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嫂子,快到柱柱家歇着去!&rdquo;她让柱柱家把文景和孩子都拉到了隔壁屋。然后指派小丁和哥哥搬货车上的行李。并且对几位愣在旁边插不上手的人说:&ldquo;好了,这儿没事了。谢谢大家的关心!&rdquo;几句话把众人都支走了。<o:p></o:p>
等卸完行李小丁也离开后,春玲才把文景和孩子们劝哥哥屋里,细问哥嫂闹别扭的原由。听罢哥哥的诉说,春玲便幽幽地笑了。打劝哥哥道:&ldquo;啊呀呀,好我的哥呢!我还不是咱娘抱养的?奶一个也是奶,奶两个也是奶。苦些累些嫂子情愿,能累你多少?再说了,趁年轻力壮累点儿苦点儿,将来给海涵做媳妇多亲热、多省心?象我一样,咱家不用花一分钱的聘礼,肉烂了都在锅里。&rdquo;<o:p></o:p>
文景实在不能不佩服春玲脑水的灵转。她总是能找出最打动人心的捷径。可是,文景是诚实人,当她意识到海纳断不能给海涵做媳妇时,就想点明这女娃是春树的女儿。然而,春玲的眼珠子却忽溜溜朝她转来,目光咄咄逼人,眼帘狡黠地一挤,示意她不要吭声儿。文景便再不言语了。为了在省城西站求得一席容身之地,随她去吧。<o:p></o:p>
&ldquo;哼,你说的倒轻巧,眼下这一屋子的人怎么睡?&rdquo;赵春怀的火气果然降下来了。尘世的平头姓谁也不能免俗。生子娶媳是一生的希望和追求。看看文景怀中的两个闺女都秀眉俊眼,很是染人。尽管孩子们年龄还很小,希望也很渺茫,但话题转到一生一世的期望上,火气自然就小了。<o:p></o:p>
&ldquo;柱柱不是出差了么?今儿晚上我带了海涵到柱柱家借宿,你与嫂子、女儿、儿媳挤一铺,马虎一宿。明天,咱去买张折叠床!&rdquo;春玲嘻嘻哈哈戏逗哥哥道。<o:p></o:p>
&ldquo;什么儿媳!&rdquo;赵春怀脸上有些挂不住,没好气道,&ldquo;家养的媳妇事儿更多呢!&rdquo;<o:p></o:p>
&ldquo;耶,耶!嫂子你瞧我哥,吃了疯狗肉,恨不得咬谁一口呢!&rdquo;春玲剑眉倒竖,嘟了嘴说。<o:p></o:p>
&ldquo;刚刚帮你从针织厂调到农机厂,现在又要从县农机厂往长春汽车配件厂调!你哥是孙悟空,比玉皇大帝都能耐呢!&rdquo;<o:p></o:p>
&ldquo;天啊,天啊。谁叫我摊了个不听话的男人呢!我叫他转业咱县里,他偏偏要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去。把我一个人丢到个小农机厂,干的是车工。嫂子你瞧瞧细铁屑蹦起来把我的下巴烫的!若是蹦到眼上,不瞎才怪呢?我怎么这样命苦呢!亲哥哥都不肯帮忙,让我找谁去&rdquo;春玲边说边仰了头让文景看她的下巴,又哭诉起来。<o:p></o:p>
文景这才知道她是来搬哥哥帮她办调动的。想想春怀也难。春玲刚刚调过农机厂去还没坐热凳,怎好再开口呢?做兄长的肩上承载的又重又杂,也难怪他脾气大呢。文景把孩子们放到床上,就一边劝他(她)兄妹二人慢慢商量,一边娴熟地收拾起家来。<o:p></o:p>
<o:p> </o:p>
※ ※※<o:p></o:p>
<o:p> </o:p>
赵春怀抗不住春玲的死缠活磨,请了假陪妹妹闹调动去了。家中剩了文景和三个孩子,文景倒感觉又自在又充实。<o:p></o:p>
海涵与文景分别两个多月,并不生疏。依然妈妈、妈妈地叫着,不停地向她报告两个妹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管他没有忘记妈妈乳汁的香甜,但小人儿似乎也懂得:又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奶头上吊不下了,当哥哥的就长大了,该把甜奶让给妹妹们吃了。所以,他不仅没有嫌弃海纳,还咬着自己的食指说再也不馋甜奶奶了。儿子乖得令人不过意,文景就问他想要什么,妈妈给买。海涵的唯一要求是妈妈再给他抱个小。问他为什么更喜欢,他说长大会站着尿尿,他们好比赛哪一个尿得远。这让文景既好笑又感动。真是童言无忌。童心最天真可爱。为此,文景就在饭食上多给海涵增加些营养。<o:p></o:p>
文景太恋活儿。一吃过饭喂饱孩子就坐到了缝纫机前,加工矿工们下坑时穿的袜子。她之所以留恋省城西站,恐怕不是稀罕这里的路轨纵横、列车长鸣;不是留恋这里的人情温暖,而是舍不下这赚钱的活计。她之所以苟且迁就、委屈求全,更是为了这谋生之道。所以在赵春怀不在家的日子里,她干得更上紧,连缝纫机上的皮带都转松了几。因此,也就不能象婆婆嘱咐的那样来悉心照料娃们了。<o:p></o:p>
相反,孩子中最受委屈的恰恰是亲生亲养的海容。不是妈妈不心疼她。是她太能耐了。&ldquo;三翻六坐九爬&rdquo;。不到九个月海容就会爬了。可是,小人儿又偏偏不懂得以床为界再返去,动不动就一往无前地掉到了床下,头上磕一个大包。无奈,文景只好在屋角钉一个大铁钉,铁钉上栓一根长布条,再把布条的另一端结在海容腰里。将她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半张床上。海容从没受过这种束缚,又哭又闹。直到把小嗓门都哭哑了。文景横了心不去解那绳,眼泪却小溪一般汨汨地流淌,拼命用缝纫机声掩盖孩子的哭声。在自己的情感中加入钢筋水泥的同时,也训练了海容的皮实。<o:p></o:p>
另外半张床是海纳的领地。海纳安详,动作也迟缓。看姐姐爬得欢,也有跃跃欲试的向往。哼哧哼哧地弓着身子坐起来,一旦失败便再不去抗争。然后抱上一只布老虎玩半天,一副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样子。<o:p></o:p>
海涵的活动天地就大了。椅子、写字台上、地下、院里、隔壁柱柱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特别爱逞能。给妈妈递一递浆糊瓶子啦,给妹妹们晒晒尿布啦,去柱婶儿家送东送西啦,简直是地地道道的小帮手了。<o:p></o:p>
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心神都倾注于饭食、奶水、尿布和缝纫机上,文景兮兮而乐,没有夜长昼短的慨叹。有一次诗人小齐路过她家门前,见文景正在家门口踮了脚跟往铁丝上搭尿布,就对她感叹&ldquo;陆园&rdquo;的残败荒芜,为陆园女人一身的奶腥味儿黯然神伤。不料,文景却大大咧咧说:&ldquo;陆园挪到宿舍里了,瞧我家床上那嫩豆角、鲜葫芦&rdquo;弄得小齐倒无言以对了。他奇怪那么鲜活灵动的一个女子,怎么一生孩子就变得情趣单调、灵魂贫瘠,毫无诗意了呢?<o:p></o:p>
连隔壁最最热心的柱柱家也不解,文景已经有了自己的女儿海容,又何必再抱个海纳呢?年纪轻轻的,何必搞得没日没夜地操劳,透支生命呢?<o:p></o:p>
可是,我们的女人陆文景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她既没有诗人的脱离实际的虚妄,又没有世俗的脚踏实地的算计。她总是随时随地把正直、善良和纯真融起来,毫不犹豫地注入自己的情感中,编织一条为了避免毁灭而谋求发展的生存之路。这正如小海纳软弱中的坚强,我们应该赞美她那种为了避免毁灭而拼命嚎哭的力量。<o:p></o:p>
当文景把一叠一叠的劳动布袜子的成品包进包袱的时候,当她一边奶孩子一边品味娃娃们的成长的时候,她感觉作了母亲的生活具有另一种魅力。孩子们的咿咿呀呀的歌唱、吭哧吭哧地努力,他(她)们每一阶段的智能,比任何音乐的旋律都更能打动人心。有了儿童生命的节奏,光明与黑暗的交替、日日夜夜的转换才有了鲜活的意义。在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里,文景脆弱的肩头之所以不被压垮,正是因为有文德、海容、海纳等小生命的支撑。有健全的责任感的女性,仿佛春天里流泻的阳光。每一粒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与她息息相通。在她们的身上迸发着双重的生命力。<o:p></o:p>
值得庆幸的是文景遇到了一位好邻居。他们兄妹走后,柱柱家常常过来帮忙。如果每个人的生命形式能以自然界的一种景观作比喻,文景象流泻的阳光,柱柱家则象幽深而平静的湖水。不论谁从这湖边走过,柱柱家总能摄下他(她)的行动轨迹,并且剖析出此人的内在本质。<o:p></o:p>
&ldquo;你小姑子可不是一般人物,鬼着哩!&rdquo;柱柱家常把话题扯到春玲身上,提醒文景防备。<o:p></o:p>
&ldquo;你咋知道?&rdquo;文景头也不抬问。她的注意力总是在自己的活儿上。<o:p></o:p>
&ldquo;柱柱在家歇班儿的那几天,我们一起玩过扑克牌,你那小姑子总赢。不是她玩扑克在行,而是不遵从规则。她趁人不注意能从上过的牌堆里换牌,动不动给对家丢眼风儿送暗号,要不就哼哼叽叽朝着男人们耍赖,什么手段都使用!这种女人就可怕哩。&rdquo;<o:p></o:p>
&ldquo;这一与春玲相聚没有几天,我倒觉得她进步挺大呢。&rdquo;文景笑着说。她说的是实话。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慧慧的遗孤能进入这个家庭,最终被赵春怀接纳,春玲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而且,她那么一个喜欢打扮、喜欢洁净的人,这一也没有表现出嫌弃孩子的意思。还动提出领着海涵睡,为嫂子排忧解难。更令文景意外的是她还破费了十几元为兄嫂添置了一张折叠床。这些,都让文景心存感激。文景认为:春玲在拆散慧慧与春树的婚姻上,内心有愧哩。有良知的人还是能相处的。<o:p></o:p>
&ldquo;你来之前,与他哥大吵过一顿哩!你不见她不洗碗不扫地,什么活儿都懒得干。整天躲在我屋里,不是打扑克就是看电视。&rdquo;<o:p></o:p>
&ldquo;为什么吵?&rdquo;文景停了机子,吃惊地问。<o:p></o:p>
&ldquo;我也听不大清楚。好象是怪怨你公婆,为了不花财礼把她拴在家里,嫁了你小叔子后悔了。也还是你小叔子不怎么喜欢她?搞不清。&rdquo;柱柱家摇摇头道。<o:p></o:p>
想想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文景便叹气道;&ldquo;唉,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哩。&rdquo;低了头又蹬开了缝纫机。柱柱家来看住孩子的时刻,正是她最出活儿的时候。<o:p></o:p>
<o:p></o:p>
&ldquo;怕哩,怕哩。不按规则办事的人就难对付哩。&rdquo;柱柱家的反复慨叹,并没有引起文景足够的重视。文景想:春玲调到东北,她们相距千里之遥,井水不犯河水,还谈什么好对付难对付呢?
走出吴庄(二十四)爱屋及乌
<b>二十四<o:p></o:p></b>
<o:p> </o:p>
一九七七年之前,夫妻分居两地的国家工作人员比比皆是。受过&ldquo;文革&rdquo;**期革命口号熏陶的人,&ldquo;个人理想无条件服从祖国建设的需要&rdquo;,&ldquo;苦不怕累不怕,献身革命走天涯&rdquo;,&ldquo;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rdquo;。对夫妻分居两地已习惯成自然,是不以分离为苦的。象赵春树这样的转业军人、党员干部当然属于这一类人。尽管他与春玲结婚后,上面所述口号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日渐淡化,国家政策也开始松动,夫妻要求团聚再也不算什么营造&ldquo;安乐窝&rdquo;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了,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刚转业就忙于调老婆,难于启齿。这样,在办春玲的调动问题上赵春树就显得被动多了。<o:p></o:p>
赵春树越是被动,春玲就越是动。<o:p></o:p>
而且,正如柱柱家所言,春玲是不按一般规则行事的人。她在县农机厂仅仅是一名不称职的实习车工,可往汽车配件厂调压根儿就不考虑进车间的劳动生产第一线。她开口闭口一提就是厂团委、党委办,俨然把自己归于谋求闲职的不可一世的官太太式的人物堆里。赵春树却是严于律己的实在人。而且,他也深知春玲的文化水准、业务能力。因此,调动的程序还八字未见一撇,夫妻俩就出现了较大分歧。丈夫认为换工作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妻子则认为调动调动实则是跳动,甚至是跨越,应该就高不就低。跨上一个或者两个新台阶,才不枉叫调达了一。两人议事每每不,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好几天谁也不理谁。<o:p></o:p>
春玲在赵春树的新单位汽车配件厂住了两个多月后,与这里的上上下下都熟识了,就抛开赵春树这块绊脚石自己活动起来。她谎称自己是县农机厂的中层领导干部,被培养的第三梯队的骨干人选,今天代表农机厂领导来兄单位调研团委的工作,明天又以取经的形式和党委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交流;甩着蹩脚的吴庄京调京腔,大说大笑、招风惹草,弄得赵春树很是难堪。厌烦了春玲的作派,赵春树情不自禁就想起他先前的意中人来。慧慧的谨小慎微、善解人意、羊羔一般的温顺、候鸟一般地遵从会规则、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地体贴男人。一幕一幕地在撩拨他的心弦。慧慧的哀怨的眼神、疲累的身影儿也常常出现在他的眼前。想想她为自己披肝沥胆所受的苦和罪,十月怀胎所流的汗和血,赵春树自是愧疚不安、满腹怅然。后来,慧慧投河自尽的消息又从家书中辗转传来,赵春树更是梦魂惊悸、暗自饮恨,郁闷寡欢、痛苦难言。慢慢地他就不再把春玲的调动问题往心坎儿上放了。他踢皮球似地推诿春玲道:&ldquo;你先把县农机厂跑通,人家那头肯放,这一头才好发商调函呢!&rdquo;聪明的春玲也似乎觉出赵春树是在敷衍自己。可是,他这话又正巧与厂组织科某负责人的口径相吻。于是,春玲就急忙来搬动大哥赵春怀了<o:p></o:p>
这一年,赵春怀三天两头往家乡跑(铁路职工免费乘火车),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春玲的调动问题上,把家里的柴米油盐经济大权都交给文景了。赵春怀全力以赴帮春玲,除了兄妹亲情,也有自己私下的估算。他也认定这个妹妹不是安分人。她若与春树长久分居,肯定会在县农机厂又出故事。到那时,还得他厚着脸皮去收拾残局、帮她办调动。与其那时被动出面,还不如这时积极帮忙呢!性早日让他们夫妻团聚,趁早生出一男半女,受娃娃们的牵挂,春玲就会与春树安安稳稳过起小日子来。他(她)们两人是双职工,经济上宽裕,能多孝敬父母一些,父母再放他一马,他这里也就会宽松许多。但赵春怀并没有把他肚里打的小九九告诉文景。他只是说帮、妹妹办事是他应尽的义务、做人的本分。必须知难而上。为此,领了工资就交给文景,对妻子也表现出极大的信任。<o: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