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昨日大战到半夜,守军将士精疲力竭,加上担心清军偷城,所以高成虎和守军将士都在城上过夜。

    高成虎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扭头看见清军营地里,升起炊烟,便对掌旅道:让火头军,将早食送上来。

    掌旅忙跑下城去,高成虎则拍拍熟睡的士卒,对守军道:弟兄们都醒来,清军快要攻城了,大伙儿抓紧时间活动一下胫骨,准备吃饭!

    倚靠在城头的士卒们纷纷睁开眼睛,军校将沉睡中的士卒一个个踢醒,昨天的战斗太疲惫了,以至于清军的号角都无法将他们惊醒。

    高成虎弯腰去拍一名士卒的脸颊,轻声道:醒醒~

    士卒却没有反应,反而脸颊冰冷,身体僵硬。

    这让高成虎心中一堵,沉默一阵,才挥手对亲卫道:抬下去吧!

    昨天的大战后,守军战死五百多人,受伤的更多,不少伤兵早上已经身体僵硬,睡着后就没再起来了。

    这时十多个火头军,挑上来成筐的馒头,还有一桶桶的肉汤,高成虎才调整好心情,大声喊道,起来!都别睡了,快点吃饭!

    鳌拜仗着人多,等会打起来,肯定又是车轮战,所以守军必须吃饱饭,不然战事一打一天,士卒哪有力气舞动刀枪,拉动弓箭。

    就在守军吃饭时,一队队的清军士卒,开始涌出大营,迅速在关前集结。

    清军营中号角连营,正吃着食物的守军士卒,却心头一凛,嘴上动作停了一下,然后又开始大口大口吞咽起来。

    关城一破,鞑子冲入关内,百姓必遭屠戮,而面对清军的进攻,守军也不知道能不能顶住,赵都督的援兵何时能来?

    士卒们吃着食物,城头的警钟声突然响成一片,声音异常尖锐刺耳,‘当!当!当!’的让人心头一紧。

    高成虎朝关城外看了一眼,地上散布着清军的尸体鞑子还未收走,城群的鞑子便又开始在关前汇集。

    准备防御!高成虎走到墙躲边,眼睛注视城下,忽然扭头急呼。

    城上的守军,立刻放下食物,各持兵器站在城头,身伤裹着纱布的轻伤人员,也操起了火铳,抖擞精神,准备进行血战。

    高成虎按着刀柄,从城墙上走过,目视着手下将士,声音沙哑的鼓励道:大魏的军规,大家都知道,临阵脱逃,叛国投敌,立斩不赦,藩府收回军田,眷属除去军籍。这一战,要是战死沙场,子孙赠荫,眷属由藩府赡养。大王已使得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弟兄们今日就随本将与鞑子死战,誓死守卫关城,避免百姓遭受鞑子的祸害!

    城上守军听了高成虎的话,情绪并未特别激动,只是纷纷握紧了兵器,目光注视着城下的清军集结。

    关下,第一波进攻的五千清军,已经集结完毕。

    鳌拜估计魏军援兵,也就是这两天会赶到镇远关,而清军昨日的攻城中已经伤亡两千余人,他便不能放弃,必须尽快拿下镇远关,以免前功尽弃。

    只要关城被拿下,魏军援军来了,他也不怕,甚至可以乘势击败赶来的援军。

    这时骑在马上的鳌拜一挥手,身后士卒立刻仰头吹响号角。

    此时城上守军,刚准备完毕,清军第一波攻城队,约三千人,分成两个方阵,便开始向关城杀去。

    三千清军,一半是扛着登城梯举着盾牌的刀盾手,另一半则是扛着木板,手持弓箭的步弓手。

    清军分成前后两个步分,列阵向关城逼近,士卒战刀击盾,徐徐前进,给守军不小的威压。

    这时城头的火炮首先开火,炮弹砸在清军阵中,溅起一道道的泥柱,却不能阻止清军继续前进。

    进入关墙五十步内时,城上的鸟铳手,还有弓箭手开始陆续射击,列队而行的清军,顿时齐刷刷的举起盾牌,盾牌覆盖士卒的头顶,仿佛铺上了一层地板,弹丸打在上面火星四溅,箭矢射在盾牌上,发出一连串‘哚哚~’的响声。

    就在这时,清军前部一千五百人,忽然一声怒吼,开始疾步向前冲锋,涌到关城之下,搭上壕桥,竖起梯子开始进行攀爬。

    后面一千五百名清军弓手,举着木板,前进至关城三十步外,将一人高三寸厚的木板,插在地上,弓手站在木板组成的木墙后,开始弯弓搭箭,抛射城头。

    本来清军攻城是用盾车连城木墙,然后让弓手躲在盾车后,向城上射击,吊射城头来压制守军,但是因为时间紧急,清军便没有造盾车,只是赶制了一些木板和木牌,来当做盾墙。

    两个清军方阵,进抵关城下,铺天盖地的箭矢射向城头,将城头魏军火铳压制住,手持刀盾的清军,顶盾而上。

    城上魏军对此已有经验,士卒蹲在城墙边上,从射击孔内还击,一名士卒取出震天雷点燃,丢下城头,轰隆一声巨响,就将聚集在登城梯下的清军,炸得四面抛飞~




第724章关城失陷
    关墙下清军弓手躲在一人高的木墙后,使得城上守军,无法直接射杀他们。

    清军弓手在木墙后,列成五排,将手中弓弦扯圆,箭头斜指着,动作整齐划一的射出一波箭雨。

    一片弦响声中,箭矢腾起如飞蝗,天空都为之一暗。

    清军弓手不用瞄准,躲在木墙后,凭借人数的优势,用箭矢覆盖城头。

    一的箭矢像雨点一般落下,箭矢叮叮当当的落在城头,不断有守军中箭惨嚎,然后被医官队拖走。

    清军人数众多,箭矢如雨,压得守军无法抬头,处于劣势的魏军士卒,自然不能与清军对射,当箭雨袭来,守军纷纷躲在墙朵后面,从射孔里,射杀靠近的清军刀盾手,或者在城头火炮击碎清军的木墙,使得后面的清军弓手暴露出来时,打出一排火铳。

    这时清军的刀盾手,如潮水一样,涌到关下,士卒如同蚂蚁一般遍布。

    随着登城梯搭上城墙,躲在墙垛后的明军,不得不放弃射箭,不少士卒纷纷拿起长枪,举起滚石擂木进行反击。

    清军士卒顶着盾牌,迅速的向上攀爬,一名清军士卒刚站上城墙,两杆长枪同时刺来,捅入清军腹部,尸体坠下城墙。

    然而魏军士卒刚收枪,另一名清军,又跳上城头。

    高成虎见清军攀爬上城,一刀劈出,砍中清军胸前,然后猛踹一脚,跳上城头的鞑子,便脑袋向下的倒载下城头,嘴中发出凄厉的惨叫。

    嘭的一声闷响,惨叫戛然而止,清军重重砸在地上,脑浆迸裂,尸体周围溅起一圈黄土。

    把梯子掀了!高成虎挥刀怒吼。

    语毕,他便抱起一根长木,几名亲兵急忙抱住后端,一起撞上攻城梯。

    攻城梯上有倒钩,挂住城墙后,士卒无法推翻,只有撞拖铁钩,才能将梯子推倒。

    一二三,撞!长木猛烈的撞在登城梯上,几下之后,钩子飞脱,长木顶着梯子往外推,便见梯子慢慢离开关墙,梯子上的清军惊呼着坠落,长梯仰倒,砸伤一片清军。

    这时一名手军又举起石块,顺着梯子砸下,将爬到半腰的清军士卒砸的一路挫下长梯,然而就在砸出石块的瞬间,一枚箭矢射来,还保持着扔石块姿势的守军胸口正中一箭,立时惨叫着坠落下城。

    一时间,魏军与清军都出现巨大的伤亡,清军人数虽众,但魏军凭借守城的优势,不时扔出震天雷,泼洒出沸腾的热油和金汁,给予清军巨大杀伤。

    鳌拜骑马驻立在关隘前,看城上守军顽强抵抗,一挥手,穆里玛,你上!

    喳!一名黄甲满将,立时出列行礼,正是鳌拜六弟甲喇额真穆里玛。

    清军阵中,涌出九百黄甲真满洲,拥着一架攻城锤,便向关下逼去。

    满清常标榜自己的骑射无双,事实上出生于白山黑水间的猎人们,也擅长步战,而且相当的凶悍。

    中原人生活富足,有家有业,很少有人愿意打仗拼命,但这些鞑子却不同,他们在苦寒之地,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场雪灾就能要了他们的性命,不抢不夺,日子就没得保障,所以战争强烈。

    虽说满兵早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旗兵都成了奴隶主,有旗奴给他们种田,让他们可以过上不事生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满兵骨子里的凶狠残暴,却并没有立刻消失,还没完全腐化。

    入关后的第二代人,或许会不行,可从关外打进关内的满兵,却依然凶狠。

    九百黄甲兵,他们在箭矢的掩护下,迅速接近城墙。

    入关才四年时间,真满洲骨子里那股山野间的野蛮劲儿还在,不要性命般的顺着梯子往城上窜。

    这时镇远关就像是一座堤坝,而清兵就是汹涌而来的洪峰,不停的拍击堤坝,想要破堤而出。

    随着黄甲真满洲的加入,守军压力大增,大批清军登上城墙,开始激烈的近身搏杀。

    这些关外悍夷,并不是全靠一腔兽血,他们不谓生死,是因为技艺精湛,身披双甲,相信别人伤不到他们,相信自己能胜,所以才悍勇异常。

    在几处关墙上,不断有真满洲冲上城头,又不断被顽强而英勇的魏军杀下去,双方血肉横飞,生死相搏。

    高成虎身边,那名掌旅,终于被一柄战刀捅穿腹部,但他的身体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猛然抱住捅他的黄甲兵,一起摔下城头。

    战斗持续一个时辰后,城关上下已经尸积如山,指挥进攻的满将穆里玛,大喝一声,一手提刀,一手执盾,踩着堆积的尸体,爬上了吊桥,他挥刀乱砍,战刀斩断绳索,护城桥轰然落下。

    五十多名清军,立刻抱着一根三丈长的巨木,再盾牌手的护卫下,猛烈的撞击关门。

    轰的一声巨响,巨木撞向城门,关上泥土哗哗落下,关城都微微颤动。

    明朝财政破产十余年,银子都花在辽东,长城早就年久失修,用不了多久,城门就会被撞开。

    高成虎一刀砍翻一名鞑子,顿时一声急呼,火罐,震天雷!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震天雷在关门前爆炸,将抱着巨木的清军炸翻一片,城头一枚火罐砸下,关门前立时燃起熊熊大火。

    满将穆里玛大怒,魏军的战力,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原本他和鳌拜都以为,一个冲锋就能拿下关城,不想损失三千余人,居然还未破关。

    这让他对守关的魏将有些佩服,他瞧见关门上,一员正指挥的魏将,不禁刀指城头,怒身喝道蛮子,现在投降,本将保你不死!

    高成虎早就杀红了眼,他听见关门下满将大喊,顿时怒道俺大魏宗室,岂会投降鞑子!弟兄们,射死龟孙!

    几名魏军士卒,立刻照着城下就是一波箭雨,射得穆里玛一个踉跄,后退中一屁股坐在地上。

    穆里玛瞬间大怒,破关之后,本将要剐了你!

    高成虎见未射中,正要招呼属下再射,城下忽然一箭极速射来,高成虎神色大变,想躲却已经来不急,箭矢直接射穿他的左肩,使他整个人后退着撞在关楼上。

    都尉!亲兵纷纷一声惊呼。

    关城下,骑在马上的鳌拜收了硬弓,大声下令,弓箭手压制关楼,步军再上,撞开关门。

    一波箭雨落向关门,箭矢哚哚的钉在关楼上,城上魏军立刻倒了一片,亲兵立时用盾牌,将受伤的高成虎护住。

    城下清军迅速用牛皮盖住大火,数十名清兵再次抱起圆木,一下接一下撞在门上,关墙剧烈的颤抖,城砖和泥土扑簌簌落下,门洞内抵着关门的魏军士卒,身子被撞得向波浪一样起伏。

    咔嚓一声响,门后横木终于被撞断,城下清军顿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嘶吼,呐喊着往里冲锋,与门洞内的魏军杀城一团。

    清军士卒如鱼群一样涌入关内,数百吊着胳臂,绑着绷带的魏军伤员,拿着刀枪冲向关门,数百伤兵一同发出绝望的呐喊,杀鞑子!拼了!

    魏军士卒喊的青筋凸起,绝望的与清兵在门洞处战城一团,关门被破,镇远关已经失陷,他们现在并不是守关,而是与关共存,决死一战。

    关上关下,一个接着一个的魏军士卒倒在血泊中,镇远关的防御,迅速瓦解,高成虎身边只剩数人,被清军逼得不断后退,最后终于到了关楼边缘,退无可退。

    一脸狰狞的满将穆里玛,带着密密麻麻的清军涌上关墙,战刀在高成虎身前围了一个半圈,身边的士卒不断被清军砍翻,剩下的士卒脸上满是惶恐。

    蛮子,还不投降!穆里玛狰狞的暴喝。

    俺乃大魏宗室!高成虎脸上惨笑,忽然将手中火炬丢向关楼,然后战刀往脖子上一抹,便将咽喉割开,血如泉涌,倒地而亡~

    。



第725章劫掠西北
    宁夏府境内,从灵武县向北,通往镇远关的道路上,一万魏军士卒,正急速向北行军。

    面对清军的进攻,魏军划区域防守,赵大宪率一镇兵,防守西起兰州府,东到延安府定边县段的长城。

    因为不知道清军会从哪个口隘入寇,赵大宪只能分出一万人马,布防于各个关隘和边堡,并约定如遇清军寇关,白天放烟,夜里点火,来通报军情,他则率两万人马,驻军于灵武县,准备随时增援各个口隘。

    在狼烟传递到灵武后,赵大宪立刻点齐一万兵马,出了灵武向北急赶。

    三个营的魏军士卒,小跑着前进,衣甲擦得哗啦响,骑马的军官勒马驻立在官道旁,看着宛如长龙的队伍,不时催促道:加快速度。

    魏军将士们不敢迟疑,士卒们手握着兵器,小跑着向前,官道上只见铁盔和兵器,随着脚步声,起伏着向前。

    赵大宪穿着一身铁甲,骑马在步军之前,不时回头张望队伍,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大军必须要在鞑子破关之前,赶到镇远关,要是鞑子冲入关内,那本督这点人,根本堵不住鞑子。赵大宪沉着脸,扭头对部将说道:告诉弟兄们,再快一些,明日必须赶到镇远关~

    身边部将李际遇点了点头,正要拔马去催促士卒,却忽然脸色一变,马鞭指着北方,都督,您看!

    赵大宪抬头看去,脸色顿时一寒,不好,镇远关失陷了!

    北面的旷野上,一道道的浓烟,正往南传,蔚蓝的天空中,黑色的烟柱,十分显眼。

    魏军第一次放烟是示警,第二次放烟就代表关隘已经失陷。

    都督,现在怎么办?李际遇脸上露出慌色。

    整个宁夏和兰州两地,只有一镇兵,而且分布各地,要是将鞑子挡在长城外,魏军尚可利用关隘抵挡,但鞑子破关而入,魏军便会顾此失彼,难以应对了。
1...323324325326327...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