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临行,阿丹国王还赠送船队狮子、麒麟、花福鹿、金钱豹等珍禽异兽。
结束对阿丹的访问后,分船队继续向西北航行,穿越红海,抵达天方国港口秩达(今沙特阿拉伯吉达)。上岸陆行一天,分船队到达天方国王城麦加(今沙特阿拉伯麦加),然后再往东北行,前往与天方国相邻的麦地那国(今沙特阿拉伯麦地那一带)访问。
第353章 横跨印度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诗剑诀 ”查找最新章节!
麦加坐落在赛拉特山区的一个山谷里,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是教的第一圣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于此,并在此地创立和传播教,后因遭受迫害被迫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穆罕默德规定教徒做礼拜方向须朝向麦加。
从此,全世界各地的msl都朝麦加方向做礼拜。
天方、麦地那两国民众都是回族人,皆信仰教,在饮食服饰、生活习惯上都遵从教规。百姓恪守教规,民风淳朴,日常违法乱纪者甚少。在饮食方面,天方国人有比较严格的禁忌,他们只食用脚蹄分两瓣的反刍动物的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等,禽类中只食用鸡、鸭、鹅、鸽等,水产只食用鱼、虾等。
他们不食用病死的动物,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动物,所有食用动物必须由清真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一些动物的特殊部位也禁食,诸如肛门、生殖器官(如牛鞭)、鼻须、耳、脊髓、爪(蹄壳)、脑汁、胰脏、血液等。他们除不吃猪肉外,还不吃有爪的、不反刍、性情凶暴的动物肉,如马、骡、驴、猫、狗、象、、豹、熊、狼、鹰等,也不吃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乌龟、泥鳅、青蛙河蚌、海参等也在禁食之列。
此外当地还禁酒,设宴一般不摆酒,凡参加葬礼、祭祀、清真寺聚会和礼拜,一律禁酒。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这些食物禁忌,为广大msl教徒所接受,历代相沿袭,逐渐演变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麦加城中心的禁寺(大清真寺)是msl最为神圣的地方,分船队访问麦加时,参拜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船员们深深被这座大清真寺的雄仹壮丽所折服,也真切感受到了ysl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郑和派出的另一支分船队自苏门答剌出发,在印度洋上探索前往非洲的航路。经过十余天往西南方向的航行,他们先到达了溜山国(今马尔代夫)。
溜山国位于印度洋中,四面环海,整个国家由数千个珊瑚岛礁组成,船队中的通事马欢称之为“弱水三千”!“弱水”为中国文人习惯对不能行船的浅水区的称呼。
溜山国礁石丛生,海流经常突然变向,形成漩涡,因此船舶在这一海域航行充滿风险。
在溜山国数千个岛礁中,有八个比较大的岛礁,分船队为它们各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沙溜(今木拉库岛)、人不知溜(马杜卢环礁中一个岛屿)、起来溜(今喀雷岛)、麻里溜(今马里克岛)、加半年溜(今加尔皮尼岛)、加加溜(今卡加达礁)、安都里溜(今安德罗斯岛)和官屿溜(今马累)。
官屿溜是溜山国的都城,即今马尔代大首都马累岛。
这八大珊瑚岛礁均有人生活居住,有头目管辖,各溜间有船舶通行。
溜山国旳珊瑚岛礁上有各种海鸟,如野鸭、鸬鹚、麻鸠等,一些小岛还有灰苍鹭和鹦鹉。周围的海域生活着七百多种鱼类,以珊瑚鱼居多,它们颜色、形状、大小不一,千奇百态。
溜山国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女肤色微黑。男子白布缠头,下围布巾;妇女上穿短衣,下身以阔布、手巾围裹,头部用大布手巾过头遮盖面部。一些溜山国小岛上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这些土著巢居穴处,不识米谷,不穿衣服,仅以树叶或毛皮等遮盖身体前后,以捕捞鱼虾为生。
溜山国居民饲养鸡、羊、牛等禽畜,生活自给自足。当地土产椰子甚多,从各处岛礁收购而再销往别国。有人还用小椰子壳做成酒杯,再以花梨木作为杯足,美观精致。
溜山国出产龙涎香,渔民常于海中采得,其价昂贵。
当地特产有“趴子”(海趴)和“鱼干”。“趴子”是一种贝类之壳,每当海潮退去,当地渔民就到海难上采拾贝类,然后埋入土中,等贝肉腐烂消失后,再将其壳取出洗净,盛在椰叶编成的三角包中运往国外售卖。
溜山“鱼干”的制作方法,是将捕捞的马鲛鱼切割成块,再经烟熏晒干,称作“海溜鱼”,直接销往国外。
当地人还用椰子皮的纤维编织成绳索用来造船,所造的船只不用一颗铁钉,而在船木上钻孔,用这种椰子绳索联结在一起,塞进木楔,再漆沥青以防止漏水。这种船称为“绳索船”,是一种小型的船,安全性能很好,适宜在礁多浪大的海面上航行。
溜山国最早信仰佛教,教传入后,渐渐成为以教为国教的苏丹国。
当得知中国船队前来访问,溜山国王派出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水手前来导航,保证船队平安抵达官屿溜港。
分船队向溜山国王赠送了礼品,并在溜山国用金银、丝绸、瓷器等采购了当地的龙涎香、椰子、丝嵌手巾等特产。
时至今日,马尔代夫马累国家博物馆中仍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昍朝瓷器与钱币,这些文物是郑和船队与马
尔代友好往来的最好见证!
离开溜山国,分船队继续向西航行,驶向非洲东海岸。
历经二十多个日夜,船队来到了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国(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
木骨都束气候炎热,到处黄土沙石,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欠佳。每年降水稀少,有时甚至数年无雨,水贵如油,凿井很深才能找到地下水源,人们常用羊皮袋储存淡水。多数人以捕鱼为生,生活贫穷。
当地产**、龙涎香,少数头脑灵活的商人靠售卖**、龙涎香致富。
当地居民身材矮小,皮肤黑色,上身裸露。男女卷发四垂,腰间围一条稍布手巾。妇人头发盘在脑背后,黄漆光顶,两耳挂数枚络索,颈项带银圈,圈上璎珞一直垂至胸前。女子出门用单布兜遮盖全身,青纱罩面,足穿毛皮做的鞋子。
濒海居民,堆石为城,多用石头砌房,石砌楼房高的有三至五层,楼上用作休息、厨房和会客之所,底楼则用作厕所和饲养牲畜。当地有骆驼、马、牛、羊等家畜。
在非洲历史上从未有中国船队来访,所以郑和分船队的到来,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这亦是郑和船队首次踏上了非洲大陆,完成了横渡印度洋的伟大壮举!
第354章 麒麟外交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诗剑诀 ”查找最新章节!
木骨都束国王闻讯十分欣喜,立即派大臣把中国客人迎接进王宫,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一群男女青年为中国客人表演了乡土气息浓郁、节奏热烈奔放的舞蹈。
中国客人向木骨都束君臣赠送了丝绸、瓷器、茶叶等丰厚礼品,表达中国与木骨都束建立长期友好关系的愿望。
分船队把带去的丝绸、瓷器等与当地百姓进行了交易。当地买卖双方把手伸到袖子里互格指头讨价还价,成为一种奇特的买卖风俗。
当船队启程离开时,木骨都束国王派使臣随船队回访中国,并赠送了马哈鲁(长颈鹿)、花福录和千里驼鸡(驼鸟)等当地特产。
离开木骨都束,分船队又沿非洲东海岸南下,前往卜剌哇(今索马里布腊亙一带)、竹步(今索马里南部朱巴河口的准博)和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一带)等国访问。
卜剌哇男女服饰和生活习俗与木骨都束类似,居民傍海聚居,地广人稀,沿海多盐池。当地居民生产食盐方式独特,盐民们将树枝投放到盐池中,过一段时间捞起,树枝上便有许多白色食盐结晶。沿海居民主要以捕鱼为生。
分船队在对非洲东海沿岸诸国的访问中,将船队槜带的金银、丝绸、锦缎、瓷器等与这些国家官民进行了广泛的贸易交换,换取了大量的龙诞香、没药、**、象牙等当地特产,以及麒麟、花福禄、狮子、犀牛、金钱豹、驼蹄鸡等珍禽异兽,与当地人民建立了友好情谊,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各国海上贸易的发展。
永乐十三年(1415)三、四月间,印度洋上开始刮起西南季风,各支分船队纷纷返航,与船队主力会合归国。郑和船队回国途中再次抵达苏门答剌。
此时苏干剌正虎视眈眈密谋夺回王位,见郑和船队又来到苏门答剌,原本就对郑和只赏赐锁丹罕难阿必镇心怀不满,加上觊觎郑和船队的财物,于是领兵数万围攻船队,率先桃起战事。
由于船队官兵事先有所防备,在苏门答剌国王锁丹罕难阿必镇军队的配合下,船队官兵奋起反击。
经过浴血奋战,苏干剌部最终溃败!
苏千剌最后带着妻子和一些亲信仓皇逃离苏门答剌。
但郑和并未放过苏干剌,随即派兵穷追猛打,直追至南浡里国,终于将苏干剌和妻子一起俘获,带回京师。
苏门答剌之役的胜利,展现了郑和在军事、政治和外交上的才能,他运筹帷幄,稳札稳打,指挥舟师和锁丹罕难阿必镇所部协同作战,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据《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卫所武职选簿》保留的档案,此次战况十常惨烈,荣立战功的将士姓名后都注明了“厮杀有功”,并由此战得到晋升的下西洋官兵有一百四十余人!
郑和舟师活捉了苏干剌,消除了苏干剌对锁丹罕难阿必镇王位的威胁,苏门答剌与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密,船队的官厂也更为稳定。锁丹罕难阿必镇对大明帝国十分感激,派遣使节随郑和船队来中国朝贡,借以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之情。
归国途中,郑和船队顺道拜访了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剌,向他通报了平定苏干剌叛乱的一些情况,取得了各国对平叛行动的理解和认同,维护了郑和使团和平友好的使者形象。国王拜里米苏剌准备了许多珍贵特产,偕妻子和臣属随同郑和船队一起来到中国访问。
永乐十三年七月八日,离开大明已近三年的郑和,带领下西洋船队重回南京。
麻林、卜剌哇、木骨都束、阿丹、溜山、忽鲁谟斯、古里、柯枝、甘巴里、锡兰山、南浡里、苏门答剌、爪哇、满剌加、占城、旧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臣也随船到达。
南京作为明初国都,接待外国使节来访是其重要职能。各国使节多由长江入秦淮河,至南京三山门,再由三山门到江东门,然后入住大明朝廷专为外国宾客修建的十六座大酒楼,它们分别是江东楼、鹤鸣楼、醉仙楼、集贤楼、乐民楼、南市楼、北市楼、轻烟楼、翠柳楼、梅妍楼、粉楼、讴歌楼、鼓腹楼、来宾楼、重译楼、叫佛楼。
到永乐年间,随着郑和下西洋而来的各国贵宾云集南京,这些酒楼更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在朝廷的精心安排下,各国宾客来到中国,深切地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八月八日,明朝廷对苏门答剌反叛首领苏干剌进行了审判,郑和历数苏干剌举兵叛乱、杀害平民、攻击明船队的种种罪行,最后明朝按照大明律判处苏干剌死刑!
明王朝对苏干剌的判处,对东南亚那些图谋不轨者,无疑是一种严厉的警戒。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南洋地
区再没有出现过苏干剌式的反叛人物。
第四次下西洋,郑和船队开辟了通往西洋的新船线,进一步扩大了大明王朝在海外各国的影响力。而本次航线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东非麻林国也派来特使,并向中国皇帝进献麒麟等珍禽异兽,此事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轰动,视为盛事。
在中国文化中,“麟、凤、龟、龙”都是象征吉祥、高贵、长寿的圣兽瑞兽,被视为““四灵”。其中麒麟居首,是“圣天子出而王道兴”的吉祥征兆。
中国古代帝王乃至普通百姓都将麒麟视为仁兽、瑞兽,它的出现被视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祥瑞吉兆。
不过,麒麟究竟是什么形状,国人只能依靠想象。古籍中对麒形貌的描绘是头似龙,形似鹿,尾似牛,蹄似马,长五色毛,不食生物、不履生草。
明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摘抄》卷三《麒麟》中记载:麒麟,雄曰麒,雌日麟,字皆从鹿。”在下西洋的过程中,船员们发现,西洋许多地方都有的邢种高高大大脖子特别长的动物,不就是人们想象中的麒麟吗于是依椐传说中的麒麟形象,人们将长颈鹿当作了麒麟。
长颈鹿在非洲只是寻常动物,而在中国却是稀罕之物,如今麻林国和木骨都束国特使前来进献麒麟,还有忽鲁谟斯国王、阿科国王赠送的国礼麒麟,这些麒麟的到来不正是“圣天子出而王道兴”的象征吗
一年前榜葛剌(今孟加拉一带)最早向中国进献了麒麟,画家沈度还绘有《榜葛剌进麒麟图》,生动描绘了榜葛剌向大明朝廷进献麒麟的情景。但是榜葛剌并不产麒麟,所献麒麟多从非洲购买。而此次麒麟直接来自其故乡,意义自然非同凡响。因为中国的喜爱,自第四次下西洋后,西洋各国进献麒麟便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所谓的“麒麟外交”!
第355章 祥瑞兆万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诗剑诀 ”查找最新章节!
明代沈度作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的《瑞应麒麟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榜葛刺国进贡麒麟时的场景。
但那麒麟高大粗笨,运输颇为不便,路上遇到许多困难,直至十一月才抵达北京。
此时永乐大帝已常驻被称为“行在”的北京,自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在阔别北京七年后回来视察,住进燕王府,为迁都北京和首次讨伐鞑靼做准备时,他索性来了个“天子守边”,长住北京,不回南京了。这种怪事,也只有朱棣做得出来。所以麻林国使臣的进献仪式在北京举行。
永乐帝朱棣至北京,还有一个重要目的:为自己和皇后敲定百年之后的风水宝地。
年仅四十六岁的徐皇后早在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于南京,出了殡,却没有下葬。风水大师廖均卿受命为她和朱棣寻找风水宝地,范围指定在北京。
廖大师不辱使命,找到北京昌平县黄土山,发现这里风水实在太好:山势崇高正大,雄伟宽宏,群峰犹如万马簇拥,又如众星捧目,云蒸霞蔚,王气聚集,完全符合天上紫微垣的星象,真是天子下葬升天的好去处。廖大
师更是将这座山的王气,牵强附会地跟昆仑山扯在一起。
好像皇帝死了,只要埋在这大山里,真能够羽化成仙,飞上天与他的父亲朱元璋紫微大帝在天宫相会……
永乐帝朱棣亲自考察一番,对廖大师独到的眼光十分满意,立即封这座山为天寿山,派武安侯郑亨祭告天地,立即动工,派武义伯王通督建长陵。
长陵玄宫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耗银约八百万两。朱棣派汉王朱高煦千里迢迢地将徐皇后棺木,自南京拉到长陵安葬,让她长伴自己左右。可见真正能在朱棣心中占有方寸之地的,也只有这位女中豪杰----徐皇后。
当然迁都北京,还有几大难题摆在朱棣的面前。要确保北京的安全,必须彻底击败蒙古人。因此,迁都之前,他要发动对蒙古人的大规模战争,打垮蒙古人的势力,消除北边的威胁;其次,经济中心在南方,必须硫通京杭大运河,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北京;最后,需要在原来元代首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建设一个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新首都!
因为明初建都南京,向北京运粮主要依靠海运,水路不好,任务不重,倒也落得清闲。朱棣要迁都北京,人口急剧膨胀,疏通京杭大运河就势在必行。想当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留下千古骂名,而朱棣对此毫不畏惧,认准硫通大运河是泽被后世的伟大事业,铁了心要大干百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