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感谢马小胖爱陈樱,小竹子哥哥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23章 姜襄弃关
    高义欢与众人打马回到大营,一路走进中军大帐,他摘下头盔和披风,让亲卫挂在架子上。

    这时他与众将一起,走到沙盘边上,注视着沙盘。

    李定国道:大王,姜襄的求援信上具体怎么说?

    高义欢将收起来的求援信掏出来,递给李定国,让他与众人传阅。

    姜襄的救援信很夸张,说多尔衮三十万大军猛攻关城,上百门红夷大炮日夜轰击,总之将情势表现的十分危机。高义欢微笑道。

    满清有多少兵力,高义欢心里摸得一清二楚,他有点不信姜襄。这个军阀肯定是想魏军早点顶上,好保存自己的实力。

    高义欢依稀记得,姜襄大同反正,好像是坚持了九个月的时间,现在才多久,怎么就开始要死要活呢?

    李定国等人看了求援信后,也能看出姜襄这个人不靠谱,满嘴的胡话。

    大王,姜襄的信确实有些夸张,不过其中有些情况应该还是对的。李定国沉声道。

    高义欢眉头一扬,哪些情况?

    多尔衮的兵力,我们已经摸清楚,大概十五万人,姜襄在人数上夸张了,不过一百门红夷大炮,应该还是有的。此前清军自己就还有五六十门,多尔衮在徐州又缴获大批明军的火炮。算时间,这些炮应该都到了!

    高义欢脸色一沉,要是真有百门大炮轰击,再加其他的火器,姜襄还真未必能够守住。

    如果清军破关,大军滚滚南下,进入太原盆地,以清军马军的优势,魏军的太原肯定是围不成了。

    清军骑兵能绕过太原,直接出现在魏军的后方,届时魏军反而会有危险,魏军只能退出盆地,防守南部的山脉。

    难道姜襄真顶不住呢?高义欢心头一凛,注视着沙盘道:百门红衣大炮轰击,确实是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的人,现在怎么布置?

    李定国说道:现在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其中十万新兵,训练勉强三个月,不堪重用,只能镇守地方,辅助精兵防守。现在十万精兵,有一万人加上三万新卒,驻守太行山脉各个口隘,另外还需要两万精兵加上两万新卒,困住太原城,大王能动用的精锐兵马便只剩下七万人。

    李定国拿起木条,按着之前的计划,五军都督府制定的方案是,让姜襄消耗清军锐气,我军则在忻口附近设下埋伏,等待清军来钻。现在黄秉忠率领的两万大军,已经移动到了忻口之东的五台山南麓,徐黑虎率领两万大军已经移动到了忻口之西的云中山附近驻扎。大王还能动用的兵力,就剩下这里的三万人了!

    忻口这个地方,高义欢很熟悉,著名的忻口会战就发生于此。

    忻口是太原的北大门,之所以说是口,因为他正好处于,五台山与云中山之间,过了忻口就是太原盆地,也就无险可守了。

    高义欢看了看,沉吟道:那还是按着原定计划行事,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白文选你率一万人立刻北上,帮助姜襄守关,孤王也会帅大军动身,前进至忻口布防。届时,你听孤王号令,孤王让你撤,你就放开关隘,让鞑子扑向忻口。

    说到这里,高义欢目光看向李定国,示意他来讲一讲计划。

    如果清军扑向忻口,那我们正面布防的军队,将且战且退,引诱清军深入。届时埋伏在东面五台山,西面云中山的两支兵马,会同时出击,攻击清军的侧翼和后军,将清军击败,甚至俘虏多尔衮!李定国手里的木条,在沙盘上点着。

    高义欢双手按着沙盘边缘,看了一会儿,然后直起身来,笑道:完美!就这么干了!

    魏军的计划就是先在雁门关一线,消耗清军的锐气,然后故意放他们进入,最后在忻口灭掉清军。

    这时高义欢一挥手,好了,既然姜襄这么急,那各部准备准备,立刻就拔营吧。

    诺!臣等遵命!沙盘边的众将齐齐抱拳。

    当下众将退出大帐,便去准备,白文选收拾行装,下午便率领一万人,浩浩荡荡的前进。

    次日清早,高义欢交代赵大宪,围困太原,并注意壶关和固关,便也领着两万大军向北,前往忻口备战。

    一月底二月初,春风吹拂过大地,积雪融化,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

    在忻口北面的代州,五台山山脉的北麓,一万魏军在略有点泥泞的官道上列队行军,每个士兵都带着斗笠,全然不顾冷风细雨的侵袭,向雁门关的方向疾速而去。

    为首大将正是白文选,是比李定国还要先投靠高义欢的西军战将。

    李定国不说,白文选心里服气,可是虎大威那厮比他后投效,居然也爬在他的前面,就让他有些不舒服了。

    这次高义欢让他统兵支援姜襄,可算是让他挑大梁了,他决定要在关城消耗大量的清军,以此来展现他的能力。

    这时间经历数天的行军,白文选率领一万魏军,已经抵达了代县南面的阳明堡,再往北走一天,就是雁门关了。

    大军行军至此,白文选见已经到了正午,士卒们都十分疲惫,于是便一挥手,休息一个时辰后再走!

    一万士卒闻令,便纷纷就下官道,蹲在两侧,取出干粮和水壶吃喝,有的人还找了块石头,坐下小眯一会儿。

    白文选则找了几名属下,和众人商议到了雁门,该怎么防守的事情。

    这时,一队斥候却忽然奔驰过来,飞身下马,都督呢?

    在那边!有士卒指着围在一起的白文选等人。

    斥候见此,立刻脚步飞快的跑了过去,都督,大事不妙,姜襄弃关南逃了!

    什么?白文选等人大惊失色,情报可当真!

    千真万确,败军就在前面,片刻就至,后面应该有大批鞑子追兵!

    白文选腾的一下起身,速报大王!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24章 滚滚而来
    白文选率领一万魏军进至代州,没想到会遇见这种事情。

    这时北面人马嘶鸣,一阵阵嘈杂声,已经引起了魏军士卒的注意,经验老道的士卒,趴在地上听了听,立刻站起身来,招呼身边的同袍全部起身。

    白文选还未下令,官道两旁的休息的魏军士卒,已经纷纷握紧兵器,站起身来,神色凝重的向北张望。

    都督,现在怎么办?部将急道。

    白文选暗道倒霉,关门一破,他这一万人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十多万清军,而且大同镇的溃兵冲刷过来,他的人马就得被冲乱。

    马军留下,李际遇你带着步军立刻后撤,让大王改变应对策略。白文选一咬牙,现在阻击也来不及构筑阵地了!

    都督,还是我带马军留下吧!李际遇当即开口道。

    白文选却拿起长枪,按着命令行事,本督是主将,先走容易引起骚乱,必须给将士们留后。

    说完便翻身上马,李际遇见此,只能一挥手,大声喊道:后队变前队,退回去!快快快!

    九千多名魏军士卒,立刻涌向官道,向来时的方向跑步前进。

    白文选一拔马缰,身后近千马军,便冲进了距离道路三里的一处树林。

    骑兵刚冲进去没多久,已隐约听得喊杀之声从北面传来,道路上开始出现大同军的零星兵马向南奔来,随后人影越来越多,涌现出大片的人潮,数以万计的溃兵发足狂奔。

    在这些溃兵中当先一将,一边奔驰,一边回头张望,正是大同总兵姜襄。

    清军火炮太过猛烈,他本来想咬牙撑下来,可是关墙被大炮轰塌一段,而他终究舍不得手中精锐全部葬送,选得保存实力,向南溃逃。

    清军涌入关内,十余万大同军素质本就不高,有关墙还能和清军打一打,一旦关墙丢失,清军马军便如虎入羊群,大同军瞬间溃散。

    白文选在树林中,一脸阴鸷的看着漫野溃逃的大同镇,脸色十分难看,魏军的如意算盘,怕是打错了。

    一千魏军马军,注视着官道上,奔逃的大同军,丢弃兵器衣甲,拼命的奔逃,仿佛后面有恶犬追逐,魏军将士们的脸上,都凝重起来,骑兵们情不自禁的握紧了马槊,手中渗出汉水。

    这时在大股败军奔过之后,远处传来万马奔腾之声,一队大同军,正且战且退的抵挡着漫山遍野而来的清军,情势已经相当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被清军歼灭。

    清军两队马军,冲下官道,从两侧的丘陵,绕过溃兵,冲到大同军的前面,终于将这支数千人的大同军包围。

    今死矣!李建泰见此,长叹一声,诸军死战吧!

    四周清军骑兵奔驰中射出一片箭雨,覆盖向溃兵,被包围的士卒,立刻惨叫着倒了一片。

    清军见溃兵阵形混乱,像是发现机会的饿狼,顿时一夹马腹,骑兵便杀入溃兵中,战马将溃兵撞翻,战刀翻飞,长矛突刺,屠杀着溃兵。

    这时一小队人马拼命杀到李率泰身边,刘炳然虞胤等义军将领杀过来,一边战刀劈砍,一边吼叫:阁老乃反清领袖,把阁老救出来!

    众人抢了李建泰,簇拥着他向南突围,这时清将佟养量却领兵追来,义军队伍中一将见此,怒吼一声,挥舞着狼牙棒迎上,阁老快走!

    这将乃是代州人刘迁,他挥舞狼牙棒,砸死迎面两骑,被流矢击中,佟养量上前,一刀将刘迁人头斩落。义军中一员小将,看见刘迁被杀,顿时一声痛呼,父亲!便催马上前,冲入数倍清军中,力战而亡。

    这时众将簇拥着李建泰,左冲右出,但是却都被清军挡住,李建泰见将士们不断死去,悲从心来,拔剑再手:事已至此,大势已去,吾死,尔等各自突围。

    说完,李建泰就要抹脖子,这时树林里的白文选恨得牙痒,举起骑铳,一声啸叫,杀!

    一千马军忽然冲出,骑兵抬起火铳,砰砰砰的一片铳响,外围的清军骑兵应声而倒。

    魏军马军将铳往身后一甩,背在背上,抽出马刀,取了长枪,便向清军发起了迅猛的冲击。

    清军注意力都在李建泰率领的溃兵身上,冷不防白文选袭来,立刻就被魏军从侧面冲开了一道口子。

    虞胤一把抢了李建泰的宝剑,急声道:阁部你看!

    刘炳然见此,立刻一声大吼:援兵来了,快走!

    当下一群人,趁着清军被魏军冲懵,突出一道缺口,三四百骑兵疾驰而出。

    这时被冲散的清军,在远处从新集合,立刻就扑向魏军,企图截住这部马军,但是白文选从另一头冲出后,见义军已经打开缺口向南逃离,便也不恋战,一拔马缰,迅速脱离战斗,往南疾奔。

    白文选刚走,北面的旷野上马蹄轰鸣,数以万计的清军骑兵漫野而来,身穿各色衣甲的八旗兵,纵马驰骋,士气如虹。

    白文选回头看了一眼,心头不禁一凛,也顾不上后面的义军步军,任由他们被清军砍杀,急催战马,向南疾奔。

    旷野上,身穿白甲的多尔衮,骑在战马上,身后是一面大纛,还有中军的各种旗幡。

    摄政王,刚才出现一股魏贼马军,估计是魏贼前锋,高蛮子应该已经北上,我们是否停下,准备迎战!石廷柱开口问道。

    多尔衮却沉着脸,为何要停下,大军继续向前,夺下忻口,太原盆地,便任由八旗健儿驰骋,此战就胜了!

    这一战,清军必须速战,一口气杀到太原,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清军都要一往无前,冲入太原盆地。

    多尔衮对于魏军的兵力,也做了研究,高义欢最多十万人,甚至还没有,而他十三万五千人南下,还怕高义欢包围不成,又有什么好怕的?

    清军只有冲入太原盆地,太原就不可能失陷,马军再突袭固关之后,打通与北直的联系,河东局面就稳定了。

    当下,号角声冲天而起,漫野的清军骑兵,拼命追击。

    白文选率领一千骑兵,不可能挡住清军大军,只能且战且退,不断有大同镇的步军被清军追上,白文选只能骚扰一下,减慢清军对义军的屠杀,从而拖延清军南下的速度。

    ~~~~~~

    (感谢大佬盗灬版的读者的一万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25章 两军相遇
    官道上,大同镇的溃兵漫野南逃,清军在后紧追不放,只可惜他们在代州之地,要是在太原盆地,或者是在河北平原,马军早杀光了这些溃兵。

    清军一路追杀,出了代州地界,进入了忻州边境,但清军依然穷追不舍,大同镇半数尽没,白文选的骑兵也付出极大的伤亡。

    清军撵在溃兵后头,看着拼命南逃的溃兵,像是羊群,像是鸭子一样往南涌,都尽情的追杀。

    一时间,清军将士似乎找到了往日的风采,一个个忘乎所以,没有多加留意战场。

    突然之间,几声炮响,破空之声不绝于耳,数十枚炮弹砸在了官道中间,泥土飞溅,最前头的清军顿时栽倒一片,有的战马被砸得凌空而起,上面的骑兵被惯性抛飞,重重砸在地上,立时战马嘶鸣,哀嚎四起。

    不好,快停下!清军将领反应过来,连忙大声呼叫,单手紧拉马缰,战马长嘶,前蹄悬空。

    这时在官道两侧,忽然火炮齐鸣,铳声四起,清军将领们反应倒是迅速,可是清军骑兵却并没完全杀住车,仓促之间大多数人没反应过来,顿时被连连打倒。

    两翼的魏军骑兵立时乘机冲出,呼啸着杀入,清军骑兵只能纷纷拔马后退,放弃追击。

    骑兵撤退三里,离开魏军火炮轰击的范围,随着后面的清军骑兵赶到,被杀得错手不及的清军,从新稳住了阵脚,然后抬首向南张望,看看是哪些龟孙埋伏他们。

    清军将士们定眼一看,前方魏军在官道两翼摆开了阵势,两边低矮的山丘上,遍布了魏军的火铳手,一面面的军旗,在旷野上飞舞。

    趁着清军骑兵后撤的机会,大同镇的溃兵,已经撤走,大队的魏军士卒涌下官道,穿着重甲的矛手,立刻结成矛阵。

    此时,多尔衮的大纛旗出现,他在大批满将的簇拥下,来到前方,见追击的人马驻立不前,不禁大声喝斥:怎么不追呢?

    摄政王,前方有敌军阻拦!佟图量奔驰过来,忙解释道。

    多尔衮催马上前,拿出千里镜观看一阵,冷笑道:这是魏贼,高蛮子来了!
1...38138238338438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