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这些事,不能在人心惶惶下进行,更不能在百官认为他随时可能驾崩的情况下进行。

    人心不定,必然百事不顺。

    当官的都是狗性子,他若瞧你快死了,必会推诿扯皮油滑怠慢。

    这是崇康帝绝不能容忍的,但接下来两个月,他又不准备也不能再大开杀戒了。

    时间不允许了

    所以,崇康帝想了一个法子。

    荣国府,荣庆堂。

    半个月前便搬回西府的贾母,坐在几乎一模一样的屋子里,似一切劫难都未发生过。

    此刻贾政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俱在,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贾琮,惊喜问道:果真?

    贾琮心中苦笑了声,面上却带着感激的笑意,道:陛下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一个‘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自太上皇龙御归天后,陛下日夜侍奉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女儿,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

    故启奏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皇太后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外,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又有新晋封的吴贵妃的父亲吴天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咱们家也是赶巧了,正好修好了园子,可作省亲别院。我知圣意后,当即请旨,陛下已经恩准,五月初五端午之日,准贵妃归宁省亲。

    恩准元妃省亲,又在后宫中册封了新贵妃和六七个美人。

    这便是崇康帝,安人心之计。




第六百五十六章 游园
    听闻贾琮之言,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看不出喜忧来。

    这个当头,什么比元春腹中的龙儿更金贵?

    就算孝字当头,可能有龙种重要?

    而且,头几天宫里又册封了一位贵妃,几位美人。

    虽暂时没有别的消息传出,可保不准哪天就有人有了喜讯。

    而若是元春归宁省亲出了什么差池,那贾家真真是哭死都来不及悔恨。

    所以,贾母王夫人并不见多喜。

    然而,这本就是崇康帝想让外面如是作想吧。

    经此事后,虽仍难免有人心怀叵测妄自揣摩君父龙体,但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安下心来。

    贾琮看出贾母等人疑虑,许多话却没法同她们说,只道:贵妃离家多年,近来思乡之情日盛。陛下也是体贴其心,才特意安排了这次省亲。随行中会多安排些御医,我也会提前请些都中名医坐镇。不过在家坐坐,说说话,看看家里什么模样。不会大动干戈的,没甚问题。

    听贾琮这般说,贾母等人自没别的话了。

    薛姨妈也笑道:当初我有宝丫头她哥哥时,也是极想家里,那会儿心情很不好呢,只想回家住进当姑娘时的闺房里去。

    贾母闻言笑道:咱们娘儿们产关难熬,那会儿都是想家想老子娘。也罢,贵妃离家这么些年,是该回来看看喽。再往后,愈发难回

    做了皇后做了太后以后,要日夜守着小皇子,自然不能动弹半步。

    贾母问道:园子收拾妥当了?

    贾琮对园子的事了解的不多,看向贾政。

    贾政笑道:园内工程俱已告竣,我已瞧过了,只等琮儿再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

    贾琮忙笑道:老爷做主便是,侄儿于这方面并不精通。

    贾政听了,沉思一回,说道:这匾额对联,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不如暂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出来,暂且做灯匾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贾琮闻言,点点头道:便依老爷之意。

    贾政闻言满意,笑道:择日不如撞日,琮儿,不如我们今日便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当便用,不妥时,待贵妃看罢再改便是。对了,今儿你可得闲?

    贾琮笑道:倒有半日功夫。

    贾政大喜道:那正是好时候!琮儿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协,反没意思。琮儿才气天纵,当世无双。有琮儿在,吾家园林当成名胜也,可为佳话。

    贾琮还未谦虚,就听上面贾母不大高兴的声音传来,道:宝玉也一并去,昨儿我看宝玉写的诗也极好,不比谁的差。

    此言一出,别说姊妹们纷纷抿嘴强忍笑意,宝玉自己那张圆脸都腾的一下红了起来,在贾政差点将嘲讽二字写在脸上的注视下,恨不能寻条地缝儿钻进去,一辈子不出来。

    就听贾琮呵呵笑道:宝玉自然要去,宝玉的诗词我也看了看,的确有灵气,写富贵气,倒比我适合许多。

    贾政一脸嫌弃,恨不得用尖酸刻薄的话好好羞辱一番那个整日里只在女儿堆里消磨度日的孽子,可上头贾母凌厉的目光瞪的他着实张不开口,只能咽下这口郁气。

    他不是不知道人各有命,天资不同不可强求。

    但凡宝玉知道上进一点,哪怕不用他去考个功名,只要肯正经读点书,学点经济之道,能帮衬家里一二,他也不至于如此。

    可恼啊,只知道躲在老太太羽翼下藏头露尾的嬉戏顽闹,享福受用。

    他如何能给这个孽子好脸色?

    不过上有贾母瞪着,下又有贾琮劝着,总算劝住了,带着垂头丧气的宝玉,一道往后面行去。

    省亲别院很大,山水楼台假山瀑布,巨石竹林,溪流竹桥,应有尽有。

    但却又并不是后世红学家们考据的那般,花了二三百万两银子,有半个圆明园大,占地几百上千亩云云。

    其实想想也该知道那些推测有多荒谬,若果真有那么大,那平日里住在里面的千金小姐们,该怎么串门子?

    宝玉每天都骑着大马跑几公里路去潇湘馆做客么?

    还是几个娇滴滴的姑娘们,每天从占地十几万平米的大观园内跑个马拉松,天南海北的聚集在一起聊天?

    其实不过占地二三十亩罢了,此园基址不大,全是曲折掩隐之巧。

    当然,在寸土寸金的神京西城,这已经很大了。

    听闻贾政贾琮要游园,负责此处的贾芸林之孝等人忙赶来指引。

    贾政原还想再招来几个清客相公,只是知道贾琮不喜那等人,便作罢。

    却将贾环贾兰俱叫来,以作陪伴。

    一行人至园门前,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槛,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不落富丽俗套,众人自是欢喜。

    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大为赞叹,道:好山,好山!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又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罢,命贾芸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伴着贾琮一道逶迤进入山口。

    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对贾琮笑道:琮儿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

    贾琮笑道:上回在宫里见大姐姐,颇为关心宝玉课业。大后日贵妃归宁省亲,若能得见园中多留宝玉题笔,必然高兴。如今,还是以贵妃为重罢。

    贾政听了,有些遗憾一叹后,也以为有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贾琮笑赞道:宝玉所言极是。贾政也露出笑脸,道:不可谬奖,他懂什么,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虽如此,但贾琮还是看出来,宝玉能说出这番话来,贾政心里还是颇为高兴的。

    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

    现在看来,宝玉也不算完全一无是处。

    自此处起,贾琮就闭口不言,一路上任宝玉发挥,他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曲径通幽处沁芳亭有凤来仪稻香村蓼汀花溆衡芜苑正殿省亲别墅栊翠庵以及暖香坞红香绿玉的诞生。

    这种感觉,颇为奇妙。

    毕竟,原本他以为世界变成了这个样子,应该不会再有大观园的诞生。

    对此,他原是有些遗憾的。

    却不想,该出现的事物,终究还是出现了。

    好似命运的齿轮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等自红香绿玉,也就是日后元春改名怡红院之处出来后,贾政问林之孝道: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

    林之孝躬身回道:那陈设的东西早已添了许多,自然临期合式陈设。帐幔帘子,昨日听见芸二爷说,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贾政听了,便知此事不是林之孝的首尾,便命人去唤贾芸。

    一时,贾芸赶来,贾政问他共有几种,现今得了几种,尚欠几种,贾芸见问,忙向靴桶取靴掖内装的一个纸折略节来,看了一看,回道: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都有了。

    贾政闻言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贾芸赞道:如今芸儿也出息了。好好同你三叔学上进,不要同那些不争气的混帐们学。

    宝玉在后面唬的忙低头

    贾芸应下后,贾政又嘱咐道:你三叔每日国事皇差繁忙,不可过多打搅。若有事难决,可先来寻我。

    贾芸恭敬应下后,道:正有一事要请示老爷和三叔,栊翠庵内尚缺一相熟的女主持。

    贾政自然不知何处去寻一个女庙祝来,贾琮却忽地想起了一人



第六百五十七章 宋岩进京
    欲盖弥彰。

    金光门外,一架并不奢华的高大马车缓缓驶入城门。

    马车内,一个身量高大,但看起来已经颇为苍老的老人盘坐在桑麻编织成的蒲团上。

    周身气度古朴,清隽。

    身旁还跪坐着一年轻人,虽相貌平平,但眸光清正,温润儒雅。

    年轻人奇道:祖父大人,何谓欲盖弥彰?

    老人淡淡道:若那位果真无恙,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做这些。虽然天子守孝二十七月,以日代月,只二十七天。却也没有刚出孝期就纳妃封美人的道理。纵然奉太后懿旨,为了皇嗣血脉充实后宫,在未有皇统喜讯再次传来前,也不该准许贵妃省亲。刻意为之,便是欲盖弥彰。

    那年轻人听完这老辣的分解后,心服口服,不过随即又面色凝重道:如此说来,天子果然

    老人眸光中闪过一抹遗憾,道:天子有大魄力,亦有大毅力,本当为一代明君。只可惜,太过嗜杀,刚过易折。

    年轻人闻言,担忧道:祖父大人,若是天子那小师叔该怎么办?小师叔在江南士林中的名声愈发差了,多是批判之音。祖父大人,小师叔果然做错了么?

    老人缓缓转头,目光深沉的看向年轻人,问道:子厚,你觉得你小师叔做差了么?

    年轻人面色犹疑,眼神挣扎了好一阵,才摇头道:小师叔行事总是大义当头。每一桩每一件,都有理可据,自然说不上差。只是

    只是什么?

    老人追问道。

    年轻人面色凝重,道:祖父大人不觉得小师叔和天子性子颇像,手段实在狠辣,太过嗜杀了些么?

    老人有些失望的摇头叹息一声,道:子厚,你只看其表,未得其里。天子嗜杀,是因为他能对无罪之人下杀手。只要皇权需要,任何人皆可杀。而你小师叔,手下可曾诛过无罪之臣?他从未让我失望过。

    年轻人闻言,面色大为惭愧,叩首道:祖父大人,是孙儿目光浅然,不识真理。

    见他真诚认错,老人总算欣慰起来,道:善,知错能知,能改,便为君子。子厚,你小师叔所处的位置,比老夫当年所难何止十倍?风高浪险,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我知道,好些人对他又羡又妒,所以多出诽谤毁言,实非儒士当为。却不知,以当今天子之性,若非惊才艳艳之辈,焉会托付大事,圣眷如斯?

    正此时,车前传来赶车老车夫的声音:老爷,御史大夫府到了。

    老人嗯的应了声,同年轻人道:伯崖一生与老夫君子相交,淡然若水,此次写信请老夫前来,在他临终前再见一面,必有要事相托。我揣测,多半和你小师叔有关。他的时候不多了,扶我下车。

    虽然老人已是八旬高龄,但他素来心胸恢宏,又知保养身体,所以倒还能再坚持几年

    大明宫,养心殿。

    崇康帝赤着上身,任宫廷老供奉在他身上扎满了金针,以减轻他不时发作的心口绞痛和虚弱感。

    他面色却凝重道:宋岩进京了?还去了兰台寺杨养正的府邸?

    紫宸殿大太监苏城躬身回道:万岁爷,宋岩是进京了,刚至杨兰台府中。

    崇康帝闻言皱起眉头来,这个时候,旧党也想要死灰复燃么?
1...533534535536537...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