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也亏得如此,贾政才没有再发作他。
而贾家姊妹们则大为感动,每日都送些好吃的好顽的来,还会亲自来看望。
探春不想赵姨娘当着姊妹们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气个半死。
一连串话堵的赵姨娘不敢再开口后,又瞪眼朝瘪嘴偷乐的贾环喝道:吃药!
唬的贾环一个激灵,赵姨娘又心疼不已道:你兄弟身子不好,你慢点说他啊
宝钗也拉了拉探春,笑着劝了两句后,贾环这才睁开眼,先瞪向跟进来的小丫头子,骂道:小吉祥,让你去问话,你问到你姥姥家去了?是不是又和小角儿她们疯去了?
小吉祥受气包一样,鼓起脸嘟起嘴道:你一天让跑三回,次次都问一样的话,别人都烦了
贾环闻言气急,骂道:谁烦?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娘儿们哎哟!
脑袋被探春一鸡毛掸子教训了下后,贾环见几双美目都在瞪他,登时老实了,蔫儿蔫儿的耷拉下脑袋。
赵姨娘又好一阵埋怨,宝钗也笑着对探春道:好了,环兄弟还有伤呢。
又对贾环道:你放心便是,你三哥哥手下的人已经派快马把你的话送过去了。而且他们也保证,绝不会出问题的。环兄弟好生养好身子才是正经的,有什么恼,等你哥哥回来,自有他给你做主。
贾环却难得正经起面色来,看着宝钗道:宝姐姐,我觉得很不对。往日里那些球那些王八们,见到我都躲远远的,要么装作看不见。我明白他们不是怕我,是怕我三哥。他们一个个最怕的就是我三哥,连大一些的都不来惹我。可前儿,吴锐却敢说话让我三哥等死。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你可千万要派人去告诉我三哥此事,那些小娘养的多半在谋事,想害我三哥性命!
宝钗等人闻言,面色渐渐肃穆担忧起来
皇城,凤藻宫。
这二日,贾元春惶恐不安。
张老供奉忽然逝去,崇康帝身体不安的事,就再也遮掩不住了。
谁都没有想到,崇康帝在铁网山事变中受的伤,并未治愈,全靠张老供奉平日以金针维持。
如今她腹中龙子才不过六个多月,距离临盆分娩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却不知天子能否坚持到那时。
若是能坚持到那时还好,来得及立下太子,再有他舅舅扶持着,总能平安长大。
可若坚持不到那一天,老皇驾崩,皇子未生,这中间的空档,自会有旁人来弥补。
真到了那一步,日后她皇儿的命运和她的命运,都将会无比凄惨。
元春也是熟读史书之人,自然明白皇权斗争的残酷性和血腥性。
若是让他人登基,那她皇儿将来必死无疑。
可是,她现在连崇康帝的面都见不到。
除了皇后,现在后宫内谁都见不到天子。
元春纵有再多担忧,又能如何?
现在她心中抱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她娘家那位兄弟了。
只盼他早日回京,以解决此难题。
哀叹一声,元春将抱琴从贾家要来的又一副贾琮肖像画打开,喃喃诉说着,盼他早归之心。
正说着,就见抱琴引了孙嬷嬷来为她做每日例行的身体检查。
往日里元春都会知礼的亲自起身相迎,今日她心里疏懒,不知明日如何,实没有力气再做其他,故而只是拿着画看。
抱琴歉意的对孙嬷嬷笑了笑后,引她向前瞧诊
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破
给娘娘请安!
孙老嬷嬷笑眯眯的同元春见礼道。
到底是太后身边的得用人,纵然心绪再不好,元春脸上还是浮起一抹强笑,道了声:嬷嬷不必多礼,快起罢。
孙老嬷嬷看着元春的脸色,道:娘娘这二日脸色瞧着可不大好,虽然陛下龙体欠安,但想来不过小疾。陛下乃真龙天子,身边有万佛护体,断不会有事。倒是娘娘如今双身子的人,可千万要注意身子骨呢。
要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老嬷嬷这慈声温语的劝说,还真让元春心里舒坦了些。
她微微颔首,轻轻一叹道:但愿能如嬷嬷所言,一切皆安。
孙老嬷嬷呵呵笑道:再不会差的。
二人正说着,却见董皇后竟从外面进来,居然没有通秉声。
元春忙起身,要行礼大迎。
董皇后却连连摆手,嗔怪道:这个时候,你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仔细身子,如今再没比这更重要的。陛下那边你也别挂心,养的大半好了,只要再静养些时日,就能见你们了。这不,本宫刚从养心殿那边过来,就是因为陛下记挂你,让我来看看。
元春闻言,眼圈都红了,哽咽着谢过了帝后二人。
董皇后临榻前,拉着她的手笑道:快别如此,总要高高兴兴的,腹中龙儿才会壮壮实实的。又问孙嬷嬷道:可瞧过了没有?
孙嬷嬷摇头道:还未。
董皇后笑道:那就先瞧瞧罢。
孙嬷嬷领了懿旨后,与元春诊脉,又做了些其她的女人检查,最后笑道:一切皆好。
董皇后正在看贵妃榻前长条几上摆放着的肖像画,听闻此言,笑道:本宫料也如此,妹妹是个有大福气的。你这兄弟也是,这般年纪,就如此得陛下重用,古今难见第二。说着,指了指画上的贾琮。
元春闻言,笑道:皇后娘娘过誉了,愚姊弟本不过寻常,皆因陛下和娘娘厚爱垂青,才得以如此。
董皇后闻言笑了笑,正要略过这一茬,忽见方才还在收拾药箱的孙老嬷嬷,正怔怔的看着几面上贾琮的画像。
这个在宫中见过沉浮,心性早该万法不侵的老宫人,此刻却是一脸的震惊骇然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惊恐。
董皇后见之,眉头一皱,眼睛微微眯起。
皇宫里,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可能发生。
只是,这位太后宫里的老嬷嬷,发现了什么?
她侧脸看了眼几上的画像,没发现什么端倪,再转过头,发现孙老嬷嬷的面色竟已经恢复了寻常
见此,董皇后心中一凛。
越是如此,越见鬼!
贾元春也发现了方才的不对,她有些纳闷道:嬷嬷认识我家三弟?
孙老嬷嬷面色僵了下,然后赔着笑脸,连连摇头道:老奴大半生皆在宫里侍奉太后娘娘,连皇宫大门儿朝哪开都快忘了,哪有认识外臣之礼?许是觉得这样圆不过去,连元春都眼神审视,更不用提一旁的董皇后了。
孙老嬷嬷面露苦笑,故意压低声音,小声道: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饶恕则个,老奴有老奴的苦衷
听她这般说,元春似想起了什么,掩口笑道:我明白了,嬷嬷准是在小九儿那里看到过我家三弟。这你倒不用怕,她是从我这里取走的画,陛下当日也在。只不要告诉太后娘娘便是
孙老嬷嬷眼眸眯了下,连连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道老奴瞧着觉得面熟两位娘娘若无事,老奴就先回慈宁宫了。太后娘娘那里须臾离不开人,太后如今又只信老奴一个,实在是
董皇后闻言,呵呵笑了声,道:正巧,本宫也要去探望太后,一道过去罢。
说罢,起身止住了想要起身相送的元春,然后在昭容彩嫔的簇拥下,并孙嬷嬷一起前往了慈宁宫。
出乎心神不宁且忐忑不安的孙嬷嬷的意料,一路上董皇后什么也没说也没问,似刚才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
孙嬷嬷惊骇万分的一颗心,总算稍稍平静了些。
进了慈宁宫寿萱殿后,董皇后却未能探望到太后,因为太后已经睡下了。
近来,老太后愈发嗜睡。
只有叶清守在慈宁宫中,依旧是一件道袍,却让她穿出了儒裳的韵味。
满头青丝也不过随便用一根玉钗绾着,潇洒不羁。
董皇后随意说了两句话后,笑道:本宫近日身子也有些不适,不知能否也同太后借一借孙供奉?
叶清闻言,明媚的大眼睛看了眼早就察觉不大对劲的孙老嬷嬷,然后歉意笑道:皇后恕罪,老祖宗就要到点醒了。方才睡时就觉得身子不大舒适,好似早上吃的不大克化要不,等明儿一早,再让孙老嬷嬷去坤宁宫,然后再去凤藻宫?
董皇后闻言,心中对叶清的机敏着实觉得凛然,面上却微笑道:也只好如此了
嬷嬷,你怎么了?
送别董皇后后,叶清面色微微肃然的看着看起来愈发不安的孙老嬷嬷问道。
孙老嬷嬷却连连摇头道:没什么没什么,什么也没看到
叶清眼睛微微眯起,目光愈发明亮,孙老嬷嬷甚至觉得那眼光渐渐和刀子一样,刺的她连看也不敢多看一眼。
可她还是咬着牙,什么也不肯说。
叶清忽地一笑,面上强势如烈日下的冰雪般消散,道:哟,老祖宗该醒了,咱们快进去罢。
说罢,叶清引着孙老嬷嬷一道进了暖阁。
果然,太后将将睁开眼,看起来还有些迷糊。
太后让绿竹取来打湿的棉帕,替太后擦拭了下脸和手,见她回过神来,便笑道:让老嬷嬷给老祖宗瞧瞧,我往御膳房走一遭,让他们备下老祖宗最爱吃的绿豆酥糕。
太后闻言果然喜欢,就让叶清去了。
待叶清带着绿竹出去后,一时间也无别的昭容彩嫔进来服侍,孙老嬷嬷左右看了看后,忽然面色惊恐的对太后道:娘娘,奴婢奴婢
太后虽不时的糊涂,忘性大,但还并未痴傻,她一辈子在宫里煎熬着,什么事没经历过?
见孙嬷嬷这般模样,就知道必是发生了大事,沉下脸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般慌乱?
孙嬷嬷结巴道:娘娘可还记得,贞元二十五年,娘娘曾打发奴婢前往武王外宅,去照看那女人的身子
听闻此言,太后面色骤然一变,老眼中射出极凌厉的目光,看着孙嬷嬷道:那又如何?你提此事作甚?
孙嬷嬷面色惊恐道:娘娘,奴婢怀疑,那女人生的孩子,或许并未夭折!
你说什么?!
饶是太后这一生见多识广,却也没想到,孙嬷嬷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孙嬷嬷如同魔怔了般,连连道:太像了,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太后倒吸了口冷气,双手如铁钳般抓住孙嬷嬷的手,压着嗓子厉声问道: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孙老嬷嬷吃痛之下,总算清醒了过来,对死死盯着她的太后道:太后娘娘,今儿奴婢前往凤藻宫给贵妃瞧胎位,正巧贵妃将她家兄弟的画像摊放在几上。贵妃和皇后说话时,奴婢顺眼看了下,这一看,就差点没把奴婢的魂儿给惊掉。这世上竟有生的如此像的人!太后娘娘没见过王爷那女人,可奴婢见过,真真是当世第一大美人。奴婢看过一眼就不会望,更别提还在那座偏宅住过些许时日,再不会弄错。
太后一张脸骇然,问道:你是说,贾妃她兄弟,和那个女人,生的一模一样?
孙老嬷嬷连连点头,道: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一辈子生活在阴谋诡计血腥算计中的太后,这一瞬间,联想到了太多太多
她本就苍老的身子微微晃了晃,轻声道:会不会,是你看错了?画儿,能画出几分像来?
孙老嬷嬷忙道:太后娘娘,那画儿和寻常画儿不同,画的极像极像!对了,贵妃娘娘说了,清主子还从她那得了副去呢。
你说小九儿?
这一刻,太后脑筋转的出奇的快,一瞬间就联想到了太多事。
她这个侄孙女儿,自幼被她寄放在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认上书房的大臣们为夫子,连骑马射箭的本领都跟着学。
文才武略,不逊色任何皇子皇孙。
何等心高气傲!!
可是这样一个高傲的金枝玉叶,竟会和一个窑姐儿生的庶子纠缠不清。
太后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那些风言风语她难道果真没听过?
只是到底心疼叶清,不愿让她难堪,而且也知道她的傲气,相信她绝不会做出有辱门风的事。
所以对于她和那个传说中相貌极好的贾家庶子的来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便随她去了。
竟也没多想,叶清又岂会是一个因为容貌就愿意屈身结交的丫头
如今看来,竟连她也知道!!
那个女人的儿子,果真没死!
那么,这二年来死去的那么多人,她三个皇孙,大半宗室,太上皇,三位老太妃,还有就要撑不住的皇帝
想起那一张张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面孔,经历了大半生阴谋算计的太后,仍然感到遍体生寒,一直寒到心髓里。
她觉得全身的气力都被抽走了,摇了摇身子,终于在孙嬷嬷惊叫声中,眼前一黑,昏倒了过去。
一直站在暖阁门柱后未走的叶清一个箭步冲进来,暖阁外一直候着的昭容彩嫔们听到动静也纷纷进来服侍。
谁也没有看到,乱糟糟一片中,暖阁最里间,原本是盛放太后衣裳宝物的耳房内,帷帘悄悄被打开,一个面色发白的小宫女,见无人注意,悄无声息的溜了出去
正握着太后的手,冷静的让孙嬷嬷看治的叶清,微冷的明眸眯了眯,却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
到了这一刻,让她知道又何妨?
原也没打算瞒到底
终于,到了最后时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