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灵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若小安
“这……这……”看着眼前面目丑陋的青年夫妻,伯昌有点难以置信。“怎么可能,难不成我的技术退步了不行,这带出去也太丢人了!”
&nb
第十四章收徒
伯昌带着青木和白石来到仙霞岭,找到仙人廑和王母草后,直奔南海三星美人蚺所在的寒泉。刚一进门,便看到一个三头身的小男孩对着一众三星美人蚺讲经。小男孩摇头晃脑讲得正高兴,忽然感觉旁边有人,立即睁眼向伯昌看来。小男孩一看是伯昌小手合十,将一道青金色的佛光撒向了一众三星美人蚺。三星美人蚺吸收了佛光之后,向小男孩点点头散开了。
“啧啧啧,三头身的小正太,重新做人的感觉怎么样”伯昌背着手踱着八字步,左一圈右一圈的围着小男孩转。
“行了啊,别太过分!”小男孩面无表情的用死鱼眼瞪着伯昌。
伯昌捏捏小男孩胖乎乎的小脸,问他:“说实话,你觉得自己怎么样根骨和我相比如何”
“和你比我的根骨不下于仲盛和元姬!”小男孩不屑的撇撇嘴。
“呦,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现在你得叫我大哥,叫仲盛和元姬二哥和大姐!我来算算你排行老几来着”伯昌斜着眼嘚瑟的看着小男孩。
“哼!走吧,姨娘要见你!”小男孩冷哼一声,飞进了洞府深处。
伯昌看着落荒而逃的明净,大声喊道:“哎哎哎!明净,你别跑啊!我数数,一二三四,你是小四啊!明净,乖啊!叫声大哥听听!”
伯昌见过朱姨娘后,明净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他决定到红尘中磨炼一番,完成自己的佛法修炼。伯昌看着渐行渐远的明净,心底不由得泛起了一些惆怅。仲盛离开了,蛇妈也要离开了,元姬道法有成便要继承蛇王之位……身边的亲人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为了自己的选择各奔东西,不可能像前世一家人时不时的聚在一起联络感情,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修士都有三缺五弊的原因。
斩断了心中的不舍,伯昌去看了看那三个早产儿,却发现原来稚气未脱的元姬已经很有长姐风范,将他们三个照顾的很好。伯昌并未插手元姬教导三小的教导,只是告诉元姬,让她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大哥,你真的要走吗”元姬看着伯昌,有点不舍的问道。
“嗯,你已经长大了,大家都等你复兴美人蟒一族。”伯昌笑着说道:“我就在沧月岛修行,若是有事可来沧月岛寻我!”
“我明白,只是觉得有点突然了……”
“走了!你回去吧!好好教导两个妹妹,她们以后都是你的左膀
第十五章第三次讲道
伯昌的两位入室弟子虽说不怎么出名,但确实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大弟子虽不出名,可也在前辈高人门下修行。伯昌虽然觉得收她为徒实在有点托大,可话已出口,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弟子杜芳蘅居于南海翠螺洲,原是前辈女仙申无垢的记名弟子,可以说她与韩仙子和乙休同一辈分。
伯昌之所以敢收她入门,却是因为申无垢本来无意收她,后来经不住她再三哭求,才勉为其难的收为记名弟子。两人虽有一些因缘纠葛,可也不是多大问题。因为申无垢不久就要成道飞升,不能多做耽搁,杜芳蘅自然不能得到多少传授。
申无垢在离开之前,将杜芳蘅带往南海,寻了一座极偏僻的小岛,传了一部旁门道书,让她在岛上照书勤习,闭门苦修。杜芳蘅谨遵师命,独居岛上清修了许多年,从不离岛一步,后来有所成就才与一些脾胃相投的女仙结交。
另外,伯昌敢收杜芳蘅入门,不仅是因为杜芳蘅所修为旁门,基本没有前途,还因为杜芳蘅有情孽缠身。申无垢在收杜芳蘅时就曾说过,杜芳蘅情孽纠缠已历多世,今生不管再怎么修持,也难以修成天仙,肉身飞升上界。杜芳蘅修完申无垢所授的道书之后,只觉前进无路,但是有不甘心沦落红尘,只好出岛寻找机缘。和好友路过南海时,机缘巧合之下发现有人要讲道,才来沧月岛试一试机缘。
伯昌所收凉位入室弟子弟子,分别是翠螺洲杜芳蘅和青门岛朱苹。两人是至交好友,天性安静恬淡,都不是什么惹是生非的性子,伯昌对她们颇为满意。
几个记名弟子就有点让伯昌发愁,好几个都是一身因果。除去仲盛好友紫府金童杨鲤外,还有紫云宫的人——金须奴和慧珠。虽然陆蓉波母子已经被伯昌截胡,可谁知道蜀山世界有没有剧情修正功能。要是有,这三人最后只怕因果纠缠之下纷纷坠劫。
伯昌无奈的揉揉眉心,苦笑道:“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老爷,准备好了!”青雀将沧月岛幻阵关闭,领着那些伯昌看不上的修士到了听道的广场上。
“知道了!敲钟吧!”伯昌看着两个娇滴滴的女徒儿,实在想象不出来让她们敲钟的样子,只好让青雀代劳。
当!
当!
当!
随着钟声响起,听过伯昌讲道的修士纷纷赶了过来,有些人居然还携
第十六章根骨与法门
几人待旁听的修士离开之后,急急忙忙进了青阳洞。伯昌看着弟子门人,虽然几人修为参差不齐,可也能看出他们眼中神光盎然。
伯昌先对着没有蒲团的几人说道:“我沧月岛承接上清道统,虽说有教无类,但也不是没有规矩,一盖滥授。弟子门人有三等:第一等为入室弟子,第二等为记名弟子,第三等为不记名的门人。你等机缘不足,可愿为我沧月岛门人”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都说愿意。
杜芳蘅作为大弟子,自然要将同门的疑惑提出来:“老师,不知这三等有何区别”
伯昌其实也没有什么成熟的办法,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还是临时给出了一个标准:“入室弟子修为达到散仙,记名弟子筑基圆满,至于门人则是机缘不足,根骨不够的道心坚定之人!”
朱苹一看伯昌尴尬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只怕踩了师父的雷区,赶紧示意让她闭嘴。
“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如今最重要的是你们早日转换根基,将上清道法修炼入门!”伯昌知道自己这些弟子门人都是一些天资不足、根骨不够的普通人,想要有大的成就,就必须提升资质。值得庆幸的是,伯昌手中恰恰有这样的道法。
这部道法自然是闻名遐迩的《大金玄都宝藏丹箓》!这部道书乃是上清一脉大开山门,普度有缘的无上秘典,天地间亿万生灵,只要修炼此法,不用累世修行转世投胎,费神提升资质,就可脱胎换骨,改形换貌,便是妖身,亦可成就道体。
“三清道统乃是无上道法,其中嫡传道法非资质高绝者不能修炼。我沧月岛出身上清神霄一脉,修炼《上清大洞玄霄真经》!神霄一脉在上清道统中择徒最严,所以门徒稀少。”说道这里,伯昌仔细观察自己所收的这些弟子门人的表情,看他们脸上泛起红晕,就知道这些人对自己的情况心中有数。
杜芳蘅知道自己情况,连旁门出生的申无垢都有些看不上,更别说现在这位玄门正宗出身的师父,虽然师父已经将他们收入座下,可还是非常担心被放弃:“师父,我与几位师弟师妹资质普通,只怕难以达到要求……”
“你们虽然资质不高,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伯昌看着纷纷露出狂喜之色的弟子们,也不再卖弯子:“我曾得到一部道书,其中就有提升根骨的办法,只是此法有一个为难之处,就是非常消耗气运与法力。至于你们的选择,我不干涉。修与不修,你们仔细想想。道法我传与你们,你们若要修炼,就必须出岛积累功德。”
&n
第十七章般若
伯昌在沧月岛调教弟子,准备兴盛上清道统,而明净也没闲着,开始按照自己的方法修行。明净离开寒泉之后,并不四处奔波,而是直奔禅宗祖庭少林寺。明净到了少林寺,捐了一大笔香油钱之后,直接告诉知客僧,他想在少林寺出家。
知客僧看明净年龄幼小,衣着华丽,又出手大方,便猜想明净是出身富贵之家的豪门公子。豪门公子自小锦衣玉食,出门呼奴唤婢,怎么可能受得了佛门清修之苦,便推脱说自己做不了主,而且还没到少林寺打开山门收徒的时间,让明净过段时间再来。
明净不知道因为自己露富,才让知客僧起了拒绝收他入门的心思。知客僧见多识广,知道像明净这种大家公子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家族约束,他不可能因为一个幼稚童子一时兴起,给少林寺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少林寺虽然不惧,但也不能无事生非。
明净自然觉查出来知客僧推脱之意,也不勉强,他又不是要学禅宗之法:“那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在少林寺借住一段时间,等少林寺开山收徒”
“施主稍等,贫僧要请示一下方丈!”知客僧看明净没有执意孤行,心中松了一口气。
明净以为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有修为在身的僧人应该会有不少,在少林寺借住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想要在禅宗佛法中有所成就,就要人的资质、智慧和心性都要好的离谱。但是世上哪来那么多适合修行禅宗法门的天之骄子所以少林寺才渐渐没落,以至于法力在身的都没有多少。
少林寺中的僧人道行远不及明净,虽然在佛学上有些道理都说的清楚,但明净却做不到,因为根本不适合他。虽然失望,明净却也没有想着离开,而是继续在少林寺借住,每日随着僧人们行动,一起做早课晚课,一起诵经吃斋。闲暇之余,还跟着少林僧人早晚练武。
少林寺原本就是主张“禅武合一”,寺中僧人基本都会武功,他们之间只不过是会多少和高深与否的区别。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明净焦躁的内心渐渐平静,发现了少林寺“禅武合一”的好处。
明净在少林寺中学习的武功不是别的,就是烂大街的罗汉拳,他不是没办法
第十八章达摩洞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蜀山灵蛇正文卷 第十八章达摩洞明净的佛法每进步一点,身上就有异象随之而生,脑后的佛光也随之更加纯粹。明净心中无悲无喜,思想在佛法中畅游,感悟着藏经阁中无数先辈留下的印记。
少林寺中的僧人们也不是傻子,明净进入藏经阁后,藏经阁时不时的有异象出现,自然明白明净只怕是悟到了什么,已不是凡俗之人。当明净提出到达摩洞闭关时,寺中僧人无一人反对。
明净对于达摩洞也只是听过其名,未见其形。寺中僧人告诉明净,达摩洞在少林寺西北五乳峰的阜丘上,距离绝顶数十米。当方丈带着明净来到达摩洞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大殿,两间小亭和一所千佛阁,之后才是达摩老祖闭关的山洞。据方丈所说,大殿建于宋宣和七年,深广各有三间。明净随着方丈进入达摩洞后,达摩洞中一览无余,其深约5米,宽约3米,并无人工开凿的痕迹。明净压住自己澎湃的内心,暗道:这个天然石洞,就是达摩面壁九年处,东土禅宗发源地——达摩洞。
明净注意到山洞石壁上有一人影,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明净压不住心中的好奇,不由向前一步,想要仔细看看。
达摩面壁影石!
居然真的有这个圣物!
明净震惊的难以平复!相传达摩到少林寺后曾在此洞内面壁九年,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洞内石上,竟留下了一个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施主,此地对我我少林乃至禅宗至关重要,还望施主善待此地!”方丈看着明净,心中虽遗憾没有把这个有缘人收入少林,却也没有想出尔反尔。
明净也明白方丈的心思,作为禅宗祖庭,居然近几百年没有什么出色的弟子,以至于现在地位尴尬:“方丈放心!我虽未入少林门墙,却也修行少林禅法,他日我若修行有成,必不忘少林之恩!”
方丈闻言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他没想到对方这个小小的童子居然看透了他的心思。看着急急忙忙离开的方丈,明净不厚道的笑了笑。
达摩面壁影石前青灯幽幽,明净神色庄重的面对着影石盘腿安坐,不断诵经
第十九章菩提达摩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蜀山灵蛇正文卷 第十九章菩提达摩明净体悟佛经时,心中生出一丝一缕的明悟,将明净的修为节节提升。明净的佛法修为是以伯昌的舍利子凝练成的,根基虚浮不定。在与达摩虚影的佛光交汇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体悟,实力攀升开始凝结自己的舍利子。当明净的舍利子越来越显得真实,将要凝练完成的时候,明净的神魂来到了一个佛国圣境。
这佛国净土,以黄金为地,时不时有曼陀罗花雨撒落,更有天乐鸣奏。在佛国净土中的一处大山中,在涛涛松林间不时的传来阵阵钟声,层层递进,悠悠而深,让人心神宁静。在这宁静祥和的声音中,一座古朴的寺庙半遮半掩的出现在山中,隐隐约约露出一角屋檐,幽静而安详。明净进入寺中,发现一神色淡然,全身气质出尘脱俗,长着西域胡人相貌的菩萨正在显现菩萨法相,为众生讲道。他的气息与四周的景色融入一体,宁静祥和,若不是亲眼所见,明净根本就发觉不了眼前有人。
明净忽然福灵心至,合掌恭敬大声礼拜:“南无菩提达摩菩萨!”。
达摩菩提菩萨望着散发着丝丝禅意的明净,眼中充满了一丝异色。他忽然一指座前,一座金色莲台缓缓出现。
达摩菩提菩萨示意明净,说道:“坐!”
明净一步一行,一朵朵莲花出现在脚下。当他坐于莲台上的时候,菩提达摩菩萨脑后散发出一圈圈光晕,神圣而幽静,口中颂出一道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
“楞枷经!”
这经文一出,禅院中顿时出现一种无复妄想,万法一如的气息,让人心神旷幽明心见性。无数金莲从大地涌现,天上无数曼陀罗花缓缓下落。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明净神色不动,参悟达摩菩提菩萨缓缓念出的经文,佛门神通一一被参透,他脑后佛光越来越亮。明净随达摩菩提菩萨不断诵经:“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螺
第二十章诸夏未央清净净土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蜀山灵蛇正文卷 第二十章诸夏未央清净净土明净神魂回到肉身之后,继续诵读《楞枷经》,想加深一下感悟。在明净诵读的时候,有声音附和,明净仔细一听,却是菩提达摩菩萨的声音:“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着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
菩提达摩菩萨的声音越来越响,整个达摩洞竟然产生了共鸣,出现无数佛子佛徒,不断诵起经文。随着经文的不断诵念,经文中许许多多晦涩难懂的地方,明净顺势明悟。渐渐的明净身上大放光明,五乳&峰被无数佛光缭绕。
此时,达摩洞中的佛光渐渐收缩,化为一颗琉璃珠,投入了明净脑后的佛光中。明净的佛光宛如被放了催化剂,渐渐将佛国虚影搭建出来。明净的舍利子和伯昌的舍利金身毫不犹豫的冲入这个只有大体框架的佛国之中,猛的化作两座佛陀。
两个佛陀散发着玄奥深奥的气息,不断吸收漫天的佛光融入到佛国之中。当达摩洞的佛光被吸收殆尽时,两个佛陀身形慢慢凝实缩小,变回了舍利子。两颗舍利子炼化佛国之中的佛光,使得佛国之中的佛光也变得越来越柔和,将唯我独尊的霸气转化为无为而争之韵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