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对此事,方书安比别人认识更家深刻,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党人,但是他是个实干的官员。

    在任上能做实事,不像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嘴强王者。

    所以他给出的办法,便是将熊廷弼拉回来之后,尽快安上新身份。

    太子少保这样的官职是别想了,三公三孤之类的加衔,想要获得的话,地位要十分崇高才行。

    以熊廷弼此时的资格,还不够。

    不够三孤,那自有安排其他的官职,在这一点上,泰昌和老方是有共识,至于安排的具体职位,就需要老方从中参谋了。

    他正在一边遛弯一边琢磨,青儿慌里慌张的进来。

    “少爷,大事不好啊少爷。”

    嗯?

    方书安有些纳闷,青儿从来没有如此着急,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她如此?

    “怎么的,慢慢说,不要着急。”

    “少爷,不着急不行,我早上去采买,给二夫人找些新鲜食材,谁知道,听见十分可怕的传言,他们说你……说你……”

    青儿很少吞吞吐吐,能让她害怕的事情,天下还真没有几件。

    “好好说,怕个什么。”

    “他们说,你是要谋反,名义上是要将兵器卖给尼德兰,其实是卖给佛郎机人,那些佛郎机在南洋准备了军队,就等着你和两个佛郎机公主振臂一呼,军队会进攻京城,最后夺下大明!他们还说,你与丽塔和苏菲娅他们有……有染……”

    青儿纠结着,还是将听到的话都说了出来。

    谁知道,方书安听完之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这样青儿有些不习惯。

    “怎的,少爷,你也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一眼假的事情,有什么好操心的。这些人啊,也是想要把事情弄得像真的,就越假,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办的像样点?”

    方书安说完,青儿伸出手来摸摸他的额头,随即再摸摸自己的,“少爷您没有发烧啊,怎么开始说胡话了呢?他们可是要对付你。”

    “青儿啊,我有那么傻?你听不出来吗,咱这是反讽。散布谣言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干过,但不是他们这样的办法。

    谣言嘛,要说的的含而不漏,不能什么都说出去了,要直说一点点,别的要像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样才有点让人猜想的空间。如果什么都说的明明白白,就是被人强制将一个观点灌注到你的头上,想想,哪个更加真实?”

    青儿仔细思索,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明明都是谣言,怎么就能把来龙去脉所的那么详细呢?

    好像每件事都是当事人都经历过一样!

    传闲话的事情,不都是听说了一些细枝末节,然后人们在说说,才越传越有意思么。

    哪里有话说的如此符合逻辑,就和已经调查完毕的案子一样。

    有时候,过分的详细或者是合理,偏偏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那您不准备反击么?”

    青儿还是问了问,虽然是一眼假,但是有些事情,经不起别人再三胡说啊。

    “你说的也是,我会想办法的。”

    “少爷!李公子到了!”

    两人刚说完,便听见下人来报。

    “请他进来!”

    说完,方书安看着青儿,“想必他也是为此事而来啊。”

    “李公子和您的关系,听闻之后,肯定会马上赶过来的。”

    下人汇报的时候,李尽忠已经进了二道花门,换做是以前,他就直接奔门口了,现在毕竟方书安成家,还有两个小娃娃,还是需要注意些,不能跟以前一样,大大咧咧的进来。

    该有的环节,还是要有。




542 比立储还重要
    “外边都在传,你要买武器,是因为和丽塔以及苏菲娅有染,还说你要帮着她们夺回王位,说不定还会再反击大明。”

    李尽忠和女主人问好之后,便笑呵呵的说着。

    “就是招数有点难看,或许是他们没经验?”方书安也戏谑的回答。

    “这样也不是办法啊,总要回应一番吧,不然谁知道他们是否会干出真有威胁的事情。”李尽忠说到。

    “那也要知道对头是谁啊,总不能搂草打兔子,一搂一大片,给你树敌,瞎回应。”方书安有些自嘲的说道。

    “怎么,要不我帮你查查,是谁在背后弄鬼?”

    “好,那就有劳你了,不对……现在还要筹备婚礼,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要我看还是找骆兄算了。”方书安想想重新提建议道。

    “也是,有骆兄在,他们锦衣卫更加擅长,确实不需要我这个门外汉。好了,消息我告诉你,那里还在运送兵器,我回去了。”

    李尽忠说完就要走,以方书安的水平,也就是他算计别人,想要算计他的人,现在还没有出生呢吧。

    “反正有人干,你先喝杯茶,青儿,茶呢,快些。”方书安一边招呼着青儿,一边和李尽忠坐下。

    “对了,现在你带几个亲卫?刚才过来带着几个?”

    李尽忠略一皱眉,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要问这样的事情,说到,“亲卫?怎么?现在也就是带着四个,此刻都在库房帮忙。”

    “只带着四个?还在库房帮忙?那不行,回去至少也要带上十个,等下你要是走的话,我让家里过去八个人陪着你,一直到你进行完这次,自己带上人,再给我换回来。”

    “怎么,书安,你担心我?那不应该,现在明摆着,别人的目标是你。”李尽忠有些纳闷,现在明显针对的是他方书安。

    “你啊,新婚快到了,还兼着运输武器的差事,先不说是不是别人的目标,万一你有点什么事,我们不是照样会受到影响,所以啊,咱们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存在只打击你而不影响我的事情。”

    听方书安这样说,李尽忠点点头。

    随着他们逐渐成长,对头们越来越多。敌人多了,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人,有些可能还有原则和底限,有些就没有了,基本是无限制攻击,只要能伤到他们,基本上是不择手段。

    说曹操,曹操到。

    还不等方书安去找骆养性,他就派人来传话。

    “方大人,骆千户命小人前来。”来人是个锦衣卫百户,如果在一般人家,只要不是一等一的大员,基本都是能鼻孔朝天走路。

    但是在方家这样的锦衣卫世家,就显不出来他。

    “大人客气了,骆兄有何事?”

    “千户说,京城的流言,他会帮您查到源头,请您放心。”

    方书安闻言哈哈大笑,“骆兄真是神算子,我刚刚有想法,他已经派人前来,好,谢谢百户大人,那我就骆兄的好消息!”

    百户说完,便去了,看来是他负责流言的事情。

    等到人走了,熊芷晴走进来,小声说着,“这又是哪家在作祟?”

    “谁知道呢,谣言是怎么都敢传啊,我过去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丽塔和苏菲娅的名声不容他人胡言乱语。”

    “我看你啊,是巴不得他们传闲话,最后真的收入房里,对不对?”熊芷晴酸乎乎的说着。

    “唉,话不能这样说,你可是要对自己的话负责啊。我们那纯粹是工作上的交流,可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方书安瞪着眼睛说。

    “我还没说什么呢,您就这么多话开始辩解,怎么的,是不是心里有鬼,被我说中?”熊芷晴笑眯眯的叉着腰。

    “得,不跟你说了,我是那样的人?”方书安有些无奈,怎么好端端的就不讲理呢?

    “您是不是那样的人,心里没数?要不是,我打哪来的?”

    “你……”她这么一说,方书安还差点急了,拿手指着熊芷晴,偏偏啥还说不出来,将手收回去。

    那叫一个憋屈啊!

    他心中暗暗想着:您是怎么来的,心里没数么?还来问自己……

    啪~

    方书安给了自己一巴掌,“得,怨我,行了吧,和你们讲不清道理。”

    他也是想不开,和女人,怎么会有讲道理的事情?

    两人还在日常口角,青儿轻咳一声进来,“少爷,老爷寻您。”

    “哦,爷爷今日回来的晚啊,好的,我这就过去。”

    方书安一边和熊芷晴继续斗着眼神,一边回头往外走,只不过,他经过青儿身边的时候,发现她两只手很不自然的在一起来回做小动作。

    那是,有什么心事么?

    方书安瞥了一眼,没有想那么多,继续去找老方。

    赶到中心院的时候,老方在花厅喝着茶,几个侍奉的侍女在一旁伺候着。

    方书安进来,挥挥手让几个侍女下去,他亲自给老方松松筋骨。

    “爷爷啊,您这肩膀比前一阵还要僵硬,这几日还是要注意啊。”

    “老了,不中用,这才没忙过几天,就成这样。好了,现在比刚才好多了,你先坐下,有几个事情要说。”

    方书安坐在一边的凳子上,拿起边上的茶,先喝一口,“是孙儿的事情么,那个我知道了,正在调查背后的黑手,查出来之后,必然不让他们好过。”

    谁知,老方摇摇头,“不是,那件事全是漏洞,要么就是他们有意弄的如此糟糕。不过么,还不需要如此重视,眼下是别的事情,之前只是有预计,现在要真的开始。”

    “哦?难道是立储之事?”

    方书安纳闷道,能让老方如临大敌的,也就是立储的事情,别的,应该没有更加严肃之事。

    “立储只是其一,现在并不是最紧迫的事情。”

    不是立储?

    方书安更加疑惑,难道现在还有什么事情能比立储更让人惦记么?

    “除去立储,别的也没有更紧迫的事情吧。”方书安思考片刻,他一边说,想到什么,“不会是有民变吧……”

    说着,心里一咯噔,进入到泰昌朝之后,方书安一直在留意陕西甘肃一带,因为那里将是掀翻大明最后一块砖的发源地。

    现在手上暂时腾不出手来,而且今年也是丰年,陕甘那边不应该出什么问题。

    “民变,你在胡说什么?今年到处都是丰收,也没有加赋税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有民变?”

    “哦……也是……”

    老方一说,方书安才缓过神来,陕西民变有个前提,就是因为辽东战事不断给大明放血,国库钱财见底的情况下,只好加重赋税。

    而长此以往,往复循环,最后导致不断增加赋税,恰逢陕西大旱,又不断绝收,最后才造成农民军席卷大地。

    现在辽东事情动用的是债券,并且最后还赚钱,随着新产业的开辟,财税不断增加,随着农业进口的增加,农民田赋的负担更是在减小。

    如此前提之下,怎么可能会发生农民起义的事情。

    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方书安也叹口气,怪自己神经有些太紧张。

    按照目前的趋势,等到他腾出手向西北用兵,也不可能会有民变的发生吧……

    但是,如果真不发生,西北用兵又有什么借口呢?

    思维刚刚要扯那么远,又被拽回来,既然不是民变,还比立储重要,那能是什么?他是真的想不出来。

    “爷爷,还有什么更加重要的,孙儿是真的想不出来。”

    “行吧,此事不说,你还真的想不到,最近啊,陛下想要给张白圭翻案。”

    张白圭翻案!

    方书安瞬间就来了精神。

    泰昌真是忍不住啊,这边万历不过是刚刚下葬完事,才从大丧当中出来,就要迫不及待的给张居正正名了!

    这似乎有些太着急。

    “爷爷,现在是否有些太着急?毕竟先皇刚刚入土为安。”

    “书安,此事我也细想过,若是能错过今年更好。但是啊,你有没有想过,陛下现在就要动手,定然是有着他的考虑在其中。”

    “嗯?如此着急,那是为了什么?是为树立威信,表明态度?这些,陛下都不缺吧。”

    方书安想了想,泰昌上任伊始,几件事办的都不错,不管是处理士兵哗变还是别的事情,几乎都是雷霆手段,早将福王之类的对手们整治的服服帖帖

    至于朝堂之上,方从哲早就是泰昌的铁杆支持者,新上来的几个内阁又都是他提拔的,所以朝堂内外都十分稳定,没有必要此时来立威。

    等等,除了立威,还有些事情一直没有机会推广,比如说改革!

    明白了,这样的话,一切就能说得通。

    泰昌要给张居正平反,更重要的是象征性。此前他的变法,不少事情都被废止,比如说考成法,而唯一施行的,就是一条鞭法。

    而泰昌想要改革,就不可能再让张居正有污名。

    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改革者之一,给张居正正名,他们在法理上行事也会更加有底气。

    这样一来,再行变法,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相反,如果张居正都没有得到正名,别人包括老方来主持改革的好,下边办事的人,心里都没有底气。

    看看,上一个主持改革的大官还没有得到肯定,别人会怎么想?
1...22122222322422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