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1592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御炎

    他们的国内会很快出现一大帮免费的没有任何需求的秦吹和精秦,大秦的一切都是对的,大秦说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大秦皇帝的旨意不能违背,否则就要死。

    国内的政治风向迅速转向,原先对大秦强势介入的不满和想法会迅速消失于无影无形。

    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敢对大秦呲牙裂嘴,国内不管怎么弄,牵扯到大秦,清一色的全方位认同不敢唱反调,否则大秦不动手自己都要给自己人骂死。

    一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全面倒向欧美的过往。

    经济科技军事上全方位的落后,那种怎么看也看不到头的绝望的感觉,怎么追也都是徒劳的无助的感觉,将国人的一切自信都给摧毁了,不到十年,舆论全面倒戈,自信完全崩塌。

    实力差距太大,会很容易让人变得卑微而渺小,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哪里都是错误,哪里都是问题,对方的一切都是对的,连对方的空气都是香甜的,月亮也更圆一点,只有学习对方甚至是复制对方才能成功。

    尽管民国的血泪经历和其余一些国家的惨痛过往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取死之道,但是人是健忘的,而且巨大的差距总是能蒙蔽人的双眼。

    找回自信不是靠宣传几句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而是要靠硬实力的发展,怎么失去的,就要怎么夺回来,硬实力发展了,软实力才能发展。

    只有实力差距缩小,属于自己的自信才能逐渐被找回,并且最终压过曾经仰望的对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找回完全的自信,屹立于世界之巅。

    阅兵式向外界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大秦无比强大,是尔等怎么追都追不上的,所以,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头唱征服吧!

    面对大秦的强悍力量,你们有胆量面对大秦的怒火吗?

    没有,真的没有,一丁点都没有,除非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否则是真的没有。

    除了阅兵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就是马球比赛。

    萧如薰一直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借助饮食的改善和体育运动来实现人民体质的增强,他所大力推行的饮食改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花生和大豆的大面积种植,油和豆腐的大量供应与不断下降的价格让他非常高兴,这是他一力推动和主张的事情,他要让每户人家都能吃得上油水,让每户人家都能吃到足够的蛋白质。

    千百年来不论盛世还是乱世,老百姓们只能吃糠咽菜,吃不到油水,连盐都不一定能吃够,盛世和乱世对老百姓的区别在于能否多吃一点糠多咽一点菜,以及能否更方便的活命。

    于是才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悲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盛世乱世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很大,但是也可以说并不大,因为无论盛世乱世,能够享受到利好的永远不是老百姓,文化不属于他们,娱乐不属于他们,精神生活也轮不到他们。

    他们只能日复一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给贵族地主老爷们做牛做马。

    萧如薰并不敢说自己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至少他在努力。

    他努力的把土地分给普通老百姓,减免他们的税收,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提供农业指导和相对公平的生产环境和法律环境,竭尽自己所能惩治贪官污吏,给他们多一点的关怀和照顾。

    所以老百姓们愿意给萧如薰立生祠,说他是圣君,对他顶礼膜拜。

    他希望老百姓可以幸福一点,吃饱一点,吃到些油水,吃到些肉,偶尔,偶尔也能有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
    朱元璋希望给全天下的穷人盖房子,凶猛的杀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同情和照顾贯穿始终,虽然人亡政息,但是洪武年间老百姓的日子毫无疑问是稍微好过一点的。

    萧如薰不知道自己死后自己的政策是否会延续下去,但是至少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让老百姓轻松一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喘口气,并且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识字。

    只要识字,就有改变未来的希望,不管多么渺茫,至少有。

    中央政府越强,百姓越安稳,则大秦就会越强大。

    至于体育运动层面,马球比赛只是这个环节当中的一小步,通过在藩属国面前举行的马球比赛,萧如薰计划将他们推广到藩属国之内。

    这样一步步来,进而实现类似于英联邦运动会这样的运动型赛事,增强大秦和藩属国之间的往来。

    以萧如薰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他喜欢什么,下面人自然会绞尽脑汁的迎合奉承他,他的目标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威望将这些运动推广到大秦和整个藩属国的范围内,拉开体育赛事的帷幕。

    现在在大秦军中流行的足球马球和篮球三大赛事很受士兵们的欢迎,并且渐渐也得到了京师老百姓的欢迎。

    有时间的话,每当军队比赛的时候,就会有不少老百姓拖家带口去观看,以至于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军队比赛的时候,事先会有人通知,然后下面人会自动组织起来去看比赛。

    今天这个部队对抗那个部队,明天那个部队对抗这个部队,军队和军队的对抗结束了,老少爷们儿还是不尽兴,那就自己也来弄,弄个小规模的比赛,你和我比,我和你比。

    如此一点点地将这样的活动推广到民间,总比三三两两闲下来在茶馆里面唠嗑要好。

    隆武盛世逐渐发展起来,这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京师大道上叫卖的商贩和来来往往摩肩接踵的人群就是明证。

    那么多的商品,那么多的交易,以及五大通商口岸节节攀升的商税数额,一切的一切都在显示隆武盛世正在到来。

    对于这一点,上街闲逛的布延汗和翁果岱还有李昖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抵达北京进驻之后,他们花了几天时间了解了一下礼部的流程,和礼部的官员学习了一些东西之后,就进入到了自由活动阶段。

    大秦官方对他们没有过多的限制,除了一些要紧地方不能涉足之外,商业区是完全开放没有限制的。

    大秦首都的商业自然相当的繁荣,藩属国的国君们和北边草原的部落酋长们何曾见识过如此繁华的商业贸易?

    早上很早就开市了,一直到半夜还有夜市接着开放,真正的休市时间也就三个时辰左右,其余时间总是有商人在叫卖。

    大秦帝都没有宵禁这个说法,虽然晚上城门会关闭,但是城池内还是一样的繁华。

    更让这些人感兴趣的是,整个帝都的路都是砖石路面,而不是他们熟悉的烂泥路,大秦帝都的路面都是以砖石铺就,相当的平顺整洁,踩在上面走起路来很舒服,也不用担心鞋子脏掉,也不用担心下雨路面很烂无法行走。

    他们本以为只有皇宫里才有砖石路面,结果大街上也有。

    而且大秦首都也没有难闻的臭味和骚味,街头上看不到任何的脏东西,哪怕是小巷子里面都没有人随地大小便,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被称之为『公厕』的建筑,很多行人要是有三急,就会进入其中解手。

    皇帝陛下喜欢整洁,认为卫生非常重要,所以京师的地面不单单是用砖石铺就,还设置有很多的公厕,专供行人解手之用,路上还有很多负责打扫卫生的扫地工。

    而且为了防止有人恶习不改,皇帝陛下还规定了惩罚措施,随地大小便的要被带到官府里打板子抽鞭子,当众被扒下裤子打板子抽鞭子,然后还要罚钱,这样罚了一阵子之后,就再也没人敢在京师随地大小便了。

    对于布延汗的疑惑,跟在身边的外交部翻译人员是如此回答的。

    哦,原来是这样。

    布延汗就跟个刘姥姥进到大观园里一样,被大秦帝都的清洁干净和种种新奇的见闻给弄得一愣一愣的。

    回想起自己部落里面的脏乱差的样子和难闻的味道,布延汗只觉得差距之大令他感到无比的沮丧和郁闷。

    身为蒙古帝国的大汗,自己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萧如薰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要是让我来过,该有多好?

    他悄悄的这样想着。

    他甚至不敢大胆的想,因为他行走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一队一队手持武器巡逻的精锐士兵。

    繁华之下,是坚强的军力在支撑,有些人甚至连小心思都不敢光明正大的想。

    无独有偶,翁果岱也是一样的感觉,当然作为他来说,他并没有思想上的包袱,只觉得大秦的人都生活在仙境里,而他生活在猪圈里。

    砖石路面,漂亮而保暖的房屋,气派的高楼建筑,雕龙画凤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香气四溢的小吃

    个中差距之大,足以人仰望。

    大秦帝国的强盛,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

    翁果岱看着从身边走过的一列十数名气宇轩昂手持精良武器的巡逻士兵,将心中的心思狠狠的摁了下去。

    李昖和随同的官员也是一样的感觉,李昖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但是身边随同的官员有前明时期就不断来到北京办事的,一路观看下来,也觉得变化之大令人咂舌。

    京师昔日里看来和王京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是占地面积和建筑多寡,现在再一看,完全是换了一番模样。

    李昖身边的经常出使前明和大秦的官员忍不住感叹道。

    一起出来的外交部官员不无自得的说道:那是自然,当今陛下所作所为处处出人意料,但是办完事情之后,所见所闻就连我们这些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就说这京师,早些时候随地大小便的比比皆是,小巷暗道里骚臭难闻,甚至能看到动物死尸。

    现在想起来,这又如何算做帝都?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京师是如此的洁净,砖石路面完全不会泥泞,地面上有杂物也会有人清扫干净,若有人敢随地大小便随地丢弃脏污物件会被立刻抓起来达到官府打板子罚钱,久而久之,一切自然变好。

    李昖边走着边点头,看着往来不断的行人和路边叫卖的小商小贩,还有京师气派的建筑高楼,再回想起自己引以为傲的『王京』,不由得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和失落感。

    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要是当日我选择了内附,来做大秦的王爷,生活在京师,是不是也能这样?

    这样的想法只出现了一会儿,就给掐灭了。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朝鲜好歹还有权力,在大秦,只能当个闲散废物王爷,还能做什么?

    李昖对于这一点倒是看得很清楚。



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
    作为大秦帝国的储君,萧如薰对萧振邦的培养和教育是丝毫不放松的。

    从早些时候亲自带着他处理朝政亲自抚养一直到现在,即使交给知识渊博的老师也不会减少亲自教育的时间。

    一有时间萧如薰就要检查振邦的功课,没时间挤出时间也要来检查振邦的学习情况。

    在萧如薰给振邦安排的老师所传授的四书五经基础学识之外,萧如薰还叫振邦用闲暇时间读《韩非子和《商君书。

    他让振邦提出自己的疑惑,自己比较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之间的差异,并且进行思考。

    眼下虽然诸事繁多,但是萧如薰依然会挤出时间给振邦解决自己的疑惑,紧抓振邦的思想状态,不让他的思想状态脱离预设的轨道之中。

    萧如薰经常就一些很有意义的话题和振邦展开讨论,引导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让他偏听偏信一家之言。

    孟子所言,人性本善,但是荀子所言,人性本恶,父皇,孩儿实在是疑惑,就询问了老师,老师说人性本善,之所以作恶,是因为后天教育不当,所以应当更加专注于后天的教育,可是孩儿总觉得这样说也不太对。

    振邦满脸的疑惑,怎么想也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

    萧如薰拿过他手里的《韩非子翻阅了一下,然后关上了书本。

    如果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那么法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每个人都是恶人,国家又该如何存续?

    父皇的意思是

    振邦不是很明白萧如薰的意思。

    为父的意思是,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好或坏的一面,只是看他所处的地方和状态以及他所经历的事情。

    振邦恍然大悟:那就是说孟子是对的,人就和水一样,并非自己天生不善良,而是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同,被逼无奈?

    萧如薰摇头。

    不是那么简单的,人是人,水是水,孟子生活在战国大变革的时代,他所说的这一切,都带有辩论的意味,即支持自己的言论,拼尽一切方法,证明自己是对的,比如白马非马,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那样的时代和背景之下,孟子所说的一切都带有极其强烈的他本人的欲图,为了证明他是对的,任何人都是错的,与此相对,韩非子亦然,为了证明他是对的,他也能将其他学说都当作是错的,所为的,无非是个人和学派的利益。

    振邦又有些迷糊了。

    那到底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呢?

    萧如薰笑着摸了摸振邦的小脑袋。

    这重要吗?

    父皇以为这不重要吗?

    振邦疑惑地看着萧如薰。

    大秦没有法度吗?大秦没有教育吗?孟子所说的和韩非子所说的应对方法,大秦都具备了,作恶的人,有法律严惩,正常的百姓,可以得到国家的教化,既然大秦都具备了,性本善和性本恶对于我们而言,还重要吗?

    振邦还是懵懂不解的样子。

    萧如薰叹了口气。

    振邦,为父让你学习儒学和法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增长学识,更希望让你知道,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学说,而她们所处的时代,是战果大变革的时代。

    诸子百家争鸣,每一家都竭尽全力证明自己的学说是对的,让统治者采纳他们的意见,任用他们的学子,助长他们的势力,你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振邦眨了眨眼睛,想起方才萧如薰所说的话。

    为了他们自己?

    对,他们争鸣,他们辩论,不是为了真理,不是为了真的将性本恶和性本善辩论出个所以然,而是为了私欲,为了让统治者相信他们,接纳他们,给他们权力,让他们上位,享受荣华富贵。
1...571572573574575...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