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方小五闻言,身子摇晃了下,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

    :上一章让不少书友觉得憋闷,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贾琮在玩弄感情。即使方家有问题,但玩弄感情的渣渣都卑鄙龌龊的人渣。

    我也认同玩弄感情的都是渣滓,但前提是两人之间得有感情啊。我不只是说贾琮对方小五没感情,而是方小五对贾琮,那也不叫感情。

    第一次见面,就因为外貌对贾琮提起了兴趣,或许这叫一种喜欢,或许也真的心动了,也很美好,但这真不能叫感情。

    其实大家把男女互换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总不能男的就叫高衙内,女的就成感情了吧?

    感情是什么,以后有机会我会好好教教大家,毕竟我经验丰富,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早产
    方家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但收尾的事远没那么简单。

    别的不说,堵在官道上那两镇兵马,就是当先要解决的问题。

    那二万兵马,是方程的嫡系。

    他虽然将麾下大部分军卒视若奴仆,驱之如佃户。

    但到底是从沙场上爬下来的老将,知道什么才是根本。

    所以在其他兵卒只有不到二成的军饷时,这两万兵马足有五成饷银。

    虽仍不足例,但和旁人一对比,这两镇兵马便自觉成了人上人,甘为死忠

    尤其是黄茂吕玮两大参将,方程对待子侄般笼络。

    他二人一旦知道城内有变,怕是要立刻调兵回头,攻打大同府。

    到那一步,事情就棘手了。

    刘参将之前是怎么将他二人调出城的?

    总兵府前厅,贾琮端坐主座正位,问刘耀伦道。

    刘耀伦看着贾琮年轻的有些过分的脸上,气度持稳平静,竟隐有渊渟岳峙之势,不敢轻视,答道:总兵衙门内有末将的人手,方程早有灭我之心,末将不得不防。故而之前命总兵府亲兵前去传调令,黄茂吕玮二人没有生疑。

    贾琮闻言点点头,和他猜想的相差无几,他想了想,又道:那这样,再劳烦你的人跑一遭

    刘耀伦闻言,作难道:大人,将令最忌朝令夕改。方程是老将,不会犯这等错误

    贾琮微微扬眉,道:且听我说完。看了刘耀伦一眼,让他安静下来后,贾琮道:你派人再持令牌去见黄茂吕玮二人,传令说,从都中秘密潜伏至大同府的锦衣卫指挥使贾琮已被抓了起来,危机解除。让他二人即刻回城,见过方程后,依旧坐镇大同府,以防你刘耀伦生乱。至于那二万兵马,倒不急于一时。有他二人在,刘耀伦便翻不起浪来。

    刘耀伦闻言,登时眼睛圆睁,看着贾琮大声道:此计谨密周全!

    贾琮转头问金银二军:两位将军可有何补充?

    银军摇头不言,金军呵呵笑道:这二人倒是不难除,只不知那两万兵马

    贾琮呵呵冷笑一声,道:死忠,什么死忠?发五成饷银就是死忠么?那我们发十成,他们还死忠不死忠?

    刘耀伦闻言,眼睛一瞪,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十成?

    自古,几乎就没发全饷的兵

    贾琮沉声道:方家抄了,方程那些党羽全部抄家拿人。将抄家之银汇聚起来,补发这些年的军饷。刘将军,你将这黄茂吕玮的二万兵马收起来,暂领副将一职。可以方程的令箭,将其党羽诱至府城全部锁拿,敢有反抗者,一律按谋反罪论处!务必彻底清除方程一伙毒疮,不让遗毒流散开来。立威罢,再将抄家之银补发给下面受苦已久的士卒,此为一。

    另外,听说方程还将名下田产分摊到下面士卒的名下,让他们交税,以避新法,使方家受益。既然他这般大方,那告诉下面士卒,分给他们的地,就果真分给他们了。朝廷先前不知方程在大同作威作福,如今知道了,再不能让大乾的将士受此等折辱!他们皆为大乾国之柱石,保家卫国,是大乾最该受到尊重的人,焉能受此辱?

    刘将军,将这两点一个字都不许变传达下去,传给每一名士卒。

    死忠?我倒看看,到底会死忠于谁!

    刘耀伦闻言,倒吸一口凉气,随即激动道:若如此,我大同军镇,必为朝廷第一等忠诚之军,必为天下第一强军!

    贾琮点了点头,看着刘耀伦道:你是老将了,军中经验丰富,为人也正直。如今大同军镇百废待兴,希望刘将军能承担此任。

    喏!

    刘耀伦声如洪钟的沉声一应后,转身去安排布置。

    待他走后,金军看着贾琮啧啧叹道:公子果然奇才天赋,行事大气,赏罚有度,手段慈狠拿捏适当。纵然是在军中,也必有一番大作为。

    贾琮摆摆手,道:军中若只靠这个,是打不赢胜仗的。这些本就是朝廷该做而未做的,谈不上高明。

    金军见贾琮不似故意谦逊,而是果真这般以为,不由再度为贾琮之天赋感到惊艳。

    他道:公子,可借此收揽二万兵马,以押送叛逆方程的名义,调集入京。

    贾琮闻言一怔,道:现在?是不是太早了些?

    金军呵呵一笑,看向银军,银军摇摇头道:不早了。将这二万兵马抽调整合完毕,至少要十五日功夫。再急行军开往都中,最快也要一个月。

    贾琮皱眉道:朝廷绝不会眼看着我们调两万大军入京的。

    银军轻声道:公子不必担心,出京至今已逾十日,整合兵马十五日,沿途还会有人拦截消息。一路上的关隘,都不是问题。大军开至潼关时,至少也已一个半月。到那时朝廷也顾不上我们了。

    贾琮闻言面色一变,沉声道:那位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银军垂下眼帘,淡淡道:没那么久的,因为他一定容不得王爷走在他后面。所以宫廷张供奉,会先走一步。

    贾琮闻言,微微倒吸了口冷气。

    若张老供奉先走一步,那

    无人以鬼神般的金针之术替天夺命,宫里那位,怕是连三日都难熬过,他会生生绞痛而终

    大明宫,养心殿。

    崇康帝今日难得心情不错,两湖总督于世杰晋西巡抚岳宗昌甘陇巡抚杨庭贞齐鲁巡抚左中奇等新党中坚干吏已悉数至京。

    陛见之后,于世杰新任吏部尚书,岳宗昌新任工部尚书,左中奇新任户部尚书,杨庭贞信任礼部尚书。

    又有其他自各省调入京中的强兵悍将,充入朝廷要害之位,成为掌印官。

    一时间,朝廷风气大变。

    由之前颓丧的几乎难以运转,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干劲十足起来。

    而自九边调入京的十余名边关大将,因与谋逆反贼诸如信国公左崇等十分密切,所以暂时被关押圈禁起来,以待审查。

    令自边军调入京的数万兵马,也依次被拨付京营。

    使得原本几乎残缺糜废的京营,重现生机。

    最难得的是,无论朝堂还是军中,各方势力都达到了微妙的平衡中,出现不了一头独大的失衡现像。

    为了这一步,崇康帝付出了太多的心力。

    一阵疲乏袭来,他倚靠于龙椅上,侧脸看着窗外皇庭中,那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

    见树木如此茂盛,生机勃勃,心中不由一阵艳羡。

    若是他也能入草木一般,过了冬日又能枝繁叶茂,身体健壮起来,那该何其美也

    可惜

    崇康帝眼中闪过一抹悲色,苍天待朕何其薄也。

    戴权。

    他忽然开口唤了声。

    戴权闻言,身子冷不丁打了个寒颤,忙应道:奴婢在!

    这半月来,天子愈发喜怒不定,谁都不知他何时会爆发一阵。

    先前只在养心殿发怒,下令打杀一些不知好歹的小黄门儿。

    然而这几日,连宫中一些大太监,一些老昭容彩嫔,甚至是妃子,都被其或骂或打或杀了几人。

    整个皇庭中,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

    戴权额头上包扎着一小块药贴,那是一日崇康帝批改奏折没来由大怒时,用玉镇纸砸的。

    崇康帝目光淡漠的看了眼这个奴才,虽然愚蠢不堪大用,但难得是个会伺候的。

    等他走时,必是要一并带下去的。

    不然,他身边没个伺候的,如何习惯?

    念及此,崇康帝也不再拿他出气,问道:都准备好了没有?

    这没头没脑的话,戴权却明白他何意,忙低声道:主子,宗人府内圈禁的宗室命妇内,怀有身孕的一共有六十八人,但和皇贵妃时日差不多的,只有十三人。这十三人如今都被养在储秀宫后面的院子里,随时有稳婆看着,必不会有差错。

    崇康帝闻言,沉默了片刻,又问道:下个月便能生产的命妇,有几人?

    戴权闻言一怔后,忙答道:大概有四五人

    崇康帝听闻此言,又陷入沉默中。

    原本他的打算,是由元春产子后,再被立为太子,由皇后抚育且垂帘监国,而朝廷大事则由军机顾命大臣辅政。

    至于元春生的是皇子还是公主,都不当紧。

    因为一定会是皇子。

    宗室被抄家圈禁甚至赐死了大半,身怀六甲今年便会临盆的孕妇并不少见。

    若是元春诞下的是公主,则会被秘密置换成宗室命妇产下的男婴。

    到了这一步,左右都是皇家血脉。

    知情人全部杀死灭口后,这个男婴,就是天子血脉。

    可是,他现在又有些动摇

    再等一个半月后,他将会陷入昏迷之中,百事不觉。

    万一到那时,有人以幼主不利国安,提出异议,只靠一个贾琮,未必能挡得住

    所以,若是能让元春早产,在他还清醒时便诞下龙种,由他立下太子大位,并安置好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等太子属官,巩固太子地位。

    甚至,在他昏迷前,就传大位于太子。

    那么,再有人想动摇皇权,就失去了大义。

    皇贵妃贾元春可以养病之名修养于深宫,等临盆之日到了,若诞下龙儿,待一岁之后,还可与龙椅上那位调换。

    毕竟,也只相差几个月而已。

    而以早产为名,让元春故去,也说的过去

    如此一来,便可万无一失。

    念及此,崇康帝缓缓眯起了眼,心口一阵绞痛,让他面色苍白。

    为子孙计,他已耗空最后的心力



第六百七十五章 倒下
    有贾琮出的主意,刘耀伦极顺利的将黄茂吕玮诓至大同府城,干净利落的斩首了账。

    又以雷霆手段,将素日里与方程等人一道为虎作伥,作威作福的军中将领悉数拿下,斩首示众。

    一番铁血锄奸后,整个大同府城都陷入巨大的惊怖中。

    而刘耀伦却并未理会,兵贵神速,在封闭大同府城五日五夜间,除却不断的抄家拿人外,又如法炮制,将方程布在大同边关天镇阳高大同左云等处的心腹将领,全部调至大同府城中拿下斩首,又派出手下精锐将领,前去接掌大军。

    至崇康十四年,五月二十一,贾琮出京半月后,便以最小的代价,将大乾九边之一大同军镇,收入囊中。

    而到了五月二十四,将方程极其党羽搜刮了十数年的财富,散去三成后,整个大同军镇,万众归心。

    什么忠君爱国,什么忠义仁信,都比不过朝廷发皇粮养他们,更能收买军心。

    数万士卒一下得了十多年的饷银,一时间整座大同府城都在受益,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销金窟,人间乐园。

    惊怖散尽。

    而贾琮让刘耀伦将他那一番军卒乃大乾国之柱石焉能折辱之言传达至每一个士卒后,大同军镇的士气高昂到了极致。

    刘耀伦得到金军私下里叮嘱,是以冠军侯贾琮的名义,来颁布这一系列措施的。

    虽然绝大多数寻常士卒甚至都不知道冠军侯贾琮是从哪掉出来的,也不知他长的甚模样,是老是少

    但只凭他干掉了将大同边军视若奴仆驱使,克扣军饷喝兵血的方程,更给他们补足了历年所亏欠的军饷,还给了他们尊严,十万大同军镇的士卒,就对贾琮建立起了初步的拥护之心。

    寻常士卒多连大字都不识,又不是到了亡国亡种之时,谁在乎劳什子大义?

    谁给他们饭吃,谁给他们银子花,谁能给他们体面,他们就跟谁。

    不然,历代举兵造反者,光做思想工作也得累死

    更何况,贾琮还不是造反者,而是自神京都中来的国朝一等冠军侯,代表着天道大义,尊贵之极。

    所以,当听说冠军侯要挑选二万精锐兵马调入京城充当京营时,根本没用三日,兵员就满员甚至超额了。

    全是见过血的强悍老兵!

    这些本该善待的老兵,却被方程驱之如奴,克扣压制。

    如今得以解放,并还能充当最荣耀的京营武卒,愈发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

    更出乎贾琮意料的是,金军带着十几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手下,潜入大军之中,开始做起了政工工作。

    金军当年能落得武王帐下杀伐第一的美名,除却他自身精通兵法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外,更大的因素,或许就是他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在收拢军心方面有极强的天赋。
1...547548549550551...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