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Loeva
不等广平王回答,高桢已经扶住父亲转身了,广平王无奈:“好吧好吧,明儿再赏雪,今日就先听你们的。”又向张氏告罪。张氏笑说:“王爷言重,还是快请回屋里去吧,别叫我们看了担心。”广平王又是叹气。
高桢扶着广平王进了屋,张氏祖孙三人也该回去了。雪已经变小了,但路上有着薄薄的积雪,一不小心,脚下还是会打滑的。赵玮接过妹妹的班,扶着祖母走路,赵琇则落在后头一个人走,张氏还时不时回头提醒她一声:“小心脚下。”
温泉庄子上隔了二十步远就有石灯,晚上点亮了,即使无人打灯笼,也能看清道路。赵家祖孙三人就这么慢慢地往回走,也不用带从人。刚过栖凤斋门前,高桢就从后头赶上来了,说:“父王让我送你们回去。”
张氏虽然觉得没必要,但也没有回绝他的好意,便一边在前头走着,一边问他些家常话,但为了要看路,她没顾得上回头。赵玮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没有看到,落在后头的高桢与赵琇,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并排而行了。高桢小声对赵琇说:“方才谢谢了。”赵琇笑而不语。
高桢看着她红扑扑的笑脸,心下一动,在他反应过来前,手已经伸了出去,在她脸上轻轻碰了一下。
赵琇被他一冰,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在恶作剧,双眼瞪得圆溜溜的,不甘示弱地抽出手来,接了几片雪花,往他脸上按过去,也冰他一回。高桢没有躲开,反而低头笑了。
第二百七十章 返回
一夜过去,第二日清晨起来,院子里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面。原来是半夜里雪势变大了,连外头吹的风,感觉都比昨儿晚上要凛冽些。
赵玮出了松柏居,就立刻出了西庄,去寻随行的仆人们,叫他们去打探回城的道路情况如何。报回来的消息似乎不大妙,虽然积雪不算深,但天色看着不好,只怕今日还要再下几场雪,问题只在什么时辰下而已。如果今日要回城,就得冒些风险,及早回去,兴许能避过后面的风雪,但也有可能会被雪堵在路上。可若是今日不回去,照广平王的提议,在庄子上多留几日,就怕后头的雪越下越大,把路完全堵住了,更难赶路。等到雪完全化了再回城,至少也要等上好几日功夫。
赵玮只得去落梅院请祖母的示下。
张氏想了想:“既然说了要回去的,那就回吧。虽说路上有可能会遇到风雪,但一路都是官道,想来也无甚要紧的。若是今儿不回,就怕后头越发难回了。在庄
分卷阅读413
子上叨扰了半个月,已经是厚脸皮了,再住下去,就太失礼了。”
赵琇有些担心:“那万一半路上遇到风雪,路也不好走呀。那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光靠马车,能挡得住寒风吗?我就怕祖母好不容易在温泉庄子上养好了身体,又要病倒了。不如就多住几日吧?王爷跟我们熟得很,又热心请我们多住些时候,不会觉得我们失礼的。”
张氏心里存了顾虑,坚持自己的意思:“践行宴都吃了,再留下来象什么样子?吃过早饭就走。叫他们套车去吧。”赵琇无奈。只得答应了。
赵玮便吩咐下去,让家人套车,预备出行,又叫小厮把自己的行李先收拾好,送到车上去。为这个连早饭都没能安心吃。赵琇则去向梅姑多要些炭火。预备路上取暖用。这时候,高桢披着斗篷,戴着赵琇亲手做的暖耳,踩着积雪过来了。
他听说了赵玮让下人去套车的事,过来试图挽留赵家祖孙:“父王也说了,这样的天气。路上难走,不如多住几日。若是与我们一道回城,沿路都有人清扫道路,又有王府亲卫护送,岂不比自家赶路要安心些?想来京中也无甚要紧事。老夫人不必赶得这样急的。”
张氏昨儿晚上才对他有了些改观,心里已经认定他是个沉默寡言却贴心孝顺的好孩子了,面对他时,就忍不住放柔了语气:“后日大朝会,玮哥儿是一定要回去的。叫他一个人赶路,我也于心不忍。况且家里的事,我有大半月没理会了,心里着实放心不下。想要早些回去瞧瞧。”
高桢便改用另一种方法来劝她:“昨儿晚上,父王十分开心。他有很久没这么高兴了。若您一家走了,庄上又要冷清下来。父王必定会感到寂寞的,又要时不时想起从前母妃在时的情形了,然后暗自神伤。您就多留几日吧?常与父王一道说说话。您见多识广,性情又豁达,若有您开解着,父王定能早日放宽心。”
张氏一听。就不由得迟疑了。
赵琇正指挥丫头们打包最后一点东西,闻言走过来对高桢嗔道:“你真真是学会耍心眼了。王爷再没说错的。你知道摆出王爷来,我祖母就拿你没办法了。是不是?”这话却是因昨儿夜里,高桢摆出太后来,劝说广平王回屋时,广平王打趣儿子而来的。
高桢听了,抿嘴笑了笑,看了赵琇一眼,也不反驳。
张氏这时才反应过来,哑然失笑,但看见这一对小儿女相视而笑,默契十足的模样,心里就不由得咯噔一声。她沉默了下,微笑着说:“王爷与王妃夫妻情深,王爷思念王妃,也是人之常情。这种事,我们身为外人,也劝不了什么。但世子却是王爷王妃亲生,是王妃的嫡亲骨血。王爷若是伤心了,世子正该多劝一劝才是。哪怕不为别的,也要多想想,王妃只留下世子一个骨肉,世子年纪还这样轻,还需要王爷的照看,王爷不能不珍重自己。世子也该多陪陪王爷,无论王爷去哪儿,要做什么,都陪王爷多说说话,让王爷有事可做,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高桢低头一一听了,肃然道:“您说的是,我记住了。”
眼看着是没法劝阻张氏了,高桢也不多啰嗦,很快就告退了。赵琇见他这样干脆,心里还有些闷闷的,一直送他出了门,还远远地看着他消失在院门外,才返回屋内。
张氏仿若无意地问她:“世子方才戴的那双暖耳,我瞧着,怎么觉得跟你前儿做的那对有些相像呢?你不是说了,要给你哥哥做一对的么?”
赵琇笑笑:“原本是的,如今只好等到回家了再做。世子戴的那对暖耳就是我送的,前儿他不是生气吗?斗篷来不及做好了,暖耳虽是一份薄礼,给他赔不是已经足够了。他收礼时挺高兴的,说以后都不发脾气了呢。祖母你觉得那对暖耳好不好看?我给您也做一对,怎么样?”
张氏不由得笑了:“你们小年轻戴倒罢了,我一把年纪了还戴来做什么?怕风有观音兜呢,我又不象他们男孩儿,还要骑马。你还别说,世子戴着那一对暖耳,瞧着倒俏皮了,没平时见着那么冷冰冰,还有些少年人的模样。若还有合适的皮子,就给你哥哥做一对吧,你自己也做一对,要颜色轻些的皮子,别跟男孩儿们一般,戴着跟两只黑漆漆的熊耳朵似的。”
赵琇答应了,心里还有些发愁,其实她本来打算给赵玮和自己都做一对跟高桢一样的暖耳的,一样的皮子,一样的颜色,祖母这样要求,她只好另选一块毛皮了。
车很快套好了。赵琇侍候着祖母穿了厚厚的衣裳。披了最厚的斗篷,暖兜、手笼、手炉、皮靴全副武装,自己也同样穿得严严实实的,扶着祖母出了屋子。梅姑在院中向他们告别,张氏特地赏了她一整套银头面。多谢她连日来的殷勤照料。
赵玮过来接祖母妹妹,道:“方才去向王爷辞行,王爷昨儿晚上多喝了两杯,这会儿才刚起来呢。他说我们不用再去见他了,横竖回了城,还有再相见的时候。”
张氏念了声佛:“那就多谢王爷体恤了。”
赵琇递了一只套了棉套的小手炉给兄长:“哥哥拿着这个吧。这个是特地叫人订做的,里头的炭灰不会掉出来,外头有薄棉套子裹着,也不怕会烫手。你把布带缠在手腕上,再用袖子笼住。路上骑马吹风冷。有这东西,好歹能暖和些。”
赵玮接过来看了看,笑道:“还真不错,难为妹妹想得出来。不过我骑马不冷的,你给我做的皮手套就不错。这个就给祖母使吧?”
张氏笑道:“我在车里,有手炉有脚炉,哪里用得着这个?你妹妹给你做的,你就收了吧。她那儿还有呢。”赵玮这才笑着收下了,又向赵琇道谢。
祖孙三人来到庄前,马车已经备好了。行李也都装载妥当,只要上车便可出发。赵琇扶着张氏上车,忍不住回头朝栖凤斋的方向张望几眼,心里有些怨言:难道高桢不来送一送他们吗?明明刚才还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
就在赵琇踩着脚凳上了马车,正要钻进车厢里的时候,从东庄方向飞奔出来一个人影。正是高桢。他除了先前的暖耳外,又换了一身镶了毛皮里子的骑马装。脚上踏着羊皮长靴,手上还戴着赵琇给他做的手套。他先看了赵琇一眼。就转头对赵玮说:“父王叫我送你们回城,我与你们一道走吧。”说话间,他的两名随从墨池、笔山牵着马过来了,也都换上了骑马装。
赵玮惊讶极了:“这太客气了。大冷的天,随时都会有风雪,你何必特地跑这一趟?送我们出了庄就回来吧。”
高桢笑了笑:“上马吧,别啰嗦。难道你觉得我还会怕这点风雪?”说着又看了赵琇一眼。
赵琇已经听得明白了,虽然心里有些担心高桢回程上会不会
分卷阅读414
遇到风雪,但想到他不但出来送自己了,还要一路护持,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抿嘴一笑,钻进了车厢。
高桢看到了她的微笑,嘴角也翘了一翘,转身从笔山手中接过了马缰。
赵玮见拗他不过,只得接受了,招呼着家人们上车。正要出发,张氏马车旁跟车的婆子传来张氏的话:“侯爷,老夫人有话嘱咐。”
赵玮连忙走了过去,原来是张氏在马车里没听清楚是怎么回事,见高桢要与他们同行,特地叫了孙子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得知是广平王的嘱咐后,她不由得感叹:“王爷还是这般周到,其实咱们两家如此亲近,又何必讲究这些虚礼?”
赵琇挽着祖母的手臂,也抱怨说:“可不是吗?这样冷的天,可不是玩儿的。哥哥在外头骑马,祖母和我还要担心呢,特地叫人备了马车,若是哥哥觉得太冷了,就进车里暖和暖和。世子瞧着比哥哥还要单薄呢,若是吹风吹出个好歹来,那不是不好意思吗?”她没发现自己语气里已经带上了撒娇的意味,还对赵玮说:“哥哥,你去劝劝世子吧,送出一里半里的就得了,没必要一路送回城里去,那可是好几十里路呢。”
赵玮警告地瞥了妹妹一眼,苦笑道:“我已经劝过他了,他不听,我能怎么办?若是风雪真个大了,就请他与我一道上马车避风好了。”
赵琇被他这一眼提醒了,忙坐正了姿势。张氏倒是没发觉有什么问题,发愁了一下,道:“罢了,王爷有命,世子一向孝顺,自然是要听从的。我们叫他别送这么远,他也不会听,就让他与我们一道走吧。若路上风雪大,也有可以暂避一时的马车。若是回到城里,风雪方才加大,世子直接回王府去,也没什么要紧的。如果让他送到半路就折返,万一路上真个遇到大风雪,光凭他主仆三个,还不知会遇到什么事呢。”
赵玮答应着,正要转身离开,赵琇忽然叫住他:“哥哥,今天天气怪冷的,你有手炉可取暖,世子却没有,不如把我这个给了他吧。”说着就递了一个小手炉过去。跟赵玮先前那个黑底红暗花套子的不一样,这个棉套是淡青色冰裂纹的,却是赵琇给自己准备的。
赵玮顿了一顿:“把我那个给他就是了。这一个妹妹留着自己用吧。”
赵琇却摇摇头:“叫哥哥挨冻,就非我的本意了。况且哥哥那个是紫铜的,棉套上还有红色的福字,我这个是白铜的,棉套花色也清淡。世子正守孝呢,用我这个更合适些。”
赵玮哀怨地看了她一眼,接过手炉,转身离开了。也不知他跟高桢说了些什么,高桢接过手炉后,朝着赵琇马车的方向深深地看了一眼,便小心地将手炉笼进袖中,仔细放好。
赵琇放下窗帘,端正坐好了,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张氏看了孙女一眼,若有所思,忍不住要皱起眉头,但想到高桢的孝顺贴心处,又犹豫起来了。
就在张氏纠结不定的时候,赵家一行人出发了,他们离开了广平王府的温泉庄子,朝京城的方向走去。
第二百七十一章 告诫
车队不紧不慢地赶着路,没多久,就刮起了风,再走上十多里路,天空中又飘起了小雪。所幸风雪不大,因此赵家一行人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依旧如原计划一般向京城进发。
赵玮骑马跟在祖母与妹妹的马车旁,时不时与高桢说着话。他有些担心祖母身体不耐严寒,每隔上一两刻钟,总要纵马跑到车窗边去问她感觉是否还好。张氏心里感动,一再说自己没事,又让他多陪世子高桢说话,千万别怠慢了。
高桢并没有跟着献这个殷勤,他的殷勤体贴体现在别的地方。赵玮接连几次来往于小汤山与京城之间,对路上有哪些地方可以避风歇脚,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每到茶摊脚店,都要问祖母是否需要休息,或者添些热茶水和炭火。但他对这条道路的熟悉,又怎比得上几乎年年到此的高桢?有他这位王府世子的面子,沿路无论是茶摊脚店,还是百姓人家,又或是殷实富户,都愿意为赵家一行人提供遮风避雨的歇脚处,要水有水,要炭有炭,赶车的车夫还有温好的酒水驱寒,张氏与赵琇若想吃些热茶点心,也能借到干净的炉子。
车队路上歇了两回脚,一次是在茶摊,一次是在路边的富户人家,张氏都休息得很好,既干净又暖和,深感高桢安排周到。但他从不拿这个说事,也没凑上来说什么好话,就只是默默安排着一切。若不是赵玮特地向她提起,她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孙子的功劳呢。
张氏不由得向孙女叹道:“王爷待我们家恩重如山,世子如今又这样体帖周到,真叫我心里惶恐了。”
赵琇笑说:“祖母为什么要惶恐呢?两家交好。您也别当他们是什么皇家贵胄,只当是好朋友就是了。他们今儿待我们周到,明儿咱们也可以待他们更周到呀?就象曹家,曹太夫人这些年帮了我们多少忙?您虽然感激,也没觉得惶恐呀。”
张氏看着孙女。心里无奈得不行:“这如何能一样?王府贵人与曹家自然是不同的。你平日跟王爷与世子随意惯了,若落在外人眼里,就成了你狂妄无礼的罪状了。还有方才,你自己用的手炉,就不该借给世子使。你心里觉得彼此年纪还小,不必避讳。可你虚岁都十一了,过了年就十二,世子也是半大少年了,男女有别,你也该注意些才是。别以为还能象小时候那样百无禁忌。若是有人说你们闲话,你闺誉受损不说,连世子也要受你的连累,你对得起王爷的恩情么?”
赵琇小声嘀咕:“岁数哪有这样算的……”但心底已经心虚了。她觉得自己掩饰得还好,借口也算是光明正大,但祖母的话无疑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再光明正大也是借口,是瞒不过明眼人的。
赵琇低着头玩着自己的袖子,沉默着不说话。张氏见她能听懂自己的意思。心里安定了些,又再劝她:“咱们家如今在京城,再不能象从前在奉贤老家时一般。万事随心所欲,想着族人都要依仗我们,乡民也对我们尊敬有加,因此不必忌讳太多。在京城,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但凡有违礼之处。御史就要上本参奏,舆论非议也足以毁去一个人的前程。你是女孩儿家。越发该守规矩了,否则踏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你素日最是懂事明理的,怎的如今倒糊涂起来了呢?”
赵琇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就算在跟高桢来往的问题上少了谨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吧?怎么祖母把事情说得这样严重?她想要问个明白:“还请祖母说清楚些?孙女……哪里不守规矩了?是因为孙女把手炉给了世子用吗?可那是新的,又不是我用惯的东西,总不能让他或者哥哥挨冻吧?再说,方才您也
分卷阅读415
没有阻止呀?”
张氏叹了口气,摸了摸孙女的头发:“以后……别再私下给世子做针线了,也别给他送什么东西,别独个儿去找他说话,更不能将自己的私物给他使。男女有别,你也大了,该明白这个道理。你越是觉得他好,就越是不能与他相交。无论日后如何,你总要有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名声,才能说别的。”她含含糊糊地说到了这个份上,自觉已经暗示得足够明白了。
但赵琇却越听越糊涂了,要注意自己的名声,这一点她明白,但祖母为什么要说,高桢越好,她就越不能跟他相交呢?难道她有这么差劲吗?他越好,她就越不该跟他来往?
看着孙女茫然不解的目光,张氏只能说得更明白一点:“你瞧钟家的姑娘,从前也是人人交相称赞的名门淑女,为何如今却落得这样的坏名声?不过是坏在‘不知自爱’四个字上头罢了。只因她一心要攀龙附凤,却没有那个福气,只能用些歪门邪道的法子,才会误了自己。咱们家是清白人家,不但行事要问心无愧,也要事事谨慎,不能叫人抓住把柄。那样不但你会被人瞧不起,连你哥哥都要叫人小看了,你们祖父的威名更会受损。王爷厚爱,咱们家自然不敢辜负,但也因此,咱们家更要自重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