与资浅、学长与学弟、老板凳与新人的关系。

    况且,刘备还认为自己是军功补郎,王朗、刘繇是家族关系举孝廉。王朗作为一个对大汉没有任何贡献的新人,不尊重有军功的老人,那刘备的面子往哪里磕

    刘备忍不住开始反击:“给诸公说个故事:有一天,华子鱼和王景兴一起乘船避难,上游不远就有追兵,有一个不认识的儒者想搭乘你们的船,请两位贤兄回答下面该怎么办。”

    华歆感到十分为难,你们两个互相看不对眼,为什么把我拉进去没立刻答应。

    其他人都觉得很有意思,起哄非要两人回答。

    王朗感觉到该他展示的时候到了说:“君子当助人为乐,船如果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华歆却说:“如果后面的贼寇已经快追上来了,就不应该让那人搭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刘备:“船多了一人,走的慢了许多,不久后面的船真的快追上来了,如果抛下一个人,船能够走的快些。这时候怎么的办”

    王朗想说抛弃刚才搭船的人,但一看刘备揶揄的神色,就改口:“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是我们儒者的自信和坚持!我绝不会抛弃任何人,大不了一起死!”

    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只能继续带着他赶路。”
1...3839404142...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