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朱棣忽然想起两月前,自己的发妻徐氏临终时道“让孩子们开心便是。菁儿很善良,假若她喜欢王九,愿意与他一起,那便让王九做安南的王,让她嫁予安南的王,倒也不会辱没老朱家的身份。”
朱棣想想,这王九在安南化名陈伺,在多邦城一战,声望却也是如日中天。假若借安南王嗣陈氏的名堂,扶他上位,倒亦不无不可……但这王九是可靠之人吗是否会一心一意待自己的女儿这还待考证。
朱棣一路走,一路想着心事……
如今盘恒于朱棣内心之中的却是“郡县安南”之事。
那天夜里,王九与朱棣长谈。
在王九看来,安南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时期、郡县时期或称北属时期)、自主时期三个阶段。其中郡县时期、自主时期奠定了今天的安南文化、疆域,也见证了安南的崛起。
当秦始皇下令征伐南越部族后,先进的中原文明第一次传播到了落后的闽越、两广,安南文明也从史前时期进入了郡县时期。所谓的“郡县时期”,即是安南学术界对从秦汉至唐末五代交趾三郡历史发展阶段较一致的称谓。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今天的安南北部都是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状况一直维系到了五代十国、北宋初年时期。
若说安南脱离中华帝国的统治,用幸运这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公元968年,在北宋建立的第八个年头里,远在交趾三郡的丁部领在扫荡安南境内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安南后称帝,建立大瞿越,自此越南正式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
因为当时华夏大地还四分五裂,北宋也不过是北方地区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虽然后来它统一了中华帝国,但是这时候它也顾不到天高皇帝远的交趾郡),所以丁部领建立大瞿越,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如果它遇到的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是绝对独立不了的。
假若遇到如同永乐帝朱棣般的猛夫,直接御驾亲征是绝对少不了的!
因安南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独立后的安南在综合国力上远远超过了周边临近的其他东南亚国家,能与它抗衡的东南亚国家只有暹罗泰国)跟缅甸。在这种情况下,安南李朝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邻近的占城史称南越)、老挝历史上称哀牢),柬埔寨历史上称真腊)诸国,一贯傲慢无礼,强迫它们纳贡称臣,稍不如意,就以武力相威胁。
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载“问左右曰先帝弃世于今已十六载矣,而占城未有一介使来,何也意联之威德不加乎抑彼自恃山川之阻险乎”这是越南李朝李太宗见占城一直没有纳贡时跟左右的大臣抱怨说的一段话,从这段话当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安南统治者已经是俨然一副宗主国的姿态。
其实李朝统治者之所以敢这么狂妄,自然是有它狂妄的资本。早在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时期,安南便侵略过占城的布政寨,斩布今,屠占民,耀威而还。前文提到的李太宗抱怨占城没有纳贡之后,便以占城不来入贡为由,于1044年“御驾亲征”占城,攻破占城国都佛誓,“生擒将卒五千余人,获驯象三十余匹”,“俘占主妻妾及宫女”,“斩首三万级”,“尸塞原野”。
李太宗之后,李朝的圣宗、仁宗又先后派遣了李常杰多次南下进攻占城。公元1069年,李圣宗派遣李常杰率军侵略占城,直逼占都。此战胜利之后李朝强迫占城割让布政、麻令、地哩三州土地,从而把今天安南广平、广治一带纳入越南的版图。
除了南下之外,李朝时期的领土扩张方向还指向了西边的哀牢即老挝)。
虽然哀牢实力弱小,但是恰逢地处越南、缅甸、暹罗三国交界地带,是三国重要的缓冲区。所以当安南入侵哀牢之后,缅甸、暹罗两国都出手干预,哀牢才得以保存,这也是为什么安南国土东西方向狭窄之原因。
西进、北上强大的华夏帝国)受阻之后,安南便定下了南下的扩张路线,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占城……
当天夜里,朱棣与王九详谈之后,作出了“郡县安南”的决定。
朱棣这绝非草率的决定,而是与郑和下西洋相互配合、经过深思熟虑、有着深远战略意图的布局。帝王之心,岂是一般人可随意揣度……
第220章 爪哇国
“郡县安南”威慑中南半岛番国,“郑和下西洋”威慑海岛番国,二者互为掎角之势,海路、陆路双管齐下,对西洋尤其是南海地区形成巨大军事压力。“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下西洋了有力的支持,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假若将“郡县安南”与“郑和下西洋”分别单独来看,实在有些偏颇!
却将镜头转向郑和这支庞大的船队。
若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外政策相对保守,立祖训明列不征之国。对待西洋诸番之间的矛盾以口头劝诫为主,避免直接卷入番国之间的纷争。而永乐帝则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其皇位来路不正,不合祖制,已经成为朱棣的一块心病!
朱棣继位之后,对外实施积极的扩张政策,“欲远方万国无不臣服”,背后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宣扬自己的威名,希望各国承认他是天下之主!
然而,现实却很严峻。当时,西洋诸番间纠纷不断,最挑衅多事的莫过于安南!而今安南被朱棣辣手平定,一时间“安南胡贼悉已就擒,南海之地廓然肃清。”正道出“郡县安南”最直接的影响!
占城是宝船队在南海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有多条航线通往南海诸国,舟师往来频繁。郑和船队每次出海或返航都要到占城北部新洲港补给休整。
当明军南下时,占城军也北上夺取失地。“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与占城直接接壤,加强了对这个交通中转站的控制。
满剌加地处马来半岛的尖端,扼南海与印度洋海上航道之要冲,为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也是西洋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其国与暹罗为邻,经常受其侵扰。“郡县安南”之后,大明帝国对暹罗的压力增大,迫使其与占城、满剌加、苏门答剌和平相处,此后满剌加彻底依附大明,成为郑和船队驶入印度洋的基地。
明朝郡县安南后将它“变成一个作为与东南亚和西欧各国船舶往来通商的根据地”!。
“郡县安南”大大提升了明朝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为郑和下西洋的顺利进行了保障。另外,安南作为一个肆无忌惮挑战明朝宗主国地位的典型被兴师问罪,并被纳入大明帝国的直接管辖之下,这对西洋番国起到了杀鸡儆猴的警示作用。
而就在永乐四年,永乐帝朱棣下诏讨伐安南之时,郑和庞大的船队已结束了占城之行,继续向南航行,前往爪哇国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永乐四年六月底,船队在爪哇岛北部的三宝垄登陆。直至今日,三宝垄三宝庙前仍留有一只大铁锚,据传它即为当年郑和船队的遗物。
爪哇国地处热带,森林茂密,气候炎热,是南洋地区一个物产富饶的国度。当地盛产稻谷、芝麻、绿豆、胡椒等农作物和甘蔗、槟榔、椰子等水果,还出产金、银、珍珠、玛瑙、猫睛石、苏木红色染料)、白檀香、肉豆蔻、荜茇长胡椒)和玳琩等特产。
爪哇没有城郭,有新村、杜板、苏鲁马益和满者伯夷等四处主要聚居区。
新村又称“革儿昔”,原为一征沙滩,后许多中国人来此定居,陆续有了千余户,取名“新村”。因各地商人来此经商贸易,当地百姓生活较其他地方富裕。
杜板又称“赌斑”,居民约千户,中国人占多数;苏鲁马益又称“苏尔把牙”,亦有千余户人家,其中一半为中国人;满者伯夷仅两、三百户居民,为国王宫殿所在。
据下西洋中通事掌翻译)费信所载,爪哇国王宫以砖为墙,高三丈多,周围二百余步,其内设有重门,十分整洁。普通民居,屋顶履以木板,上铺稻草。爪哇度量衡,每斤二十两,每两十六钱,中华帝国历代铜钱均可在爪哇流通。
当地人喜来处中华帝国的青花瓷器、麝香、销金纻丝等商品,他们会以铜钱瑟郑和船队交换物品。
爪哇男子篷头,女子梳椎髻,上身穿衣,下身围布巾。当地人坐卧无床凳,甚少穿鞋。吃饭时,一家人围坐,一大盘米饭,浇上酥油等汤汁,以手抓而食。
爪哇民风彪悍,平日男子腰间佩短刀,三岁小孩至百岁老人均不例外。
爪哇国,南北朝时称“耶婆提国”,唐代称“诃陵”,宋代称“阇婆”,元代始称“爪哇国”。元世祖崇尚武力,曾派元朝海军远征爪哇。由于爪哇地处热带,并不适合北方蒙古骑兵,加之兵力不足,距本土太远,补给不足,远征行动最后归于失败。
14世纪初,爪哇岛东部建立的满者伯夷王朝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群岛大部分地区,并以教取代印度教与佛教。大明洪武二年,为避免重蹈元朝对外扩张失败的历史覆辙,明太祖朱元璋编定《皇明祖训》,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待中国富强,贪一进战功,无故兴兵”,爪哇为十五个“不征之夷”之一。
洪武八年1375年)和洪武十年1377年),满者伯夷国王两次遣史入贡大明。不久,满者伯夷王国进入东、西王并存的时期。
永乐四年1406年)元月,爪哇西王都马板遣史来大明进贡珍珠、珊瑚、空青一种玉料)等珍宝。三周后,东王孛令达哈也遣史来华进贡马匹。六月底,郑和庞大的船队来至爪哇,正碰上爪哇西王与东王相互争斗。
东王战败被杀,所属之地为西王所兼并。
当郑和船队经过原东王属地时,官兵下船登岸,正与当地民众进行正常的商品贸易时,突遭西爪哇王属下士兵突袭……
第221章 冲突·海禁
郑和船队的兵士,猝不及防,近五百人被二千余人包围,而且这二千余人未有任何招呼,直接上来便挥刀相向……瞬间十数人便血溅当场。
明军收缩防守,十数人杀出重围,寻求救援。
当明军大队携火铳、军弩前来救援之时,侵袭的爪哇西王都马板已退却,而现场已有百余人倒于血泊之中……经清点,共计一百七十名船队官兵被杀害,而伤者亦达数十人。
得知消息,郑和十分震惊。
船队官兵集结,纷纷请愿欲向爪哇西王都马板报仇!
郑和强压怒火,一面急报朝廷,一面劝说部下,先查明事件真相,再采取下一部行动。
惨案发生后,西爪哇王都马板自知理亏,更害怕大明朝廷报复。当他得知如今爪哇岛码头附近已有近百余艘大明战船正在集结,连忙派人摇着白旗驾船至那如同海上宫殿般的最大的宝船上请罪。
郑和拒而未见,只是言道,要他们至大明朝廷请罪,否则将厉兵秣马,踏平这爪哇国!
爪哇西王都马板赶忙派遣使者赶赴大明请罪。
而郑和遇袭的奏章,早已通过飞鸽传书,传至永乐帝朱棣的案头。盛怒之下的永乐帝朱棣拒见西爪哇来使。后在大臣的劝说之下,才勉强召见西爪哇使节。
朱棣严厉谴责西爪哇士兵袭杀明朝船队官兵、兼并东爪哇的背信弃义行径,要求西爪哇必须赔偿一百七十大明死难船员家属共计六万两黄金以赎罪!朱棣希望西爪哇以安南败亡为鉴,否则大明问罪之师迟早将至。
西爪哇请罪特使表示认罪,同意大明朝廷的赔偿要求,答应归国后立即向国王都马板汇报。
西爪哇特使一来一往,便是二个月时间过去。
朱棣的御笔朱批早已通过誊抄的副本传至宝船之上,当然御笔亲批的正本尚在途中。飞鸽传书,始终不太保险!正本需经陆路至福建泉州港,再由泉州港通过官方的货船随货物几经周折方可至郑和宝船之上。
但那誊抄的副本,一般经这福建布政使王卜鸣处理过后,他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处理。
如今的王卜鸣,身上的差使着实不少,除了福建布政使之外,原本便兼着郑和下西洋与沿海一应事宜,另外还兼着打理福州公主朱菁府上的那坛番薯!
福州公主朱菁府上,现在已由那王卜鸣的女儿王宁在看着。公主朱菁早已离开半年有余,但这府上原来由福州富商的院落,早已由王卜鸣由那“黑狼海盗”劫掠来的货物,变现后买下。
那富商原本只想象征性地收些钱,并且言道“只要你们开通海禁,这宅子便送予你们又何妨!”
王卜鸣笑道“如今朝庭虽未明说开放海禁,但如今海上却是一片升平,你们若想要出海,只需至市舶司备案即可。”
那富商闻之大喜过望,道“何时开始的为何我一概不知”
王卜鸣笑道“却是刚刚开始的。”
“如今海上海盗、倭寇难道都没有了”
王卜鸣“哈哈”大笑道“海盗是没有的了。那大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却是将那海盗震慑得无影无踪;而那倭寇,难不成你不知晓,那倭寇到底是哪来的吗”
那富商哑口无言。
真正导致倭乱的,绝对不是那一小撮倭国的浪人,而是因海禁政策而受害的千千万万的沿海居民,只要取消海禁,倭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倭寇的成分,早已有人记载的清清楚楚,比如《明史倭国传》里就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而明朝抗倭专业书籍《筹海图编》中,更是列出了十四股倭寇的头目,这些头目全都是明朝人。
而为何称之谓“倭寇”,确有如下原因
一是倭寇中确有一批真倭,这些出自倭国的浪人骁勇善战,刀法诡异,给明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倭寇头目如王直之类等明朝海盗故意扮作倭人的样子,让官军无法分辨,以求以假乱真,掩护自己的走私行径。如海盗王直等人落草为寇,但是他们的家人大都还在大陆上,如果被官军认出细细排查,家人很可能会被连累,因此,为了掩护家人和自身,王直等人不得不屈尊剃发易服,扮作倭人。三是明朝将领为了冒报战功,虚张声势。因为斩杀一个真倭所得的赏钱远远大于斩杀一个中国海盗,所以当时“官兵利于斩倭而得重赏,明知其为中国人,而称倭夷。”
而这些官府岂有不知之理,只是其中牵涉甚广,而未声张而已。
相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倭国浪人,明朝海盗多自小生长在江浙沿海,对于沿海的地形地貌可谓是相当的了解,有了他们带路配合,真倭们就不会遭遇迷路的窘境,而可以精准迅速的进行抢掠。而另一方面,明朝海盗因为其明朝身份完全可以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从当地搜集官军的情报和动向,这样一来,倭寇联军就可以对官军的行动了如指掌,总能占得先机,克敌制胜。在明朝海盗紧紧把握住战略和情报的前提下,真倭们得以在一场场具体的战斗中发挥他们出色的战斗素质,给予官军以重创。
所以倭寇为患,实则为大明的海禁。假若无海禁,自然无倭寇作乱!
而今因公主朱菁已由安南返回至京城,她所了解的情况报予永乐帝朱棣,一来朱棣欣于公主朱菁体验民情,二来其所言确实属实。
就以倭乱最为严重的浙江为例,浙江是个什么情况,俗话说的好“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的地形地貌就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传统的农业大省,而必然要走以海上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
明初朱元璋因为其对沿海居民支持张士诚的愤恨,再加上其偏向农业的治国理念,朱元璋不仅给江浙两省施以重税,而且还厉行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这让素来以外贸商业为生的江浙百姓立即陷入了贫困之中,而到了嘉靖年间,由于明朝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外贸易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此,江浙沿海的居民就开始铤而走险出海走私。其中胆大的,更是如王直那样,成为称霸一方的大海盗。
永乐帝朱棣发文至浙、闽、粤等沿海省份,开始向各地就海禁、酌情开放市舶司一事,征询地方意见。而恰好这福建布政使王卜鸣见此,大喜过望,正待回复,正巧见到借院子予那公主朱菁住的富商,顺便聊起,便告诉他可至市舶司办理相关事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