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芳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廿三画
“不知道。我娘不说。”
“你是孤儿,父母亲都是被仇家追杀致死的吗?”
百里英点头。此时的他们,虽然都还是青葱少年,但多年来各地行走驱邪除恶,生生死死的事情见多了,并不像常人那样避讳谈论生死,好像死亡这个词会灼烧他们的嘴唇一样。
作为五老峰的弟子,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接近死亡,调侃死亡,与死亡共舞。
赵千忍问她,“又不能去报仇,这些年你那么刻苦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明知故问。百里英白了他一眼:“防身。为了不受你的迫害。”
赵千忍哈哈哈笑着,不好意思道:“我那不是不知道你是女孩子嘛。我要是知道,爱护你还来不及呢,哪能想着法的害你呢。你大人不记小人过,过去的就都让它过去吧。咱们一笑泯恩仇,以后我会对你好点的。”
百里英看着赵千忍笑了,意思是对他那句“以后我会对你好点的”持保留意见和观望态度。赵千忍也不多说,和百里英一起笑嘻嘻的出了梅林。
自从知晓百里英女子身份后,赵千忍果然不再有事没事撩拨她,言语行为也算是有所收敛。对她好点谈不上,只是不再叫她“七师弟”了,只称“阿英”。
这次露馅事件过后三个月,一个中午,赵千忍把百里英约到了宝华峰的自雨亭,说是有事跟她商量。
百里英知道赵千忍是个大事来了不含糊的人。能约到自雨亭说,那就是大事。
吃过午饭,百里英早早到了自雨亭,赵千忍还没到。
自雨亭是宝华峰一个很有特色的建筑。天下名山僧占多,此时佛教传入东土已多年,五老峰所在山脉,不仅道教宫观多,佛教的寺庙也不少。山上修行的僧道也不乏有交集。
五老峰上凉殿、凉亭不少,其构造就借鉴了西亚风。自雨亭是一种乘凉的亭子,引山泉水从亭檐流下,在四周形成一道水帘,人在亭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亭外亦可得观赏之乐。
这座自雨亭的柱子上提了一副对联,写的是“雨来琴书涧,风听翰墨香。”笔力苍劲,龙飞凤舞,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文人修士所写。
百里英在亭子里刚坐了一会儿,赵千忍就来了。
他比百里英大两岁,现在已经成年。他长得十分高大,胳膊上满是紧实的肌肉,这使他看上去很强壮,像猿类,并且具有潜在威胁。
“你叫我来做什么?”百里英问他。
“别这么性急嘛,来来,坐。”赵千忍自己在亭子里坐下,两条大长腿交叉搁在石几上,神秘兮兮的从衣襟里掏出一小罐“梅花酿”。
“又偷喝酒。小心我告诉二师兄。”百里英坐下,随手把芳菲剑放在石几上。
“啧啧啧!真是把好剑!”赵千忍仰头喝着酒,一边夸赞百里英的剑。“不过,我约你来商量事,你带剑干嘛?”
“我刚在练剑。”百里英言简意赅,“有事快说,有屁快放。”
“阿英,咱是女孩子,能不能别老把屎屁尿挂在嘴边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百里英白了他一眼。
“那我就长话短说了。”赵千忍嘻嘻笑道:“是这样,阿英,我今年十六了,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我家里人来信,家中有事,催我赶紧下山回家。我这一走,可能就不会再回五老峰了。”
“真的?”百里英眉毛上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百里英的表情让赵千忍非常受伤,“阿英,你就巴不得我快点走是吧?”
“算你有自知之明。”
“别这样嘛,阿英。我要是走了,谁罩你呢?”
百里英送了个“我不需要你罩”的表情给赵千忍。
赵千忍笑笑,十分真诚地道:“说真的,阿英,这两天我都睡不着觉。我挺舍不得五老峰,舍不得一起睡了八年的师兄弟们。也舍不得你。”
“拉倒吧你。”
“阿英,我跟你说实话。我俗姓赵,名千忍。我父亲是江北藩国的右骁卫大将军、褒国公赵奉义。我这次回去,就是跟我父亲一起上战场,开疆扩土,建功立业。”
听到赵千忍说自己的家世,百里英并不觉得很意外。她刚上五老峰的时候,赵千忍就能一眼看出她脖子上戴的玉是“稀罕玩意儿”。一般人没这种眼力。
分卷阅读27
“阿英,”赵千忍诚恳的看着百里英,腿也放下来了,端正了身子,正色道,“我邀请了阿清阿朗兄弟俩跟我一起下山,他们俩都答应了。我希望,你也跟我一起下山,去江北。我们一起……”
百里英果断打断他:“谢谢你的好意。我拒绝。”
赵千忍丢掉手里的“梅花酿”,拉住百里英的手,急切的道:“阿英,你难道就看不出来吗?……我喜欢你呀,特别喜欢。你就跟我一起下山吧。”
百里英坚定的摇头,“对不起。我拒绝。对我来说,你就是师兄。下山就等于背离师门,我绝不背离师门。”
赵千忍无奈道:“阿英,在我面前,你总是不留半分情面。我问你,你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过吗?你留在这里做什么呢?真的想一辈子修仙吗?你现在还太小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好玩之处。上次我们去江北除邪,你不是说江北风光好吗?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辈子住在那里!和我一起!”
百里英再次果断拒绝。
赵千忍一屁股坐在石墩上,喃喃自语道:“阿英!你知道吗,我要是非要你跟我一起下山,我最少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办到。”
百里英皱眉道:“就算那样,我也不愿意。”
赵千忍苦笑道:“就是知道你不愿意,所以我才不愿意用强啊。”
百里英轻“哼”了一声。
静默片刻,赵千忍道:“阿英,你还是太小了。不明白自己要怎么度过这一生。我真盼着你早点长大,长大你就明白了,能找到一个心意相通、携手相伴一生的人有多难。我等你,等你想通的那一天。我今天必须要下山了。有时间我再来看你。”
眼看真的要分别了,回想起这些年来打打闹闹的日子,百里英也有些惆怅,脸上故作轻松的道:“你多保重,六师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赵千忍道:“你也要好好保重,千万别被师父们发现你的女娃娃身份了。”
百里英道:“你才要好好保重,千万别在外面为非作歹,小心师父们亲自下山去清理门户。”
俩人道了别,在自雨亭分道扬镳。
世事弄人。
百里英没有想到,自己信誓旦旦的说绝不下山,结果两年后就食了言。
赵千忍说再来五老峰看她,再来时已经是两年后。
“什么?!你说阿英已经下山了!!!”赵千忍死死揪住一名少年弟子的衣领,眼睛发红。
少年吓得点头如鸡啄米,失了仪态。
“怎么回事?为什么下山?跟谁一起下山的?”
“九……九师弟。”
“果然是那个臭小子!”赵千忍气得浑身冒烟。
“是……啊。宗师兄请霍师兄一起下山,霍师兄就说了,‘刀山火海,愿随君行。’。”
“……还有二师兄。”另一名弟子在一旁弱弱补充了一句。
“二师兄也下山了?!”赵千忍大惊。
“是的。……据说是九师弟邀请他一起下山的。”
刀山火海,愿随君行……赵千忍双目通红,气得一掌拍在树上,惊飞了树冠的一群鸟,扑腾着翅膀向空中飞去。
两年前,他也曾邀请公孙靖一起下山。和百里英一样,公孙靖果断拒绝了他。
为什么?为什么阿元那臭小子能请动他们?还一请就是一双?可气!实在是可气!
此时的江北和江东已成水火之势,各自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搜罗人才。像公孙靖和百里英这样的人一但下山投靠了江东,势必成为江北的心头大患。
百里英的天资出众先且不论,最难得的是公孙靖。他这个二师兄仙资极高,自幼博览群籍,尤好《老》《庄》。为人深居简出,孤清独立,在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行兵布阵、方图产物、医术本草等方面都颇有研究。谁要是能请动他下山,简直是如虎添翼。
赵千忍知道公孙靖志在修道,素无廊庙之志,也不热衷于菌名,而且已经被葛仙翁选为清净峰医字脉传人。他所认识的公孙靖,一向是一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模样。
他从没想过,这样的公孙靖有朝一日会离开五老峰,下山入凡尘。
关于公孙靖弃道下山一事,赵千忍想了很久,突然想到了一种不可能的可能。这种推测更加使他焦躁难安。
最后,他万般无奈的一声长叹:“阿英!你真糊涂啊!”
☆、百年甘家村(一)
百里英、公孙靖、赵千忍再次相聚,三人一起在齐云楼吃早饭。赵千忍做东,叫来跑堂伙计,点了玉露团、枣泥拉糕、米锦、铜钱包、长生粥,又点了一屉青团。不多时,伙计送来饭食,三人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赵千忍是个吃饭顿顿要见肉的人,以前在五老峰,三天不吃鸡,他看见鸡毛掸子都能流口水。定期去山下农户家偷鸡吃,是他在五老峰学艺的保留节目,他偷鸡有时候偷了就偷了,有时候留点银钱在鸡窝里。难得今天他点了这么素的一桌。
此时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湘南郡历来有清明吃青团的习俗,此地青团又叫清明粑粑,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赵千忍一口吃了一个青团,无比怀念的道:“又到清明节了,真想念五老峰啊!也不晓得当年我亲手种的那些梅树、杏树、李树、桃花树,长得怎么样了。”
百里英笑道:“五老峰水土肥沃,必定长势喜人。”
公孙靖似乎心情也不错,提起五老峰,难得脸上有笑意,神色一片柔和。
江北、江东等地把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并称为三大“鬼节”,“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所祭祀的“鬼”主要是善鬼、家鬼(也有叫“祖宗菩萨”的)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各地清明节的祭祀习俗各有不同,但也无外乎禁火冷食、钻燧改火、踏青插柳、掏井易水、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迎请城隍神等。
五老峰地属梅州,梅州清明习俗最有名的莫过于“蚕花会”。每年“蚕花会”,梅州城人山人海,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有的在船上进行,热闹非凡。
百里英在五老峰学艺时,被赵千忍拉着一起去逛过好多次蚕花会。当时年幼,尽管常年在山上修道,师父们又谆谆教导要静心修炼,但兰台众
分卷阅读28
弟子少年人的好奇心和玩闹心却不是没有的,每次逛蚕花会,都玩得乐不思蜀。
五老峰弟子过清明节,有两个比较有特色的习俗。一是植树,二是射柳。植树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化民众稼穑耕作的远古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炎帝神农氏是五老峰道教神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神农氏亲尝百草,共配制了三百六十五种药,能治四百多种病,后中毒死去。传说他还发明了蜡烛,又被尊为照明之神。
五老峰弟子每逢清明插柳植树,表达了对这位本家祖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射柳是五老峰弟子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平时也玩,但清明时兰台会组织一场集体竞赛。比赛的时候,把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把葫芦高高挂在柳树上,众弟子弯弓射中葫芦,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射柳是赵千忍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提起陈年往事,他便眉飞色舞起来。说起当年捉弄百里英和众师弟师妹们的事,好几次笑得捶桌子,差点从凳子上滚下去。
百里英很是无语的看着这样的赵千忍,用筷子戳着眼前蒸笼里的青团道:“六师兄,这也能让你得意这样?你几岁了?”
赵千忍笑道:“还记得那年梅州城蚕花会吗?咱们一起翘高竿玩,还打了一架。”
百里英道:“怎么不记得?还不是你戏弄我在先,我才出手打你的。”
赵千忍道:“那你也不能动手打我。五老峰规矩,同门师兄弟禁止打架斗殴,小心关禁闭。”
百里英瞪了他一眼,道:“我打就打了,还要挑日子不成?都怪你自己讨打。”
“乖乖!”赵千忍送了一口长生粥到嘴里,夸张的冲公孙靖叫道,“二师兄你听听,咱们这个七——师妹是越来越牙尖嘴利不饶人了!”他故意把“七”字拖得长长的,语气里满是戏谑。
公孙靖看了一眼无比聒噪的赵千忍,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示意他们看窗外。百里英和赵千忍一起转头朝窗外看去,只见不远处安南王府的后门悄悄走出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中年男子。头戴斗笠,看不清面目,手里拿着一柄剑。
百里英看着那顶斗笠和佩剑,疑道:“银叶苗寨的人?”
公孙靖点头。百里英看了眼公孙靖,又示意了下坐在旁边的赵千忍,用眼神交流了下,见公孙靖并无反对之意,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六师兄,你说银叶苗寨的人为何出入安南王府?”
赵千忍轻笑道:“我怎么知道。”
百里英道:“昨晚我和二师兄夜探安南王府,正巧听见了你和‘安南王’的谈话。关于安南王府里的两个假安南王,你不说明一下吗?”
赵千忍用眼角飞快地瞥了一眼公孙靖,耸耸肩道:“既然都听到了,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百里英道:“你六弟赵克文和银叶苗寨的人来往做什么?”
赵千忍皱眉道:“准确的说,应该是真正的安南王——宗珩——在和银叶苗寨的人来往。”
公孙靖淡然道:“现在说这些还有区别吗?”
“那倒是。”赵千忍一晒,自嘲道,“我这六弟现如今长大了,心思我这个当哥哥的也是不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