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你也一把年纪了,和他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当年的事和他几分相干?
纵然他出身下贱,可说到底,那也是你的儿子,是贾家的血脉。
都养这么大了,你们就这么容不得他,非要他死?
一个做亲父的,一个做嫡母的,如今倒成了仇寇,成了笑话!
见贾赦还要说什么,贾母却摆手道:罢了,既然你不待见他,日后他的事,你也不要管了,也不必再见他,全当没这个儿子罢。
这样你也省心,我们也省心。
再为一个庶孽闹的阖家不宁,让你兄弟有个好歹,我断不依你。
日后他果真出息了,自然少不得你一份荣光。
左右不过五六年的光景,长大了也就出府了。
到时候就眼不见心静。
出府的那份银子我也不用你们出,我出!
只要能给我省省心,让我多活两年,就算是你们的孝道了。
贾赦邢夫人闻言,面色难看之极,可贾母把话说的这么直白,他们还能说什么
尽管心里恨欲狂,将贾政看做是装病的小人,然而他们也明白,今日断没有他们狡辩的机会了。
那个庶孽,怕是要得意上几年
王熙凤小院。
上房内,当贾琮重新包扎好伤口,净了面,换好衣裳,与平儿晴雯一起入内时,等待他的,是一张桌几上的笔墨纸砚。
还有探春湘云等人的不善目光。
平儿奇道:这是怎么了?
迎春笑着泄露军机道:她们想让琮兄弟写字呢。
平儿摸不清头脑,她先前只听说了贾琮被赶出来,后来又挨打的事。
至于发生在贾琮身上的好事,自然没人乱传
黛玉见她不解,就笑着解释道:平姑娘还不知道呢,家里出了个极了不得的书法大家呢。
连本朝大司空都惊叹不已,收了当入室弟子。
平儿闻言,顺着林黛玉的目光,看向贾琮,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惊喜之色。
贾琮谦虚道:林妹妹说笑了,远谈不上大家。
林黛玉呵的一声,眸光流转,绣帕掩口笑道:琮三哥与我说没用,我并没帮你抄经。
你还是瞧瞧三丫头和云丫头她们吧,她们可是真恼你了!
贾琮闻言,看向探春湘云。
湘云气鼓鼓道:三哥哥忒不地道,之前我们问你要张例纸,好按你的笔迹抄写,你只说照着颜书写就是,不想却是哄我们的。
探春也犀利:想来三哥哥的字太妙,不该我们这等闺阁丫头们看了去,我等原不配看!
贾琮瞬间投降道:我素闻三妹妹厉害,环儿说他深受其害,我原以为他小孩童言,没想到果真如此了得,比环儿说的更厉害三分
众人大笑,探春红了脸,嗔道:三哥哥好生没理,倒指派起我的不是来。
贾琮正色道:并非如此,只是我自己从未以为字写的多好。只是临了份无名字帖,因而惊喜于诸位大人。
不过他们喜的也非我之字,而是那份无名字帖罢了。
我又岂能轻狂了去?
听他这般说,连贾宝玉心里都好受许多。
探春却不上当:临颜柳字帖的人多了去,也没见哪个能写出花儿来。
三哥哥说的再多,也不及写几笔。
我给你研墨!
说罢,走到几旁往砚台里倒了掬清水,研起墨来。
众人纷纷咯咯笑道:三丫头果然爽利!
贾琮也没再推脱什么,再推辞就不是谦逊,而是矫情了。
待探春磨好墨后,贾琮上前执笔蘸墨,酝酿了下,在纸笺上写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十字书罢,转头看向近在咫尺的探春时,探春哪里还记得他,一双顾盼神飞的修眉俊眼,似粘在了纸笺上般,再无旁人。
见她如此,贾琮淡淡一笑,心道不负侍书之名。
见探春如此,湘云黛玉还有迎春惜春也纷纷上前,观摩起贾琮书法来。
啧啧!
湘云最是爽直,也不顾后面宝玉的脸色不大安宁,称赞道:果真是奇人奇字!看这字似清风飘拂,微云卷舒,天然有趣。
黛玉也轻轻颔首赞道:此字最配王摩诘的诗,诗字相合,愈发得了真谛,飘逸不俗,有股出尘之意。
这一句褒赞,好似一记王大锤,捶在了宝玉的小心肝儿上
探春也回过神来,只是眼神依旧挪不开那些字,口中却赞道:难怪那些写了一辈子字的官老爷们都拍案叫好,这字真是绝了!
我临过那么些字帖,还从未见过这等高秀圆润,丰神独绝之字!
王熙凤见宝玉垮着一张脸,暗自好笑,却不愿见他太郁闷,因而上前看过贾琮的字后,故意撇嘴道:瞧你们一个个说的玄乎,我怎么看不出这字有什么好?难道还能长出花儿来?
却不料贾探春当场回道:你懂什么,字都认不全,自然看不出这字的好来!
噗嗤!
一旁林黛玉忍不住笑出声,史湘云也咯咯直乐道:凤姐儿真是自讨没趣!
三丫头最好书法,如今得了这等好字,自然爱如珍宝。
你糟践这字,岂不是就在糟践她?
王熙凤又好气又好笑,道:真真是都魔怔了!
平儿在一旁,眼神奕奕的看着贾琮,贾琮察觉后看过去,平儿抿嘴笑道:果然出息了。
贾琮不好意思笑道:姐姐说笑了,还差的远。
平儿看着贾琮感叹道:这样已经极好了,也能见着你笑了。听小红春燕她们说,在墨竹院几天都见不到你笑一回。
每日里她们还没起,你就起来读书写字好长时间了,晚上又熬过子时,一日里睡不到两个时辰。
如今总算熬出些好果子来,往后可别再那样苛苦着自己,熬坏了身子不是顽的。
贾琮躬身道:劳姐姐记心,我记得了。
见他这么一板一眼,平儿反倒不好意思了,又见众人都侧目看着她俩,嗔怪道:刚还赞你知道顽笑了,又这般古板起来,真是傻小子!
林黛玉咯咯笑道:平儿姐姐说的极是呢,往常去墨竹院,琮三哥笑也不会笑,好似故意疏远我们一样。
平儿倒替贾琮解释起来:不是他不会笑,是因和你们不大同,日子过的艰难些。
见众人笑容都轻了,贾琮笑道:之前还多亏诸位姊妹赠送点心,往后我若得了意,必每人还一车的点心回礼。
迎春笑道:要那么些点心做什么?甜腻腻的怪难吃,一点就好。
其她人暗自无语,这是重点么
唯有贾琮对这个有些懵懂的姐姐点点头。
探春笑道:我们也不要你的点心,你再写幅字给我就成。
惜春则抿嘴笑道:我还要一幅画儿!
湘云直爽的多:我两个都要!
众人一阵嘲笑,湘云却道:我是坦荡率真不遮掩,怎么想就怎么说,不似你们
想来三哥哥不会拒绝我,哦?
贾琮正要开口,就见外面急急进来一丫头,正是王夫人的得利丫鬟彩霞,她进来便道:宝二爷,琮三爷,老爷喊你们过去说话呢。
贾琮闻言一喜,心头一阵轻快,那边结束了。
而宝玉则心生不妙,总觉得有了不得的坏事要发生
第六十九章 红楼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太太,老爷,太太。
贾琮与贾宝玉重回荣禧堂东厢耳房内,与三位长辈见礼。
贾母坐在炕边,淡淡瞥了眼更换一新的贾琮,应了声后,又怜爱的看向宝玉。
王夫人则坐在下首交椅上,也只顾看着爱子。
贾政气色好看了许多,背倚锦靠,半躺在炕上,却是对贾琮道:琮哥儿可无大碍否?
贾琮又红了眼,躬身哽咽道:劳老爷牵挂,琮并无大碍。只盼老爷以身体为重,侄儿些许小伤,实不相干
言语中拳拳孝意,令贾政动容,也让贾母和王夫人微微侧目。
贾政叹息一声,道:瞧你一身的血,哪里是什么小伤啊,那分明是要命
老爷
见贾政脸色又难看起来,王夫人忙出口劝道。
贾母也道:你还想那么些作甚?既然你喜欢,就养着吧,左右大老爷那边也不管了。
不用请安,不用站规矩,能不见就不见,往后也没那么些子事了。
你若再为此事伤了身子,就是大不孝,我可不依你了!
贾政忙赔笑道:让母亲担忧了,儿子死罪!
贾母啐道:这会儿子又来说好话,之前那样生气做什么?
贾政又连说了几句好话,贾母才转嗔为喜。
看到这一幕,贾琮垂下眼帘,眼中浮现一抹笑意。
原来贾母溺爱贾宝玉,也是有传统的,难怪贾政的性子如此书生气
不过若非如此,他怕也难借此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摆脱贾赦一伙儿。
说到底,他如今的根脚太弱,只能借势而行。
而许是知道贾母并不喜欢贾琮,所以贾政并没有继续再单独对他说什么,直入正题道:喊你们二人来,是给你们说一声,下个月初一,你们二人一起去国子监读书
话没说完,就见贾宝玉如五雷轰顶般,痴傻掉了。
老天爷爷啊!
贾宝玉心中呐喊:这是想要他的命吗?
本就一直小心看着他的贾母和王夫人,看到他一幅掉了魂儿的神情后,立刻慌了,忙一迭声呼唤道:宝玉,宝玉
贾政心里也有些乱,不过他还是下定决心,要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让宝玉长进一番。
若错过了这个贾母松口的机会,再想有下次机会,不知何年何月,因此咬牙喝道:该死的孽障,你这是做何模样?
还想一辈子在内宅里厮混不成?
贾母和王夫人喊了那么多声都没喊回魂儿,贾政一声喝,却瞬间让贾宝玉离体的元神归为,哆嗦了下,忙委屈道:儿子不敢。
见他回过神儿,贾母和王夫人海松了口气。
贾母忙哄道:宝玉莫慌,你和别个不同,不用日日去监里读书。读半月,歇几日,身子重要,好不好?
贾宝玉巴巴落起泪来,别说读半月歇几日,就是读几日歇半月他都不乐意。
见他落泪,贾母和王夫人都心疼的了不得,贾政却气的要命,厉声道:琮哥儿和你一天生,你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你是何等模样?
琮哥儿只要能读书,死也不怕。
为了能读书,让大老爷打的头破血流,你倒好
老爷!
贾琮本不该说话,可他觉得不说不行了。
贾政这是在使劲给他挖坑,挖活埋他的坑啊
再说下去,就要到贾母和王夫人忍耐的底线了。
到时候一双双小鞋飞来,凭添无数难度。
所以他不得不出面。
贾政有些诧异的看着贾琮,道:琮哥儿有事?
贾琮躬身道:老爷,外面人心险恶复杂,宝玉身份贵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是有的。
听他这般曲解圣人言,贾政又好笑又好气,不过就见贾琮又对贾宝玉道:我知你并非畏难怕险,只是担心让老太太太太挂念,是为了孝道。
这番辩解,连贾母王夫人都眼前一亮。
贾宝玉泪眼把擦的看着贾琮,听他继续吹
贾琮心中无奈,却不得不继续道:只是,我辈读书人,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睹天下大好江山为快。
当然,你身子贵重,若如此,惹得老太太太太牵挂,反而不好了,不是孝道所为。
圣人也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
不过老爷应该也正是有此思量,才送你去国子监读书的。
国子监内有天下各省的举贡,齐汇于监内读书。
你若能与他们为友,相互交谈,那么即使不走万里路,也可得知天下各省的人物风情。
回来后说与老太太太太并家中姊妹们听,想来她们必是极愿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