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就见一小身影,左瞄瞄右瞅瞅的打量着诏狱,身板晃啊晃的晃了进来
第七百二十七章 送别
?环哥儿?
看到进来的贾环,薛蟠不由大失所望,问道:你怎么来了?
随即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铜铃大眼登时睁的溜圆,嘎嘎笑道:莫非你也被关进来了?
呸呸呸呸!
贾环一阵猛啐后,跳脚叫道:你可别乱说,我怎会这般丧气?
薛蟠大脸丧气起来,抽搐了几下,扬起拳头想砸人。
可如今环三爷哪还吃这套,吊起眼睛斜眼觑着薛某人
薛蟠也终于想起,今时不同往日了,再一想眼前这位和贾琮的关系,忙伏低做小,赔起笑脸来,道:哟!环哥儿,你怎么来这了?是琮哥儿哦不,是太子殿下让你来的?
贾环哼哼了声,看着薛蟠道:薛大哥,我三哥让我给你带个话
说着,将薛姨妈和王夫人在贾家的勾当说了遍,直听的薛蟠差点把牛蛋一样的眼珠子给瞪出来。
贾环也不理,又将宝钗的事说了通,最后道:我三哥让我同你说,等见到了宝姐姐,你自己晓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当说。这么大的人了,报喜不报忧不用我教你了吧?另外回到江南后,安生些,江南锦衣卫那边已经派人去吩咐了,若见你做坏事,不用请旨,立马抓起来关进千户所大牢里,一次关上二三月!不过也有好信儿,三哥说了,薛家皇商和丰字号虽被收归内务府,但一年十五万两银子还是不会缺你,十年功夫,也够你攒一百多万两唔,就这么多了。
薛大哥,小弟今儿再说句多余的话。你薛家和我三哥并没什么情分,说起来,怨恨倒有几分。宝姐姐虽是入了宫,可那也是我三哥赏你薛家的恩典,你们可别记反了。所以,安生点,别让我三哥和我难做,知道了么?
超常发挥了一把后,贾环自我感觉极为不错,看了眼呆若木鸡的薛蟠后,摇摇头一叹,然后在北镇抚司镇抚使韩涛的陪同下,出了诏狱,折返回贾府。
荣国府,荣庆堂。
贾环入宫的消息,早被随从报回家里。
他刚一回来,就被贾芸传话,让他去了荣庆堂。
此刻,贾环巴巴的跪在地上,将进宫之事说了遍后,等候贾母和贾政问话。
虽他能在外面称王称霸,可回到家里,还是得装孙子
不然,贾政让人打他板子,他也无处哭诉去,若告到宫里,说不得他那好姐姐会再打他一顿板子。
荣庆堂内,气氛有些古怪,贾母看起来气的不轻,咬牙切齿道:如今都不是我贾家的人了,还能代我贾家决定让哪个承爵儿?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听闻贾环说,贾琮要送他去劳什子皇家军事学院时,贾母心里就有些不自在了。
再听闻贾琮还要将贾家的爵位给他,就更愤懑了。
这爵位她早就想好了,是要给宝玉的。
有了这个爵位傍身,纵然她死了,宝玉也不会没个下场。
见贾母气成这样,贾政微微皱眉,看向了贾环。
贾环被他老子一看,登时打了个激灵,忙道:老爷,是三哥是殿下说了,朝廷名器,不可轻授于人。贾家虽是世爵之族,但子弟想要承爵,也要往宗人府进行考功的。考功过了,才能承爵。
上头贾母闻言大怒,啐骂道:什么好畜生,你难道自以为比你宝玉哥哥强?
贾环皱吧着一张脸,在贾母的逼视下,摇头道:没,不敢和宝玉哥哥比。
贾母道:那你在宫里就该说明白了,祖宗这爵位,也是你能惦念的?
贾环不吭声了,瘪着嘴,歪着头,跪在那里一脸颓气。
贾政面色也不大好看,只是他自己心里都不清楚,这爵位到底想让宝玉承袭了,还是让贾环承袭了。
见众人沉闷,凤姐儿忽然拍手笑道:环儿,你方才说,是你三姐姐派人将你传进宫的?
贾环还是有些怕王熙凤的,点点头答道:是,听说三哥如今把后宫之事让三姐姐去管了。
嗯?
众人闻言一怔后,又纷纷面色微变。
这算什么?
不是说黛玉为太子妃么?
倒是凤姐儿心思转的快些,笑道:这必是太子殿下心疼林妹妹的缘故,林妹妹那身子骨哪里耐烦管家?后宫那么些人,比贾家大百倍不止,我理这家事都累的骨头缝子疼,林妹妹那身子骨岂能承受得起?不过三妹妹年纪到底小了些,太子殿下多半还要给她寻些帮手。平儿就不错
平儿若是能掌权了,那说不得快要接她进宫去逛逛了。
贾母闻言,也的确是这个可能。
想起贾家一个外孙女儿日后要母仪天下,这个亲孙女儿,说不得也能得个贵妃的位置
念及此,贾母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
不过看到贾环那副尊荣后,又皱起眉头来,喝道:还不快离了我这地儿?该死的孽障,哪里还像读书人家的公子?
贾环丝毫不在乎,巴巴的起身,与贾母贾政等人一礼后,一拐一拐的出门离去
崇康十四年,七月八日。
刚刚过了七夕乞巧,太液池上还飘着各种宫灯。
一夜愉悦喧哗后,今日一早,贾琮和叶清二人,却引着黛玉迎春探春湘云惜春等人来至慈宁宫,拜别太后武王。
明日就要送先帝入皇陵了,后日便是武王的登基大典。
大典之后,便要立刻操持太子大婚之事。
这中间几无闲暇之时,所以今日贾琮要送诸姊妹暂归贾府。
有贾琮的面子在,太后是个好说话的。
且这些日子,她偶尔也见过贾家这些女孩子,尤其是探春,颇为满意。
太后先拉着黛玉说了好一起子话,又送了不少珍宝,然后问贾琮道:元寿,这探春丫头也一道回去?
贾琮笑道:她得留下来,继续和太后学管宫事的能为。
太后笑道:合该如此,探春丫头的性子好,爽利大气,又能硬下心来。林丫头聪慧是聪慧,就是太心善了些。不过也好,难得她们姊妹们一并长大,日后不会因为小事生误会,宫里也就素净多了。
探春有些害羞,不过还是笑道:林姐姐是姐姐嘛,她让着我呢。
太后笑道:好,都好!
又问武王道:皇帝可有甚嘱咐的没有?
武王想了想,道:多派些昭容嬷嬷去贾家侍奉罢,贾家那个老太太不是个聪敏的。
太后想了想,就吩咐身边一近身管教嬷嬷,道:那你去随行侍奉太子妃罢,不要让她受委屈。
那白发苍苍的嬷嬷领旨后,黛玉含泪谢过太后武王恩典后,一行人出了慈宁宫,乘上宫辇,在二千神策禁军的护从下,驶向神京西城,居德坊,荣国府
东宫,宜春宫。
就在贾琮护送黛玉并诸贾家姊妹回贾府之时,数名锦衣卫,将薛蟠带入了东宫,交由了宫人。
又由数名宫人,引着他去了宜春宫偏殿。
许是为了安抚宝钗,今日,便是薛蟠出狱之时。
经过数日休养,宝钗的面色已经好了许多,不似先前瘦的那样骇人。
她上身穿一件鹅黄缠枝梅花云霞凤文宫纱衫,下面则是嫩绿百果缠枝莲纹妆花宫裙。
她端坐在一张八宝香妃榻上,静静的候着。
只是一双素来莹润的眼睛,此刻正在怔怔出神。
她都不知道,该如何面见家人
直到有宫人前来传禀:姑娘,薛蟠到了。
宝钗才攸地回过神,顿了稍许,芳口才吐出一个字来:传。
宫人躬身退下,没一会儿,便领了畏畏缩缩臊眉耷目的薛蟠进来。
薛蟠进来后,竟先上前两步,跪下大礼磕头道:给娘娘请安!
见曾经霸王一样的哥哥成了这个样子,宝钗止不住眼泪落了下来。
下面的薛蟠见久没动静,悄悄抬头一看,见妹妹已经泪流满面,心里一酸,也跟着滚下泪来,道:好妹娘娘,快别哭了,家里的事我都知道了,是妈糊涂了,哥也对不住你,爹没了时,让我照顾你来着,我却净给你添恼,更险些害了妹妹,连畜生也不如
别说了。
宝钗哽咽一声,道:瞧着,哥哥还好?
薛蟠闻言,也止住了泪,摸了摸自己的大脸,干笑了声,道:琮哥儿不,是殿下并没亏待我,诏狱里也分的是雅间,不脏不臭,也不用和别人挤。
宝钗闻言,缓缓颔首,看着薛蟠道:前几日,我已经和殿下说了,求他放你们回金陵老家去。哥哥回家后,切记不可再招惹是非,更不能触犯国法。好好侍奉母亲,再寻一良家女子,早日成亲才是正经。
薛蟠心里虽一百万个不愿回,可如今他娘干出这样的事来,他也没脸再在京里待了。
且事已至此,也容不得他选择,便点头应道:妹妹只管放心,我断不会再像先前那样了。等回家后,我也会好好说说妈,忒糊涂了些
宝钗闻言,面色淡漠,道:好了,没其他的事,你出宫罢。
薛蟠闻言一怔,再看了看宝钗的脸色,周遭又有诸多宫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心里忽然有些害怕,唯唯诺诺的应下后,起身赔了个笑脸,犹豫了下,还是对宝钗叮嘱道:好妹妹,不用牵挂家里,你照顾好自己,家里一切都好呢。
说罢,又谦卑的笑了笑,方被宫人引了出去。
等薛蟠的身影消失在宜春宫后,宝钗面上的冰冷忽然散去,泪水汹涌而下,伏在榻上,放声大哭起来。
心如刀绞,无过于此。
第七百二十八章 再临荣国府
太子驾行,仪派更在亲王之上。
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遮天蔽日。
销金提炉焚着御香,使得整个居德坊都遍布异香。
又有两把曲柄七龙黄金伞擎举,至尊至贵。
从者皆冠袍带履。
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礼乐不绝。
行人遥遥观之,心生敬畏。
队伍正中,三十二个健壮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龙纹版舆,恍若一座小行宫。
后面则是一溜的宫辇。
两千彪炳威烈的神策军驻满居德坊街道各处,新任立威营指挥使方英带了二百亲兵亲自前来护驾。
这等阵势,比当日元妃省亲,又何等壮观十倍!
贾家自贾母起,连贾政宝玉贾环贾兰贾芸并几房贾氏族人,还有内眷如李纨凤姐儿等人,全部候在荣国正门前。
待到巳时二刻,皇驾驾临居德坊时,阖府人无论老幼,皆跪在街边恭迎。
东宫总管太监王朝出面,尖声道:殿下谕旨:不必多礼,里面相见。
说罢,龙辇并未停顿,直直入内。
贾母心里虽憋闷,却也知道轻重,忙由李纨凤姐儿搀扶着,与贾政宝玉等人一道回了里面。
等众人回到二门时,却发现皇舆已经停了荣庆堂内。
贾母等人又匆匆赶至荣庆堂,由宫人引入内后,贾母就见贾琮正坐在那张高台软榻上,和黛玉说笑着什么。
虽然差点一口老血呕出,可贾母等人还是等上前见礼。
臣妇贾史氏,请太子殿下安!
臣贾政,请太子殿下安!
草民贾宝玉,请请太子殿下安
高台软榻上,贾琮看向黛玉,挤了挤眼。
黛玉忍笑嗔怪了眼后,贾琮干咳了声,叫起道:平身罢。
贾母贾政这才在凤姐儿李纨宝玉贾环等人的搀扶下起了身,贾母心里说不出的窘迫和尴尬,抬眼正好见贾琮正目光淡淡的看着他,不由一滞,贾琮却呵呵一笑,问道:太夫人,今日可知孤之贵重否?
贾母老脸登时涨红,嘴巴张合了几下,到底没说出话来。
便在这间荣庆堂上,她曾无数次骂过贾琮,该死的孽障下流种子,背后甚至还骂过窑姐儿生的讨命鬼,命硬克父克母克兄的扫把星
是,人家是命硬!
真命天子的命,能不硬么?
寻常人家,谁又有资格当其父母兄长?
念及此,贾母长叹息一声,又缓缓跪地道:昔日皆老身之罪过,只求不牵连家人。
她这一跪,贾政等人又纷纷跪伏下去。
贾琮轻笑了声,道:倒不是没有人上折子,请治贾家苛虐之罪。只孤与太后父皇言:无论当年事究竟如何,非贾家抚育之恩,孤不能存也。虽有贾赦刑氏等人凌辱苛虐,几不能活。却亦是政公慈爱,姊妹友善之德。太夫人虽不曾降慈爱于孤,还时常啐骂,但也无迫害之举。总得来说,贾家有功无过,功在政公。平身罢。
贾母等人心中一块巨石松开后,再次起身,于客位落座。
贾琮也不愿逼迫过甚,直言道:孤此次前来,是送林妹妹归来备嫁。待父皇登时大典之后,七月十八,便为孤与林妹妹大婚之日。一应礼数准备,会有宗人府并礼部前来指教。林妹妹在贾家时,可与姊妹们入住大观楼正殿偏殿内。平日里倒不必拘束,可在园内游顽。
说完正事,他便起身,道:便是此事,贾家行好送嫁之事,莫要耽搁了。林妹妹自与太夫人说话罢,太夫人当初虽未降慈恩与孤,但待林妹妹还算不差。政公陪孤重游一回贾府即可,孤还想再去东路院逛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