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
十一月初,大同府,天气凉飕飕的,已经飘起了小雪。
此时魏明清三方的混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姜襄眼中,总体来看,大清国就一个字悬。
现在大同姜家可算是坐在了风口上,随便一吹,家族就能做大做强。
大清国开出了山西提督的价码,让他发兵增援阿济格,西魏国开出流侯爵位,加都督衔,明朝就更加大方了,直接封国公,还让他镇守山西。
在姜襄看来,他帮大清国,就能助清廷稳定河东局势,他帮西魏就能帮高义欢占据河东,攻取北京,他帮明朝,就能帮助明朝挡住西魏。
姜襄本也就是个总兵而已,他没想到自己忽然间能变的这么吃香,不觉间也就看高了自己。
这时在大同总兵府邸,一间大堂内,姜有光与一帮大同镇的军官们雄赳赳的站在两侧。姜襄在护兵马弁的簇拥下从外面进来,哈哈大笑道:都到齐了吗?
姜有光道:回大帅,都到了,全是信得过的兄弟!
好!姜襄扫视众人一眼,满意的颔首道:你们都是跟随我老姜多年的兄弟,本帅有什么话就直说了!我们原本都是明军,迫不得已,才给鞑子效命。想当初,鞑子攻击关中,我们也出了不少力,但是鞑子却不仅不给奖赏,反而处处防着我老姜,压榨我们!
姜襄顿了顿,接着道:现在西魏打到了河东,大明天子打到了徐州,鞑子顶不住了,多尔滚急了,又想调我们去蒲州同魏军玩命!我老姜是不干,你们愿不愿意去?
我等不愿意,我等誓死随大帅!在场的将领齐齐抱拳,大声行礼,气势惊人,可以肯定,是经过排练的。
姜襄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道:鞑子不得人心,倒行逆施,不会用人,他们老一辈的人物都快死完了,现在都是些毛没长齐的小辈撑场面,我看他们快完了!现在大明皇帝,已经打到了徐州,陛下封本帅为晋国公,以后山西这片就归本国公管了,你们跟随我老姜,我必不亏待你们!
满清给出提督的职衔,可是姜襄知道多尔衮已经不信任他,一心想将他拿下,剥夺他的兵权,况且多尔衮不讲信用,所以姜襄已经下定决心反清。
西魏开出来的条件,其实不错,可是与明朝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当然,姜襄不想投靠西魏,并非只是因为条件,就算西魏开出一样的条件,他还是会选择明朝。
这是因为姜襄觉得高义欢太过强势,投靠西魏,他肯定做不成土皇帝,而且一旦西魏占据河东,夺取北京,高义欢绝对不会允许一个不受掌控的大同镇盘踞山西。
高义欢对待姜家的态度,多半与多尔衮一样,肯定要剥夺他的兵权,而这点是姜襄不能接受的。
南京则不一样,大明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并不是很强,中央权威不够,况且明朝需要他来挡住魏军,作为北京的屏障,他或许能获得像沐家一样,世镇山西的权利。
这就比当西魏的什么都督要好上许多倍,简直就独立王国了。
因此,姜襄思考了许久,决定投效明朝。
堂上的都是姜襄的心腹,对于将要反清的事情,早就心里有底,他们听见姜襄的话语,并不惊讶,反而一脸的兴奋。
姜襄道:现在陛下已经打到了徐州,李阁老在太原,联系了不少旧部,催促本帅夺取太原,本帅以为咱们反正归明,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到了!
反正归明,建功立业!堂上的将领纷纷振臂而呼。
姜襄忙抬手压了压,低声道:不要搞这么大动静,城里还有鞑子了,都低调些!说着,他扭头看向姜有光道:金之俊有什么新动作吗?
没什么新动作,依然每日都来催促我们出兵,据说罗科铎等不到我们,又从太原抽调了两万兵马,去增援蒲州了!姜有光说道。
姜襄脸上露出喜色,这真是天助我也!大伙都把压箱底的明军衣甲翻出来,跟本帅反了。罗科铎乳臭未干,屡次侮辱于我,真当我老姜好欺负啊。这次不把小罗屎打出来,我就不姓姜!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书单推广,求支持正版)
第796章 晋北风起
噺8壹中文網x8o 哽噺繓赽捌1小説蛧
据说清军和西魏在蒲州打得极其惨烈,清军已经拼没了好几万,罗科铎在晋中四处抓丁,几千几千的往蒲州送,全都死在了前线。
清廷要调大同镇上前线,肯定不会让他们去做大爷,必然是让他们充当炮灰,清军的战法就是让绿营兵消耗魏军,八旗在后督战。
这样一来,大同镇如果接受调令,那多半是要死在前线。
既然如此,那何不搏一场富贵呢?
因此,大同镇的将领们,听见姜襄的话语,一个个都脸上涨红,齐齐单膝跪地,我等誓死追随大帅。
姜襄见此满意的颔首,正要说话,一将闯却进来,一双眼睛四下张望。
杨振威,你想干什么?姜有光见此大怒,姜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看来他真被人监视了。
大帅这是干啥哩,怎么也不通知卑职?杨振威看了众人一眼,并不理会姜有光,反而微笑的问道。
他的神情立刻就激怒了堂上众将,这孙子身为大同镇的副将,却不为大同将士谋福利,一心巴结金之俊,损害大同将士的利益,早就惹了众怒。
今岁上半年,清军屯兵河套,袭扰关中时,十多万大军作战,需要大批的粮草。
清廷让大同朔州等地提供一批粮食,姜襄咬定牙关说没有,结果孙子却上书说,仓库里还有军粮,可以先挪用,然后加争秋粮,搞的大同士卒和民间怨气都很大。
杨振威对此却并不在意,反而沾沾自喜,不把姜襄放在眼里。
姜襄阴沉着脸不说话,姜有光喝道:大帅正在安排支援晋南的事情,杨副将想要帅兵去晋南打魏军么?
呵呵杨振威脸上讪笑,然后满不在乎道,我不敢同大帅争功,还是你们去立功吧!说着他看向姜襄,随意一拱手,卑职也不是有意要闯大帅节堂,而是巡抚大人,有要事要找大帅商量。卑职打扰大帅议事,还请大帅见谅!
姜襄看他神情,知道他根本没将自己放在眼里,心中腾起一团怒火,面沉如水,冷笑道:哦,这么巧,本帅也正要找金之俊商议大事哩!
姜襄说完使了个眼色,两员将领就出了大堂,剩下的人则按刀围了上来,殿内的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只能听见杨振威喉结蠕动的声音。
那好,卑职这就去向抚台复命!最怕空气忽然一下安静,杨振威一见气氛不对,立刻就想闪人。
金之俊派他过来,找姜襄商议出兵,筹措粮草的事情。
他来到总兵官府邸,却被士卒挡在外面不让进,说是大帅在商议事情,杨振威仗着自己是副将,硬闯了进来,想要看看姜襄搞什么明堂,议事也不叫他,太不把他当回事了。
姜襄却忽然一声怒喝,给本帅拿下!
堂中将领,顿时拥上前来,杨振威脸色一变,拔刀在手,大帅您吓唬我?卑职官位虽然低一些,可也不是泥捏的,大帅要是不让我走,我可就不走了。届时,大帅可得考虑后果!
他话音刚落,外面几声打斗声传来,一人倒飞进来,摔在地上昏死过去,杨振威仔细一看,这人竟然是他带来的亲兵的把总!
杨振威惊道:你你你们,要造反吗?
虽然金之俊早收到了姜襄与南京和西魏有联系的消息,不过在清廷来看,姜襄这个人十分的滑头,只做锦上添花落井下石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雪中送炭火中取粟的事情。
现在英亲王在蒲州挡住了魏军,摄政王和耿仲明已经率军去解徐州之围,以大清军的实力,胜算极大,大清面临的局势已经好转。
届时大军击败明军,然后挥师东进,西魏必然退军,所以清军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加上姜襄已经答应出兵增援晋南,所以杨振威认为姜襄多半要忍气吞声。
众多将领,却一拥而上,将杨振威拿下,姜襄听见他说话就来气,厉声喝道,掌嘴!
姜有光顺手解了腰间虎头革带,照着杨振威的嘴巴左右开工抽起来,啪啪啪打下去,满脸的血。
好了!姜襄挥手叫停,杨振威,本帅待你不薄,你却处处帮着鞑子为难我大同将士,你知道错没?
杨振威门牙都打掉了,气焰却丝毫不减,跳着脚骂道:姓姜的,金府台不会放过你的!
再打!姜襄怒了,没等金之俊反应过来,本帅先宰了你!
姜襄一摆手,几名如狼似虎的将领冲上去,将杨振威架住就往脸上一阵招呼,没几下牙齿全部打掉,脸肿的像个猪头,惨叫声都漏风。
众将再次散开,这次杨振威终于意识到不妙,不在耍横,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爬着向前,抱住姜襄的毛腿,痛哭流涕,大帅,卑职错了!卑职一时糊涂,求大帅再给卑职一次机会!
姜襄却挣扎出来,一脚将他踹倒,厌恶道:饶恕你,怎么可能?不过念你跟随我多年,本帅会照顾你的妻子,你放心走吧!
说完姜襄一挥手,亲丁便将扬振威往外拖,不一会儿,咔嚓一声传来,让大堂内的众人瞬间明白,造反不仅有激情,还充满着血腥。
姜有光见此有些担心道:大帅,杀了扬振威,城内鞑子怎么办?
大同归属清廷,毕竟已经有了五年时间,清廷安插了不少人进来,城中清军的力量并不小。
姜襄手按着刀柄,既然决定反了,那就得做绝,不然难免有人反复。咱们大同镇三万人,还怕几百鞑子吗?姜有光你去城外调兵,李企晨你带人夺取城门,本帅要将城中清官八旗,还有他们的眷属,全部杀光,然后号召四野,大军向南,夺取太原。
众将士一听,那些满清委派的官员,一个个可都捞了不少,这就是让他们合法杀人抢劫,纳投名状了。
喳不是是!众将眼睛赤红,忙激动抱拳。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佰度搜索 噺八壹中文網 无广告词
第797章 金抚台谢谢你啊!
噺8壹中文網x8o 哽噺繓赽捌1小説蛧
宣大巡抚衙门内,金之俊穿着官服,很有官威的与被叫来的大户打招呼。
平常搜刮数目小,官员们常常联合地主大户,来压榨百姓,所得为官绅所分。
打仗所需数目巨大,想从贫苦百姓身上搜刮,不仅容易将泥腿子逼反,而且也完不成上面交代的数额,继续搜刮百姓,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这个时候,就该杀几头肥猪了。
这一点,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大清官员的智慧,不过历代来说,其实都是如此。
金之俊笑吟吟的和士绅们打着招呼,忽然走到一名穿着棉袄,戴着满冒的老者身前,周掌柜也来了!
周掌柜忙拍了拍衣袖,熟练的打个千儿,草民,给抚台请安了。我家老爷,得知抚台相召,特意让草民赶来。
金之俊满意的颔首,范老爷子,不愧是皇上亲定的皇商之首,真是我大清的忠臣啊!这次朝廷在晋南同高贼开战,保护大家不被高贼劫掠,范老爷子一听本抚为前线粮饷着急,就派周掌柜前来,本抚一定要上报朝廷,加奖范家!
现在西魏与清交战,清廷对内的宣传,一直是将高义欢归为李自成之流,以此来骗取北地士绅,对清军的支持。
高义欢原是李自成的部将,西魏军中顺系将领也占了一大半,确实容易让人觉得,高义欢是继承了李自成的衣钵。
大清国搜刮虽然厉害,可是没李自成对士绅狠吧,只要投靠大清,还是有活路的嘛。
周掌柜当即就表态道:大清为了保护我们与高贼血战,我们做奴才的不能丧了良心,是该好好犒赏一下大清将士。今天我代表介休范家表个态,出白银十万两,粮食一万石,支持大清抗击高贼!
旁边的大同知府立刻赞道:范家果然爽快,有这十万白银,一万石粮食垫底,要凑出一百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本官看一点也不难嘛!呵呵各位乡绅们,都认领一份吧。
在场的士绅们却有些为难,这范家完全就是来给金之俊捧哏的。
上次为河套清军筹粮也是,他一个张家口跑口外贸易的,非跑来大同府,认捐一万石,逼得他们也只得跟着捐了十万石粮食,结果粮食交上去,据说金之俊不仅将一万石退回,还再送了范家五千石。
今天他们又想用同样的套路来逼他们捐粮,并且还加码一百万两,众多士绅顿时就懵了。
乡下土财主,攒点家底子可不易,就是平摊下来,每人也得捐几千两,谁都不愿意捐。
金之俊见大家这副表情,就有些不悦,干咳一声,知府会意,当即一拍桌子,痛心疾首道:丧良心啊!大清军在前血战,为的是谁?本府今天把话放在这里,今天凑不够,谁也别想出这扇门,都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一队清兵进来,手按着战刀,杀气腾腾的站在两侧。
乡绅们顿时坐立不安,不少人后背都开始流汗,大堂内的气氛,瞬间沉默。
金之俊笑吟吟道:高贼乃闯贼部将,闯贼是什么样儿,他就是什么样儿。大清将士抵抗高贼可谓劳苦功高,要不是他们,高贼打过来,尔等都要被高贼洗劫。众位不能让弟兄们寒了心啊,要不然高贼打来,各位就全完了。现在麻溜的认领个数目,早点凑齐,好回家过年嘛!
士绅们见此,知道今天是非捐不可了,一个个唉声叹气,为首一名老者道,也罢,草民认捐五千两,粮一千五百石,剩下大家在凑凑吧!
有人带了头,剩下的人便也只得屈服,各县各堡的财主只能纷纷表示,写下认捐的数目,然后吩咐下人回去运钱粮过来,而在钱粮没到之前,他们就只能暂时居住在衙里了。
不多时,所有的士绅都已经认捐,不过距离要求的一百万两十万石粮食,还是差了一点,但已经达到了朝廷的要求,剩下少点也没大碍,大不了他们少捞一点。
金之俊一脸感动,各位乡绅果然都是大清的忠臣,本抚代前线将士和朝廷,谢谢你们啦!
在场的士绅不禁都擦了把汗,为首一人道:抚台大人,今年已经捐了两回,剩下的能不能让我们缓一缓?
金之俊当即道:好说,好说,那谁,姜总兵怎么还没来,他要的钱粮,本抚可算是给他凑齐了!
姜襄确实是提出过要开拔费,但并没有那么多,金之俊主要是给阿济格筹粮。
杨副将已经过去请了,应该就快过来。知府赔笑道。
金之俊点了点头,总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