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金声桓挑眉看了李定国一眼,语气中有点不舒服,那李都督想怎么一锤定音!
李定国沉声道:我以为攻击漠北只能派出偏师,分散巴图尔珲的精力,动摇他的决心。蒙古人善于游斗,我们大军追击,他会跑,甚至回头射几箭,大军撤退,他们又会追上来,看准时机出手,犹如狼群。如果攻击漠北,瓦剌不与我们决战,战事必然拖得很长,大军最后必然后勤不济,只能撤退,反而会给瓦剌机会。叶尔羌境内城池众多,我们赶到莎车,巴图尔珲必然与我们决战,否则他攻击叶尔羌的计划便算失利,而只要瓦剌愿意决战,以大魏的实力,必能击败瓦剌,一战解除叶尔羌的危局。
李定国说着,忽然看向高义欢,另外,瓦剌人已经崛起,必然会长期威胁我大魏的商道,救援叶尔羌,便于大魏直接控制西域。
高义欢眼睛一眯,攻击漠北,就算将巴图尔珲逼退,他还能再来,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瓦剌一退,叶尔羌汗国将继续控制西域,魏国没有驻兵叶尔羌的借口,趁着救援叶尔羌,西魏却有机会直接控制西域,这点让高义欢很动心。
花费大力气救援,来了就没有走的道理,毕竟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版图嘛!
哈哈!高义欢当即笑道:两位卿家说得都有道理,那就一路攻击漠北,一路救援叶尔羌。
高义欢虽这么说,但是其实是采纳李定国的建议,偏师扫荡漠西,主力寻求与巴图尔珲决战。
(感谢人称吹神的400,书友150531231117678的2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70章 王子急哭了
一百多年前,瓦剌太师也先,俘获明英宗,大军逼近北京。
于谦挺身而出,发出建议南迁之人,该杀的怒吼,一举鼎定大局。
这时,瓦剌大军已经逼近北京,摆在于谦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
土木堡葬送了明朝所有的精锐,于谦需要士卒和军粮,可时当时却有个困难,粮食不在北京,而在通州。
这时瓦剌小股骑兵以到,如果让北京的军民去运粮,也先可能突然杀到,攻下北京,民夫运粮没有护卫也容易被瓦剌发现,从而夺取通州的粮食。
如果瓦剌骑兵一来,通州很可能守不住,粮食会落入瓦剌人之手,而瓦剌人有了粮食,就能长期围困北京。
此时,就有人建议将通州的数十万石粮食烧掉,可是烧了粮食,赶来北京的援军,便没粮吃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北京的大臣,不过于谦一句话,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从南面赶来的援军,先去通州,每个士卒自取口粮,通州的几十万石粮食,便被二十万援军,护送着运入了北京。
八月底九月初,正是秋收时节。
虽然从一月间的忻口之战后,魏国已经大半年没有大战,但此时正是百姓忙碌的时节。
此时,明显不适合抽丁,可是叶尔羌那边却又不能继续拖下去。
虽说莎车城是否被攻陷,叶尔羌阿布杜拉汗是否被瓦剌杀死,对于高义欢而言都不是很重要,但是魏国却不能忍受商路断绝。
如果长此下去,魏国手工业必然受到重创,重新沦为农业为主的边缘性区域,而藩府抄发的银票,没有税收作为支撑来进行回购,那银票信誉也可能崩溃。
这时王京城外灞水沿岸的仓库旁,一队队的魏军马军,在此集结,每匹辅马上都驮着两袋子粮食,或者是肉干盐巴,然后便各自翻身上马,浩浩荡荡的往西行军。
从关中通往嘉峪关的官道上,骑着战马,背着火铳,身边跟着一两匹备用马匹的魏军士卒,还有装着帐篷等物资的骡车,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因为步军出征,准备时间长,行动速度慢,消耗又十分巨大,所以高义欢暂时只调动三镇马军。
得益于击败清军,加上魏国有了自己牧场,以及与蒙古人和吐蕃人进行茶马交易,魏军拥有了大量的马匹。
高义欢便下令,被征调的各部马军,先到王京附近的仓库,自取口粮,然后骑马西进。
在从关中前往嘉峪关的途中,各州府储备的仓库,也将向军队敞开,让军队进行补充。
这样一来,从关中到嘉峪关千余里的道路上,魏军消耗的粮食,便能再次补充,以便魏军出关时,能够携带大批口粮。
于此同时,高义欢还下旨征调,青海的蒙古人和吐蕃人随军出征。
当然藩府将赐给这些部落一批堆积在关中仓库内的棉布粮食,还有其它物资,来换取这些部落的牛羊,让这些随军出征的部落,赶着成群的牛羊,作为大军的口粮,并替魏军照看战马。
时间到九月初,在嘉峪关内,已经聚集了五万魏军马军,还有一万多蒙古人和吐蕃人,共计六万大军。
此时,九月十日,高义欢在护卫的簇拥下,来到嘉峪关,召集参战的魏军将领,还有蒙古人和吐蕃人的首领,以及被救助的对相叶尔羌王子,当众宣告,从今以后,凡事我大魏子民,以及藩属子民,不再分汉人蒙古人吐蕃人叶尔羌人,只要归附大魏,说汉话,写汉字,一律都是孤的子民,皆称魏人,孤王将一视同仁。从今日起,魏人将共同进退,齐心协力,对抗来犯之敌!
次日,六万魏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出嘉峪关,铺天盖地向西而进。
与此同时,李过帅五千人马,进入河套,同吴三桂巴布等人配合,出击漠西,魏军奏响了与瓦剌决战的最强音。
草原民族不像中原,中原王朝败得再惨,给三四年的时间,军力又能恢复过来。
草原民族大败一场,壮丁损失后,却是致命的伤害,至少得二十年才能恢复,而有的则在这二十年间,已经被别的部落消灭。
高义欢表面不在乎三面包围,其实他知道,处理不好,还真有极大可能,对西魏造成威胁。
这一仗,他的目标除了控制叶尔羌,保护商道,也是为了打疼瓦剌,让多尔衮和朱慈烺的算盘落空,以便他攻击多尔衮时,后方没有威胁。
这时魏军开出嘉峪关,豫国公徐黑虎率领骑兵风驰于前,铁蹄滚滚之下,沿途的黑山叶尔羌纷纷避战。
九月十五日,仅仅五天之内,魏军穿过哈密吐鲁番到达塔里木河之北的博湖。
巴图尔珲率领瓦剌军横扫叶尔羌北部,不过瓦剌大军劫掠一番后,便交给黑山派来控制,瓦剌却并未驻军控制,所以魏军一路过来,几乎没遇见什么抵抗。
大军进至博湖附近,魏军遇见了前锋,姜襄领着七千人马,根本不敢靠近莎车,他前突几次,想要摸过去,都被瓦剌骑兵逼回。
这时在魏军大帐内,高义欢像胡人一样坐在毯子上,伊斯玛业勒看见过去快两个月,魏军援军还在博湖附近晃荡,立时就急了,也慌了,跪在地上急切的行礼,说了一堆,旁边的通译同声翻译,大王,臣请您赶快发兵,救援莎车,给叶尔羌人报仇!
高义欢转头看向姜襄,莎车城情况如何?
姜襄汗颜道:大王,莎车城很顽强,还在坚守!
伊斯玛业勒都快急哭了,大王,瓦剌人多势众,再等就来不及了。臣求大王救救莎车,救救臣的父汗,还有大王的子民。
高义欢听后对翻译道:告诉他,孤王会考虑的,让他先下去休息。
伊斯玛业勒心有不甘,有说了一大堆,不愿意离开。
高义欢脸沉了下来:来人,送王子下去休息!
当下便有侍卫上前,将伊斯玛业勒架出营帐。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71章 兵临莎车
高义欢率领大军,五天时间从嘉峪关杀到博斯腾池,而前锋出兵近两个月,居然也在这里,也不怪伊斯玛业勒被急哭。
按照他想来,前锋就算没有寻机进入莎车,也该到了莎车附近,起到牵制瓦剌的作用,可是他们却在七八百里之外徘徊。
这就相当于,洛阳告急,援兵从长安出发,走了两个月才到潼关。
这时等伊斯玛业勒被侍卫架走,姜襄忙跪地行礼,脸色尴尬道:大王,不是臣无能,而是瓦剌骑兵太多,臣实在穿插不进去。
高义欢摆摆手,不想听他解释,况且他也没指望靠他救援莎车,沉声说道,说一说莎车的具体情况,巴图尔珲的战力不行啊!
姜襄听了高义欢的语气,心里松了口气,估计自己琢磨对了,大王其实没那么想救莎车。
大王,瓦剌人器械太差,造的抛石机没砸两下,就被叶尔羌的火炮轰烂,另外城中白山派聚集,他们抗争十分激烈,所以巴图尔珲一直没有打下来。姜襄忙回道。
这样啊?高义欢捋着鄂下胡须沉吟着。
一旁的随军大学士王世琮见此,似乎忍不住了,忽然站出来一脸严肃的质疑道:大王莫非是再等莎车城破?
高义欢摸胡子的手一僵,娘个劈,被看透了,他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忙解释道,怎么会呢?
嘴上这么说,高义欢心里确实是有这么个想法,莎车城破,阿布杜拉被杀,城中白山派被血洗,届时他再出兵击败巴图尔珲,然后扶持伊斯玛业勒为叶尔羌汗,鼓动他血洗黑山派为阿布杜拉报仇。
这样一来二去,叶尔羌的上层贵族,差不多便都死于内斗,社会结构重新洗牌,大魏便可以来做贵族了。
这就像慈父的军队,在华沙城外停住脚步,看着华沙起义军被杀光一样,简直美哉。
高义欢的心思却骗不过王世琮,他发现高大王的心眼真是坏透了,忙进言道:大王莫要轻敌,眼下当以击败瓦剌为第一要务,内部岂能生隙?这次大军携带粮草不多,一切稳妥为主,况且我大魏重心在关东,此战之后,大军必然要退回关内,叶尔羌太弱,如何防备瓦剌玉兹呢?时下,我大魏并没有力量,来维护西域商道,商人能在西域通行,一靠威,二靠德,三靠利。此次正是我大魏堂堂上国,展示威德的大好时机,还请大王三思!
王世琮对高义欢还没取胜,就想着坑害藩属的行为感到不耻,没点大国之主的样子。
这话说得,分明就是认定高义欢要搞阴谋,让高义欢脸上不快,后悔没带陈名夏过来,他屁股动了动,沉思一阵,西域的北面和西面都是游牧,更西还有罗刹国,危机四伏,魏国暂时只能驻扎少量大军,还是需要本地的势力协助,才能对西域进行统治。
高义欢一阵沉吟,最后还是沉声道,先生说的有理,孤王知晓了。
语毕,他急忙站起身来,去去,快把王子给孤请回来,态度都客气点。
数百里之外的莎车城上,叶尔羌的老汗阿布杜拉站在城墙上,脸上忧郁的注视着城外。
距离城墙四五里就是瓦剌人的大营,巴图尔珲攻打城池虽然失利,可是近三个月的围困和攻击,也让叶尔羌的鲜血流干,逐渐到了最后的时候。
巴图尔珲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拿下莎车,而反叛的黑山派,更加不会容忍他活下去。
这时在旁边的将领低声道:大汗,时间已经过去两月,魏军会来救援吗?
阿布杜拉目光向东眺望,重重的点头道:你们知道朝鲜吗?大魏必定会派兵救援,你们要相信安拉胡,相信伊斯玛业勒会请来援军,救我们于危难。
其实阿布杜拉心里并没有底,大魏不是大明,叶尔羌也不是朝鲜那样与中原同文化的藩属,不过大魏有利益在叶尔羌,而就算不具备前两点,光看利益的面子,魏军也不该袖手旁观,而正是这一点,支持着阿布杜拉坚持到现在。
巴布尔珲的大营就在莎车城外的一片旷野里,是一座游牧样式的简单军营,十万大军除了王帐附近颇有章法之外,剩下的军队都是以部落形势,散布在王帐周围。
在瓦剌人的营地内,人声鼎沸,牛羊成群,乌泱泱一片,气势十分骇人。
巴图尔珲在进入叶尔羌后,很快扫荡天山南麓,可随着叶尔羌人逃入莎车城,便让他扫灭叶尔羌,统一西域的事业,陷入了僵局。
这时瓦剌围困了莎车将近三月,可是却没有拿下莎车,反而损失了不少人。
当然,巴图尔珲并不认为叶尔羌人有多厉害,主要是瓦剌自己没有器械,加上莎车城内有火炮,城中百姓又帮着守城,所以才没打下来。
不过这点困难,并不能打消他的决心,反而让他更加想占据叶尔羌。
瓦剌要占据叶尔羌,就是为了获得叶尔羌的工匠和器械,他已经让人继续赶制攻城器械,并派僧格去向罗刹人购买一批火器,只要准备好,他就能一举攻破莎车,征服叶尔羌。
然而,就在他满怀期待的等待之时,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魏军出征了。
大帐内,巴图尔珲正负手来回踱步,目光不时瞥向挂在帐中的羊皮地图,上面一个箭头,从嘉峪关穿过哈密吐鲁番,直接指向莎车。
早前魏军派出两路人马,一路攻击漠西,一路增援叶尔羌,漠西一路打的很勇猛,增援叶尔羌的魏军兵力却不多,被他逼退后,便不敢靠近莎车。
这让巴图尔珲以为魏军想来个围魏救赵,还耻笑了高义欢一阵,瓦剌人四处游走,可没有城池给你围。
魏军杀入漠西,占据漠西又如何?你们会放羊么?最多三月,魏军就会粮尽而归,届时草原还是那个草原。
巴图尔珲没想到他判断错误,魏军居然直奔莎车而来,便让他有些不安,高义欢南征北战,战果赫赫,却实让他有些担心,可是莎车打了一半,眼看就要拿下,他却也不能就此放弃。
启禀大汗,有紧急情报!帐外忽然传来属下的禀报声。
进来!魏军增援叶尔羌,让巴图尔珲便得很敏感,他听见声音,立时便急声道。
这时一名带伤的百夫长进来,单膝跪地,喘息道:大汗,巴尔和千夫长奉命监视博湖方向的魏军,两日前魏军忽然发动突袭,千夫长被杀,小人冒死逃回,特向大汗禀报,魏军主力已到博湖。
这么快!巴图尔珲脸上一惊,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感到有些恐惧。
这时他呆立良久,忽然在帐中来回踱步,半响开口道:让范先生来见我!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72章 范文程的建议
范先生就是清国内院学士范文程,他本来是要唆使瓦剌骚扰关中,帮助大清国牵制住魏国,让多尔衮有机会重整旗鼓。
只是巴图尔珲也不蠢,此前清军十多万人入寇关中,结果被打得大败,鳌拜尸骨未寒,他自然不敢入侵魏军重点防备之地。
因此他没有听从范文程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攻打势力较弱的叶尔羌。
范文程见此并不气馁,反而帮着巴图尔珲出起了主意。
在他看来,就现在的局势而言,瓦剌的强大,对于大清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