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这一点,连贾琮都甘拜下风,他自忖绝难做到这一点。
金军的做派,让贾琮想起了前世的马淘宝。
当马淘宝一个月只能开出五百块薪水时,他的头号大将蔡崇信,竟甘愿舍弃七十万美金的年薪,追随马淘宝拿五百块人民币打天下。
这开挂的人生,除却归结于马淘宝无敌的人格魅力和极具煽动性的口才外,贾琮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
而金军,就是这样的人
总之,到了六月初一,当贾琮准备亲率这二万大军离开大同府,出发折返神京时,其军容之盛,气势之强,着实令人侧目。
就连暂掌大同军务的刘耀伦,都为之惊叹。
武王帐下第一大将,声名甚至还在李道林赵崇等六大国公之上,果然名不虚传!
金军告诉贾琮,接下来的路程里,他会将这二万大军中守备以上的军官,一一带来与贾琮相见,让他们效忠。
因为他告诉那些将校们,至京城后,他们将成为冠军侯的麾下嫡系。
堂堂位比国公的一等冠军侯,麾下怎能没有大军统帅?
而除了金军外,银军也展示了他天字第一号密间和暗杀之王的风采。
在半个月的时间内,银军与其手下,通过层层设防,足足拦下了三十六拨往京中快马送信的信使。
尽管贾琮是打着奉圣意,调边军入京的名义聚拢两万大军,又有天子剑在身。
但仍有不少大同府高门并不信任,派出了快马,往都中传信。
贾琮虽然不能确定,银军是否将所有告密之信都拦了下来,但到了这一步,他只能选择相信。
唯一心安的是,银军向他保证,纵然果真有漏网之鱼,到了现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谋划了数年之久,其实在崇康帝调边军入京,充实京营力量时,大局已经彻底抵定。
如今所为者,只是为了更好的顺取,减少贾琮以后的难处
毕竟,打天下容易,坐天下太难。
银军还告诉贾琮,这是武王和他们这些老人,能为他做的为数不多的事了
总之,到了六月初一,贾琮自大同城上阅兵之后,率二万强军,折返神京!!
一面冠军侯大旗迎风招展,贾琮一身金盔金甲,天子剑斜刺西举,厉声道:大军开拔!
杀!
杀!
杀!
万军附和,冲天杀阵向长安!
崇康十四年,六月初十。
神京,皇城。
炎热盛夏,往年都要放几座冰鉴的大明宫养心殿内,如今还未撤下棉厚的门帘。
崇康天子苍白的脸上,似是一夜之间,就长满了可怖的老年斑,让他身上的暮气,再也遮掩不住
曾经一天只睡不到三个时辰的勤政天子,如今每天清醒的时间,已不足三个时辰。
谁也不知他什么时候会沉沉昏睡过去,谁也不知他何时会突然醒来。
一切,都靠宫里那位医术如鬼神般的老供奉支撑着
贾琮到何处了?
忽地,一直靠在龙椅上闭目昏睡的崇康帝睁开了眼,出言问道。
戴权闻言登时凛然,身子绷紧,答道:回主子,六月初三时,冠军侯就派快马回京,禀奏在大同府已经生擒方程,只将大同府方程余毒肃清后,最迟六月初六,也就是出京正好一月后,启程星夜回京。想来,最多再有三四日,就能回来了。
崇康帝闻言,唔了声后,又陷入了寂静中。
不知多了许久,他忽地再度睁眼,这一次,眼中多了几分凌厉和肃煞,问道:龙首原,还没传出丧音?
一直在殿下候着的紫宸殿大太监苏城忙躬身答道:还未有音讯。不过奴婢的人已经封锁了龙首原,靠了上去。只要主子传旨,龙首原随时火起
崇康帝嗯了声,有些含混不清的说道:三日之后罢。
养心殿内气氛一凝,苏城应道:奴婢遵旨!
说罢,转身出去安排。
戴权则看了看已经去了撞锤不再发生响声以免惊吓住天子的大座钟,见已经到了巳时,便道:主子,该请老供奉来用针了。
崇康帝唔了声,戴权则猫儿一样轻轻出去外间,派人去请。
他则又回到了崇康帝身边。
如今,天子身边须臾间都离不得人。
不过,崇康帝再度陷入了沉睡中
看着这位苍老的不像样的帝王,戴权眼神隐隐复杂。
这位人间至尊,对于百姓而言,是一个千古圣君。可是对于身边人,他冷酷残忍到令人发指!
不管如何,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到了末路
咚!
外殿大门,罕见的被粗暴推开,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声。
养心殿静谧安宁的气氛被打破,沉睡中的崇康帝被惊醒后,面上布满了煞气。
不过还没等他发作,就看到一个小黄门儿面色苍白满头大汗的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噗通一声跪下,结巴道:万万岁爷,老老祖宗,出出大事了!
崇康帝见此情形,心里一沉,沉声问道:什么事?
戴权也厉声道:快说!
那小黄门儿满头汗水往下滴,颤栗着身子,道:张张张,张老供奉他
崇康帝闻言,老迈的身躯缓缓离开倚靠的龙椅,坐直起来,目光凌厉凝重到极点,看着小黄门儿问道:朕的张老供奉,如何了?
小黄门儿声音愈发颤抖,哭腔道:万岁爷,张老供奉他去了。
大明宫,麟德殿。
张老供奉便居于此,此处距养心殿极近,方便随时为天子诊治。
此刻,麟德殿内被重重龙禁尉把手。
崇康帝乘御辇驾临,随行者还有诸多从刑部甚至锦衣卫紧急抽调来的仵作。
别殿内,看着一张普普通通的拔步床上,静谧安详的躺在上面的张老供奉,崇康帝面无表情,整个人如同一块千年寒冰一般。
仵作们褪去张老供奉的衣裳,细心的检查每一处。
又将银针刺入胃部喉咙等处。
检查了半个时辰后,方推举出一人,同崇康帝道:陛下,张老供奉乃年事太高,无疾而终。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亦未见任何外伤。且面色安详,不见痛苦之色,所以
然而,没等仵作叩头说罢,崇康帝就缓缓转身,一步步出了偏殿。
到殿外后,他仰头看着碧色苍穹,眸光哀绝到了极点。
朕,为天子啊!!
苍天,待朕,何其薄也!
唔!
胸口处,陡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绞痛,崇康帝喉头涌出一股猩甜,眼前一黑,缓缓倒下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大明宫的寒风,暂时还未扩散开来。
神京城依旧热闹喧哗。
经过上半年的各种灾祸连连,压抑了半年多的神京长安,在进入平稳的六月后,爆发出了强大的活力。
各处酒楼茶馆,乃至平康坊七十二妓家,都日日人满为患。
而随着贞元勋臣的大部分凋零,开国功臣一脉的复起,以及新贵们进京。
曾经都中极有特色的一个群体,也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便是勋贵门第的衙内们。
论起来,大乾第一代衙内,其实是贾代善贾代化那一代,其中,反倒以贾代化更有衙内风采。
却也因此,他连宁国府的国公武爵也丢了,只袭了个一等将军。
第二代衙内,则是贾赦贾敬那一代。
风水轮流转,这一代最有声色的衙内,倒是贾赦。
走马章台,寻花问柳,无不精通,好不自在。
而贾敬却成了异类,堂堂国公府第的贵公子,竟然成了读书种子,还一口气考到了进士。
不过到底还是衙内本质,考中进士后并不去做官,而是跑到城外修仙去了
到了第三代衙内时,整个开国功臣一脉,已经衰落的不像样了。
贞元勋臣们的强势崛起,更是让开国功臣一脉,彻底黯淡无光。
至于贾珍贾琏之流,不提也罢
而贞元功臣们的子弟,接力开国功臣子弟,形成了极强势的第三代衙内。
他们以开国公李道林之子李虎和宣国公赵崇之子赵昊为首。
两人各领一波勋贵子弟,在神京城内纵横所向,争锋不止。
即使十二三岁后去九边熬资历,也会争功比过,回京之后,打的只会更狠。
可惜的是,这一代原本注定会在将来光芒万丈的武勋子弟,却因为造化弄人,大半凋零。
尽管李虎和赵昊仍在,但他们都已经开始在军中担任要职,等闲不再理会那些纨绔琐事。
因为怕睹事思人
而随着李虎赵昊等人的隐退,这片空白并没有空缺太久,就迅速被人补上了。
他们便是以武定侯吴诰世子吴锐参宁侯宋杰世子宋冉靖安候徐忠世子徐充为首,又有广平侯蔡宽世子蔡博忠勤伯章庆世子章隋诚意伯汪广世子汪莱安平伯何荣世子何庆云阳伯刘才世子刘叶广恩伯陈旭世子陈昭等人为骨干的新一代的贞元勋臣子弟。
这些人,其实当初甚至融不进李虎赵昊两伙人马的核心圈。
而且因为他们父辈的中立姿势,又未掌权,所以通常十分低调,没甚存在感。
但是随着曾经权势滔天的十二武侯几乎悉数覆灭,武定侯等人执掌大权,成为军方新贵后,这些衙内迅速展现出了他们的风采
不过,他们倒也非一枝独秀。
随着开国功臣一脉的起复,诸如如今愈发炙手可热的军机大臣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因铁网山救驾而升为二等候的镇国公府牛继宗理国公府现袭一等伯柳芳修国公府现袭一等伯侯孝康及神武将军冯唐等,还有平原侯府现袭二等伯蒋子宁定城侯府现袭二等伯谢琼等人,已能与贞元一脉勉强分庭抗礼,名义上,甚至还更胜一筹。
因此,各家子弟再不复之前那般窝囊,敢与吴锐宋冉等人争锋。
虽胜少败多,但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牛继宗幼弟牛承祖柳芳之子柳强等几个颇为好斗者,也从不服输。
纵然打不赢,也要让对手付出代价来。
这种血性,倒也赢得了对手的敬意。
不过除了这些新出炉的大衙内外,还有一批年岁小些的小衙内也日渐活跃,同样是各家高门的子侄,只是年岁小了些。
如武定侯幼子吴力参宁侯侄儿宋然广平侯长孙蔡毅等。
还有冯唐次子冯子武牛继宗子侄牛鹏飞柳芳幼弟柳石等。
他们大都在十一二岁左右,还未被送往九边打熬,也是最淘气的时候。
哦对了,还漏下一人,便是荣国公之孙,一等冠军侯贾琮之弟,贾环。
贾琮在这些衙内中,是一个忌讳被提起的名字。
莫说他们,便是第三代衙内当道时,贾琮之名,也少有人提及。
原因很简单,那位和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他们还在苦苦打熬资历时,那位就凭借在黑辽与厄罗斯战事中的军功,积功得封二等伯。
再加上其在江南都已经被传为话本演义的传奇战绩,回京后又连下辣手除掉了一个又一个贞元勋臣,使得他早已超脱出衙内的行当,与第三代衙内的父祖辈们平齐,为敌。
第三代尚且如此,更何况新生的第四代。
但是贾琮不能算,不代表贾家其他人也不行。
勋贵圈内几乎人人皆知,贾琮极疼爱他一个堂弟。
因为他那堂弟曾在他落魄落难时,和他不离不弃,相伍为伴。
所以,尽管贾环不过贾家二房的一个庶子,但没人敢小觑他。
因此,在年岁小些的衙内圈子里,甚至那些年岁大的衙内圈子里,他都颇有分量,等闲没人愿意招惹他,因为他背后站的那人,实在妖孽。
这让贾环很有点地位超然的意思。
再加上他鬼点子多,只肯占便宜,哪怕是小便宜,也不爱吃亏,且屡屡得手。
所以开国功臣年岁小的衙内圈这边,隐隐推拒他当带头大哥。
贾环在贾琮离京的这一个多月里,过的真是逍遥快活胜似神仙。
每日里带着冯子武牛鹏飞柳石等人,四处捣蛋,几乎无人敢惹。
不过到底吃了次亏,他们毕竟不是贞元勋臣一脉,自幼跟着家将习武打熬身体,比不得武定侯幼子吴力参宁侯侄儿宋然广平侯长孙蔡毅等人健壮勇武。
在前日两拨少年起了口角后,一伙人被吴力等人打的狼狈逃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