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秘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姵璃
是啊,时日也太久了。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万一安成上人剃度的寺院早就搬迁了,或者将那幅卷轴丢弃了,也许线索就断掉了。西岭月这般想着,突然感到很泄气,她不知自己还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
李成轩也知道其中艰难,唯有叹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了,还请上人尽力一试吧。”
安成上人倒没推托,当即应承下来:“也好,贫僧也想看看,到底敝国的版本有何不同,是否更加精妙。”
“有劳上人费心。”李成轩客气着,又低声道,“不过此事须得暂且保密,毕竟咱们尚不知那版本是真是假。”
“王爷放心,贫僧晓得其中利害。”
李成轩见此间事毕,便打算与西岭月打道回府,正要起身告辞,一道清朗的声音突然在门外响起:“王爷、月儿。”
两人朝外一看,竟是萧忆出现在门外!他一袭白衣仙袂出尘,面容却微沉,眼眸暗淡,薄唇紧抿。
许是因为小沙弥上次见过他,知他是李成轩的人,故而没有阻拦,只跟在身后磕磕巴巴地禀报:“上人,这位萧檀越是来找王爷的,说是有急事。”
“知道了。”安成上人摆手示意小沙弥退下。
西岭月见到萧忆大感意外:“忆哥哥,你怎么找来了?”
萧忆一脸肃容,两道眉峰微微拧着,站在门口沉声说道:“是父亲来了。”
“这么快!”西岭月下意识地回头,就见李成轩也蹙起了俊眉。
“父亲现在何处?”
“被接到长公主府了。”萧忆言简意赅,“走吧,所有人都在等你回去。”
第二十八章:身份更迭,渐行渐远
萧致武是今晨抵达长安的,还带了家中两个仆从。这一路上,因李成轩和郭家提前打过招呼,各地的驿馆都予以方便、尽心护送,再加上水路通达,不到二十日他们就从成都府到了长安城。
郭鏦提前得到消息,一早便派了管家在城门口迎接,径直将萧致武一行迎进了长公主府。与此同时,他又派人去福王府传口信,让西岭月和萧忆赶紧过来。岂料福王府的方管家说,西岭月一大早就出门去了,李成轩用过早饭也
分卷阅读107
走了,一个说是去西市采买,一个说是去逛珍玩铺子,都是独自出的门,没带奴婢和侍卫。
方管家立即派人出去寻找,奈何都没找到,还是靠萧忆走了一趟安国寺。如今他已传来消息,说是找到了西岭月和李成轩,三人正在赶往长公主府的路上。幸而这两地只隔了四个里坊,倒也离得不远。
外院内堂里,郭仲霆一家三口、萧致武等人或坐或站,各个心神不定,略有焦虑。
长公主来回踱着步子,心中实在煎熬难耐,急急询问萧致武:“萧先生,我真的等不及了,你先告诉我,你是在哪里找到那孩子的?她身上可有什么信物?”
萧致武蹙眉沉默着,没有任何回答。
他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眉目英挺、身材颀长,眼角额头略有几道细纹,显得既沉稳又成熟,可以看出年轻时定是个玉树临风
的男子。只是他去年遭逢家中大变,不但自己落了个牢狱之灾,祖业还关停至今,独子被迫定亲,义女又离家出走……
这种种变故使得他迅速苍老,一夜之间华发丛生。尤其他近日里日夜不停地赶路,面上也略有倦色,失了原有的精气神。
相较之下,他的同龄人、驸马都尉郭鏦虽没有他面目英俊,但因常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宜,气质上反而更胜一筹,也更显年轻。
郭鏦见他一直沉默着,也觉得妻子心急了些,连忙出言安抚道:“萧先生别见怪,说起来是我们唐突了,直接将你接来府里……还请你体谅我们寻女心切。”
萧致武微微点头,神情不卑不亢,只道:“也请长公主和驸马体谅,不是草民不愿说,只是……没见到犬子和小女,草民实在没法说。”
长公主心中已经有八成认定了西岭月,此刻听他说出“小女”二字,只觉得有些刺耳。她微微凝眉,正待开口追问一句,便见郭鏦递过来一个眼神。
郭鏦认为,萧致武不愿开口是情有可原。毕竟身为人父,没见到子女,也弄不清这到底是谁的意愿。万一贸然说出了什么,误入外人的陷阱,反而会给子女惹来许多麻烦。
于是,郭鏦歉然地说道:“咱们也理解萧先生的心情,是咱们心急了。不如这样,先让管家带你们下去安顿,等令公子和西岭娘子来了,再差人去唤你。”
然而
萧致武显然有所顾虑:“此事未了,草民也没心思安顿,您还是让草民在此等着吧。”
他身后站着一老一小两个仆从,看样子一个像是管家,一个像是账房先生。这两人自打进了长公主府就一直沉默寡言,并未流露出逢迎之色,甚至没有多看一眼这府里奢华的布局摆设。
仆人尚且如此,何况是萧致武本人。长公主心里再着急,此刻也不得不承认,端看这两个仆人的行事,便能看出萧家的家风是极好的,也不难想象萧忆为何能被淄青节度使的千金看上。
倘若西岭月真是她的亲生女儿,她应该感到庆幸,女儿遇上了一户殷实的好人家,才能出落得如此机敏可人。这般一想,长公主更是抓心挠肺,想要立刻确认西岭月的身世。
郭仲霆眼见父母都坐不住了,便自告奋勇地道:“父亲母亲别着急,儿子这就去半道上等着。”
他说着便要抬步往外走,所幸管家洪亮的声音及时响起,人未到,声先至:“来了来了,王爷和西岭娘子都来了!”
几人纷纷从坐席上起身,伸直了脖子朝外看,等了半晌,才看到管家的身影由远及近,引着李成轩、西岭月和萧忆三人先后进门。
“父亲!”西岭月最为激动,还没跨进门槛已未语泪先流,急急忙忙跑到萧致武跟前,握住他的双手不肯放开。
幸而萧致武还记得礼数,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拿眼风
望着刚进门的儿子。
萧忆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朝长公主一家三口行礼。西岭月也强忍眼泪,跟着他敛衽行礼。
长公主夫妇扶起两人,夫妻对望一眼,又对萧致武多了几分赞许。
萧忆这才朝父亲介绍道:“父亲,这位是福亲王,也是月儿的救命恩人。”
萧致武抬目一看,只见李成轩身形高大颀长,样貌俊朗轩昂,一双黑曜石般的瞳仁清明潋滟,富贵之中兼具磊落与从容,和爱子萧忆站在一起,气质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再想起儿子写信提及的种种事情,他更对李成轩多了几分感激,不由得拜道:“小女无礼冲撞,幸得王爷数次援手相救,草民感激之至。”
他说着就要朝李成轩拜倒,后者手疾眼快地将他扶起,忙道:“萧先生太客气了,本王与既明、西岭一见如故,如今已是朋友了。”
萧致武面露几分欣慰与谦虚,这才转头看向养女西岭月,见她神采尚好,身上穿的衣料也是极贵重的,便知她这半年里过得还不错。
此时西岭月也发现了萧致武身后的两人,连忙喊道:“朱叔、小霖哥,你们也来了。”
这两人是萧府的家仆,朱叔四十六七,是萧府总管;另外那个是他儿子朱梓霖,在锦绣庄任职总采办,二十四五,浓眉大眼。朱叔父子是看着西岭月长大的,彼此的感情亦是深厚,几人互相问候一番,半盏茶的时间就过去了。
亲
人久别重逢,难免多说几句,长公主在旁等得实在着急,只好开口打断:“萧先生,眼看着时辰不早了,你赶快把这孩子的身世说出来吧!”
几人闻言,连忙聚精会神看向萧致武,等着他开口。他便坐回席上,喊了一声:“老朱。”朱叔及时递上一个包袱,萧致武接过,却不着急打开,只将左手按在包袱上,幽幽开口,“不知诸位贵人是否还记得,十八年前,西川与吐蕃突然交兵,后来又在台登鏖战之事?”
长公主是个妇道人家,根本不关心政事。但郭鏦自然是晓得的,此事在当年很轰动——
西川自古与南诏、吐蕃临近,常年来边境烦扰,朝廷烦不胜烦、防不胜防,后来还被吐蕃侵占了整个嶲州。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十年,直至韦皋受封剑南西川节度使,短短数年间与南诏、吐蕃开战数次,大获全胜,终于解决了边境之扰,收复了嶲州。
而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便是在贞元五年的深秋,西岭月也是在那一年出生,韦皋率部和吐蕃在台登鏖战,将敌军全部歼灭,吐蕃从此退出嶲州。因着此事,德宗龙颜大悦,对韦皋多有奖赏,只是苦了西川子民,那几年间面对了无数兵戈之事。
萧致武见几人都不说话,便继续回忆道:“犹记得那年初秋,草民外出采办丝帛,遇上了节度使征兵发军,两路截断,耽搁在外。中秋那晚草民没赶上进
城投栈,便与仆从落脚在西岭雪山附近,因是过节,便寻思着暖一壶酒、猎几只
分卷阅读108
野味,大家喝上几杯。”萧致武刻意看了朱叔一眼,继续说道,“草民带着老朱去找断枝烧火,不知走到了何处,突然听见一阵婴孩的啼哭。草民和老朱顺着哭声寻过去,便瞧见一个刚足月的女婴躺在山脚下的石缝里,裹着被褥,一张脸冻得青紫。”
长公主听到此处,明知道西岭月身子无碍,却还是感到一阵揪心:“后来呢?”
“当时草民膝下只得一子,正想再要个女儿。草民见那女婴冰雪可爱、四肢健全,声音也洪亮,便将她抱走了。草民叫下人猎了头母狼,喂她喝了些狼奶,待翌日进城寻了个奶娘,就这么一路哺喂着,将她带回到家中。”萧致武说着看向西岭月,微微笑道,“那女婴就是阿月。草民见她肩头有个月牙形胎记,又是中秋夜在西岭山脚下寻得,便为她起名‘西岭月’。”
“你为何没让她姓萧?”长公主感到很不解。寻常人家捡到孩子都是认了自家姓氏,哪有另起个姓氏的?
听了长公主的话,萧致武沉默一瞬,才道:“不瞒长公主,草民见阿月的襁褓是上等丝绸,还以为是哪户富贵人家因遇上战事,不得已将孩子落下。草民一直有预感,阿月的亲生父母会回来找她,故也不曾想过要养她一辈子,便没让她姓萧……哪知拙荆自
产下犬子后身子太弱,一直未有所出,阿月又机灵懂事,甚得草民夫妇喜爱。后来养着养着,也养出了许多感情,便将她视如己出了。”
萧致武这番话说得真诚,在座众人也都相信。毕竟任谁捡了个孩子,都不可能立刻视如己出,况且他本身也有子嗣。想来当时萧致武的确是存了心思,还想着养她几年便放她去找亲生父母,才给她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只是他没想到西岭月聪颖可爱,又一直没找到父母,这般养着养着,渐渐生出了深厚的感情,将她看成自家女儿了。
显然这些内情西岭月早就知道了,她一直在旁默默听着,没有问过一句。
长公主则继续发问:“这孩子被你捡到时,除了这个胎记,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信物?”
“有。”萧致武答得很痛快,终于拍了拍手里的包袱,解开了它,“当年捡到阿月时,她的襁褓、衣裳……一切物件我都留着,就是想到以后她认亲用得上。”
萧致武说完这几句,已经把包袱彻底解开,将其中的东西一件件拿了出来,摊在桌案上。众人皆围上去细看,只见其中有几件婴儿的衣物、一套襁褓,都是上等丝绸缎面,即便已经微微褪色,但手感依旧顺滑。
众人再往后看,又见萧致武拿出了带铃铛的金手镯、金脚环各两个,看样子是一套,最后拿出的是一枚手掌大小的玉佩。
长公主看到那
四个赤金缠丝手环脚环时,神情已隐隐激动;再看到那枚玉佩时,她突然不顾仪容地大哭起来,嗓音嘶哑:“就是这玉佩!就是她!是我女儿的啊!”
郭鏦和郭仲霆父子看到那枚玉佩,也是欣喜激动。
长公主边哭边伸手去拉西岭月的衣袖,一把将她拉到怀中:“好孩子,我就知道是你,打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一定是我那苦命的女儿。”
西岭月被长公主紧紧箍在怀中,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禁探头看向李成轩。
后者看到她茫然无措的眼神,猝然觉得一阵刺目,默默地垂眸,薄唇紧抿不发一言。
还是萧忆发现她的无措,急急问了一句:“长公主,单凭这一枚玉佩,您就能认定月儿的身份吗?”
长公主点了点头,啜泣着说不出话,只能看向自己的儿子,以眼神示意他。
郭仲霆会意,立即从自己脖子上取下一枚玉佩,放到萧忆手中。长公主也将西岭月襁褓中的玉佩递给他。
萧忆两手各拿一枚玉佩,对着窗外日光细细比对……其实根本不用比对,任何人都能看出这两枚玉佩是一对——同样的白玉翡翠材质,同样的手掌般大小,同样的形状和雕工,只不过郭仲霆的玉佩雕的是观音菩萨,而西岭月那枚雕的是阿弥陀佛。
再看反面,郭仲霆的玉佩上刻着“长生”二字,西岭月的则是“喜乐”。字体、字形、大小皆一模一样。
长
公主抽噎着解释:“我怀月儿时,父皇赐下了一块上等翡翠,我便令人雕了这两枚玉佩。‘长生喜乐’也是安国寺住持大师赐下的字,在这世上,绝不可能还有一模一样的了!”
是啊,每一块翡翠的纹理、质感都是不同的,若非出自同一块翡翠所造,这两枚玉佩绝不可能如此相似。
萧忆紧紧握着手中的玉佩,只觉得有什么东西正从他的掌心中流失,从他的心中流逝……他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承认——西岭月的身份落定了。
他缓缓抬起双目,看向那个他呵护爱惜了十几年的女孩,只觉得心中阵阵苦涩。他听到自己不受控制地说:“月儿,的确是长公主的女儿。”
一锤定音。
郭鏦再也无法遏制情绪,连连点头说出三个“好”字,竟致无语。
所有人都围着西岭月:长公主喜极而泣,郭鏦激动不语,郭仲霆开怀大叫,萧忆则表情复杂。还有萧致武,望着自己养育了十八年的女儿,目中满是欣慰和不舍,就连朱叔父子都落下了泪水。
唯有李成轩一直沉默着,站在热闹的人群之外不发一言。他看着那被围在正中央的女子,看着她从茫然到欢喜的眼神,看着她从惊愕到接受的表情,看着她由动容变得热泪盈眶,还听到她喃喃地说:“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亲生父母了!”
这一场相认,他从始至终没有说一个字,转身打开正堂大门,径
直迈步离去。
西岭月很晚才回到福王府。
长公主夫妇拉着她的手,不停地询问她这十八年来的生活,不肯放过一点一滴。待到用过晚膳,长公主还想让她直接住下,是她坚持要回福王府收拾行李才得以脱身,并约定后天一早搬家。
自然,作为她的义兄,萧忆也要随她一起搬过去住。而萧致武和朱叔父子已经劳顿数日,西岭月不忍心折腾他们,便让他们直接在长公主府歇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