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平儿忙瞪她,不许她胡说。
晴雯好笑道:这次是好话!我只盼世上女儿家,都能如她这般活的自在。
迎春先受不了,摆手道:可别,我实没那个福气。我倒是喜欢她那性子,大气随和还有趣儿。但果真让我成她那样,我也办不到。想来这样的人物,世上顶多只那么一二个,如何能人人成那般?
探春提醒道:你别以为人家不知礼,叶姑娘打小和皇子皇孙们在景阳宫受大学士教诲,读的书不是咱们寻常闺阁女孩子能比的。她是把礼都看透了,才能随心所欲却不逾矩。
晴雯闷闷不乐道:我并没说她不知礼,我是说好话来着。
众人大笑,湘云叹道:你这丫头,也该多读点书了。得亏跟了你们爷宠着你,若是换个去处,怕要吃大苦头呢。
晴雯脸都涨红了,道:我真的说的好话!
贾琮都绷不住笑起来,道:真真是鸡同鸭讲,她们是好心让你多读点书,如此说话就知道分寸了,并非是说你在说叶清的坏话。
香菱悄悄的拉了拉晴雯的衣角,让她别说话了
不读书也没关系,反正三爷喜欢你的屁股
看出香菱纯真的眼神后,晴雯差点没气昏过去!
贾琮则不与众人闲聊了,起身道:我先回去了,你们也早点睡。
又对眼神不舍的晴雯道:明儿去寻你。
晴雯见姑娘们一瞬间都望了过来,登时急眉赤眼道:我啥也没说!
众人登时喷笑不已,见大家都笑她,晴雯满面臊红,气的一跺脚扭身跑走了。
贾琮也笑着告辞离去。
宜春宫,偏殿暖阁。
见贾琮入内,宝钗忙坐起身来。
心结解开,有御医圣手开出良方,虽只一日夜,宝钗的气色看起来却比原先好太多了。
见她挣扎着想下床见礼,贾琮忙上前一步搀扶住,不无嗔怪道:好端端的,折腾这个做甚?
一旁莺儿正经解释道:殿下,我们姑娘今儿寻来了宫里的嬷嬷,学了半日功夫的规矩
得得得得!
贾琮摆手笑道:那些礼数和规矩是对外的,自家人在一起怎么舒服怎么来,还是按从前那般。
莺儿自然高兴,可她还得看宝钗的脸色。
宝钗犹豫了下,道:怕让人说嘴去
贾琮微笑道:如今这宫里不,如今这天下,除了太后和父皇外,数我最尊贵。我一不搜刮民脂民膏,二不大兴土木挥霍无度,就想让自己和家人私下里过的自在些,难道也不成?谁要说不成,来来来,这个太子我不做的,让给他做,行不行?
噗嗤!
宝钗嗤笑了声,嗔道:这叫什么话,储君之位也能让?
贾琮坐在她身边,揽住她柔软的腰肢,笑道:若果真按规矩来处处要求,那我这一生怕也难逃帝王孤家寡人的宿命。虽能唯我独尊,然而身边的人却只有君臣之义,再无其他情分。这样的人生,纵然是天下至尊,我也不稀罕的。
宝钗闻言,目光暖暖的,柔声道:我信你,你原还想带我们去海岛上度日呢
贾琮哈哈一笑,道:这几年怕是去不成了,等你身子养好些,可以去太液池上的蓬莱山逛逛。太液池虽名池,却和一片海一样,蓬莱山也算是一座海岛了。不过你要快快养好身子,看着让人心疼。
宝钗闻言,目光温柔的看了贾琮一眼后,又轻轻垂下眼帘。
娴静的模样,确实让人心疼
贾琮又将让探春先管起后宫的事说了遍,道:明儿她一准来寻你,不过怕劳累你,多半不会太扰你。
宝钗想了想,道:如此安排倒也妥当,三丫头是个厉害的。不过现下也管不了什么,都要先跟着宫里女官们学,总要把到底怎样个形势摸清了,才不会闹笑话。
贾琮伸手抚了抚宝钗柔顺的头发,笑道:不要怕闹笑话,这是咱们自己家,你怕谁笑话?不过有你在,总能稳妥些,我也更放心。
宝钗顺着贾琮的柔劲,缓缓靠进了贾琮怀中,轻声道:我自知这种性子,不讨爷喜欢。越是有大能为的人,越喜欢无拘无束的性子。
贾琮奇道:你觉得,我不喜欢你么?
宝钗俏脸登时绯红一片,双手按住那只溜进襟口的手,强忍着酥软,喃喃道:我并无他意,就是想告诉爷,我虽不如颦儿纯真率性,却也不会变成姨母那样算计别人的人,不会变成自己厌恶的样子
贾琮闻言,触感软腻的手忽然顿下,低头看向宝钗,问道:好好的,怎说起这个来了?
宝钗不知何时已满脸是泪,她看着贾琮泣道:我想求爷一事
贾琮道:你说。
宝钗咬了咬唇角,道:我想求爷,放我娘,和我哥哥回江南去罢。
贾琮并未直接应下,问道:怎么突然这般作想?
宝钗目光凄然,落泪道:爷,无论如何,她们都是我的娘兄,虽她以为我不重要,还推我但到底生我养我一场,我实不忍见她因我落得这个下场。
说着,宝钗跪在床榻上,乞求道:送她们出京回金陵老宅罢,爷再让人盯着哥哥,不许他浑来,如此,两相都好。
贾琮先将宝钗扶着坐下,顿了顿后问道:你要不要再见见他们?
宝钗闻言大喜,不过随即却更悲伤,她摇了摇头,泪如雨下道:断了这份念想,他们也不会再打着爷的名号做事。
贾琮轻笑了声,将宝钗揽入怀,道:哪里就到这个地步?谁家还没几个闹心的亲戚?再说,薛蟠这个人浑虽浑点,但远谈不上大奸大恶。既然你都开口了,我自然没有不允之理。你娘那边先不见了,让薛蟠进宫罢,你拿话叮嘱他,告诉他,回金陵也不能仗着你的势欺男霸女胡作非为,有锦衣卫盯着他呢不过你还是得先养好身子才能见他,不然悲伤太过,愈发伤了根本。我摸着怎么都瘦小了些,这可不成!
宝钗:
等过几年朝局稳定下来,我南巡时,再带你回金陵,到时候,准你归宁省亲。安心养身子罢,孤坐拥这万里江山亿兆黎庶,难道还容不下一对糊涂母子?若宽恕他们一回能让你快乐,我十分乐意为之。贾琮用帕子拭去宝钗脸上的泪水后,轻声说道。
宝钗投身入怀,紧紧抱住贾琮,不愿松开分毫。
她是不幸的,但又如此幸运
第七百二十五章 食髓知味
翌日清晨。
崇仁殿,东暖阁。
一大早,贾琮招来了兵部尚书左侍郎武选司职方司车驾司武库司司官及将作监的监臣来问政。
在军机阁存在时,兵部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就同小媳妇一般,即使是兵部尚书,都不如军机阁一员小吏权重。
实际上,兵部尚书是文官。
主要的活计,相当于后世的后勤部长,职权上还远远不如。
如今军机阁基本上已经散架了,在还未复立起来时,军权大事由武王一言决之。
等安南征讨结束后,再由贾琮重组军机阁,以施君恩,收军心。
但贾琮还是决定,将兵部重新确起权威来。
哪怕是化为后勤部,也要做一个出色的后勤部。
但是对于兵部尚书尤垅,贾琮很不满意:大乾兵丁共几何你不知道,百万之数?百万之数是多少?总共兵将一百万整么?那这一百万大军,一年消耗多少粮饷军资?一个士卒一个月多少兵饷?一匹马一天吃多少草?
兵部尚书尤垅闻言,面色深沉,在贾琮目光逼视下,缓缓道:殿下,此等俗务,非本兵部堂所为。
俗务?
贾琮眯起眼,看着尤垅道:你一个兵部尚书,连大乾共有多少兵马都不知道,你跟孤说这是俗务?
许是见贾琮动了真怒,尤垅不再解释什么,但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着实让贾琮恼火。
他看向兵部侍郎等人,问道:谁能回答孤的问题?大乾共兵员几何,消耗粮草几何?
原本上官不能答之事,下官最好的选择,便是统一思想,全都自认不知。
否则,你比上官懂的还多,回过头来,小鞋子能穿的你怀疑人生。
但现下明眼人都看得出,尤垅这个兵部尚书做不长了,不趁此时上位,更待何时?
兵部左侍郎何正邦此刻肠子都快悔青了,但凡平日里上点心,也不至于将这机会白白放过。
若此时他能挺身而出,那兵部掌印部堂,距离他也就是一步而过的事。
他不知,其他几人大多也不知,最后,却是职方司司官缓缓出列,道:回殿下,大乾兵部备案兵丁共一百零九万四千三百二十二人。其中,九边边军共计八十三万七千六百人
贾琮奇道:九边不是有百万大军么?
职方司司官沉声道:贞元二十五年,九边的确有大军百万,但崇康十四年间,朝廷忧虑边军太壮,枝强干弱,便以诸般名义削军。至崇康十四年元月,九边边军只剩不到八十四万兵丁。这还不包括大量军官报空饷喝兵血的情形,若以实际来算,实额兵丁,大概在五十万上下。
贾琮闻言,都有点懵了:你说多少?
兵部侍郎何正邦警告道:尹延元,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可乱说。
职方司司官尹延元淡淡看了何正邦一眼,对贾琮道:臣在九边也有些熟人,纵然这个数字有偏差,也不会偏差出五万人。殿下,九边军费之高,极为骇人。在战时,一员步兵每月一两四钱银子,骑卒则是一两六钱。九边战马专备冲杀,故而俱系大粮,一天是按十五斤的草一束,豆三升,折钱就是三分,有时候四分。一年折算下来,一片战马最低也要十一两,而马匹多产自宣大或是河西,一般为十五两。寻常士卒一套盔甲三两左右,若是兵部打造的得十一两!再加上其他如冬夏二季的衣装等,还有如招兵安家银子,战死抚恤银子每年九边就要消耗大半个国库的收入。
贾琮闻言,留意了尹延元一眼后,问武库司的司官道:为何一套盔甲,在外面买是三两左右,在你们这就要十一两?
武库司司官赵宇闻言,额头见汗,结巴道:这这个殿殿下,这个外外面的盔甲,和兵部的盔甲,这个并不一样。
不同在何处?
贾琮见他言语不利落,并没有逼的太急,语气稍缓些问道。
他这般态度,倒是让赵宇放松了些,言语也连贯起来,道:殿下,这个兵部,兵部打的鳞甲,共共有甲叶一千八百二十五枚,外面的外面的差远了。
贾琮闻言皱眉道:将近两千片甲叶,那得多沉?
赵宇又紧张起来,道:回回回殿下,计五五五五十八斤
贾琮:
何正邦在一旁赔笑解释道:殿下,九边好些年不怎么从兵部进盔甲了,都是他们自己打
贾琮眨了眨眼,问道:边军,还能自己打造军械?
何正邦忙道:殿下,这是太祖时便有的事。若是全从兵部武库司出,数量太多且不说,光运过去,靡费银子都差不多能再打出一身甲了。
贾琮闻言连连摇头道:这种事绝不能是常法,既然运送不便,武库司就当于九边驻地设立分处,军械打造,只能由朝廷掌控。此事事关朝廷权威根本,不容商议。回头孤和父皇再说说此事,等安南战役结束后,开始变新。
此事过后,贾琮又问了车驾司关于驿传厩马之事。
兵部萎靡太久,军方驿站早就荒废了七七八八。
车驾司司官一问三不知,倒是流了一脑门子的汗。
忙碌了一早上,将兵部诸官打发走后,贾琮的脸色不大好看。
而早上赖床不起,起来后闲来无事,在东暖阁耳房听了半晌墙根儿的叶清走出来,俏脸似染胭脂,眸光潋滟,神采照人。
见贾琮一脸的晦气模样,慵懒的呵呵一笑,道:毕竟是闲置多年的清水衙门,受气多,油水少,军功也没他们的份儿,你还想怎样?
贾琮瞥她一眼,没有理会。
叶清也不着恼,随意寻了张椅子坐下后,又道:你先前不是搞了个押运司么?弄了不小的动静。直接并入车驾司来,立刻成了你的嫡系。你手下还有一支秘密人手,就是那位说着,她又在身前隆了隆,对贾琮使眼色。
贾琮原本心情不佳,可此刻却被这人给气乐了,骂道:你行不行啊?老拿这说事,你也好意思?
叶清无语的看着贾琮,道:好意思?昨晚上你吃咬的时候
停!
没等她说出口,一脑门子黑线的贾琮登时喝一声打断,双手抱拳道:好了,我心情大好了,我甘拜下风!你别说了
叶清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罢鄙视道:清臣啊清臣,你骨子里到底还是个读书人。劝风尘女从良,拉良家妇下水。偏那么多事,都是干得说不得?虚伪不虚伪!
贾琮认输道:这方面实不能和芙蓉公子比,远没你面皮厚。
叶清哼了声,又言归正传道:你想扶持兵部,难免会让文官插手进来。不然一群武夫,连账目也算不清,哪里理得清诸般政务?这倒还在其次,就算你调大将入兵部坐镇,兵部果真坐大,势必会分了军机阁的权。朝廷文官党争是一回事,军中大将若掀起山头之争,那闹起来才骇人。
贾琮点点头道:我明白,所以会明确各自的权限范围。但此事,非行不可。兵部除了要当好后勤部门,还负责各军官的考校叙功核过赏罚及抚恤。简单的说,除了做好奶妈,还要做好监控。和皇家军事学院联合在一起,有大用!这件事要趁着父皇在时定下调子,不然只我一人,十年之内力有不逮。
叶清明白贾琮的心思,如贾琮这般骨子里高傲的人,绝做不到崇康帝那般隐忍十数年,才渐渐执掌兵权。
靠着崇康帝留下的数千万两银子和大封功爵为饵,让九边大军来一次大拉练。
兵不血刃的清洗掉大部分残兵废将后,贾琮还要将军官的培养任命及成长,都要一手掌在手中。
若按他的谋划来算,最多十年,甚至只用五年,大乾的军方,纵然还有山头在,但核心权力,一定是掌在贾琮一人手中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