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尤其是学院的教学等,更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当丽塔和苏菲娅入手之后,她们能很好的承担起初学者的教授。

    需要方书安出面的时候,就是后边难一些的课程和更加有难度的一些实验。

    只是么,他想歇着,却不见得能歇着。

    自从能力提高以后,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找上门来。

    一个寻常的伤情,最终引起不寻常的故事。

    锦衣卫一个小旗,在担任学院护卫时候,意外受伤,原本,不过是小伤,他也不碍事。

    谁知道,由于处理不当,慢慢的变成炎症。

    而且,由于受伤的环境比较差,所以感染来的异常猛烈。

    若是在过去,基本上没得救。

    若是夏天,炎症会很快化脓,而且因为创面面积大,化脓的程度会很厉害。

    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会变成脓毒血症,最终导致死亡。

    可以说,化脓到一定地步,只有听天由命。

    好在!

    方书安已经试制出青霉素,而它的使命,就是在一般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控制住严重炎症。

    可惜,还没有合适的注射器,想要肌注或者静推都比较困难。

    还好,伤情是大面积外伤,主要的炎症也都在皮肤上。

    方书安命人用酒精处理伤口之后,再撒上青霉素。

    还好,小旗不属于敏感型体质,青霉素很快的发挥作用,前一天还是化脓的伤口,第二日竟然有要结痂的迹象。

    经过三日,原来无法直视的伤口,都开始结痂!

    那是好事情,开始结痂便意味着,伤口的愈合功能恢复,不用继续发炎。

    本来是必死的事情,在新药的作用下,竟然奇迹般的活下来。

    这是对青霉素最好的炎症。

    锦衣卫小旗,也成为抗生素治疗的第一人。

    事情到这一步,按理说该结束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小旗不是普通人,他也是锦衣卫世家,兄长恰好是朱常洛的侍从官。

    在听完小旗的故事之后,朱常洛意识到,这又是方书安搞出来的一个重大发现!

    其重要程度,比他弄出来的那些什么单车之类,更加有价值。

    能在鬼门关上将人救回来,还是十分难处置的化脓,那对于伤员的意义太大了,在作战中,无形中就能降低死亡率。

    都不用仔细思考,朱常洛就能意识到其中的价值,他极为重视,急招方书安进宫。

    听说是青霉素的事情,方书安心里有底,准备好需要的东西,便向皇宫里进发。

    青霉素这样容易致敏的药物,在还没取得一些临床数据之前,方书安是不敢大规模进行推广的。

    最主要的是,他还没有解决针头的问题。

    注射器好说一些,玻璃工艺越来越成熟,制造些可蒸煮灭菌的玻璃注射器,问题不大,稍微克服工艺难题就行。

    但是针头呢那个是考验工业底子的事情,以现在的工艺,方书安不保证能做出来。主要的是,他现在并没有那方面的人才储备,想要开发都困难。

    一边思索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边埋头赶路。

    走在紫禁城中,方书安恍如隔世。

    现在的紫禁城是高门大院,禁卫森严,前世时由于工作原因在北京进修,没少逛过这地方。

    除了第一次真的参观,其他都是给朋友当导游,在外人眼里极度神秘的紫禁皇城,方书安一点都不好奇。

    了不起也就是大点的房子,走起来还费劲,也不知道待的个什么劲。

    带路的小太监看方书安模样




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
    空心针,基本上属于大明工艺的顶尖技术了,即使是朱常洛,也不能马上就拿出来。

    不过工部以及某些造办处,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老妖怪,不见得就做不出来。

    听闻方书安的需求后,他便安排王安去寻找,或许宫里就能找到高手也说不定。

    对于此观点,方书安开始还有些疑虑,不过想想大明工匠确实有奇人,他也就释然了。

    连簪子都能做成空芯,做成针头的话,或许真是不是想的那么困难。

    如果能找到,那自然是更好。

    难题有人负担之后,方书安也能将精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

    可惜,他还没有完全投入到下一件事情,其他的突发状况总是会层出不穷的过来。

    算起来,秋叶遍京的时间还没有多久,但是气温下降的太快,所以叶子掉落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即便是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全部出动,几乎都赶不上黄叶掉落的速度。

    当最后一片落叶坠地之后,寒霜越发频繁的侵袭京城。

    与之相反的是,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方家打卡十数次的熊芷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其中有蹊跷么那肯定是有的,方书安心里犯着嘀咕。

    仔细回想,应当是那日之后,她便再没露过面,并且,熊家开始起色的生意,也逐渐也交给熊芷雨。

    是灰心意冷

    定然不是,熊家正在蒸蒸日上,她没有理由远走天涯。

    人一旦习惯了她,突然不再出现后,多少会让人不适应,比如说,方书安的祖母,每次见到孙子都要提一嘴。

    会过问熊家大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得到方书安确定没出事的回答后,才做安心。

    但是老人家依然会念叨着,这个不算方家人的姑娘。她在老人家面前出现的频率,比很多方家的子女还要多!

    一般这类人,很容易被主家人嫌弃,但是熊芷晴不同。

    也不知道她用的什么法子,方家的女人几乎都喜欢熊家大姐!

    那可就是十足十的功夫,异性相吸不难,同性还能不相斥,那才是真的有难度。

    由此,方家内宅被熊芷晴收拾的十分妥帖,仿佛天然的方家女主人。

    林月华自然紧张,意识到熊大姐的做法之后,同样是更是不计成本在方家撒好处。

    她也有样学样,坚持每日都去给方书安祖母问安。

    说句难听的,就是方家那些孝子贤孙,也不见得能做到如此。

    虽然林月华比熊芷晴起飞的晚,但是她做的更加到位……

    所以,总算是稍微拉回些印象分。

    而那些得了好处的方家女人,也不好明面上偏向谁,面对两人时都笑得像个弥勒佛。

    若是老祖母惦记也就算了,当连续十数天没见到熊芷晴,林月华也察觉出异常。

    联想到此前的事情,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必须要查清楚,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其弯弯绕绕,不如直接去找熊二姐问问。

    想好便行动,林月华带着婢女,装上礼物,便驱车前往熊家的新宅子。

    比拼规模,自然是与林家有差距,但是比此前的小院子好上很多。

    门子听说是林家大姐,赶紧去回禀。

    如今熊家和林家算是生意上的伙伴,门子自然知道孰轻孰重,至于其他的故事,他也就是私底下嚼嚼舌根子,表面上不敢表现出什么。

    看见芷雨娉婷的走来,林月华整理下思绪,露出热络的笑容,说到。“芷雨妹妹旬日不见,别来无恙。”

    芷雨盈盈一福,回道,“托林姐姐的福,小妹就是刚接手,有些不习惯。”

    两人客套一番,便步向花厅。

    一边走着,芷雨笑眯眯的问,



395 问还是不问?都是个问题!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问,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问一个姑娘家那种问题,熊芷晴没有当场翻脸都是好的。

    但是,如果发生了而又没问,也是个问题!

    问还是不问

    都是个问题!

    方书安想来想去,可能还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吧。

    如果说,熊芷晴的事情是一个插曲,那么另一件事情,则是个会引发地震般的存在。

    方书安回到学院他的房间,宋应星便一脸神秘的挤了进来。

    进来之后,老宋先不说话,鬼鬼祟祟的看看来的方向,确定无人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关门。

    “老宋,你这是干什么”

    方书安有些纳闷,宋应星突然间如此谨小慎微,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很重要,我不知道他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总归不算小就是!”

    见他所得严肃,方书安也收摄心神,深吸一口气,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你说吧,我听着,若是不便流传的事情,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就算完事。”方书安算是给他一个保证。

    “你最好了,不瞒你说,此事我听闻以后,只敢与你说。”宋应星明显有些慌张。

    “说罢,无碍,多大的事情,有我、有学院呢,再不济,还有家祖。”

    方书安蹡蹡的拍着胸脯,宋应星才小声说着,“制作望远镜的苏茂珍,发现一个了不得的事情,原来,月亮上,没有神明!没有玉兔,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仙子!”

    “哦”方书安强忍着笑容,故作疑问道。

    月亮上有什么,方书安当然知道,也就是一些环形山,除此之外,连水火都没有,怎么会有神仙

    “老宋啊,那些东西,到底都是传说中的事物,现在没发现,原本就是正常。”方书安安慰着他,说着。

    可是,宋应星并未得到安慰,依旧紧张兮兮的表情,“这还不算,他们发现,太岁、荧惑等等,也都是普通的大圆球,看不出任何神仙迹象,而且,他们应当和月亮一样,就是个巨大的石头!”

    竟然能看出来,行星是石头,那真是了不起的发现!

    “苏茂珍如何能确定,那些星星都是石头呢”方书安明知故问道。

    “月亮看着明亮,但是用望远镜看去,能清楚看清上边的东西,尤其是在白夜交接之时,更加方便。

    看到月亮以后,他便看其它星星,最后发觉到,天上似乎有两种星星,有的能透过望远镜,看到表面都是石头。而有的,像是日头那样,本身就能发光,或许,日头这样的,才算是神明!”

    额……

    方书安听着还算激动,谁知道最后还是纠结到神明的事情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人类的水平有限,无法通过理论去解释一些东西的时候,便去创造对应的神明,来解决对应的问题。

    古人不懂的雷电产生的原理,便只好去创造雷公电母,或者雷神来解决雷电的问题。

    下雨,掌握不了原理的基础上,便搞出雨神,风神河神,都是用来解决暂时还没有认识到的原理。

    至于苏茂珍会说恒星是神明,也是他找不到合适的理论去解释当时的现象。

    如果他知道什么是核聚变、什么是恒星发光的原理,自然也就不会向神明那里靠拢。

    牛顿晚年就是无法解释第一推动的来源,最后只好向神学去靠拢,妄图从神学当中找到最原始的推动力解释。

    按照方书安的理解程度来说,宋应星或者苏茂珍他们,自然是还停留在较为浅薄的程度。

    但是对于大明的文人来说,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高度!

    能将恒星和行星做简单的区分,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nbs



396 美貌是本钱也是元凶
    天文学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家和钦天监的禁脔,在他们的认知里,天象,藏着人世间最为高深的秘密。

    所以,此事数千年来,都是一些专门的人员在做,除非必要,否则绝不外传。

    或许他们公布自己的发现之后,不会像布鲁诺一样,被火烧死,但是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

    至于到什么程度,方书安也不敢说。

    现在时局特殊,还不是点燃如此大炮仗的时候,所以说,事情还是需要等一等,最起码等到泰昌大典过后,才方便搞些小动作。

    “先按下不表”宋应星眉毛拧成了十字。

    “老宋,你也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还是先观望看看吧,可以继续观测,多记录一些事情,等到能够公布的时候,要让天下震惊!”

    方书安攥着拳头,眺望着远方,不知道心里是在和谁做对。

    天文的发现固然是好事,但是出现的时间不合适,即便是推荐科学发展意愿强烈的方书安,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难道是,我们做错了”宋应星有些不甘心,他们好不容易观察出来的数据不能公布,那是多么难过的事情。

    “当然不是你们做错了,这样的事情,人们高兴还来不及,可惜啊,眼下只有保持安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或许,人们对方书安这句话的理解各不相同,大多数都以为,是要让泰昌安稳继位。
1...16616716816917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