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一个强大的准格尔汗国,在地缘上必然与魏国形成对抗,不管巴图尔珲愿不愿意,他都会起到牵制魏军的作用。

    他见巴图尔珲决议要先灭叶尔羌,分析了叶尔羌的情况后,便向巴图尔珲提出了联络黑山派的建议。

    这点他很有经验,大清的崛起过程中,少不了汉人叛徒的支持,瓦剌攻击叶尔羌也需要带路党。

    在他的策划下,巴图尔珲联系了被白山派打压的黑山派,结果效果明显,瓦剌大军进入叶尔羌后,有黑山派为内应,立刻就击败了叶尔羌的军队,很快就攻取大半个西域。

    这让巴图尔珲很看重范文程,唯一让他感到不舒服的是,这个人并不臣服于他,而是清国派来联络的大臣,让他听取范文程意见时,需要先想一想,他到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提出建议。

    范文程五十岁,不过身体很好,白白胖胖,脸上还有点肥,他走进大帐,见巴图尔珲心事重重的站在地图前,心中一凛,行礼道:大汗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巴图尔珲扭头看向他,便急声道:先生,清国摄政王与准格尔结成攻守同盟,现在高义欢要打我,先生怎么说?

    范文程眉头皱成川字,西魏发兵叶尔羌呢?

    巴图尔珲点了点头,范文程沉吟道:大汗,现在大清不可能出兵,要是魏军主力赶来,我建议大汗先撤兵,退回漠西,寻找机会再来。

    多尔衮给范文程传来消息,提出了三面张网,困住西魏的策略。

    此前,多尔衮只想利用瓦剌,所以才唆使瓦剌攻击关中,现在有了新的策略,便是将瓦剌当做盟友来看待,希望瓦剌做大做强。

    在新的策略中,明清和瓦剌,只要任何一方遭受魏军的攻击,其他两方便要出兵攻击西魏。

    如果真做到这一点,大清国便还能在关内立足,可是现在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

    南明那边还有点拎不清自己的处境,还想要面子,不愿意与大清国亲密合作,而大清国现在也没能力出兵。

    魏军来打大清,那你们赶快来救老子,要是魏军攻击明军和瓦剌,那对不起,哥哥刚被高贼打得吐血,需要缓缓,现在还帮不了你们。

    总结起来,现在还不到与魏国交战的时候,联盟还不成熟,实力还没恢复,最好能拖延一两年,等瓦剌壮大了,清国恢复了,南明调整心态后,才真有可能实现对魏国的包围。

    因此如果魏军真的增援叶尔羌,范文程并不希望巴图尔珲与魏军决战,万一打输了,包围网立时就破了。

    现在三方势力还没能形成配合,大清国还没准备好,范文程直接说出大清不会出兵,希望能让巴图尔珲考虑暂时退兵。

    瓦剌主力退走,魏军不会放牧,大军不可能长期停留西域,等魏军粮尽撤回关内,瓦剌人再赶着羊儿一路吃过来,届时魏军能怎么办?

    这样来个几次,可不就给大清国争取了时间吗?

    巴图尔珲听了范文程的话,心中却大骂清国无耻,你不能出兵,跟本汗签什么攻守同盟的条约?

    巴图尔珲脸色一沉,含着怒气道,合着整个条约,只有魏军攻击清国,本汗必须出兵,没有魏军攻击准格尔,清国必须发兵一说吗?你们这不是耍无赖吗?

    范文程闻语,一脸正色道:大汗,话可不能这么说,魏军主力现在可没攻击漠西,而是增援叶尔羌,不在条款之内啊!

    无耻!巴图尔珲大怒,唾沫横飞,喷了范文程一脸。

    瓦剌大汗长年吃肉,又不漱口,唾沫星子的臭气险些让范文程呕吐,但他却淡定的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真诚道:大汗,现在还是考虑眼下的情况吧。魏军已经进入叶尔羌,就算大清要出兵,也来不急了。如果魏军精锐赶来,我建议大汗先退回漠西,不要做一时之争。

    退回漠西?巴图尔珲却并不愿意,叶尔羌的精华在莎车城,眼看着快打下来,怎么可能收手。

    准格尔汗国刚刚建立,在莎车城下消耗了那么多牛羊,死了不少人,不抢点东西怎么让部众心服?

    再者退回去再来,又哪有那么容易!

    虽说游牧抢劫,只要招呼一声,但你抢不到东西,谁听你招呼。

    现在还不知道魏军来了多少,岂能就这么退军,瓦剌有十万大军,又都是骑兵,战上一场又如何?

    从博湖到莎车,魏军必沿叶尔羌河而进,本王要迎击魏军。巴图尔珲咬牙切齿道:来人,派出斥候,沿着叶尔羌河搜索,给本汗探清敌情!

    三日后,斥候前来禀报,发现四万余魏军,沿着叶尔羌向莎车挺进。

    范文程盘算一阵,继续劝说道,大汗恐怕后面还有人马,还是暂时退兵的好!

    巴图尔珲却冷笑连连,范文程终究不是他的谋士,而是站在清国的立场上说,只是希望瓦剌替清国牵制魏军,而不是真心为瓦剌考虑。

    瓦剌已经占据大半个叶尔羌,只剩下莎车,他如何能吐出来。

    当下,巴图尔珲便下令大军拔营,既然无法避免,那就趁着魏军劳师远来,打一个伏击。

    瓦剌十万大军,还打不过四万魏军吗?

    当然巴图尔珲十分狡诈,大军沿着叶尔羌河只走了半天,便派出儿子卓特巴巴图尔率领五千瓦剌人,悄悄返回莎车,一旦城中叶尔羌人出城,便乘势突袭,然后夺取莎车。

    叶尔羌河畔,魏军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军,这时高义欢骑马与伊斯玛业勒同行。

    高义欢听着通译翻译过来,叶尔羌王子感谢的话语,很有天朝上国接近蛮夷小邦的派头。

    不过,高义欢要的并不是这种感觉,那是分裂,他露出慈祥的笑容,王子,叶尔羌既然是我大魏的藩属,以后这汉话可要推广,否则不便交流啊。那啥,这样吧,等这仗打完,你就随孤王回王京,学习几年,嗯,就这么决定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73章 巴尔楚克
    在莎车城之北百余里,一处沙丘后,李本深率领一队士卒,看着远处蜿蜒的叶尔羌河畔,一支人马浩浩荡荡的前进,队伍中一面大纛开道,人马一望无际。

    毫无疑问,这就是瓦剌人的军队,无数骑着蒙古马,穿着破烂,背着弓箭,腰间插着弯刀的瓦剌骑兵,不紧不慢,马蹄哒哒的向前挺进。

    这支骑兵装备一般,不过骑士身上却散发着精锐的气息,并不能小窥。

    巴图尔珲敢于同高义欢叫板,决不是一时冲动,他还是有些资本的。

    在魏军与清军的征战中,漠西蒙古并没参与,没有受到打击,相反还趁机捡了点便宜,家业有所壮大。

    蒙古人天生就是战士,准格尔击败其他蒙古,还打败过玉兹,也同西面的罗刹人交过手,战争经验丰富。

    瓦剌人在怎么说,血液里都是流动着蒙古人的血液,即便不复当年的光荣,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精锐轻骑兵。

    巴图尔珲骑马走在数万大军之中,看着左右漫野的瓦剌骑兵,心中提起了勇气。

    沙丘上,李本深用千里镜,观察了片刻,遂即滑下黄沙,跨上战马,抄近道往东北方向而去。

    ~~~~~~

    中原王朝要占据西域,就必须在西域驻兵,而驻兵的成本,往往是王朝很难承受的。

    在这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从关中人挑马拉,走上几千里地运到西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年汉朝唐朝是怎么在这里驻扎的?高义欢骑马扫视叶尔羌河的两岸,周围只有小片绿地,再远便是一望无际的黄沙。

    看着西域的绿洲和沙漠,想着黄沙中淹没的遗迹,高义欢心中有些感慨。

    一旁王世琮道:设立都护,守边备塞,劝农立本,徒民实边,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西汉搜粟都尉桑弘羊给汉武帝上《扩大轮台屯田书,晁错给汉文帝的上书中,有详细的方略。

    高义欢翻了个白眼,心里道老子要是读过,还问你干嘛。

    王世琮却似乎没察觉到高大王的不快,反而颇有感慨的吟诵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大王若真收复西域,必为一代雄主。

    高义欢脑门上几条黑线,不想接他的话,孤王击败鞑虏,力挽狂澜,难道现在还不是雄主?

    就在这时,李本深逆着大军奔驰过来,再高义欢身前翻身下马,他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大王,发现瓦剌骑兵主力,正从西南方向,沿着叶尔羌河而来。

    高义欢眉头一挑,有多少人马?

    李本深回道:瓦剌人编制混乱,旗号不明,具体数目无法估算,臣只能猜测个大概,因该有十万人。

    魏军清军明军旗号分明,行军看旗帜,驻营数帐篷,大概能得出一个相差不远的数目,瓦剌这种部落联盟,乌泱泱一片,确实不太好估算,不过有经验的将领,只看队伍的长度和宽度,就能估算一个大概。

    高义欢听说十万大军,脸上并不慌张,反而有些兴奋,就怕他跑了。现在瓦剌人自己送上门,正和孤王心意。他看着李本深,继续问道:瓦剌人装备如何,有多少甲兵?

    李本深一手按着膝盖,抬起头来道:甲兵不到万人,绝大多数还是皮甲,装备不是很好,但是战马精壮,骑兵都配弓箭,料想骑射了得,并非乌合之众。

    高义欢收起轻视之心,缓缓点头,继续探查,随时向孤禀报!

    ~~~~~~

    巴布尔珲率领骑兵,浩浩荡荡向前挺进,来到了距离莎车城二百余里外的巴尔楚克。

    不能继续往前了,再走便会让魏军以逸待劳,将违背他的战略。

    巴布尔珲一挥手,停下!

    他身后的大旗停住,往前行进的瓦剌骑兵,又走了几步,才慢慢停下脚步。

    这里是哪儿?巴布尔珲扭头问道。

    旁边一名戴着黑帽的叶尔羌黑山派首领开口道:大汗,这里是巴尔楚克!

    巴布尔珲微微点头,历史将铭记这个地方,它将是瓦剌击败魏军的地方,而不久之后,瓦剌和我巴布尔珲必将重现蒙古的荣光。

    巴布尔珲左右打量周围的地形,叶尔羌在这里已经变成一条细小的溪流,河流的东面数里外,便是一片黄沙,河流北面数里处,则有一个倾斜的山坡,上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就这里了!巴图尔珲马鞭指向西面的树林,绰罗斯车臣,你率领一万骑兵,藏入树林,等后本汗的命令,便从高处冲下来,一举击败魏军。

    骑兵藏在山上,可以借着地势进行攻击,一旦冲乱魏军阵型,不管魏军有多少,兵马有多精锐,都只能任由瓦剌人宰割。

    说着他又调出五千兵马,进入东面的沙漠,然后便让剩下的瓦剌大军就地休息,等待魏军到来。

    巴图尔珲目光远眺东北方向,事到如今,既然选择一战,那就一较高下吧。

    高义欢,听说你很厉害,本汗就在巴尔楚克等你,来决战吧!

    两倍于敌,又埋伏了兵马,做好了准备,巴图尔珲神情坚毅起来,坚信自己能够胜利。

    ~~~~~~

    百余里外,魏军骑兵继续浩浩荡荡的而进。

    李本深再次前来禀报,启禀大王,瓦剌人在巴尔楚克停下,兵力发生变化,或许设有伏兵等候我军。

    高义欢微微颔首,瓦剌人知道他来,又在巴尔楚克停下脚步,显然是有所防备,多半是想以逸待劳,打他一个埋伏。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原地停下,等瓦剌人来决战,但是这显然不太可能。

    这一战的关键,是找到瓦剌人,然后将他们击败,换起魏军西北边疆数年的安宁,要是巴图尔珲突然改变主意不打这一仗,那魏军这一趟就是劳民伤财白来了。

    况且,魏军粮食也不多,不可能一直耗下去。

    瓦剌人就在前方等着,不能让他们失望,就算有埋伏,大军也要闯一闯,不过却没有必要立刻就闯。

    高义欢一挥手,大军停下,休息三日,再寻瓦剌人决战!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定阅)



第874章 魏军的弱点
    前方百里,巴尔楚克。

    斥候禀报,魏军前锋已到百里之外的阿瓦提,很快就会进至巴尔楚克。

    巴图尔珲心中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他集结大军在此,以逸待劳,设下圈套,静待魏军的到来。

    不过一天过去,没有动静,两天过去没有动静,到第三天依然没有看见魏军的踪影。

    该来了,怎么还不到呢?巴布尔珲有些心急,产生了动摇,可是却又不能去催魏军,告诉魏军老子等你多时了。

    瓦剌士卒埋伏在巴尔楚克,第一天的机动劲儿一过,心中便有些惶恐起来,魏军是不是发现他们,或者另有企图。

    这时范文程又劝说,魏军忽然停下,必然是察觉了大汗的意图,还是先撤回漠西吧。

    偏巧这个时候,斥候来报,百里外的魏军到了。

    九月二十五日,高义欢带着大军,来到了巴尔楚克,进入了瓦剌人预设的战场。

    远处魏军骑兵,浩浩荡荡的向前移动,在蜿蜒盘旋的叶尔羌河前方,眼前赫然出现一片人潮。

    无数瓦剌骑兵,骑着战马,举着犬牙交错的长枪和弯刀,手持着骑弓,各执兵器,用冷峻的目光,看着魏军接近,终于迎来了他们等候已久的客人。

    当浩浩荡荡的魏军骑军,终于出现在视线中时,巴图尔珲眼中出现了兴奋之色。

    这时摆出一副恭候多时样子的巴图尔珲,极目远眺,看见马头向前奔涌,浩浩荡荡的魏军一眼望不到头,看架势应该在四五万人左右。

    居然全都是骑兵,巴图尔珲有些心惊,不过随即眼睛一眯,这样也好,在骑战上,除了西面罗刹人的骑兵比较难对付,他还没有怕过谁。

    这时,魏军一片旌旗中,有一面金边大纛旗分外扎眼,而在大纛之下,一身金盔金甲的高义欢,英武不凡的在众将士的簇拥下骑马慢行。

    他头不时看向左右两边,只见叶尔羌河左右两边不是沙丘,就是山丘,上面长满了树木,很容易藏兵。

1...402403404405406...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