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就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闯进了摆满瓷器的房间里,主人根本护不住所有的瓷器。
两府之地,那么多州县,清军杀进来,地方上肯定会损失巨大。
赵大宪神情严肃,没回答李际遇的话,反而急声问道,这里距离哪座城池最近。
回禀都督,大军在镇远关和平罗县之间,向北六十里是镇远关,往南二十里是平罗县。武院出身的参军,取出地图看了看,立刻回道。
赵大宪没与人商议,便当即力断,拔动马缰道:派斥候向镇远关探查,大军立刻调头,速去平罗!鞑子骑兵冲来,大军就麻烦了。
鞑子破边而入,一万魏军迎接上去,挡不住清军,还有可能被吃掉,大军只能先进入城池,躲避鞑子骑兵,然后向五军都督府上报,调集兵马来围堵破边的鞑子。
官道上,棋牌官逆着前进的士卒,疾驰而过,马蹄卷起黄尘,骑兵一边逆着人流急奔,一边大声喊道:都督有令,大军调头,速去平罗城!
前进中的魏军士卒,逐渐停下脚步,三营魏军立时后队变前队,大军调转方向,又开始往回赶。
镇远关的两千魏军,只有数十人向南逃离,一百多人被俘,剩下的全部被鞑子杀光。
关墙上伏尸遍地,门洞处,尸体更是层层叠叠,一具压着一具,断刀残枪满地,冒着泡沫的鲜血流出,汇集成殷红的溪流,使得地面变得泥泞。
杀进关内的鞑子,脚踩着鲜血没过脚背的地面,将堵住关门的尸体,丢到两边,包衣们在战死的魏军尸体上摸索着,翻出一些铜元,还有纸片出来。
他们将铜元收入怀中,纸片随意丢弃,又开始扒起魏军的衣甲。
清军入关后,富裕过一段时间,可是因为没能占据江南,财政始终处于亏空的状态。
几十万清军的兵器衣甲,近几年都没怎么补充,绿营兵的装备,更是简陋到就发一件褂子和破斗笠,魏军身上的东西,对于清军而言,基本都有用处。
摸尸这种掉价的事情,八旗大爷已经不干了,包衣们搜刮时,八旗兵则提着滴血的战刀,给扑满关墙的魏军尸体又一一补了一刀,以确保魏军全都死透。
这时门洞内,大批的清军骑兵,马蹄哒哒的鱼贯而入,门洞上的关楼则还在熊熊燃烧,黑色的烟柱直冲云霄。
鳌拜骑马进入关内,皱眉看了看燃烧的关楼,又看了看还在扒尸的清军,用满语大声骂道:南面有的是钱粮,大军立刻南下,不许停留!
魏将点燃关楼,给南面的州县示警,西魏的官府得到消息,肯定收民于城,或者组织百姓向南逃离。
要是人都跑了,他们还去哪里抢钱抢粮抢女人。
再者,魏军的援兵应该正赶往镇远关,魏军躲在城中,清军一时难以攻下,但他们跑出来,那就是找死了。
现在大军应该立刻向南急进,击败魏军的援军。
鳌拜一声令下,关上的清军,立刻撤了下来,尸体也没收拾,便汇入大军之中,一起向南急行。
四万多清军破关而入,战马疾驰向南,铁蹄滚滚之下,沿途村落被尽数屠灭。
三个营的士卒,刚进入平罗城,清军前锋就杀到城下。
这时平罗城头,赵大宪手扶着墙垛,远眺着城外,见大地上一片人影铺天盖地而来,脸色沉重起来。
都督不必担心,大军既然入城,鞑子便奈何不了我们了!李际遇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骑兵,也有些心惊,但是一万多人躲在城中,鞑子就算有十万人,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来。
本督不是担心鞑子攻城,而是担心他们不攻城。赵大宪神情凝重,忽又问道:报信的骑兵派出去没有?
早已派出!李际遇回道。
城外,鳌拜和穆里玛骑马驻立在大旗下,用千里镜观察平罗城,见城上旗幡林立,每个墙垛边都站着手持长矛的士卒,眉头微微皱起。
护军,怎么打?穆里玛摩拳擦掌。
鳌拜却一拔马缰,令道:传令大军,继续向南!
此次清军入寇,同入关后,清军的历次战役不同。
清军入关后,打的历次战役,都是以占领城池为目标,以统一天下为目标,但此次却完全不一样,而是回到了皇太极当年的策略上来。
这次清军的目标是纯粹的劫掠,不要求站领什么城池,也不要求击败魏军,而是以劫掠关中,摧毁关中民生为目的。
鳌拜军令一下,清军绕城而走,继续向南挺进,一边扫荡乡野,一边寻机杀入司隶。
一时间,西北大地上烽火四起,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
平罗向南的官道上,近百名百姓推着独轮,赶着骡车,扶老携幼而行。
忽然北面马蹄隆隆,数百清军骑兵疾驰而至,官道上的百姓立刻一声惊呼,一个个被突然杀入的骑兵吓的魂飞魄散,跑下官道,四处逃散。
清军骑兵追杀上来,见人便砍,清兵一下砍去一名妇人的脑袋,鲜血飞溅到身旁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吓得哇哇大哭,另一名清军冲过来,脸上狰笑,操控战马,直接踩下,片刻就将小女孩踩成一堆肉泥。
清兵骑兵四散追击,战刀劈砍,弓箭射杀,片刻间一百多人,就被屠杀干净。
第726章安置难民
五月间,清军中路军破镇远关,杀入宁夏府后,不久,西路清军在索尼的率领下,先在甘州虚晃一枪,然后从凉州府镇藩县破边墙入关。
两路清军八万余众,纵横雍凉之地,各州县官员召集民壮,防守城池,实行坚壁清野之策。
魏军在长城防线以破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唯堵入关的清军,不过因为步多骑少,而清军又不与大股魏军交战,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五月底,甘肃多个县城被清军攻下,百姓死伤惨重,在甘肃一带颇具影响力的回民领袖,发动回民迎战,在凉州被鳌拜杀败,数万义军损失惨重,首领米喇印战死,丁国栋引残兵数千入甘州,投靠魏将虎大威。
鞑子骑兵在甘肃境内肆掠,无数告急的烽火冲天而起,报信的骑兵在官道上驰骋,将各地发生的军情,汇集到了西安。
这次清军入寇,目标就是给西魏国放血,制造恐慌和流民,最好能在西魏境内,造出个李自成出来。
鞑子在雍凉烧杀抢掠,使得雍凉的百姓,纷纷往关中逃难。
虽然甘肃之地贫瘠,地广人稀,但还是有数万百姓,穿过绵延的陇山,从萧关进入司隶。
在萧关上,李岩与几名官员站在城墙上,看见扶老携幼的难民挤满了官道,扭头对站在身后的几名官员道:雍凉之地,民风彪悍,此前就常有地方豪强,煽动百姓,对抗藩府,拒绝藩府清查土地。这些豪强在雍凉百姓中的影响力不小,你们安置难民的时候要注意,将这些难民打乱,迁往各地安置,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
是,阁部!几名文官,躬身作揖。
李岩又扭头对身边一名玄衣卫掌旅说道:王掌旅,数万难民聚集在一起,稍有不甚,就容易出大问题。现在是特殊时期,关中不能出乱子,监视难民,防止心怀叵测之人煽动难民的重任,就靠你们玄衣卫了。
王姓掌旅阴恻恻的笑道:阁部放心,大王早有交代,玄衣卫会让不听话的人,突然消失地。
李岩闻语微微皱眉,但是玄衣卫直接向魏王效忠,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他们独立于朝廷司法体系之外,能够不经过官府,直接拿人办人,不受内阁节制,李岩也不能多说什么。
对于玄衣卫,这种破坏规则,又不受约束的特务机构,李岩其实有些不喜。
~~~~~~
西安,五军都督府的大堂内,中间摆着一个巨型的沙盘,上面是西北的山川地理,城池河流。
两名参军,正按着军报的内容,在沙盘上用青黑两种小旗,标示着魏军与清军的兵力分布。
此时,在沙盘周围,站满了一群魏军将领,还有几名参与议事的兵部官员。
在陕北待了几日后,高义欢早已秘密回到西安,来指挥整个战役。
此时,兵部的一名官员,正指着沙盘,说道:五月二十日,鳌拜从宁夏府南下,杀入平凉府,意图从泾源之地,突入司隶,被徐都督挡了回去。
关中的精华在渭河平原,也是魏军必须要死保之地。
高义欢注视着沙盘,问道:现在鳌拜军在那里?
回禀大王!官员指着沙盘道:鳌拜在平凉府被挡住后,兵马向西进入兰州府,应该是准备与从凉州破关的索尼会师,然后再寻机杀入司隶。
甘肃之地,地广人稀,百姓贫苦,在魏军紧守大城,坚壁清野之下,清军其实劫掠不到多少东西,也无法对魏军造成太大的打击。
清军要打击西魏的民心士气,还是必须杀入司隶,冲入渭河平原,甚至兵临西安城下才行。
这就像当年皇太极入寇关内,兵临北京,给明朝带来重大的打击,使得攻守之势,彻底易位一样。
如果清军兵临西安,首先是关中将会损失惨重,其次西魏的威望将会受到重创,最后是清军会发现他们劫掠关中的策略很成功,明岁必会再来。
因此高义欢的底线就是清军不能杀入司隶,不能兵临西安打他的脸。
这时,他听说了兵部的禀报,遂即看向五军都督府的众将,问道:众位将军是怎么安排的?
李定国开口道:臣等判断,鳌拜和索尼会师后,极有可能再次寻机杀入渭河平原。
说着李定国指着沙盘道:关中形盛,有王者之基,东临黄河,西接陇山,南倚秦岭,北靠高原,四面皆是险要。鳌拜和索尼军在关中之西,他们要杀入关中,只有两条路走。第一条是,绕道陇山之北,从庆阳府杀入关中。第二条穿过陇山山口,攻打萧关,杀入关中。第三条,是绕道陇右,从陇山之南,攻秦州,入凤翔,杀入关中。这三条路的关隘,我们都驻有重兵,鞑子以马军居多,缺少攻城器械和火炮,绝对打不进来。
高义欢听后微微皱眉,问道:怎么都是防御之策,有没有办法,灭掉他们一支人马,或者将他们逼出去!
李定国摇了摇头,大王,这次清军的战法改变,不与我军主力交战,就是利用马军的优势,四处流窜,我军步军居多,追又追不上,又不敢将兵力太过分散,怕反被清军吃掉。目前只能沿着陇山一线布防,不让鞑子突入司隶,同时让赵都督从宁夏方向往南压,虎都督从甘州方向往东压,稳扎稳打,慢慢挤压清军的活动空间。
说这李定国顿了顿,接着说道:臣以为,眼下要鞑子退军只有二种可能,第一种是黄都督突袭蒲津关得手,清廷让鞑子退兵。第二种可能就是鞑子,粮草耗完,劫掠有限,又无法突入关中,最后无奈退军。至于歼灭鞑子,臣以为只有等到他们再次尝试突入司隶时,才有机会,现在鞑子骑兵四处流窜,我军完全没有战机可抓。
高义欢听完神色有些凝重,他原本以为西魏军已经很厉害,却不想面对眼下的情况,却也没有多少办法。
现在他的处境,还真与黄台吉入寇关内时,崇祯的处境有点相似了。
第927章突袭蒲津上
甘肃之地贫瘠,加上清军不攻大城,获得的补给自然有限。
八万清军在雍凉之地肆掠近一个月,斩获不多,人吃马嚼之下,粮食很快就消耗了大半。
这时摆在清军面前的道路也有三条,一是见好就收,先退回草原,二是拔一座大城,获得补给,三是尽快突入关中平原,那里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杀进去不仅斩获丰厚,还能扩大此次入寇的战果,重创西魏的士气。
甘肃巩昌府会宁县。
鳌拜与索尼在兰州府会师后,大军向西南转进,进入巩昌府,打下了只有三百守军和一千青壮的守卫的会宁县,大军暂时驻扎于此。
在小城的四周,已经被清军的连营包围,入目望去,俱是一片白色的军帐,难以计数。
这时一队队马匹上挂着人头,押着一串串妇女回营的鞑子骑兵,进入营地。
在营地四周丢弃了不少白花花,而扭曲的妇人尸体,军帐中不时有,女人的惨叫声和求饶声,伴随着淫笑声传出。
在城中县府大堂内,架起了火炉,烤着肥羊,清军将领齐聚一堂,商议着军情。
大堂外一名被打断双腿的魏军训导,被清军按在地上,黄甲的鞑子兵正用力揪住他的头发,头发连着头皮,一起被扯下来,鲜血淋漓,疼得训导发出声声惨叫。
清军临城,知县跑了,训导官组织守城,城破被清军抓住,鳌拜让他下跪投降,训导官不屈,惹怒了鳌拜,鳌拜便让人将他的腿打断,再拔光他的头发,看蛮子到底有多硬气。
堂外惨叫声一阵阵的传入大堂内,里面光着发青的头皮,脑袋后晃动着小辫儿的鞑子将领,却吃着流油的肥羊,欢声笑语。
坐在大堂之上的鳌拜,露着光顶,身穿铁甲,脸上满是粗鲁野蛮的气息,他一脸骄横的咀嚼着羊肉,对众人冷笑道:在朝中时,常听说高蛮子的兵马,精锐善战,我看他们这么说,纯粹是掩饰他们的无能。这次庄王爷和肃王爷一出手,高蛮子还不是顾此失彼,被我们耍得团团转。
就是,要不是多铎被高蛮子抓住,我看王爷他们也该打进陕北了!下面的人笑道。
在场的大多是豪格一派,受过皇太极恩惠过的两黄旗两蓝旗的将领,对于多尔衮一派早就十分不满。
清军初入关中,剿灭李自成,横扫北方时,多尔衮如日中天,他们只能蛰伏,但近两年来,多尔衮的策略频频出错,威望大损,他们的不满便直接表现出来。
鳌拜冷笑一声,打进关中,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次,本将就要让两白旗的废物们看一看,我们的厉害!
对,打进关中,看摄政王怎么说!下面的将领一片附和。
索尼道:护军已经有打进关中的策略呢?
鳌拜外表粗狂野蛮,像是个没开化的野蛮人,让人与他站在一起,心中都会生出一股恐惧,但是他内心其实很细腻。
这时他扫视众人,这是自然,你们都近前来,本将有话要说。
~~~~~~
先秦之时,秦国为四塞险固之地,所谓四塞,乃: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关之内称关中之地。四关巩固,则秦旺;四关失,则秦灭。
秦为何则四地建关,就是因为只要控制这四地后,从别的方向便很难打进来。
要么绕道太远,要么就道路难行,总之要杀入关中,最好走的道路,就是破掉其中一关。
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关中西北屏障,萧关就在陇山山口的河谷低地,扼住从陇西通往关中的要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