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熊廷弼是谁那是个狠人,李永芳不想自己效忠的主子被人废了,要不怎么说,最了解汉人的还得是汉人自己。
若杨镐这般作为,他指定高兴,但熊廷弼是个阎王,是李成梁、李如松之后,最为忌惮的人物。
眼见情况越闹越大,反而一时收敛
037 硬核表扬
布扬古还没说完,熊廷弼便打断与他。
“建州廯疥之患,无足挂齿,建奴听见我的名字,若是还敢来,算是个男人。只怕这会儿,早躲回深山老林当鹌鹑去也。”
是对敌人的蔑视么不可能,熊廷弼以前做辽东巡按时,便几次上奏朝廷要求加强对辽东的控制,削弱建州部,现在事出反常,更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布扬古心里猜度数种原因,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直到他走出大帐,脑子依旧一片混沌。但至少有一点确定,建州部绝对讨不得便宜。
建奴那厮还想攻城略地只怕回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布扬古走了之后,熊廷弼把目光转向几个护卫,其中一人便拱手示意,“经略。”
“世贤,你觉得布扬古如何”
此人正是副总兵贺世贤,是个敢战之人。只是不知为何,在此充作护卫。
“经略虚虚实实,布扬古琢磨不准,要我看,如此一来,他根本不敢和建奴妥协。但是,指望他们配合作战,恐怕也不妥。”
“当然不能指望叶赫部,怎能把取胜的希望交在他们手上。只要在焦灼的时候,布扬古在背后捅一刀就行,你觉得可行”
贺世贤笑道,“那是自然,布扬古与建奴也算是深仇大恨,苦于对方势大,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给他一把刀,不把建奴扎个透心凉,就是个没卵的家伙。”
“若是能捅刀子最好,不过莫要放松警惕,只要他不帮手就行。”
按照之前熊廷弼的想法,自然是要一起干掉,管它什么叶赫部、建州部、察哈尔之流。
但是,现在大明军力有限,实力不允许。
只能按照过去李成梁的套路,拉一路打一路。
当然,拉拢的对象变成过去的敌人叶赫部,打击的目标变成过去的盟友建州部。
从来没有永恒的敌人或者朋友,国事更是如此。
两人讨论完有关叶赫部的事情,熊廷弼吩咐道,“李怀信出列,准备的如何”
“经略,杜松已经接到朝廷调令,这几日正在盘桓。”
“你也是个不争气的,有甚可盘桓,拿着命令赶走他便是!”
李怀信嗫喏几句,终于没敢接话。
杜松是何许人,人称“杜太师”,他光腚满地跑的时候,人家已经积功为宁夏守备。
要不是因为杨镐的事情闹得太大,还担心熊廷弼号令不动,怎么可能把他调来代替杜太师。
不过好在杜松麾下不少延绥士卒,他李怀信也常年镇守延绥,算是有的放矢。
看着他没说话,熊廷弼自然知道李怀信担心什么。
“明日,某不管杜松走不走,你若是还没有统帅西路军,便自己捆了上京请罪!”
熊阎王的脾气真他|娘的臭!李怀信直想骂娘。
好歹你是辽东经略,催催杜太师也好,怎得直接就把锅甩过来呢
熊廷弼才不管李怀信怎么腹诽他,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即便是方从哲的来信也要放在后边。
没办法,一到辽东杀得人头滚滚,御史们一番参奏少不了。不过大多是查有实据,即便没有查清楚,也没有冤情出现。
但是对士气多少有影响,方从哲还是嘱咐他大局为重。
看见一小队民夫装扮人进来,熊廷弼将信丢在一旁,站起来颇为兴奋的道,“找到了”
“经略,幸不辱命,找到几处,其中两三处距离十分近,可以直接建。”
熊廷弼一拍大腿,“如此甚好,等到那厮到了,便开工!”
对于辽东局势,熊廷弼绝对是这个时代最清楚之人。
当初听闻水泥奇效之后,他便费了些心思,找到水泥配方。野战不可避免,但绝非长久之计,只有重新控制住辽东要冲,徐徐图之,才可彻底解决。
熊廷弼在调动民夫劳役完毕之时,方书安
038 那里有块地,它又大又黑
“你再胡咧咧,就跟老夫一起在辽东待着吧。”
“别,别,有话好说。事情明摆着,朝中有人看透,但是装作不知道。还有人呢,一直在轻视建州部,认为是个可以争抢功劳的机会。剩下的,纯粹是为了党争,夺权而已。”
“所以”
“所以最大的战场其实是在朝堂。”
说到此处,两人同时笑了,方书安说,“这就是您不愿和那些蠢货为伍的原因吧。”
熊大笑着不说话,有些事情,你知我知便是。
不过,方书安可不想就此打住,他调整下思绪,继续道,“您可曾想过,或许您的决定,可能毁掉大明呢”
熊廷弼脸都绿了,“胡说八道,你的嘴比我还臭,大明有的是人能镇住建奴,怎么有你说的夸张。”
方书安眼角通红,“没有什么不可能,建奴虽然怕您。但是并非他们不堪一击,相反,只是一直在隐藏实力,等到一个能够替代您,却又足够蠢的人。或者一个只怕此处当作向上台阶之人!”
“朝廷不会坐视!”
“若是朝廷只剩小人呢”
“圣天子他……”
“若是天子没有帝王之术呢”
“不可能,怎么会……”熊廷弼话未说完便愣住,不是没有藩王继位的例子。若是建奴真的没有输掉,在那种情况下再有昏招,大明即便不倒,越要深深掉层皮。
“你是说,太子他……”老熊一边说着,竟然头一次有了颤抖,他还以为,方书安真的知道什么关于继位的细节。
当然不会给他胡思乱想的机会,方书安解释道,只是一种极端的可能,万一遇到帝王更替,没有人惦记辽东之事,廯疥之患终归成为压垮大明的稻草。
“所以你接近太孙……”熊廷弼突然意识到什么。
“不,我接近太孙只不过是因为他喜爱科技和手工,但并不耽误他掌握帝国,您也看到,水泥便是科技的功劳。以后此类发明越多,我大明便会日益强大。”
熊大觉得,站在他对面是个白发苍苍而又睿智的老人,深不见底。
两人说着说着,话题也就愈发的发散……
“朝廷之所以不愿掌握开原以北之地,大多以为其贫乏苦寒,入不敷出,殊不知那里才是宝贝。”
对于方书安大言不惭的吹牛,熊廷弼兴趣寥寥。
不怪他,历史上对那一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一直罕有开发。
哪怕是闯关东时期大量的移民,也未能全面开发黑土地的潜力。
情况一直到20世纪才有变化,北大荒在解放后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产粮地。
原来鸟都嫌弃的荒地,成为全国第一大粮仓,保证华夏人口直接进入十亿数量级。
“您看,咱们脚下的土地远比京城肥沃,究其因,不过是数千年来,极少人耕作。当年关中也是八水绕长安,千里沃野,唐以后竟然养不起一国之都。往北,那有大块平原,还有灌溉的河流。土地都是黑色的,千万年无人耕作之下,您想想,都是无人耕种的荒地啊,能种出多少粮食。”
对于此番话,熊廷弼不动心那是不可能,若是按他所说,一把火烧完就能耕种,几乎不要施肥。
只不过他十分好奇,这小子是如何知道的
方书安自然不会给他找到漏洞的机会,用去收集裘皮老山参等商人话敷衍,并且不只是一个人如此说。
如果真的有千里沃野,那老熊真的是动心了,他不是没动过屯田的心思,但是开原抚顺附近还是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屯田,并且气候过于寒冷。
当然,无数良田之前,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nb
039 李如柏出兵
一开局用的俱是顶尖之人。
卢象升、孙传庭青史留名,还有个开外挂的方书安。
几人在此刻的辽东,绝对是参谋最佳人选。
很明显,奴儿哈赤虽不打算与熊廷弼正面决战。但较量还是要有,队伍拉出来不能仅仅做巡山的大王,至少也要有些收获。
刚刚好,便有人便自动送上门。
辽东总兵李如柏趁着奴儿哈赤游弋萨尔浒时,在鸦鹄关打一把秋风,杀掉不少对方农人。
建奴倒也不含糊,直接派人找到他头上,要求赔偿损失!
如今书信已然放在熊廷弼案头,这等骚操作倒让熊大有些理不清。
或许觉得建奴是恶心自己,李如柏才欲出兵吧。
只是现实情况并不允许全面开战。
明军号称四十万,其实也就调动十二万,并且如今还有小部分尚未就位,并非大战好时机。
但是,麾下将领们并不认为如此,在他们眼里,现在正是击破建奴的绝佳机会。
李如柏此番何意,每个人心里都有些想法,不就是想自己抢到平辽头功么。
“经略,既然李总兵要动,不如咱们一起,杀建奴个片甲不留!”
“叫俺说,让李总兵去试试虚实也不错,咱们还有兵马在路上,等等他们。”
“李总兵是要作甚,咱们可还没有准备妥当,他便要抢功么”
下边的军官各自发表这意见,但是却没有一个从全局考虑。
并非是众人短视,只是还没有什么人能够扛得住大明如此大规模的进攻。
上次播州杨应龙,号称飞鸟难渡,已然成为风中尘土,过眼烟云。
只不过,军官们没有猜测过熊廷弼的心思,自然不知道,他从不敢奢望一次战役能够解决建州部。
不然,也不会糜烂十余年。
“李总兵愿意试试,那边试探下建奴实力便可,切忌孤军深入。其它几路人马固守原地,等我号令!”
什么都不做肯定不行,别说朝廷那里,就是眼下下属都快弹压不住。
现在还能趁着兵将没有到齐压制,等到各路兵马到了,或许真要有一番硬仗。
可是,熊廷弼并不想这样,他的心,早就飞向了方书安说的北大荒。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李如柏的命令刚出大营,便有战报传来。
东海忽而哈部降建州部,而忽而哈部正是原来的胡里改路,也就是方书安口中北大荒的位置,那里,黑土地绵延数千里……
听闻消息的熊廷弼坐不住了,简直是瞌睡便有人递枕头,忽而哈部叛敌,正给他一个去探索黑土地的借口。
营帐内,只有熊廷弼几个亲信和方书安等四人。
“忽而哈部叛敌的消息想必你们已经知晓,我已命探子前往查探,如消息属实,在压制住建奴以后,便伺机北上,占据有利地形,修堡建所,为屯田戍边做准备。到时,水泥可要跟上。”
水泥是熊大明面上召集四人的借口,别人也知道这事只能靠眼前的年轻人,尤其是首辅家孙子。
但是方书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要自己再给他些底气,毕竟中原王朝官兵的脚步,很少踏上那片寒冷的土地。
“经略放心,黑土地虽然苦寒,冬日极冷。但一年一收没有问题。况且水旱天灾比之南方少上许多,只要保证安全,必是我大明理想粮仓。”
如今中原灾害不断,粮食时有短缺,并且土地兼并厉害,多少人无地可种。
能保证人均田产上去,莫说是流放,就是将移民迁移来此保证他们饿不死,都能促使北大荒成为大明北大仓。
熊廷弼看着方书安画的示意图,若是真能开辟出一万万亩耕地,那么对于现在的缺粮情况势
040 中伏
手下百户看着烟柱,问道。
“算了,不是我们的人,先管好自己。”
多半个时辰功夫,军卒们进食完毕,继续开拔。
看着渐渐整齐的队伍,李应祖心中稍安,但是再回头时,刚有的安心消失不再。
后头,炊烟依旧未曾散去,还和之前差不离。
他们……这是要吃饭到日落
怀着对后队的鄙视,李应祖继续征程。
殊不知,眼前的情形已经落在远方山头上——莽古尔泰眼里,他的任务便是切断明军后退路线。
李应祖走走停停,日落时分,不过刚走出五十里,不是他们走得慢,是后军跟不上进度。
稍微走的快些,后边连个鬼影子都看不见。
真是……这要是在以前父亲治下,那些人早就被军棍打的亲姨太太都不认识。
眼下情况,直到现在他都不清楚,二叔李如柏是否出了鸦鹄关。
行军都是此番状态,也就难怪清河会被轻而易举的攻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