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1592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御炎

    布延汗让身边人出列,奉上了传国玉玺。

    大秦臣子们那边顿时骚动起来,一群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传国玉玺的面容,也是因为知道他们的想法,所以萧如薰今天带着三名辅臣和朝中有学问的老学究们,一起观看这枚传国玉玺。

    今人对传国玉玺的误解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认为传国玉玺的体积很大,需要两只手拿,或者最起码也要一只手抓起来的那种,反正体积要很大,符合四四方方的概念。

    但是,传国玉玺还就不是那个样子的,据记载,刘邦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是把传国玉玺佩戴在身上的,类似于佩戴一枚玉佩,因此,传国玉玺的实际大小可以参考今天的火柴盒。

    布延汗的手下将这枚玉玺装在一个小盒子里面献给了萧如薰,萧如薰让李胜上前接下,并且打开盒子,然后进献给萧如薰。

    一枚小小的玉印躺在盒子里。

    萧如薰伸手拿出这枚小小的玉印打量了起来。

    据传,秦始皇命令李斯在传国玉玺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篆字,后来王莽篡汉,玉玺缺损了一角,被用金子补缺,他得到玉玺之后又在上头雕刻汉传新王莽的字样。

    等曹丕称帝后,得到传国玉玺时加刻大魏受汉传国之玺,佐证自己天子之位的名正言顺,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表示自己的正统。

    所以传国玉玺除了李斯的八个字外,还应该有王莽曹丕和石勒留下的印记。

    萧如薰看了看底部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又看了看玉玺的侧面,见到侧面刻有『汉传新王莽』『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和『天命石氏』只剩下一侧是干净的。

    萧如薰面露喜色,把这枚玉玺递给了王锡爵,让文臣们互相传看,而自己则端起酒杯和布延汗喝起了酒,喝的及其愉快,布延汗都给喝醉了,然后才被萧如薰送走。

    他离开的时候,布延汗将传国玉玺献给大秦天子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很快,京师民间都开始议论这件事情了。

    大家都知道前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派兵北伐抢夺玉玺而不得的事情,但是现在,玉玺却被蒙古大汗主动送还,前明和大秦的高下,立刻就分辨出来了。

    于是朝野和民间都开始了新一轮针对传国玉玺的热议。

    而当天晚上,萧如薰将三名辅臣秘密召集到了自己的书房内。

    他手里把玩着这枚玉印,饶有兴趣的问道:你们说,这玉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廷机和叶向高不说话,王锡爵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回陛下的话,眼下时日尚短,我们还无法断定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萧如薰点了点头,然后随手一抛,把这枚玉印丢到了桌案上。

    依我看,它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与你们的遮羞布
    这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萧如薰这话一说出来,三位阁臣就完全知道了萧如薰的意思。

    皇帝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皇帝说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它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儿。

    朱元璋十几万大军北伐都得不到的东西,轮到我了,却给人自己送回来了,这难道不是一则很值得流传下去的佳话吗?

    萧如薰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三位辅臣。

    三位辅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连称是。

    前明太祖皇帝八次北伐未能得到传国玉玺,前明成祖皇帝五次北伐也未能得到传国玉玺,而陛下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蒙古大汗亲自将传国玉玺送回,这传出去,世人都该知道,大秦远胜大明。

    王锡爵率先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萧如薰点头。

    是这个道理,得叫人好好的宣扬一下,叶阁老,记着叫底下的州县乡的官员都张贴布告,告诉他们,叫他们宣扬,前明太祖成祖都得不到的东西,朕得到了,还是蒙古大汗亲自送来,不管识字的不识字的,朕都要叫他们知道。

    萧如薰目光灼灼的看着叶向高,叶向高连忙领命。

    臣遵旨。

    如此一来,天下人都知道消失了很多很多年的传国玉玺,大明历代皇帝求之不得的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汉家皇帝的手里,还是敌对的蒙古大汗亲自送来的。

    然后萧如薰看着这枚小小的玉玺,又伸手拿了起来,端详了一下。

    就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惹得华夏大地千百年来动荡不安,得到就是正统,得不到就是伪朝,你说这个东西它真的能代表正统吗?

    萧如薰又把目光投向了三位学识渊博的辅臣身上。

    王锡爵又开口道:回陛下,传国玉玺从始皇帝开始传承,其中的寓意非常深远,其意义远远不止一枚玉玺那么简单。

    萧如薰一笑。

    依照朕的看法,这枚玉玺,不代表权力,也不代表正统,更不代表人心,它只是一张遮羞布。

    三名辅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玉玺在谁的手上,就听从谁的号令,汉献帝当真是愿意禅位吗?当真是大汉气数已尽,一定要禅位给曹丕不成?那些食汉禄四百年的士人们就不知道曹丕是怎么坐上皇位的吗?

    不过是曹丕和他们达成了一致,曹丕能给他们更多的东西,而汉献帝给不了,底下的世家大族觉得汉献帝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一起抛弃了汉献帝,抛弃了四百年大汉

    与其说曹丕篡汉,不如说是当时的那朝廷里所有的人一起篡汉,但是篡汉需要理由啊,需要遮羞布啊,不能明目张胆地说,我就是要造反,我就是要篡汉,传国玉玺就是最好的遮羞布了。

    汉献帝献上了传国玉玺,曹丕接受了,传国玉玺到了曹丕手里,底下的世家大族们就给传国玉玺加上了一点神秘的色彩,让所有人都觉得得到传国玉玺就是真命天子。

    其实这不过是只是一枚玉印罢了,方圆数寸,还不及朕的手掌大,这就是国运?这分明是一张千百年来所有叛逆之人的遮羞布,大家要的不是玉玺,而是遮羞布,不想让自己的卑鄙和无耻暴露于世人眼中罢了。

    萧如薰握掌成拳,将这枚小小的玉印握在了手心里。

    不管是真是假,它终归是对我大秦有意义的事情,前秦失去,传来传去又回到了大秦手里,这是何等完美的寓意啊!朕的皇位更稳当了,不是吗?后世读书人也不敢妄议此事了,不是吗?

    三名辅臣忙跪下,口称『陛下圣明』。

    圣明?呵呵呵呵呵呵圣明?

    萧如薰摇头低声地笑了:王卿,李卿,叶卿,这枚玉印不是传国玉玺,是朕,是你们,是满朝文武的遮羞布啊!呵呵呵呵呵到头来,朕也免不了这俗,也超脱不了这宿命!天意啊!哼!

    萧如薰一松手,把这小玉印随意丢在了地上,跟垃圾一样,看都不看一眼。

    而后,他迈步离开了书房,留下三位辅臣盯着那掉落在地的『传国玉玺』,不知道该怎么做比较好。

    这枚传国玉玺给了萧如薰很大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萧如薰一点也不否认,所以布延到底有什么需求,萧如薰大概也能想到,明面的饮酒之后,萧如薰暗中秘密召见了布延。

    这枚玉玺是先人传下来的,但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意义了,本汗想用这枚玉玺调动各部落听命,他们都嘲笑本汗不识时务,本汗是汗国的汗王,是蒙古之主,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他们居然如此侮辱本汗,本汗不能接受。

    布延在萧如薰面前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将自己心中的仇恨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本汗知道,大皇帝陛下一定也想要边疆稳定,本汗也要汗国稳定,想和大秦和平往来,但是各部落根本不听命令,他们总是私下里决定要进攻谁,根本不理睬本汗的制止。

    比如科尔沁部落,那就是非常奸诈狡猾的一支,他们的首脑翁果岱十分凶残,为人特别贪婪,总是无缘无故进攻其他的部落,甚至敢于袭扰本汗的领地,本汗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本汗听说大秦的军队和科尔沁部落还有过联合,大皇帝陛下千万不能相信他们,他们就是一群草原狼,绝对不能相信!

    萧如薰沉默了一会儿,默默点点头。

    所以大汗的目的是为了和大秦结成联盟,让大秦帮助大汗取回曾经的地位?降服科尔沁和其他不听命令的部落?

    是的,大皇帝陛下如果愿意,本汗愿意成为大秦的盟友,和大秦步调一致,只要那些部落有任何的不轨之举,本汗愿意全力以赴帮助大秦,一起讨伐消灭他们,这样本汗的目的达到了,大秦的边境也安稳了。

    布延满脸的坚定。

    似乎真的做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



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尔沁的臣服
    萧如薰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

    大汗能有如此想法,朕非常高兴,不瞒大汗,大秦刚刚建立,北方边境若是不稳,朕也很担心,而且朕在北方草原上没有盟友,一旦出事,连个照应都没有,朕的确非常的担忧这件事情,大汗愿意和大秦联盟,朕非常高兴。

    布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顿时高兴了。

    大皇帝陛下能有这样的想法,本汗非常高兴,这,这枚玉印就是小小的见面礼,对大秦,本汗还另有大礼相送。

    哈哈哈哈,大汗太客气了!

    萧如薰哈哈笑道。

    初步和布延达成了合作意向,萧如薰笑呵呵的送走了布延,还和他约定各自派一些人商谈一下合作的具体细节,比如互市之类的。

    看来大秦关闭边境互市给他们造成的压力还真的不小。

    送走了布延,萧如薰回到了会客的宫殿。

    出来吧。

    翁果岱从宫殿内的一间偏房里走了出来。

    都听到了?

    听到了,皇帝陛下,请相信我们,我们绝对没有对大秦有任何的冒犯的想法,否则,我们就不会帮助大秦消灭女真了,布延完全是在挑拨是非,完全是在污蔑我们。

    他一直都想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不愿意,他就想方设法的对付我们!这一次,他居然还到皇帝陛下面前污蔑我们,他才是那个最贪婪最无耻的人。

    翁果岱十分愤怒的向萧如薰控诉布延。

    布延是个什么人,朕也略有耳闻,至于你们,在女真的事情上跟大秦保持步调一致,朕还是很满意的,所以朕自然更相信你。

    萧如薰伸手拍了拍翁果岱的肩膀。

    在辽东之战以后,女真内部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强硬派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女真势力大衰,廖忠遵照萧如薰的命令没有继续出兵。

    之后,褚英重建建州女真部,召集流亡的建州女真回到故地生活,但是人口和实力大为衰减的建州女真部已经无法恢复过去的荣耀,却留下了很多的仇怨,比如之前和北边野人女真的仇怨,还有和蒙古科尔沁部罗的仇怨。

    萧如薰指示廖忠,暗中联系科尔沁部落的翁果岱,允许他时不时的袭扰建州,不让他因为褚英在大秦的保护之下就不敢出手,这样逼迫褚英不断地向廖忠寻求帮助。

    廖忠给的办法就是出兵,但是出兵次数多了,廖忠表示财政支撑不住,要不然你们迁移到内地来生活吧。

    褚英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后来面对科尔沁和随之而来眼馋的野人女真的不断袭扰,实在是没办法,也阻止不了族人内迁的决心,于是只好答应内迁,开始安排内迁的事宜,时间就在萧如薰征讨倭国的时候。

    迁移过程是秘密的,路线也是隐秘的,建州女真部剩下的不到十万的人口被分别安置在了辽东大地上的各个州县乡之内,并没有聚居在一起。

    在迁移即将完成的时候,廖忠接到指示,要借刀杀人。

    于是廖忠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翁果岱,要翁果岱带领可靠的精锐假装成女真其他部落的人袭杀褚英,只要成功就允许互市,翁果岱为了换取互市,决定冒险,亲自带人埋伏了褚英。

    褚英虽然力战,但是没有成功,连带着最后一批还没来得及迁入辽东内地的亲信族人约两千多人,一起死在了翁果岱手里。

    完成这一切之后,廖忠立刻对已经迁移到内地的女真族人宣布,说这一切都是野人女真部落和海西各部落的残存势力造成的,他们胆大包天的杀死了你们的族长,杀死了大秦皇帝陛下的义子,他们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廖忠的煽动之下,长期合作之下,建州女真的人们对大秦有一定的信任,此时此刻更是同仇敌忾,愿意和大秦一起为褚英报仇。

    于是他们在大秦的指挥下和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展开了一场范围小烈度小但是持续时间很长的报复作战,搅的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鸡犬不宁,科尔沁部落从中牟利不少。

    所以虽然萧如薰在名义上关闭了边境互市,但是科尔沁却因为屡次出兵而可以得到不少利益。

    相比之下,一直没有门路的察哈尔部的布延就十分焦躁了。

    科尔沁和他一直不对付,两部落相互敌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汉人重新崛起,不和汉人联盟抢占先机,自己这边就将永远无法恢复黄金家族的声威和地位。

    所以,即使需要付出代代相传的珍贵的玉玺,他也要和大秦达成联盟。

    但是他并不知道科尔沁的翁果岱就在他抵达之后一个人带着小部队轻装简从的赶到了京师,在大秦官员的安排下悄悄觐见了萧如薰,并且在萧如薰的安排下旁听了萧如薰和布延的会谈。

    然后十分恼火的向萧如薰控诉这个混蛋的所做所为,表达了自己愿意向大秦称臣而不愿意臣服布延的强烈意愿。

    他跪下来向萧如薰表示自己的臣服意愿。

    你放心好了,布延我是不信任的,前明和蒙元一直都没有和解,前明未能彻底消灭蒙元,蒙元也没能夺回中原,而大秦继承前明的一切,道理上来说,朕和布延还是敌对的。

    萧如薰亲自弯腰扶起了翁果岱:你和科尔沁愿意成为朕在草原上的臂助,朕是很高兴的,能有你们帮助,朕可以做成很多事情,朕更相信你们,至于布延,胆敢和朕平起平坐,也要有那个实力。

    翁果岱对萧如薰的态度表示高兴。

    陛下愿意相信科尔沁,是科尔沁的幸事,以后布延但凡又想要动兵的迹象,科尔沁一定全力相助。

    嗯。

1...569570571572573...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