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周荣华已经知道了北面的事情,很清楚高义欢这么问的意思。
他想了想,便行礼回道:大王,臣出使漠北时,与巴布有些接触。此人不像绝大多数蒙古人,他善于心计,被车臣汗器重,部中事务多让他来处理,很有能力,在部落里声望也高。他虽是第五子,却是公认的汗位继承人。只是~~~这人有些狡猾,贯于见风使舵。此前鄂尔多斯部要南下时,巴布就在河套,但他见我大魏击败了鄂尔多斯,便立时建议车臣汗不要南下。虽说他这个决定,正附和我大魏心意,但臣心里总觉得此人不太可靠,他只服强者,只在乎自身利益,而不会忠心于谁。
高义欢闻语,微微颔首,孤王知道了。
李岩道:如果他能来见大王,那就说名他有心投效,大王许之高官爵位,赐予财宝田产,将其束之高阁,然后兼并部众。如果他不来,那就说明,他心中还有想法,那再做其它打算也不迟。
高义欢点了点头,沉吟道:眼下也只有如此,一切看巴布敢不敢来。他若真来见孤,孤必然厚爵重金代之,树立典型,要是不敢来,那也不能让清军,再兼并着一万多漠北残兵!
几日后,魏王宫,高义欢正处理公务,侍卫前来禀报,说是兵部官员带着数名降将,已经进城,在宫外求见。
高义欢一听,遂即放下手头公事,让李来亨将几名降将,带到奉天殿来见。
高义欢换上龙袍,戴上翼善冠,双手扶着腰带,进入奉天殿时,侍卫立刻大声提醒:大王驾到!
殿上几名蒙古将领,几乎同时单膝下跪,一手放在胸前,恭迎高义欢入内。
高义欢径直走到王位上坐下,然后扫视一眼众人,颇具威严的问道:巴布何在?
几名降将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一名蒙古将领,用汉话禀报道:启禀大魏王,车臣部突遭大败,部落人心不稳,巴布王子忧虑部众无人约束,逃散投清,所以未能前来面见大王。
高义欢扶住腰带的手往上提了提,眼中杀气一闪即逝,他听了蒙古将领的话,心里就已经明白了。
这个巴布果然是个聪明人,他并非害怕部众无人约束,而是担心离开大军后,丧失自己的权利。因此他不敢前来,但是他又确实有意投靠魏国,所以派遣属下过来,表示一下诚意,同时看西魏国怎么安排。
看来周荣华说的不错,此人确实有些头脑,十分奸猾。
不过他或许不知道高义欢并不喜欢太聪明的人,特别还是一个不受控制的聪明人,这种人一般都会早死。
巴布没来,留下这几个蒙古将领,并没有什么意义。
高义欢并不说破,他看了看下面五名蒙古将领,脸上露出笑容道:前不久,青海的彭措多伽,归顺我大魏,孤王立时就发兵,帮助他击败了宿敌固始汗,助他夺回乌斯藏的统治权。你们能够投靠孤王,孤必不亏待,今天你们五人都将得到重赏。
说着,高义欢一挥手,豪气的道:来人,备好酒宴,孤王要大宴几位将军!
第719章皇太极的遗策
五月间,河套平原上牧草飞涨,成群的牛羊在牧场上游荡。
在随风起伏的草场内,遍布着清军的营帐,将近十三万骑兵,挤在河套之地。
本来清军是没有能力,供养这么多兵马作战,可是清军缴获了大批的牛羊,战马又有肥美的牧草可吃,便减少了清军粮食供给的压力。
这时,广阔的原野上,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回荡,蒙古骑兵,还有八旗骑兵,成群结队的在草原上来回奔驰着。
黄河边上,一杆大纛耸立,伸穿蓝甲的济尔哈朗骑马驻立在大旗下,豪格则驻马在他身旁。
在他们身前,十多个漠北王公,被穿着蓝甲的八旗兵反绑着,身上绑上了石块。
王爷,准备好了!一名镶蓝旗的牛录,小跑着过来,单膝禀报。
济尔哈朗脸上没有表情,一挥手,冷冷道:开始吧!
他一声令下,镶蓝旗的真满洲,便一人一脚,将跪在河边的漠北王公,踹入滚滚黄河之中。
满人和蒙古的关系一直不错,如果漠北蒙古主动归降,那大清国必然优待,但他们是被击败,济尔哈朗为了彻底吃掉漠北蒙古,就只有痛下杀手,除掉一批不听话的贵族了。
这时豪格看见那些不听话的王公,被沉河淹死,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扭头对济尔哈朗说道:昂邦阿玛,如今漠北已定,我们是不是立刻南下,攻入关中。
济尔哈朗淡淡道:不急,先将漠北蒙古收编,把他们拆分成多个旗,彻底控制他们。同时派遣斥候,摸清长城沿线的关隘,我们十万余大军,分几路疑兵,迷惑魏军,然后择一处入关,并不是什么难事。
豪格点了点头,道:昂邦阿玛说的对,先整编漠北蒙古,然后择一处破关,只要杀入关中,对西魏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济尔哈朗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慢慢说道:高义欢之势已成,要速灭之不易。多尔衮好大喜功,太过心急。其实用先皇之策,本王看要灭西魏不难!
豪格不禁问道:先皇之策?
济尔哈朗点了点头,对豪格道:多尔衮心机深沉,可是却称不上雄才大略,我大清真正的雄主,还是太宗皇帝。当初我大清只据关外一隅,明国却犹如庞然巨物,根本看不到取而代之的希望,但是太宗皇帝看准时机,六入关内,才使得明国元气耗尽,民心尽失而亡。
济尔哈朗目光远眺南方,似乎能看见西安城中的魏王宫殿一般,继续说道:我大清对付西魏,完全也可以采取太宗当年的策略,利用马军的优势,破关城入寇,不与魏军主力交战,择其薄弱之地攻之,劫掠乡野。如此用不了几次,西军就像是一头持续失血的大象,总有一天会像明国一样轰然崩塌。
豪格微微颔首,昂邦阿玛,我明白了!
济尔哈朗遂即吩咐道:探查长城沿线关隘驻军的情况,本王就交给你了。记住,仔细一些,西起嘉峪关,东至榆林府,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突破口。一旦情况探明,大军立刻南下,劫掠关中。
喳!豪格马上肃然一礼。
~~~~~~
高义欢与几员蒙古将领,交谈一阵,设宴款待他们,然后让礼部赐给他们华服锦缎,分配府宅,给予田产。
虽说西安城不似曾经的北京城,也比不上繁花锦簇的南京,但是毕竟是关中大城,西魏的国都,居住的环境,比草原上不知道强了多少。
其实就算是草原上的大汗,生活品质也未必能比得上西魏国的一个七品知县。
曾经历史上就有小国的国王,前来中国朝贡,而不愿意回国的例子存在。
高义欢让礼部官员,带着几名蒙古降将,参观府宅,游览西安,体会西安的繁华,让几名蒙古将领大开眼界。
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无非也就是这些,几名蒙古将领游览几日,立刻就纷纷表示要效忠大魏。
高义欢对此十分满意,吩咐他们返回营地,劝说巴布入关,以免清军来攻。
时间进入五月,高义欢吩咐几员蒙古将领反回营地后,立刻就收到禀报,长城沿线出现清军斥候。
高义欢急召五军都督府众将,来参加军议,商议应对河套清军的事宜。
五军都督府,军议堂内,高义欢以魏王之尊,高坐于上,两侧端坐六名战将,中间则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
这时高义欢站起身来,朗声说道:人到齐了,咱们开始吧。语至此处,他疾步走到沙盘前,拿着木条指着长城一线道据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出现了鞑子的斥候。清军探查范围广泛,榆林延安宁夏,甚至甘州肃州,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突破的方向。诸位看一看,这一仗,我们该怎么应对,诸卿不妨畅所欲言。
李定国沉吟道:大王,这与此前的情况一样,只是之前面临的是鄂尔多斯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威胁,现在换成了满清。
高义欢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此前孤王先发制人,击败鄂尔多斯部,化解了漠北蒙古南侵,但现在清军重兵云集,孤王却无法效仿前策主动出击了。
大堂内,众人一阵沉默,都用目光注视着沙盘,沉思对策。
这时黄秉忠拔着鄂下胡须,忽然拱手道:大王,我魏军打仗的特点,一向是正面拼不过,就侧翼突破。臣以为防守只会疲于奔命,不如出奇兵牵制清军。
高义欢问道:怎么出奇?
黄秉忠指着山西方向,夺下蒲津关,威胁太原。山西四面环山,中间平原,晋南之地并不适合骑兵作战,正是我魏军用武之地。在这里开战,比在关中开战,对我们更加有利!再者山西是北京西面屏障,山西若失,多尔衮必然寝食难安,甚至无法在北京立足,清军必然不会坐视我们占据蒲津,威胁太原,多尔衮肯定会令大军增援。
高义欢捋着颌下短须,沉吟道:关中兵力防守起来本就不足,再分兵去打山西,那就是赌清军更想劫掠关中,还是更想保山西了。
李定国接过话头,大王,臣赞成黄都督的意见。眼下确实很难防止清军破关,藩府能做的就是减少损失,尽快将清军赶到关外,不让他们冲入关中平原。而要做到这一点,臣以为分出一支精兵,袭击蒲津关,威胁太原,给清军内部施加压力。当然在出奇兵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给清军施加外部的压力,抽调汉中湖广和南阳的兵马进入关中,增强关中防御,将清军挤出关中。
高义欢听了两人的话,看了其他几人一眼,朗声问道:还有没有别的建议?都是这个意思么?
几名将官相互看了一眼,赵大宪道:反正臣不赞成完全被动防守,臣附议老黄的建议,出奇兵夺取蒲津关。
金献刚也抱拳道:突袭山西,让清廷内部向济尔哈朗和豪格施压,然后我们增强兵力防守,让清军无法取得斩获,清军必然退军。
见此情形,高义欢点了点头,那好,就这么执行。不过,在关中也不能一味防守,如有条件,必须吃掉一部清军,孤王好歹有三万马军,他敢四散打草谷,孤就捶烂他的手指头~
第720章收编车臣部
此时西魏国常备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其中湖广和南阳有四镇兵,约十二万众,汉中和四川有两镇兵,约有六万余人,关中之地则驻兵十二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臣服的部落,以及各府的府兵,则不在统计之内。
在高义欢与几位都督商议之后,五军都督府次日便拿出方案,由黄秉忠率捷胜军九千余人,偷袭蒲津关,威胁大原,给多尔衮施压。
同时急令湖广金声桓调两万兵马,汉中调两万兵马,一起入援关中,增加关中兵力,确保清军占不到便宜。
这边高义欢刚下令,镇守陕北的李过,便传来军情。
次日清晨,一队背上插着小旗的传信兵,便疾驰到宫门前,飞身下马,然后解下身后竹筒,脚步蹭蹭的来到宫门前。
不多时,李来亨拿着军报,敲了敲书房的门,闪身进入房间,禀报道大王,陕北传来的紧急军情!
高义欢正在批阅奏疏,闻声抬起头来,接过来一看,脸色微变来的好快!
语毕,高义欢将军报合起来,对李来亨道去,把几位阁老招来!
~~~~~~
几日后,榆林府外,车臣汗残部的营地内。
巴布坐在大帐里,旁边坐着不少蒙古将领,俱都是一脸忧色。
大汗,斥候探知,清军从河套南下,正向榆林而来,我们不能再犹豫了。一员蒙古将领开口说道。
一万多残兵,要是再不决断,一旦清军杀到,那他们肯定被灭。
另一人一脸着急道大汗,现在只有降清和投魏两条路,魏国给的条件不差,再不答应,清军一来,就全完了!
巴布沉着脸不说话,他倾向于投魏,但是他希望保持车臣部的独立性,继承他父亲的汗位。
西魏给出的条件,却是封他侯爵,大军带入关内。他担心大军入关后,会被西魏兼并,使得他失去对大军的控制权。
毕竟侯爷虽好,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却不像大汗一样手握大权,不受人约束。
就在他犹豫时,帐帘忽然被挑起,士卒禀报道大汗,西魏的周将军来了。
巴布微微皱眉,请他进来!
不多时,周荣华挑帐进来,也不废话,拱手道,侯爷,情况紧急,我也不说废话了。济尔哈朗和豪格已经南下,可能是要吃掉你们。大王已经到了榆林府,请侯爷立刻入城,侯爷有什么条件,可以与大王面谈。
高义欢到了榆林,让巴布脸上一阵惊讶,看来清军主力确实要来了。
一时间,巴布脸上纠结,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周将军带我入城,与魏王商谈吧!
~~~~~~
是夜,榆林府,高义欢的临时行宫内,摆上了酒席。
巴布与几名属下有些忐忑的坐在桌边,见不断有侍卫端来酒菜,当酒菜上齐,一身黑色龙袍的高义欢,才领着李来亨等将从后堂走出来。
巴布等人连忙起身,右手猛捶胸膛,躬身齐道参见魏王!
呵呵~归义侯,不必多礼,几位将军也是,都坐吧!高义欢挥了挥手,同李过高一功李来亨等人一起入坐。
魏王殿下,臣想~刚一坐下,巴布便开口道。
高义欢却拿起筷子,微笑道归义侯,先吃饭,正事稍后谈!
高义欢招呼众人喝酒吃菜,不过巴布等人却没有心思喝酒,只是有些不安的看着高义欢等人吃喝,商议军情。
过了好一阵,高义欢抿了口酒,才放下杯子,微笑道那啥~归义侯,你率部归降我大魏,孤王心中甚慰啊!孤为了奖赏你,表彰你的功绩,已经让人为你备下一栋大宅。今天你就去西安看一看吧!要是有什么不满意,可以对孤王提。
巴布脸色瞬间一变,阴晴不定起来,他心中有些愤怒,高义欢果然要夺他兵权。
高义欢放下酒杯后,便坐直了身子,双手扶在腰带上,盯着巴布,身后侍卫双手立刻握紧了刀柄,显得杀气腾腾。
桌上一下安静下来,几名陪做的蒙古汉子,神情都紧张起来。
巴布心中虽然愤怒,可是他已经落入高义欢的手心,还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他抬头看了眯眼注视着他的高义欢一眼,感受到周围的杀气,马上又低下头去,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来,轻声道臣今日来投,别无二心,臣谢过大王的恩赐,愿意去西安看一看大王赏赐的府宅!
高义欢满意的颔首,遂即道方才归义侯好像有什么事想对孤王说啊?
巴布只能道其实也没什么,臣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适合统兵,想将大军献给大王。
哈哈~高义欢笑道车臣部的勇士确实需要进行训练,孤王先派将官帮你练一练,你休息一段时间后,孤在交给你统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