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00章 摇摇欲坠
    爆炸的烟尘还未散去,魏军第一波士卒,就已经冲到了清军防线前,第一排士卒点燃震天雷抛上墙头,炸起的泥土溅向半空,然后哗啦啦的落下,打在魏军的铁盔和盾牌上。

    漫野的魏军士卒冲到土墙下,魏军士卒搭上梯子,就开始往土墙上攀爬,城上清将反应过来,高声怒吼,指挥士卒反击,墙上零星的箭矢射来,震天雷投入人群,不断有士卒中箭坠落,被气浪掀翻。

    这一次,魏军并非攻击一点,而是在长达数里的战线上发起猛攻。

    在拉锯下去,魏军将失去占据河东的机会,已经没有下次进攻,这次就是一锤子买卖,必须砸死阿济格。

    隆隆的战鼓声中,第一批近万魏军,从壕沟中跃起,或者沿着深壕继续前突,头顶魏军抛石机臼炮发射的弹丸,从魏军士卒的头顶飞过,砸向清军阵线后方,腾起道道烟尘,暴起一团团的红光,战争场面宏大而壮观。

    高义欢奋力擂起战鼓,中军近百面战鼓,跟着他的节奏,咚咚咚的敲响,鼓声震人心魄,催人奋进,高义欢也热血上涌,心潮澎湃。

    魏军将士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音直上云霄,高昂的士气让防守的清军胆寒。

    推己及人,他们认为在持续近一个月的阵地战中,魏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现在防守的他们早受不了,没想到魏军居然还能这么欢腾。

    长达数里的战线上,魏军士卒如蚂蚁一样攀附上墙,精锐的甲兵,冲上烟雾弥漫的土墙,战刀劈砍斩杀着士气低落的清军。

    魏军凭着炮击的压制,像之前一样,士卒快速瞪上的土墙,与清军近战搏杀。

    土墙上,到处可见魏军士卒一刀捅入清军的覆灭,扛起尸体,抛下土墙。

    清军士卒挥刀抵抗,长枪上挑着震天雷,伸出墙外,震天雷轰的一声响,在魏军头顶爆照,即便魏军装备精良,也被震晕一片,不少士卒眼儿流血,倒地哀嚎。

    魏军医兵穿梭在土墙下,将一名名伤兵抢回来,送往后方。

    这时几处登墙的斜坡,再次成为重点争夺的之处,城墙后的八旗兵提着战刀大声吼叫,逼迫这绿营和包衣冲上土墙与魏军混战,土墙后的防炮坑道中,蒙古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了射击墙上的魏军,不断有魏军被弓箭射伤。

    防线后,清军的抛石机,开始嘎吱着弹起,将一块块巨石和为数不多的震天雷抛出。

    石块砸中蜂拥而上的魏军,连续撞飞数人,在雪地中留下一道殷红的深槽,一地的残肢碎体,令人触目惊心,震天雷暴起的红光中,不时有士卒被抛飞。

    叶臣提着战刀大声吼叫,催促着民夫快速拉动着抛石机,搬运着石块,七八十架抛石机的抛杆,机械似的弹起,又落下,一枚枚砲石,随着抛杆的弹起,腾空而起。

    一时间,天空中砲石如雨,土墙上喊杀震天,战斗一开始,就异常的激烈。

    清军阵后,阿济格脸色阴沉着望着前线,清军的防守思路,并没有变化,还是驱赶绿营和包衣上墙与魏军厮杀,将魏军牵制在墙上,让墙后的蒙古弓箭手,凭着精湛的弓术射杀墙上缠斗的魏军,然后用抛石机压制继续登墙的魏军,使得魏军被消耗在土墙上。

    这样一来,清军损失的是墙上的绿营和包衣,而魏军则伤亡的都是精锐。只要清军守住土墙,就能用绿营和包衣,甚至是民壮,换魏军精兵的性命,时间一长,高义欢必然吃不消。

    高义欢一边注视着战场,一边擂动着战鼓,他忽然想起猛张飞擂鼓,关羽斩华雄的画面,脑袋一热,便脱了衣甲擂起战鼓,可是一擂起来才知道到并不容易,没一会儿两膀就酸了。

    这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义欢浑身开始流汗,他心里不禁有些叫苦,可这时战鼓却不能停,反而要擂的更急。

    土墙上,装备精良的魏军士卒,砍杀着绿营兵,那些绿营和包衣并不是魏军的敌手,土墙上铺满了清军的尸体。

    土墙上,身穿铁甲,手臂和腿上都是锁甲,头上戴着铁盔,脸上带着兽面的郝摇旗,操着一把斩马刀,所向披靡,砍杀着墙上的清军,将清军士卒往墙下赶。

    墙下的蒙古弓手早瞧见这员大将,几支箭矢射来,不是被他挡开,就是卡在盔甲上,并没造成致命的伤害,他左一刀,右一刀,接连将清军砍翻,一个讯的近百清军,不一会儿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一员汉军甲喇额真见此,招来一名铳手,指着他大喝道:射他!

    呯的一声响,弹丸跳动着飞出铳管,将郝摇旗旁边一名清军射翻。

    火铳威力虽大,破甲能力强于弓箭,可是没有膛线,打出打弹丸都是跳弹,能不能打中全靠缘分,准头其实还不及弓箭。

    郝摇旗见此顿时大怒,他一声怒吼,直接从土墙上跳下来,不少魏军士卒见登墙的斜坡被清军堵住,人杀都杀不完,也纷纷跳下土墙,向坑道中的蒙古弓手杀来。

    只要解决了这些弓手,墙上的清军根本挡不住魏军的攻击,魏军便能很快突破防线。

    跳下土墙的魏军,如狼似虎一般,砍杀下面的清军。

    在墙后督战的八旗兵见此,立时发出声声啸叫,从壕沟中跃起,迎击上去,挡住魏军,不让魏军冲入弓手之中。

    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眼见战线不稳,阿济格挥手下令,后方的八旗兵便驱赶着大批的清军上前,凡事迟疑和落后的一律砍翻。

    绿营兵是世兵制,意思就是老子是兵,儿子也就是兵,家眷都被编为兵户,被清廷集中管理。

    绿营兵中,要么是像姜襄那种,没被清廷消化,具有很强独立性的军阀,他们的家眷自然是跟着军队,清廷没有进行过整编,所以清廷的控制力度很小。

    另一部分是清廷自己招募,或者是被完全掌控的降军,他们的家眷被编为兵户,被满清掌握,这种绿营兵便很难招降了。

    土墙上,土墙下,人群越来越多,带着碟盔的魏军与戴着斗笠的清军,捉对厮杀。

    这时魏军第二波并马已经压上来,一段土墙被魏军占据,魏军的火铳手立刻排铳齐射,射箭的蒙古兵瞬间喷出片片血雾。

    土墙外,几名魏军顶着盾牌,在土墙下挖出一个大洞,然后填上炸包,再用泥土封死压实,轰的一声巨响,尘土漫天。

    魏军中军,高义欢双臂已经酸麻,正快没力气时,看见这一幕,立刻怒目圆蹬,哇呀呀呀的怪叫着,将两柄鼓槌擂出了虚影,仿佛要将战鼓敲破。

    战场上,大批魏军士卒,沿着壕沟直接涌到爆炸处,像是洪水破开一堤坝,灌入清军防线后。

    魏军甲兵,冲入坑道中,将蒙古弓手也卷入战团,清军防线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叶臣一刀砍翻一名后腿的清军,迎面遇见郝摇旗引兵冲过防炮坑道,杀向清军的抛石机群。

    抛雷!郝摇旗一声大喊,前面魏军扔出十多个整天雷,暴起的红光中,抛石机被炸得碎木飞溅,清军倒了一地。

    山坡上,阿济格面沉如水,脑海中不禁想起昨夜的梦境,他孤身冲入魏军中,被人海淹没的场景。

    看着处处缺口的防线,阿济格抽出战刀,身后数千骑兵,也纷纷握紧了兵器。

    这时他正准备冲锋,一将疾驰着奔来,单膝跪地,喘息道:王~王爷,太原急报~



第801章 姜总兵谢谢你啊
    战场上魏军长矛不断伸缩,清军士卒挥舞着战刀,一边抵挡,一边后退,清军士卒被不断杀死,或者被赶入深壕中。

    魏军士卒源源不断的跨过防线,越来越多的士卒涌入,土墙上,防炮坑中,抛石机阵地,到处都在厮杀。

    阿济格看见一批批的清军消失在魏军的海洋中,双拳紧握,狂躁不安,几次都想孤注一掷,把所有兵力压上去,但以勇猛敢战而闻名的他,却犹豫了。

    他十分清楚一旦全部压上,输了就万事皆休,而将领的禀报,终于完全打消了他压上去的念头。

    王爷,谨郡王伏击姜襄不成,反被姜襄击败,大同叛军逼近太原,请王爷增援!

    阿济格身子在马上晃了晃,险些坠下战马,身后的清将也都脸色大变,他们这里已经快被突破,太原又出了问题,不是等于被两面夹击么?

    河东完了,众人的脑壳中,像是被雷击了一样,都惊恐起来。

    王爷现在怎么办?

    这可如何是好?

    还有机会,固守太原待援!阿济格有些慌张,可还是很快镇定下来,当即喝令道:派快马告知摄政王,就说本王将固守太原。

    这等于就是放弃阻击魏军,仍由战线全线崩溃,而逃入太原坚守,则是完全将命运,交给了多尔衮,看多尔滚可以打成什么样子。

    要是多尔滚大败明军,帅军回援,或许还能为他们解围,要是多尔衮没有能力,为他们解围,那阿济格就会被困死在太原。

    现在姜襄反正,太原危机,就算姜襄不来袭击后路,防线也撑不住了。

    先不说太原遭受威胁,给清军造成的军心不稳,只说太原遭受威胁后,没有粮食运来,没有壮丁送来,阿济格也撑不下去了。

    不请摄政王立刻回援吗?

    一般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告诉多尔衮快点回师,否则大家一起完蛋,必须反复强调,再不来救,老子要被人宰了,就死给你看,以此来威胁,希望援军赶快到来。

    阿济格却一拔马缰,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被魏军淹没的战场,痛苦的喝令,撤!

    一声号角响起,还在抵抗的清军惊恐的发现,在后压阵的旗兵,忽然拔马逃离,惊恐的情绪立刻在战场上蔓延。

    本就坚持不住的清军,预感到了危险,惊呼声四起,纷纷向后逃窜。

    一瞬间,擂鼓的高义欢心中亢奋起来,魏军中军战鼓急擂,号角吹起,催促着魏军各部向前,众将官纷纷大声怒吼,全军突击!

    战场上,魏军将士受此激励,鼓足勇气,向清军发动了摧枯拉朽的进攻。

    清军本来就是靠着八旗压阵,现在旗兵一逃,立时师溃如山倒,不知所措的清军士卒,漫无目的地奔跑,数万兵马,毫无章法,裹成一团,遭受着魏军的追杀。

    战场上满洲大将叶臣被杀,汉将马思文也被砍死,数万人马变成了无主的孤魂,跃过防线的魏军猛烈进攻,清军全线溃败。

    阿济格确实很狡猾,用旗兵督战,战事顺利,旗兵上前收割,战功为旗兵所得,增加他们的威严,战事不利,旗兵开溜,死的都是绿营和包衣,八旗实力依旧尚存。

    战场上魏军对清军进行最后的收割,大批的清军被赶入壕沟中,魏军长矛突刺,火铳射击,逃生无望的清军或死或降,已经全部缴械卸甲。

    这支阻拦魏军近一个月的军队,终于在魏军的进攻下,灰飞烟灭轰然倒塌。

    满头大汗的高义欢将鼓槌,交给亲兵,站在望车上环首四望,前方的战场上,青烟缕缕,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堆积的尸体,折断的兵器,燃烧的旌旗。

    忽然,土墙上的魏军士卒,双手高举,万胜,万胜~

    欢呼声,首先从土墙上开始,蔓延到方圆十余里的魏军部队,将士们齐齐举起兵器,放下来,又高高举起,发出放肆的呼号,魏王,万岁!

    虽然魏军此前也打了不少仗,有许多战役都比这一次的战果更辉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将士们却比以往更加兴奋。

    或许是这一战的胜利来的并不容易,士卒猛力的挥舞着兵器,魏军用铁和血证明了,他们是一支能打各种大战,经得起考验的百战雄师。

    高义欢耳朵中充数着士卒们的欢呼,看满目疮痍的战场,不禁嗟叹,心中也是长出一口气,不过阿济格逃了,还不到得意的时候。

    太原,必须拿下太原,夺取壶关,魏军才算夺取河东。

    虎大威何在?高义欢大声的喊道。

    臣在!虎大威出列抱拳。

    高义欢当即喝令,孤王命令你率领龙骑,立刻去抢占壶关。

    诺!虎大威抱拳一礼,然后一甩身后披风,潇洒的走下望车。

    高义欢又令道:众将何在?

    臣等在此!几名将领一脸肃然。

    高义欢满意的颔首,宜将程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收拾战场,俺们兵发太原。

    诺!众将齐齐抱拳,身旁站着的陈名夏却眉头一挑,这句诗可以啊,大王真是好气魄。

    高义欢说完瞥了眼一旁的史官,后者立时反应过来,毛笔在舌头上一舔,刷刷几笔,将魏王的话语记录下来。

    这时战场上的魏军士卒已经在沟壑纵横的旷野上,铺上了壕桥,虎大威翻身上马,偃月刀一扬,近万龙骑兵,顿时疾驰着穿过战场,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

    几日后,太原城下,大同军和义军大营内。

    姜襄于李建泰站在大帐内干瞪眼,两人沉默良久,李建泰道:阿济格败入太原,西魏王率十余万强兵尾随而来,前锋已经到了太原南郊,让我们前去相会,晋国公有什么想法?

    姜襄一脸牙疼状,西魏现在毕竟是大明的属国,两家算是盟友,魏军应该不会攻击我们,不过西魏王对太原必然势在必得,这就与我们有冲突了。俺老姜以为,现在不宜和魏军翻脸,最好就这么拖着,等陛下兵马打到山东北直,我们有了支援,再和西魏摊牌。

    李建泰闻语,点了点头,暂时只能如此了!

    次日中午,太原南郊,远处旌旗漫天,兵山滚滚而来。

    高义欢骑在战马上,忽然有侍卫来报,大王,大同姜襄明国大学士李建泰,在前面相迎。

    哦!高义欢闻语顿时一挥马鞭,领着一队骑兵疾驰向前,便见前方长亭处,有数千兵马等候。

    高义欢浑然不惧,在护卫的簇拥下,奔驰上前,在不远处勒住战马,然后翻身下马,对面的姜襄和李建泰见此,也翻身下马,两方同时向中间走来。

    哈哈~高义欢边走边爽朗的大笑,走到姜襄身前,二话不说,就拉着他的手,使劲的摇晃,姜总兵,谢谢你啊!

    这话有点耳熟,姜襄脸颊肌肉抽动,一种不妙之感立刻爬上心头······

    (感谢的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




第802章 兵临太原
    高义欢张口就要感谢姜襄,让姜襄和李建泰都脸色一沉,他们现在打的是明朝旗号,一个称晋国公,一个称内阁大学士来号令三晋,是为明朝打地盘,并非是为西魏做事,何来谢谢一说。
1...37137237337437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