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虽然他容不得宁则臣,但对于新党,他还是要力挺的,新法是他一生心血所在,容不得任何人动摇。

    苏城又道:听说,是杨兰台自知时日不久,特意写了封信,请松禅公进京,相晤最后一面。

    崇康帝闻言,面色微微放松下来,喃喃自语道:那就不妨事了,杨养正一身忠骨,宋岩亦有操守。不会乱政的

    听闻此言,苏城眼泪差点都下来了。

    他终于感觉到,服侍了一辈子的主子,真的快要走到尽头,龙威已经消散

    若在受伤之前,天下至尊又怎会在意一个致仕老臣?

    不过崇康帝显然还未察觉出自己的变化,他想了想,又问道:两湖总督于世杰晋西巡抚岳宗昌甘陇巡抚杨庭贞齐鲁巡抚左中奇等人可曾动身?

    苏城忙道:都已动身赴京,想来过了端午,大部分就该到了。

    崇康帝闻言满意的点点头,朝堂上也该充实一些新血液了。

    他钦点的这几人,都是他这十几年来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大臣。

    多出身寒门,踏实务实然手段强硬,坚持推行新法。

    便是在宁则臣面前,也敢据理力争。

    十数年的人才积蓄,如今终于能够大用了。

    正这时,就见一值守黄门,猫儿一样的踩着听不见声音的步伐进来,躬身道:启禀万岁爷,吴贵妃娘娘求见。

    崇康帝闻言,脸色顿时一沉,皱眉道:她来做什么?

    小黄门儿禀奏道:贵妃娘娘亲自端了碗银耳莲子羹来,娘娘说她最善此道,去御膳房亲自煮的

    崇康帝闻言,却看了眼身旁的戴权。

    戴权脸色尴尬难看,眼睛吃人一样看着下面那小黄门儿。

    都是宫中老人,谁不知道小太监什么时候才会帮人说话?

    这小黄门儿算起来还是戴权的徒孙,原恩赏他在养心殿当差,没想到眼皮子这么浅,不,是没想到这么眼瞎,竟然被一个注定要坐一辈子冷宫的女人给收买了。

    他死不足惜,却让戴权又在崇康帝跟前丢了脸。

    可想而知,这小黄门儿下去也就没了下场

    将这浑然不觉的小太监挥退,并让吴贵妃自回后宫后,崇康帝忽然问道:龙首原那边,还没消息么?

    戴权苏城:

    两位素不对付的太监,此刻却同时生出一个念头:那位,该不会还能再熬一年半载吧?

    西门外,牟尼院。

    看着在此修行了两年的妙玉,贾琮忍不住心生惊艳感。

    两年未见,妙玉愈发出落的秀逸超然。

    明眸秋波潋滟,目光清冽,似能让人心在这恶月暑气中感到丝丝清凉。

    贾琮落落大方的看了几个呼吸后,歉意笑道:师娘南下时还曾嘱托我照看你,不想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一直没来看望你。直到今日有事相求才来,实在汗颜。

    妙玉看着贾琮,过了稍许后方问道:何事?

    贾琮将省亲别院中栊翠庵少一女主持之事说了遍,笑道:实在无可安心之人选,只能劳烦你了。

    看着俊秀飘逸的贾琮洒然一笑,说不尽的风流倜傥,眸光清正坦荡。

    且请她去他家那园子,本就有照看之意,却说成是请她帮忙,体贴之意,妙玉自然懂得。

    她顿了顿,轻声道:锦衣卫这二年来始终送银送米,虽我并不差这些还一直帮着院里阻挡外面的坏人原该是我谢谢你。

    一直跟在牟尼殿候在门口的两个婆妇闻言对视一眼,都流露出一分笑意。

    牟尼院里有一神仙似的女尼,西城人家多知道。

    可莫说寻常外客男宾不敢前来叨扰,就连一些人家的诰命来此相请,都难得一句好言。

    这女尼是出了名儿的清冷难亲近。

    不过如今看来,佛法修行还是不深

    自家侯爷一出面,就请动了金足。

    可见人还是要生的好

    贾琮也笑了笑,道:说这些便外道了,那今日就劳你跟我回去罢,车轿已备妥,有什么经书箱笼要带的,可全部带上。

    妙玉点点头,道:合起来大概七八个箱笼,还有两个嬷嬷和一个小丫头,并无其他了。

    贾琮闻言笑了笑,妙玉奇道:你笑什么?

    贾琮微笑摇头道:没什么。

    妙玉冰雪聪明,道:可是笑我一个出家人,却带有那么多身外物,还有人服侍?入佛门六根不净?

    见妙玉有些急了,贾琮心里微微一叹。

    妙玉自幼被家人舍进庙里出家,还未归家父母又双双故去。

    一生身世坎坷,与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相伴,但终究还是一个少女心性。

    也渴望亲情人情

    他微笑道:纵是出家人也是人,而不是佛。又怎能真的六根清净?若你每日自己忙着种田除草煮茶做饭洗衣,也没功夫精度佛经了。所以,并未笑你那些。只是高兴

    这话并不严谨,甚至破绽百出。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妙玉的家资,别的高僧大尼们难道就没有精度佛经,也有嬷嬷小丫头服侍着?

    但看着贾琮那张真诚的脸,妙玉还是选择相信了他,并且原谅了他

    贾琮安排了随行亲兵健妇前去搬运箱笼,又将妙玉送上软轿,正要引着回家,就见一亲兵匆匆赶来,同展鹏说了几句话后,展鹏上前道:大人,你先生松禅公进京了。

    贾琮闻言,霍然转头,看向展鹏,目光渐渐锋利。这个时候

    :昨天说了下大观园的面积问题,大家都觉得三十亩太小了。不知道大家去过苏州拙政园和留园没有?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七十八亩,留园三十六亩,已经很大了。至于大家说一千五百亩也不过长宽一公里的地方,半个小时就能逛完大哥们,紫禁城全城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都没到一公里啊,总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贾家修个园子,还能修的比紫禁城大?别只算纸面数据啊,我给跪了!明清亲王府的面积都有规制的,定在五百亩左右。亲王下面还有郡王宗室国公等,依次递减,下面才是异姓国公。园子太大,也犯僭越之罪的。

    另外推一本好友的新书:《大唐咸鱼。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回光返照
    兴化坊,杨府内堂。

    宋岩看着躺在病榻上,已近弥留之际的杨养正,皱眉道:怎就到了这个地步?

    一旁杨养正的长子杨德落泪道:因太上皇国丧及宁元辅大丧,老爷拖着病体奔波了大半月后,病势便愈发重了。

    枯瘦的杨养正面颊凹陷,颧骨凸出,双眼虽睁开,但眼神已经有些难以聚焦了。

    不过在看到宋岩到来的那一刻,仿佛回光返照一般,他眼睛陡然睁大,目光也聚拢了起来,喉咙里发出了荷荷的声音。

    杨德见之,忙上前搀扶起杨养正,顺着干瘦的后背拍了拍,就见其父吐出一口浓痰来。

    杨德之子不嫌污秽,上前仔细清理侍奉掉后,见杨养正的面色竟好了许多,不由大喜。

    然而宋岩见之心里却是一叹,这位相交数十年的老友,今日便走到尽头了。

    只是宋岩不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性子刚烈如火,嫉恶如仇的杨养正,非要等到他的到来。

    杨养正长呼一口气后,似恢复了往日的精力,他却没有要同家人告别的意思,挥挥手让杨家子弟出去:退出此堂,不得留人。

    宋岩见之,深深看了他一眼后,也让长子长孙宋华跟着出去了。

    待其他人都离去后,宋岩看着杨养正,问道:伯崖,到底发生了何事?

    杨养正闻言,苦笑一声,道:原请松禅公来,并非是为急事,只是想以他事相托。然前日,我突然想起一事,惊觉不已。只恨自己年老体衰,回忆太迟,万幸松禅公今日到京,还望松禅公不吝解我心结,否则必死不瞑目也。

    宋岩奇道:到底何事?

    杨养正看着宋岩,目光灼灼,一字一句苍迈问道:松禅公,我隐约记得你曾同我说过,曲阜牖民先生,曾收过前朝血脉为女弟子?

    宋岩眉心一跳,缓缓点头道:的确如此。

    杨养正闻言,面色骤然涨红,枯瘦的身子猛然向前靠近,咬牙问道:贾清臣,便是牖民先生那女弟子的儿子?我若没记错,你曾与我书信,让我照看贾清臣一二,缘由便是其母身份贵重,大有来头,祖辈曾与我辈读书人有恩德。我原以为,他生母是哪个大儒遗留下的孤女,但如今看来并不是,那贾琮之生母,便是牖民先生那位女弟子,对否?都言贾清臣肖母,他和牖民先生那名女弟子相貌极相似,对否?

    宋岩老眼眯起,与杨养正对视了片刻后,点点头,道:不错。但是

    哈!

    杨养正一张老脸血红,面容竟狰狞可怖,他老眼无比凌厉的看着宋岩,厉声道:宋岩,尔等旧党,欲效法吕不韦奇货可居耶?汝与牖民先生被共尊为天下师,竟欲行不臣之事?尔等可知忠孝大义?!

    宋岩莫名,面色肃重,沉声问道:伯崖,你在说什么?

    杨养正性烈如火,怒声道:你还敢伪诈不认,太上皇驾崩之日,皇太后当着百官之面亲口所言,当初太上皇与武王父子反目成仇,竟是因为武王金屋藏娇之人,乃前朝血脉孤女!前朝能有多少孤女?!若非如此,孔传祯与你何苦如此偏爱一个贵门庶子?!

    宋岩满脸震惊,不可思议道:伯崖,你在说什么?清臣乃荣国府贾恩候庶出之子,身世明明白白,怎会武王扯上干系?

    杨养正目光如刀的看着宋岩,见他神情不似作伪,他一把抓住宋岩的手,语气激动道:松禅公,错不了的,错不了的。太后亲口所言,当年宫变,武王骤然谋反,血洗京城,攻破大明宫,逼的太上皇退位,便是因为一个红颜祸水。只因她身上有前朝血脉,所以太上皇不允许武王娶她为正妃,也不可能让一个前朝血脉的女子,成为大乾的皇后。所以太后便出了留子去母之策,没想到出了变故。此等绝密之事,非太后亲口所言,谁人能知?我先前就查过你那弟子贾清臣的生辰和贾恩候外宅所在之地,就是武王金屋藏娇之隔壁,前后仅一墙之隔。

    松禅公,原我就一直怀疑,这二年来天家惨祸连连,京中动荡不安,背后有一只黑手在暗中操作。铁网山之变,老义忠亲王之子跳了出来,聚集好大的排场。那时我就在想,莫说老义忠亲王之子,就是老义忠亲王复生,也难聚拢起这样大的阵仗,必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我屡次怀疑是武王,都被否了,因为武王无子。武王若只为自己,根本不必等到现在。直到前日夜里,我才想通透。武王之子未死,他便是贾清臣!

    这一切阴谋诡计,血海骨山,武王都是为了他这个儿子!

    这离奇荒诞的猜测,让宋岩整个人都懵然了,以他的心性,都瞠目结舌到骇然麻木。

    怎么可能?

    但是,缓缓的,缓缓的,顺着杨养正的猜测,宋岩也回想起了许多曾让他也疑惑的蛛丝马迹。

    武王,曾送过贾琮四名亲卫。

    正是这四名亲卫,才让贾琮往黑辽一行,从九死一生变的有惊无险。

    还有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韩涛等人,之所以卖贾琮的颜面,是因为贾琮身后站着太后的侄孙女叶清。

    而叶清背后,站着太后,和武王

    正是由于叶清的存在,以及叶清被武王疼爱的原因,和叶清不清不楚的贾琮,才没有在弱小时,被贞元勋臣狠辣打压。

    之后的一切,似乎都有武王的影子在背后

    怎么可能会是这样?

    宋岩苍老的身体摇晃了下,却又被杨养正抓住,杨养正一脸激荡慨然,道:松禅公,大是大非面前,你必然能分的清。绝不能让那起子乱臣贼子们得逞!绝对不能啊!

    宋岩犹自处在震惊中,看着激荡的杨养正,问道:此事,你为何不上折子直呈天子?

    杨养正惨然一笑,道:我如半死人般躺在病榻上,才将将把此事想通,然犹不敢确信,担心万一出错,连松禅公你都要受到牵连,难以善终。且也无力动笔万幸,万幸松禅公你来了!万幸你来了!

    宋岩闻言,目光复杂到了极点,他看着杨养正,想问一句,你想让我如何做。

    可是满心满脑都是贾琮的模样,想到此事若东窗事发,贾琮必难逃凌迟之死,他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口。

    他张不开口,有人能。

    只见原本除了二人外,再不该有第三人存在的杨家内堂,屋门忽然被打开,一道绝不该出现在此地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处,目光淡漠的看着床榻上之人,轻声问道:却不知养正公,准备让我先生如何为之?

    居德坊,荣国府。

    荣庆堂内,看着被贾琮安排送回来的妙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一众人都说不出话来了。

    实在是太惊艳了。

    薛姨妈颇有深意的看了眼自己的女儿宝钗,目光好似在让她好好看看她相中的好人,请个尼姑回来,都能请出一个人间绝色来

    唯有宝玉高兴的快要唱起曲子来,好漂亮的小姐姐!

    送妙玉进来的媳妇道:侯爷说,妙玉师傅是侯爷师母娘家的亲眷,也算是家里亲戚。还有,请刑大姑娘多照看。妙玉师傅之前曾在苏州蟠乡寺修行,侯爷说他记得刑大姑娘好似在那住过,许是熟人。

    见礼罢一直没有开口的妙玉忽问道:可是邢岫烟?

    打望了半天的黛玉忙笑道:正是邢姐姐,你果真认得?

    妙玉微微颔首,看着黛玉道:相处经年。

    黛玉笑道:这倒是巧了说着,回头对宝钗道:紫鹃没跟来,你让莺儿去请了刑姐姐来?

    宝钗点点头,让莺儿去请人了。

    贾母见之也没说什么,只问那媳妇道:你们侯爷呢?巴巴的请人来,还认了亲,又有他先生那边的脸面,他就这样把人送过来,自己却不见影子?
1...534535536537538...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