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宋朝的科考是真正的全民科考,不仅“取士不问世家”,对“有官人”官二代)反而还有着更严格的考核制度,可以说,改变命运的钥匙交给了所有人;宋朝不再有良民和贱民的等级划分,契约制让人身平等的意识显得更加具象城里的雇工干完活,可以决定要不要跳槽,农村的佃户今年种完地,也可以自由决定去留!
打破了身世固定的枷锁,取消了人口迁移的管制,宋朝社会的流动性空前高涨。
有人曾说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弱”可能是真的,但“贫”就不知道从何讲起!
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被西夏、吐蕃等阻断,但宋人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岸线。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迎来了真正的大爆发,宋神宗在位时,还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海外贸易法”《市舶条法》。
宋朝对外贸易的港口,一度有二十余处,而设置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的五个“市舶司”更是担当起贸易中心的角色,迎接着来自海六十多个国家的商船和货物,其业务范围甚至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海一号”沉船中所出土的瓷器上面的花纹、粗犷的线条,绝非中华文化所有,完完全全为出土国外而专门订制……这实在让人无法想象!
在国家内部,商业已然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曾经不可一世的唐家王朝,长安城大气方正,规规矩矩,交易只能在指定的东西二市,听到号声才能出入,商业区与居民区完全隔开,人们晚上还不准出门,特别憋屈。
而宋朝的汴京则是在按着人们的意愿生长,汴河两岸自发形成了众多的货物集散地,集市在最恰当的地方天然形成,《清明上河图》讲的就是这样一道风景
城墙外,商贩自然而然地聚集成镇,城内顺着街道就开起各种铺子,美食一条街,服装一条街,胭脂香粉一条街……重要的是,可以通宵地逛!
曾经有官员给宋真宗上书,说,那些商贩太自由了,应该给墟市定点规则。
宋真宗倒反问说那不是扰民吗
有皇帝如此,民间的殷富自然不在话下。也是从宋真宗开始,宋朝的工商税逐渐超过农业税,到南宋孝宗年间,非农业税占比超过了八成,这就意味着,农民起义基本不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两千多年来,中国大部分朝代都更迭于农民起义,只有宋朝是一个例外!
所以说宋朝不但不贫,反而是货真价实的富;宋朝的弱,也绝不是因为养的兵少,而是因为朝廷始终对武将的制约。
宋朝的皇帝们总是喜欢“破财消灾”,凡是能拿钱解决的事,就不想动用武力。两宋的统治者始终没能把充裕的财政收入转化成强大的国防力量,每每有外敌入侵,总是挨打受气,赔款议和,乃至于山河破碎,身死国灭。这便是后世史学家永远的叹息。
然而,生活在宋朝的老百姓可没有我们这么悲情。
富裕让宋人有足够的底气去开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乐趣,《东京梦华录》里甚至直接喊出了奢侈长人精神。熬夜更非如今的专利。夜交三四鼓,汴京的夜猫子们才渐渐散去,五鼓钟鸣,早市又开始了,下雨下雪都拦不住。遇到元宵花灯节就更喧腾了,不仅灯光璀璨,人们穿得也是五光十色。官府还会给商贩、市民发钱,庆贺元宵。
辛弃疾形容那场面是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临安的街头满是莺歌燕舞的酒楼妓馆,但朝廷的官员们是无福消受的。因为宋朝有严律官员不得入酒肆,自费也不行!
宋朝全民禁赌,只有在节日里会允许一种叫“关扑”的赌博小游戏,当一天的玩耍结束,不少人用竹竿挑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犹如抓了一堆娃娃的喜悦。
宋人热爱运动,高尔夫在宋朝时就已流行,不过宋人直白,称之为“捶丸”。
全民踢球的时代也在宋朝,那时叫“蹴鞠”,宋人的球是用充满气的猪膀胱外面缝合十二片牛皮制成的,规格跟现代足球无异。
宋人尤爱猫狗,还有仔细的喂食计划,养犬给杂粮吃,养猫则喂小鱼干,不定时还要去“改猫犬”做个宠物美容。
如此繁华的城市,汴京、临安是不是每天都被干垃圾湿垃圾所困扰呢
在城市管理上,《宋刑统》明文规定,乱到垃圾者,杖六十,管理者不认真执法,同罪。《宋会要缉稿》还规定粪土、瓦砾都不准倾倒于运河,否则杖八十。
除了生活小节上的别出心裁,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也不含糊,一些改变了世界的发明譬如活字印刷术、用于航海的指南针以及最早的火箭、火枪和最早的纸币都是在两宋时期出现的。
北宋的沈括写过一本叫《梦溪笔谈》的综合性读物,内容涉及到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工程技术等各个门类学科,从这本书中就可看出这确实是一个鼓励奇思妙想和科学创造的时代。
第252章 “道”之一途
何家庄里,有客家人,亦有少部分潮汕闽南人。客家人占大多数,面闽南人占少数。
何氏一族均为客家人,面如何三叔的妻子王氏则是闽南人。
在广东有一种说法广东人从中原南下的时候,广府粤语系)人带了一双筷子,来到广东就吃吃喝喝;客家人带了本书,来到广东就认真读书,谋取功名;潮汕闽南人带了套茶具,每天就聚在一起喝茶沟通信息,谈论哪里有生意可做。
虽然同是来源于中原地区,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潮汕人和客家人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俗。潮汕人来源于闽南那些已学会以捕渔为生的中原人后裔。来到广东后,他们继续以打鱼为业。在茫茫的大海上,渔民必须以生命为代价与大自然的惊涛骇浪抗争才能有所收获,这也锻造出潮汕人敢闯敢于斗狠的性格。
而客家人在战乱中逃生到广东后,仍以农耕为生,当时较平坦地带的土地早就被当地族人开垦,为了生存只能蜗居较为偏远的山林。作为“少数民族”的客家人,为了避免和本地族人发生冲突,他们不得不选择忍让和顺从,从而形成了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不与人争强的族群性格。
对于潮汕人来说,出海捕鱼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出于对大海的敬畏,同时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平安而归,他们每次出海前要敬天地拜海神,并形成了很多的禁忌这种敬畏天地的习俗,至今仍为许多人所保留,并让人无法理解。
而客家人在山岭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心情郁闷和开朗时都可以在深山里吼几嗓子练练山歌客家山歌),自然就“开明”了许多。山林里耕种几分薄地的客家人,余粮本来就不多,在大山里种些果蔬、养些家禽、捕些野味、河鱼、砍些柴草、酿些米酒等也就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了。对于油盐酱醋布料等必需的东西用一些农副产品去集市上交换即可,不需要也没有那么多货物拿去大张旗鼓地做生意,此亦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而对于客家人,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就是科举作官。
所以,客家人重视文化、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希望男孩子能学以至仕,那样不仅把自己家族带出山林,也会相互提携,帮助族群里更多人的发展。因而就有了“天下客家一家人,见面就有三分亲”的说法。于官场之上,客家人很讲究这种同宗关系,而客家人忍让和顺从的性格也非常适合官场文化。
何家庄,便为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既有开垦耕种,亦有下海打渔。并且此庄的何姓男人遵从祖训,会识字,更要习武,想着有朝一日,“学成文武艺,卖予帝王家”。
何氏一族的族长何人穆,已至知天命的年纪。他饱读诗书,年轻之时曾外出游历,在元末时中过举人,但不愿在元朝做官,避而回至琼州府的老家。但他从未忘记何家祖训,想象着有天会有人继承何氏先祖的荣光,登堂入世,光宗耀祖!
身为族长何人穆在村内办了学堂,请了教员。每日傍晚,他亦会至村口大树之下,一边看着祠堂之前那些年轻人舞枪弄棒,一边与人闲聊,并缅怀昔日宋室王朝的荣光……而那元朝,算了,那是蛮夷之人所建立;如今的大明,算是汉室正统。
何人穆如今正筹划看看是否能有优秀的何氏子弟可求取功名,那个最先发现阿九的何山,可以算得上一个,但这家伙自从得知那郑和下西洋一事之后,竟吵着欲加入大明水师,欲出海循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而行……
年轻人总想成就一番伟业。
但这让何人穆气极!
何人穆早就知晓何三叔于海边捡了一个年轻人,名为“阿九”,是位俊朗的年轻人。
何三叔暗中交王氏收起来的“锦”字令牌交予何人穆查看,见多识广的族长拿此令牌,半晌方且言道“这令牌非凡品。此子要善待之!”
何三叔道“只是家中添多一副碗筷而已。这倒无妨。”
族长道“假若粮食不够,我可安排多一份例份予你。”
何三叔笑道“这倒不必。自从家里来了阿九,他却是勤快得很,家里有位男人,我每次外出下海,心里也有了底。”
族长叹道“如此便好。想我们何氏一族中落,我是无日不刻想何氏翻身。元末之时,时运未至。如今大明帝国三十余载至今永乐年间,仅一年便平定安南;郑和下西洋,擒获纵横马六甲的海盗王陈祖义,一举扫平海上的障碍,大明中兴已是指日可期。思来想去,我们何氏一族蛰伏自宋末至今近二百年,也许翻身在即……”
何三叔讪笑道“我说族长大人,您所说的,我明白。但想来我却不是读书的料。要翻身,还是要靠何山他们这些人。”
族长笑道“这数日以来,我每日傍晚至那村口,均见你家女儿何伊带着阿九在等我,听我讲述大宋王朝的荣光。我看阿九对此十分感兴趣……”
何三叔哑然。这族长讲述宋室王朝的荣光,足足讲了二十年有余;自己幼时,便听他讲,讲得自己耳朵都听出茧了。那就让他跟阿九讲罢,难得这年轻人愿意听;而如今愿意听老族长讲故事的,尽皆垂髫幼童。
何三叔不知晓,何伊不知晓,阿九自己更是懵然而不知。如今的阿九,已踏入道境一途的阿九,正如初生的婴童一般,如今的他,正在涅重生。
涅,对自己以前所历之事,自然已忘记,对自己以前所学,更是不会……所有的一切,尽归于一张白纸,需要重新学习与经历。
涅的时间,可长可短。在特定场景刺激之下,或许可以想起某些之前的事,但或许永远都想不起……一切都是因为“道”之一途!
第253章 无欲则刚
“道”字,部首“辶”即,chuo去声“绰”)即行走,“首”即头脑。顾名思义,即头脑在行走。意为运用思维去思考人生、世界和宇宙,这一过程即是“道”。
“道”是什么虚无者,道指本体)也。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臭,无情无名,无始无终,玄之又玄,无以言表。
古人云“道者也。聚则生天地万物。”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圣祖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中“无名无)”、“有名有)”,都是指“道”。“无名无)”为道之本体,“有名有)”为道之衍化,异名同谓,时空转移罢了。
《淮南子道应训》有云“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虽然道不可言传,但可通过心灵的宁静与净化而体验。大脑有形而思想无形;人心有形而灵魂无形。通过有形的生命感知,把握无形不争的存在,那便为道。
而此种状态的实现,却在于无欲。
欲,为心念中带有浊气的信息,为人后天意识的反映,欲,覆盖了本来的真如之性,所以道心为其所蒙而不见妙窍。欲是无底之壑,永远填不满。“罪莫大于欲。”
无欲和有欲是合偶之阴阳。无欲和有欲,也是无意和有意。有意去观妙境一定为虚境。长期保持无意的无为,其结果一定是玄之又玄。玄妙是顿悟的结果。欲识玄妙理,恍兮惚兮中。所以无欲无意)则真,有欲有意)则虚。无欲观妙,有欲观徼。逆而修之,无欲观妙,能得仙道;顺而生之,有欲观徼生万有。
如今的阿九,正是这种状态!
这天傍晚,何伊带着阿九又一来到村口大树下,那老族长何人穆晃悠悠地来到这大树下,而阿九睁着漆黑发亮的眼睛,看着老族长。
“阿九啊,你真想听我这老头子在此唠叨”老族长看着阿九道。
阿九认真地点了点头。
而那何伊自幼便听着老族长唠叨这些,早就不耐烦了,她瞪大眼睛,四处瞄着,大树侧旁何家祖祠前的那块空地上,十余个何氏家族的小伙子一起打闹的吆喝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并且与她自幼青梅竹马长大的何山哥哥赫然在列……
那何山早已看见如今已身材错落有致的何伊,并且对她成日陪在阿九身边意见大得很,伸手便招了她过去,而那何伊早已不想呆在大树下,她转头冲着阿九道“你在这陪着老族长,我去去就来……”话音未完,她已如乳燕般飞奔至那何家祖祠旁的空地上……
老族长叹了口气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难啊……”他岂有不知自己讨人嫌的道理。但他实在无法克制自己对大宋王朝的向往,以及对何氏一族崛起的期盼……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阿九顺口道,“族长何须自怨自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顺其自然便是。”
老族长愣了,半晌未说话,直看着阿九清澈的眼神发呆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老族长正在发愣的瞬间,而在那何家祖祠旁的空地之上的何伊正冲着阿九招手,邀他过去。
阿九见今日老族长正在发呆,便向老族长告了退,三步并成二步,向何伊大跨步走去。围着大树,许多孩子正在相互追。而阿九大跨步前行,一位幼童手执细长竹杆正与人打闹,正横在路前,眼前二人便在路上相撞,那幼童未留意,那细长竹杆直捅向大跨步阿九的胸前……
捅上倒无妨,毕竟幼童力量不大,但那幼童跑得飞快,竹杆若反弹回去,弹上那幼童身上或脸上,那可如何是好
老族长猛地抬起头,乍见这一幕,吓了一跳,而此刻何伊刚好回头,亦看到这一幕,正待捂眼不忍目睹之时,也正是二人欲撞在一起的那瞬间,却见那阿九浑若不觉地地侧身,正躲开那幼童的一撞,速度不减地向何伊大跨步走来……
老族长松了一口气。
何伊放下掩目的手,看到正向自己行来的阿九,发现竟然无事,方且松了一口气,笑靥如花……
何伊未曾留意,在那演武场上,一双满是嫉妒与恼怒的眼睛,正瞄向她与大跨步而来的阿九……
这人正是救下阿九的何山。何山钟情于何伊,但奈何二人同姓,且二人的父亲为叔伯兄弟,而何山却也只能将自己的这份情谊放于内心。
与何山较量的那名年轻人发现何山心不在焉,大喝一声“看棒……”将心猿意马的何山拉回了现实。
何伊见了阿九,笑吟吟地扯着阿九的衣角,与阿九一边闲聊,一边看着场中之人棍来棍往。何山今日实在不在状态,却被与已较量的年轻人一棍击在肩膀,一棍击在大腿之上,直接撩倒在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