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阵面一里多长的战线上,瞬间形成一条长长的白色烟带。

    对面,关宁军的前排,弹丸击中盾牌,火光四溅,射入士卒腿部,盾兵惨叫一声跪下,露出后面的铳兵,一枚弹丸击中铳兵的胸膛,士卒顿时倒飞。

    砰砰砰!不待夏国相下令,关宁军的铳手齐齐开火,发起了反击。

    铳丸交织,关宁军中被打得成片倒地,魏武军前排死伤却寥寥无几。

    无数弹丸带着尖啸,射入关宁的步阵,手提盾牌的士卒,护着胸护不住头和腿,弹丸击中他们,露出后面的铳手,发出一连串噗噗的弹丸入体身,带起一团团的血雾。

    夏国相大惊失色,这完全是站着当靶子,被动挨射。

    压上去!夏国相一声怒吼。

    关宁步军却并未立刻执行命令,而是被轰击得本能的后退。

    徐黑虎见此,顿时一挥手,右翼马军突击!

    右翼一千五百多选虎马军,早已蓄势待发,随着一声令下,骑兵顿时慢慢提起马速,向前奔去,直接扑向关宁军的右翼马队。

    广阔的战场上,中间步军大战,火铳击发,硝烟弥漫,两翼战马驰骋,场面壮观。

    随着步军交手,徐黑虎立时看出克胜步军稳压关宁步阵,选虎马军只需要牵制住剩下的关宁马军,魏武军就必然能胜,所以毫不犹豫的让选虎营右翼压上去。

    关宁军中夏国相脸上肌肉不自然的抽搐着,他已经发现步军不是魏武军的对手,不是关宁将士孬种,实在对方火力太猛。

    要是早一点让步军冲上去,或许还有的一搏,现在步军被轰了一阵,锐气全丢,阵形散乱,很难发起冲锋。

    这时对方骑兵全部押上,他要是将骑兵也押上去,一旦步军大败,骑兵也会被缠住。

    夏国相一咬牙,拿出了关宁军的传统,作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传令,撤退!

    这个时候撤退,与逃跑没有区别,但是却至少能保住马军,关宁铁骑才是关宁军的根本。

    号角声冲天而起,两翼的关宁铁骑,毫不犹豫,拔马就走。

    关宁军能生存到今日,除了强大的战力外,就是能够审时度势,不做无谓的牺牲,逃跑也是他们拿手的本领。

    正在战场中央苦战的关宁步军们一听这声号响,却立刻傻眼了,许多人还未反应,两翼的马军却闻声而动,拔动马缰,调转马头,凭借精湛的骑术,飞快地撤离了战场,甩给他们一个决然的背影。

    魏武军中,徐黑虎顿时一声惊呼,卧操~给俺追~

    。




第794章 朕再退到淮安
    黄河北岸,九里山北麓的山坡下,清军中军号鼓大作,两千多八旗精兵,在炮弹火箭震天雷的覆盖下,冲过弥漫的烟尘,一头撞入明军阵线。

    凶悍的八旗兵,撕开了一道缺口,两侧的明军连忙火铳射击,将八旗打倒,但已经不能阻止清军冲入阵线。

    境山脚下,杀声震天,多尔衮已经连续攻击六日时间。

    境山上,明军燧发枪,闪烁着铳焰,手持盾牌的清军,被打得向后仰倒,滚落山坡,震天雷暴起一团火焰,将清军炸得飞起,山坡上铺满了清军的尸体。

    虽说清军有战力优势,经验也比明军丰富,但是明军人数众多,又占着地利,再加上器械充足,境山脚下血流成河,已经死了三千多八旗兵,损失可谓惨重。

    这时清军士卒冲到明军防线前,投弹手将震天雷投向明军阵线,暴起的火光中,明军身体被掀飞,阵线上硝烟弥漫。

    清军沿着山坡上凌乱的石块和爆炸产生的土坑,冲入被炮弹击溃的一段缺口,几名清军刚冲上来,迎面就有锋利的矛头刺中清军腹部,将他们推得后退,惨叫着滚下山坡。

    旁边内穿锁子甲,外罩着棉甲的八旗甲兵,立即大声啸叫着,用手中兵器还击,将持矛突刺的明军砍倒。

    阎应元只听见缺口处,满兵大声用夷语叫唤,用盾牌荡开明军长矛,悍不畏死的往里冲,连忙怒吼一声,领着亲卫抛了几枚震天雷,便加入战团。

    一时间,两军短兵相接,各处防线上,都有清军冲上来,杀声震撼四野。

    几个缺口处,两军不断交换着死亡,不断有清军滚下山坡,但却有更多的明军被八旗砍翻。

    近身搏杀,让明军失去了器械的优势,开始被清军杀得节节后退。

    阎应元一刀劈开一名白甲领催,身体向后倒在大石上,领催顿时又扑上来,一刀斩下,惊得阎应元忙举刀格挡,用刀架住领催的战刀,不过这茹毛饮血的领催却力大无比,狰狞着面孔,将刀往下压。

    阎应元奋力抵挡,可刀锋却越来越贴近眉心,而周围的明军都在与清军搏杀,全都自顾不暇。

    一时间,阎应元额头冒汗,正危机之时,阵线左翼忽然爆发出一阵呼喊。

    娘希匹!一阵乡音入耳,阵线上的明军立时士气大振,那领催心头一惊,抬头看去便见一群奉节军中的浙西老,猛然冲入阵线中。

    阎应元感觉刀的压力一轻,趁着领催分神的机会,忙腾出一只手,飞快的从领催腰间拔出一把匕首,迅猛的刺入领催脖颈。

    匕首刺破铁盔下的棉甲,侧面捅穿整个脖颈,鲜血飙射,领催痛苦的倒地。

    阎应元推开尸体,提刀站起身来,右翼又来了一队矮小精悍的明军,他们一边砍杀清军,一边叫骂这丢你老母,生猛的很。

    这些都是参见过江北大战的明军老卒,被朱慈烺整编入了禁军,倒是不怕清军。

    山坡底下,何洛会指着山腰处的战场,急声道:王爷,吴日生和王翊的人马,来救刘肇基了。

    多尔衮放下千里镜,却并不心急,而是一挥手,让巴颜上去!

    王爷,添油战,乃兵家大忌啊!何洛会一听有些急了。

    多尔衮却眼睛一瞪,不容置疑道:本王让你发令!

    何洛会见此,只能行礼,喳!

    ~~~~~~

    徐州城外,明军炮阵和大河上的水师战船,一字排开了轰击徐州城。

    炮阵上,硝烟弥漫,河面上的战船,侧舷依次开火,大炮的后座力,使得船身微微摇晃,团团白烟遮蔽船身。

    明军火炮往后一退,十多斤的炮弹,砸向城墙,墙砖碎裂,泥土哗啦啦的落下。

    朱慈烺站在高大的望楼上,身前是一个个豆腐块般的明军方阵,远处的徐州城,则被红夷大炮砸的颤抖,连望楼上的朱慈烺,也能感觉到一丝波动。

    朱慈烺心中狂跳,虽是皇帝,但也不时常看到这种画面。

    战争中的豪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验。

    徐州城上,不断有砖石垮塌声传来,城上清军在大炮的淫威下,只能惨叫和惊呼连连。

    连续数日炮击后,朱慈烺从千里镜中,已经能够看见徐州城多处墙砖垮塌,露出了里面的土胚。

    多尔衮被挡在北岸,朕今日必下徐州。朱慈烺脸上有些潮红,扭头问道:什么时候开始进攻?

    眼前的场景,让朱慈烺心潮澎湃,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结冰之前拿下徐州城,明军就有了依托,这样一来,明军就站稳徐州一线。

    清军失去两淮粮仓,河东和河南又被西魏威胁,多尔衮肯定先撑不住,一旦清军后方受到威胁,多尔衮被迫撤军,明军就能趁机掩杀,夺取山东,甚至杀到北直隶。

    因此,对明军而言,战役的关键是挡住清军两路援军,然后迅速拔掉徐州城。

    朱慈烺组织三十余万大军北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朝几乎消耗完了近两年的积蓄。

    朱慈烺不愿意错过大好时机,况且明军三十余万,兵力远远多于清军。多尔衮耿仲明来了又如何,难道大明没有一战之力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明朝都龟缩五年了,朱慈烺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况且一路北伐,清军也稀松平常的很嘛。

    这是朱慈烺已经开始畅想,他击败清军主力,光复祖宗基业,在北京百姓的夹道欢迎中,身披金甲,进入北京的场景。

    就在朱慈烺话音刚落之时,远处徐州城上忽然嘭的一声巨响,一段城墙就像是装满米粮的麻袋被划开一道口子,里面的米粮猛然涌出一样,墙砖包裹的土胚,忽然挤开破碎的墙砖,猛然涌出,城墙轰隆隆的垮塌,浓浓的烟尘,立时腾空而起,将垮塌处完全淹没。

    城墙上,尼堪瞬间胆寒,身后惊出一声冷汗,他瞬间将刀拔出,用满语竭嘶底里的嘶吼,蛮子要攻城了,防御!

    不用人回答,在城墙腾起烟尘的瞬间,高名衡便让人吹响了号角,擂起急促的战鼓,旷野上摆阵的明军,顿时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如洪峰一样冲向徐州城。

    ~~~~~~~

    九里山北麓,多尔衮坐下战马忽然有些躁动,清军也都听见了从南方传来的喊杀声。

    声音越过九里山,传入多尔衮的耳中,依然嗡嗡作响。

    这让多尔衮心头一凛,判断徐州或许到了最后的时刻,他目光焦急的向西眺望,不过却被山坡和矮丘遮挡住了视线。

    河洛会!你也上!忽然多尔衮一挥马鞭,怒声大喝。

    ~~~~~~

    徐州城墙缺口出,密集的明军与清军结阵厮杀,两边城墙上,明军搭着梯子攀爬而上,战斗异常的激烈。

    这时绿营士气已经接近崩溃,唯有旗兵还在死战,抵抗的清军已经不多,但他们占据着地利,震天雷不时被投入人群中,顶住明军源源不断的攻击。

    缺口处本来是一个很小的斜坡,可随着死去的清军和明军越来越多,尸体高高堆砌,使得斜坡变得陡峭,但明军士卒还是攀爬而上,终于有第一个明军占据高处,但很快就被八旗用长矛戳死。

    这时第二名明军,第三名明军又冲了上来,明军逐渐占据高处,开始将八旗兵往下面赶。

    徐州城附近,近三十万大军交战,血流成河,杀声震天。

    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在城墙垮塌处,尼堪堵住了四门,明军只要夺取垮塌处,大军就能快速冲入城中。

    朱慈烺用千里镜,注视着那里的激战,忽然原本被堵在缺口外的明军,像是开闸泄洪了一样,往城中涌入。朱慈烺兴奋的几乎跳起,哈哈~杀进去了!

    望车上其他大臣,也是脸颊赤红,兴奋的想要赋诗一首。

    可就在众人兴奋之余,徐州西面的旷野上,忽然蹄声隆隆,扬起一片黄尘。

    一支精悍的马军,正驱赶着溃散的明军,如滔天巨浪一般,冲刷过来。

    哈哈~城池上,佟图赖发现援军,顿时仰头长笑,刚欲说话,王之仁一矛刺来,直接捅中他的咽喉,将他刺死在城头。

    旷野上,博洛勒住马缰,观察了一眼战场,见明军正猛攻徐州,忽然瞧见远处的望楼,顿时一夹马腹,杀!

    赶来的清军骑兵只有万人,可是明军全无准备,马军撞入明军之中,立时引起后方的溃败。

    朱慈烺正欣喜之际,忽然听见西面的异响,转头望去,眼前的一幕,顿时让他双眼几乎嘣出。

    一队清军马军,绕过攻城的明军,冲入后面的辅兵和民夫之中,正驱赶着溃兵,像潮水一般,向望楼涌来。

    上面的文官们瞬间大惊失色,史可法脸色煞白,身子颤抖,急忙大喝,快,带陛下离开!

    几名高官拥上前来,要架走朱慈烺,朱慈烺却赤红着眼睛,挥袖挣扎,义正辞严,但声音还是有些颤抖,让禁军顶住,朕绝不后退!

    清军马军却一路势如破竹,距离望楼越来越近,恐慌的情绪瞬间蔓延。

    陛下,精锐都在北岸,或者参与攻城,陛下万金之躯,绝不能有失,先退到船上,再来收拾局面不迟!史可法不由分说,一众大臣一拥而上。

    朱慈烺听说只是退到船上,不在挣扎,惨白的脸上,流出热泪,任由老臣摆布,匆匆往运河退却······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求书单推广)



第795章 大同反正
    明军以步军居多,在没有马军优势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水师来维持大军的粮道补给,关键时刻还得水师给明军步军支援。

    清军骑兵虽然厉害,可是拿水师却没有办法,朱慈烺想在结冰前打下徐州,就是因为一旦结冰,水师必须要退回南方,届时明军步军没有依托的话,很容易被清军马军击败。

    现在清军两支兵马向南,要是让他们有时间准备,用火炮封锁,或者是沉船造礁,将航道堵塞,那明军粮道断了不说,一旦结冰,水师撤不出去,被冻在河面上,清军马军可以直接冲上去,那水师自身难保,也就不能掩护明军了。

    耿仲明到来后,明军已经没有攻下徐州的可能,反而有被清军困住的危险。

    拖延一晚后,明军已经错过最佳撤退时机,大军只能在如狼似虎的清军窥视下,小心谨慎的南撤。

    黄河上,明军战船居中,两侧炮窗全部打开,黑洞洞的炮口,推出炮窗,指着大河两岸,炮弹不时鸣响,砸向远处窥视的清军骑兵,甲板和船楼上,站满了明军的火铳手,小船上也都是铳兵,准备随时给岸边的明军火力支援。

    河的两岸,则是低头行近的明军和民夫,士卒行进中,全部都是弓手铳手走靠近河岸的一侧,外围则是手持长矛的士卒,随时准备防备清军骑兵的冲击。

    明军马军则在更外围游弋,驱散靠近袭扰的清军马军,行进速度极为缓慢。

    远处一座山包上,多尔衮勒马驻立,用千里镜观察着明军过兵,山下是一队队清军马军,飞驰而过,骚扰着明军。

    大批的清军尾随过来,清军的铜炮,不时远距离砸向明军的行军队列,溅起一团团的泥土。

    摄政王,我们什么时候出手?一名满将问道。

    多尔滚见明军队列,还算严整,士卒防备严密,皱眉道:不急,先骚扰他们,等他们前面遇见阻拦,再两面夹击!

    如果不将明军打疼,彻底摧毁朱慈烺的雄心,清军的南线就不会安宁。

    对明军而言,要是不能将精锐带回去,那明朝近几年的改革,南京朝廷做出的努力,便全都付之东流,彻底失去中兴的希望了。
1...368369370371372...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