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陈子龙点了点头,臣知道了!
朱慈烺微微颔首,站起身来,意气风发道:哼,朕不日就能拿下徐州,届时再下山东,大局便定了。
······
徐州城中,敬谨郡王尼堪与佟图赖等人聚集在一起,忧心忡忡的商议着局势。
在尼堪的书房内,点着烛台,窗户上印着几个身影,外面八旗兵丁,按刀而立。
王爷,现在朱慈烺二十余万大军围城,城中军心不稳,要是没有援兵,局势怕不妙啊!佟图赖一脸忧郁道。
尼堪阴沉着脸道:不慌,本王已经让人堵住四门,严密监视城中绿营将领,只要明军不攻城,徐州暂时就不会有问题。
佟图赖道:可是朱慈烺见城中没反应,必然不会一直拖下去。王爷让李成栋写信,拖延时间,确实是一条妙计,明军也没有攻城,可是朱慈烺迟早会失去耐心,届时明军攻城,卑职怕城中绿营会假戏真做啊!
刚阿泰也道:要是明军攻城,城中再有绿营发乱,城池必然难以守卫。
尼堪对此也没有办法,一时无语,半响才叹了口气道:现在只有先拖着,能托多久托多久,要是托不下去,那就先挑选精锐,夜里出去偷袭一次,挫败明军的锐气,再来防守,直到坚持到摄政王的援兵到来!
佟图赖刚阿泰等人点了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
王爷,城中绿营将领怎么控制?佟图赖又道。
尼堪皱着眉头,召集他们来议事,先好吃好喝的养起来,这些墙头草,只要摄政王援兵赶来,他们就不敢有什么不轨了。
······
徐州城外,旌旗飞扬,布满了明军各路人马,充斥着江浙两淮,长江南北的口音。
明廷禁军江北明军反正的绿营兵征调的民夫,聚集在徐州周围,营寨蔓延,一望无际。
朱慈烺的驻地,靠近大运河,中军竖起他的大纛旗,皇帝的各种仪仗都在这里。
明军虽众,但是骑兵较少,清军的马军对于明军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
在收到西魏国的通报后,朱慈烺并不想领这个情,不过明军还是做出了相应的防备,不仅派出兵马前出,作为前哨,派出细作搜集清军动向,还让大军加固了营盘。
这时,在朱慈烺的大帐外,火炬林立,戒备森严,帐中几名将领则正在向朱慈烺回禀军情。
大帐中,意气风发的皇帝,端坐在御座上,抬手道:靖国公,高阁老,两位卿家一起来找朕,是有什么要事吗?
黄得功直接抱拳道:陛下,现今天气转凉,大军必须要尽快夺下徐州。
城中说,尼堪甚为小心,不过李成栋已经筹划完备,三日之内,必会动手,卿家不用太过心急!朱慈烺微笑着,显得十分淡定。
黄得功却道:李成栋已经拖延了数日时间,再拖下去,运河结冰,对我们极为不力,臣实在担心啊。
高名蘅道:陛下,今日本是约定之期,但李成栋又拖延三日,臣也觉得不妥。靖国公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要是李成栋真有心反正,同靖国公里应外合,不用一定全靠他来献城。
黄得功当即抱拳,豪气道:陛下,要是李成栋肯为内应,臣定能破城!
朱慈烺不禁皱起眉头,黄得功和高名蘅都是他倚重之人,两人都这么说,朱慈烺便有些动摇了,他正要说话,帐外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陛下行营,何事喧哗!黄得功走到帐帘处,不禁大声喝斥道。
国公,南面一座营盘,遭受袭击了!帐外士卒急声禀报。
黄得功脸色一变,帐内的朱慈烺听见声音,也噌的一下从座位上起身,惊怒道:怎么回事?
当下一行人来到帐外,只见南面一座营寨,爆起一团团的闪光,隐约间有爆炸声传来~~~~~
(感谢亱空の彩虹的1000,灬蜡笔丶小兴,书友20181105102958496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790章 多尔衮南下
清军的突袭很快就结束,不过却给明军制造了不小的混乱。
明军北伐后,一路顺风顺水,把江北绿营,也就是曾经明朝的江北兵马,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降,一个个对清军便生了轻慢之心,便没有什么准备,没想到清军会偷袭。
朱慈烺得知清军封堵四门后,也没想到徐州守军会出城。
这次清军突袭,只是从城上坠下来三百多号人,却造成了明军近千人伤亡。
这些人并不是被清军杀死,大多是自相践踏而死,营帐也被烧了近百帐,给了朱慈烺当头一棒。
清晨,穿着金甲的朱慈烺,来到徐州之南,视察昨夜的损失。
陛下,昨夜建奴突袭的人马并不多,损失主要来自捷贯营,周围其它营寨受到的波及到是不大。总兵官王之仁脸上满是惶恐,臣统兵不利,还请陛下责罚!
朱慈烺站在营地中,看见栅栏被焚毁,营中被烧的帐篷还冒着烟,地上摆着一排盖着白布的尸体,脸色十分难看。
今早,他得到锦衣卫的消息,清军却有调动的迹象,这让他意识到,他可能被徐州的清军给耍了。
这点让朱慈烺有些不能容忍,要是高大王遇见这种事,打个哈哈就过去了,而他毕竟年轻,脸皮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有点恼羞成怒。
这时他看着乱糟糟的营地,脸色阴沉,手握紧了刀柄,一股邪火无处发泄。
一员将领却连滚带爬的跑过来,跪在朱慈烺的面前,磕头道,陛下,臣疏于防备,让建奴袭营,请陛下治罪!
朱慈烺视之,乃是捷贯营指挥李棲凤,刚反正过来没多久。
明军一路北上,收拢的降军,已经有三四万人,朱慈烺都是好言安抚。
前几日,西魏国传来消息,说北京和河南的清军可能南下后,为了防止清军突袭,朱慈烺曾下令,让各营加固营盘,李棲凤显然是没听进去。
虽然朱慈烺自己也没想到,而且那到命令也不是针对徐州,但这些降军懈怠却是事实。
身为将官,疏于防备,让建奴袭营,坏朕士气,此为怠军!杀了!朱慈烺刀柄紧握,冷声说道。
李棲凤猛然抬头,脸上大惊,磕头连连,惊呼道,陛下,饶命啊!臣愿戴罪立功~
朱慈烺却不为所动,他身后侍卫已经上前,一左一右架起李棲凤便往后托,拉到营外就是一刀,将他的脑袋砍下。
众将听见求饶声戛然而止,再听见咔嚓一声响,瞬间都安静下来,噤若寒蝉。
李棲凤其实罪不至死,可他一个反正的将领,并没有什么人缘,自然没人立刻帮忙说话,而等人想劝时,已经给砍了。
这时朱慈烺转过身来,威严的扫视众将一眼,开口道:甲申国变,神京沦陷五载,百姓沦为蛮夷之奴,朕每思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尔等为大明臣子,因想朕之所想,急朕之所急,为朕分忧,解百姓疾苦!这次北伐,乃是光复河山,解民倒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军中再有怠慢者,便是此等下场!
真是伴君如伴虎,王之仁等将连忙单膝跪地,主辱臣死,臣等不敢怠慢,愿意效死力为陛下分忧!
朱慈烺闻语才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清楚,是他自己懈怠了,但是朕是中心之主,是不可能有错的,况且他需要一颗人头,来警醒众军,打起精神应对清军。
不觉间,他也成了一个厚颜无耻,玩弄权术的人。
朱慈烺一抬手,都起来吧!说着他看向王之仁,王总兵,李棲凤归你节制,朕许你戴罪立功,同靖国公一起攻城,要是你攻破徐州,功过相抵,朕还有奖励!
王之仁的兄长王之心,曾是崇祯朝的东厂大太监,他则是禁军将领,是朱慈烺心腹,自然区别对待。
臣领命!王之仁连忙行礼,臣谢陛下恩德!
这时一名将领,却急匆匆的过来,行礼道:陛下,靖国公已经准备好攻城了!
朱慈烺当即对王之仁道:王总兵,你也去准备吧!
昨夜的偷袭,让朱慈烺下定了硬攻徐州的决心,同意了黄得功和高名蘅的建议。
清晨,明军的哨骑呼啸往来,各营寨内人头涌动,大批士卒在连营的号角声中推着攻城器械出了营地,摆在三里之外的出发地域。
徐州城墙上清军严阵以待,八旗兵大声呼喝着,指挥一些绿营搬运土石檑木。
这时集结在三里外的明军士卒,席地而坐,等候出击的军令,明军的炮正却已经开始轰鸣。
城下,六十余门红夷大炮一字排开,炮阵响亮的号声响起,炮手纷纷举起手中的火炬,炮阵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浓浓的白烟覆盖了漫长的阵线,各门火炮往后一退,十多斤的铁弹猛然射出,砸向城墙,徐州城上瞬间尘土飞扬,无数碎石升上半空,如雨点般落下。
明军火炮众多,炮弹砸在城墙上,墙体凹陷,碎石哗啦啦的落下,护城河中,溅起一片白色的水花。
大炮连续炮击三轮,需要散热,逐渐停歇下来,这时中军中战鼓擂响,隆隆战鼓中,席地而坐的明军士卒纷纷站起身来。
大纛旗下,黄得功驻马而立,将战刀一拔,向前一指,大声喝令,进攻!
旷野上,明军士卒立时向决堤而出的洪水,汹涌澎湃,高声呼喊着,冲向徐州。
这天的进攻,明军一度攻上徐州东城,可因为城门被堵住,明军无法源源不断的入城,最终还是被清军赶下了城头。
直娘贼的!要是城内有接应,兴许今天就破城了!黄得功将手里头盔重重的甩给属下,破口大骂道。
朱慈烺闻语,脸色有些不好看,李成栋等人,都没响应吗?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可是朱慈烺还是问了一句。
陛下,我们中了建奴的缓兵之计,要是有,臣今天就杀进去了!黄得功大声道:李成栋欺瞒陛下,该杀!
高名蘅见朱慈烺脸色不好看,忙道:今天是有点可惜,不过靖国公今日能指挥士卒攻上城墙,那我军就能再次攻上去。届时,我们用在淮安的办法,调水师战船参与进攻,必能破臣!
朱慈烺闻语神情缓和了一些,但这时陈子龙却忽然挑帐进来,又些慌张道:陛下,前方奏报,多尔衮南下了!
什么?朱慈烺腾起身来。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书单推广)
第791章 北岸阻击
徐州之北,微山湖之南,静山附近的旷野,轰隆一声巨响,暴起一股白烟,漫天的泥土和小石子四处飞落,人马一声嘶鸣,两名清军骑兵被爆炸掀飞,后面的骑兵纷纷勒住战马,队列中出现一阵混乱。
爆炸平静后,何洛会领着一群白甲兵上前查看,地面上一个大坑,还冒着黑烟,是明军的炸包。
这让何洛会微微皱眉,抬起头来,四下扫视,忽然眼睛一眯,抬起马鞭指着远处,大声喝道,那里!
他的身后,十多名正白旗的马甲,顿时一夹马腹,冲下官道,向远处一片小林杀去。
林子内立时窜出七八个火红的身影,翻身上马,往南夺路而去。
多尔衮留下三万兵马,坐镇北京,亲自率领两万精锐南下,意图迅速击败明军。
何洛会率领一千正白旗真满洲,作为前锋,为大军开路。
清军原本是想直接突袭,可是不想明军有所准备,居然派出一营兵前出至山东,驻扎于薛水附近的采华山,斥候四出,监视运河两岸。
何洛会击败了这股明军继续南下,便遭受了明军的骚扰,明军妄图阻滞大清军靠近徐州一线。
这时旷野上,清军骑兵分成多股,同明军游骑和斥候厮杀,一步步接近徐州,已经接近徐州北郊。
南面的旷野上,出现一条低矮的山脉,是九里山,然后就是黄河,河的南岸就是徐州城。
此时,低矮的山丘上,升起道道示警的狼烟,让何洛会有些焦急。
北京南下的清军,毕竟只有两万人,何洛会的使命是抢占一处渡口,便于大军渡河,然后突袭围困徐州的明军,可现在看来,恐怕明军已有防备了。
何洛会脸色一沉,一夹马腹,全速向前,将黄河北面的蛮子全部杀光。
······
黄河北岸,境山顶上,竖着一杆将旗,上书忠贯营指挥刘。
明将刘肇基立于山头,身边站着马应魁何刚等将,看着旷野上,出现的清军游骑。
这时一员明将爬上山顶,来到刘肇基身边道:报指挥,建奴前锋距此十里,主力距此三十里,旦夕可至!
刘肇基回头看见,河面上船只穿梭,然后问道:捧日军的援军过来没有?
已经登船,过来一半了!何刚抱拳。
刘肇基又道:炮队过来没有?
陈于阶已经去协调,水师应该很快将大炮运过来。
刘肇基点了点头,挥手道:走,去见一见吴指挥。
······
山脚下,明军斥候,策马奔回,身后跟着急追的清军骑兵,不断有明军将士被射落下马。
这时矮丘上,明军士卒竖起大旗,火铳弓箭招呼,才将清军骑兵逼退。
清军前锋见明军已有准备,势单力孤,不敢继续追击,但也并不远去,而是在九里山脚下游弋。
下午,九里山北麓的旷野上,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地面上扬起滚滚黄尘,仿佛沙漠中骤起的沙尘。
近两万清军马军,万蹄践踏大地,使得地面一阵颤抖,无数清军开始出现在明军的视野里。
这次,清军来的都是精锐,几乎全是披甲的八旗兵,不是明军在两淮遇见穿着一身布褂子,头上戴个斗笠,浑身上下没什么防护的绿营。
两万甲兵,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支恐怖的力量,战力怕是能超过十多万绿营。
古代士卒,并非人人穿甲,大多数士卒,都是一件破袄子,西魏三十四万大军,带甲也不过十余万而已,只是西魏每次出征,都是征调甲种乙种丙种营,很少调动丁种营,所以给人感觉人人带甲,十分精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