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杨慎行口中的‘下邦’两个字出口,垂拱殿内的文武都有些动容。

    大宋真的变强了。

    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强大。

    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都没能将辽国变成下邦。

    官家登基数载,就让辽国变成了下邦,让辽国向大宋俯首称臣。

    辽国已经俯首。

    那么天下万邦,谁还敢抬起头跟大宋说话。

    自此以后,大宋将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而不是那种花钱买来的天朝上邦。

    满朝文武心里感慨万千。

    杨慎行却没有因此停下,他在向赵祯施礼以后,向赵祯递交了国书。

    赵祯拿到了国书以后,放在了龙案上,对杨慎行道:“杨慎行,你代表辽国出使我大宋,我朝的文武,原本想为难你一番的。

    毕竟我大宋的使臣在出使辽国的时候,没少被辽国的勋贵们为难。

    但是朕阻止了此事。

    只要你遵从我大宋的律法,遵从我大宋的规矩。

    我大宋不会为难你分毫。

    朕不是那种恃强凌弱的人。”

    杨慎行听到了赵祯的话,心里暗暗在发苦。

    赵祯这番话,算是不动声色的踩了辽皇一脚,捧了一下自己。

    杨慎行不好接赵祯这话。

    赞成的话,今日一幕传回辽国,辽皇耶律隆绪少不了要找他算账。

    不赞成的话,不给赵祯面子。

    不给赵祯面子,难保不会有朝臣为了拍赵祯马屁,给他穿小鞋。

    杨慎行思量再三,只能冲着赵祯深深一礼,一句话也没有说。

    他在无声的讨饶,祈求赵祯放他一马。

    赵祯也没有为难他,吩咐他平身以后,问了他一些辽皇的近况,以及辽国的一些近况。

    聊完以后,就让人带他离开了垂拱殿。

    杨慎行离开以后,赵祯吩咐人将辽国送来的岁贡抬入到了殿内。

    赵祯吩咐人打开了装满了金银的箱子,让满朝文武都看着,然后开口道:“朕听闻,我大宋每岁向辽国送去了岁币以后,辽皇会将我大宋送上的绢布,分发给满朝文武,以作奖赏。

    他想让辽国上上下下,穿着我大宋送去的绢布,记住我大宋的富庶,惦记我大宋的疆土。

    朕今日将辽国送来的岁币,分发给你们。

    朕想让你们记住,我大宋能有今日,不是凭借和谈谈来的,而是将士们拼命换来的。

    我大宋每一处疆土上,都埋着皑皑白骨。

    所以我大宋,寸土都不能丢。

    以后我大宋再碰见了战事,谁提和谈,朕就送谁去边陲。

    朕让他真刀真枪的为我大宋拼一回。

    拼过命以后,再回来跟朕说,要不要和谈。”

    赵祯对陈琳挥了挥手,陈琳领着宦官开始给满朝文武发钱。

    赵祯在发钱的过程中,对满朝文武道:“朕相信,诸位拿了辽国送来的岁币,一定舍不得花,一定会放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满朝文武,在拿到了赏钱以后,毫不犹豫的齐声应答了一声。

    然后陪着赵祯等着,一直等到岁币发放完了以后。

    赵祯又道:“辽国送来的岁贡中,有十二颗东珠,朕留三颗。余者赏赐给曹玮、寇季、吕夷简、王曾、张知白等九人。”

    寇季等人不明白赵祯此举,不明白赵祯为何变得如此大方。

    但还是笑纳了赵祯的赏赐。

    赵祯在赏过了满朝文武以后,笑道:“从今往后,朕除夕夜不会再赏赐钱财给诸位了。一应赏赐,就以辽国送上的岁币为准。”

    满朝文武闻言,一片哗然。

    赵祯却没有再搭理满朝文武,下朝也没宣,甩起了袖子就离开了垂拱殿。

    辽国送来的岁币虽然丰厚,可比起除夕夜宴宫里赏赐给群臣的钱财,根本不值一提。

    赵祯看似变大方了,实则变小气了。

    满朝文武因此少了一大笔年终奖,自然是颇有微词。。

    他们在赵祯走后,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寇季在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笑道:“我倒是觉得,官家此举甚妙……诸位以后要发大财了,要好好的谢谢官家才是。”




第0723章 张美人……生了!
    满朝文武听到了寇季此话,一脸狐疑的看向了他。

    寇季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淡然笑道:“为了以后能多拿点赏钱,我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找借口让辽国增添岁币……”

    武臣们听到这话,一脸振奋。

    文臣们中间则有人皱起了眉头。

    章得象迟疑道:“我们若是找借口让辽国增添岁币,辽国会不会因此跟我大宋大动干戈”

    朱能听到这话,大大咧咧的道:“动就动,辽人若是敢跟我大宋兴兵,我第一个请缨,赶去燕云会一会他们。正好,燕云十六州尚有大半没拿回来,我去顺手将它们拿回来。”

    文臣们听到了朱能提起了燕云十六州,也就没有反驳朱能的话。

    朝廷既然已经拿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五州之地,那就没有理由让剩下的地方继续留在辽人手里。

    以后少不了要兴兵,将剩余的地方拿回来。

    此事乃是大势。

    大宋朝几乎人人皆知的事情,文臣们不可能装作不知道。

    “燕云的战事,以后再说,官家既然都走了,那我们也散了吧。”

    吕夷简宣了一声。

    满朝文武三三两两的离开了皇宫。

    散朝以后。

    满朝文武各自回府,开始度起了年假。

    各家各府,互相奔走着采买东西、遣散仆人。

    一直忙活到了除夕夜。

    满朝文武再次齐聚在了宫内。

    宫内的夜宴,前所未有的盛大。

    赵祯不仅邀请了满朝文武参与今年的宫廷夜宴,也邀请了汴京城内六十岁以上的老翁,到了宫里参加宫廷夜宴,一些腿脚不灵便的,不便于入宫的,赵祯也派人送去了一壶酒、三斤熟肉。

    普天同庆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十五。

    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最后一次狂欢过后,汴京城終于回归到了往日的平静中。

    只不过。

    大宋朝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最热闹的就要属军中。

    正月初八的时候。

    有海边的渔民,赶赴千里,赶到了汴京城,状告海边的知县衙门,纵容海贼为祸,坑害当地百姓。

    赵祯盛怒。

    他去岁入京的时候,可是当着全汴京城百姓的面宣告过,但凡是犯大宋百姓的,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诛灭。

    如今有人不远千里的到汴京城告状,赵祯自然不能容忍。

    于是乎。

    赵祯大手一挥,一万八千人的虎翼军精锐,全部被派遣出了汴京城,一个个撑着大船,沿河而下,去剿匪了。

    在他们离开汴京城的那天,汴京城内所有的百姓,守在渡口高呼万胜。

    赵祯向百姓们兑现了他的承诺,百姓们无以为报,只能通过自己无与伦比的热情,回报赵祯。

    随着赵祯回应了海边渔民的控诉,各地的控诉也相继传达到了汴京城。

    然后汴京城内的兵马,以及汴京城附近的兵马,开始频繁的调动了起来。

    河运上有水匪作乱,虎翼军八万多人,全军出击。

    出了汴京城,每过一个转运衙门,就有一千多人留下。

    等到了入海口的时候,虎翼军将士被瓜分了个干干净净。

    不等虎翼军将士们回过身。

    他们就已经变成了地方衙门的人。

    各地转运衙门,在留下了虎翼军的将士以后,快速的将其分割,分配到了一个又一个衙门中。

    他们被化整为零,想要闹事也闹不起来。

    虎翼军,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裁撤了,一点儿风浪也没掀起。

    龙神二卫的情况,几乎差不多。

    朝廷在调遣兵马赶往各地平灭匪徒的时候,从龙神二卫调离了六万人,从天武、捧日两军中调离了三万多人。

    这些人离京以后,就被各地衙门,以各种借口,快速的给分成了若干部分。

    等到他们被分派了干净以后。

    枢密院出手,组建了御龙卫,同时将剩余了龙神二卫的将士,补入到了天武、捧日两军中。

    经过了一连串的调动以后。

    汴京城屯驻的兵马,彻底完成了整编。

    一万御龙卫在组建妥当以后,由种世衡和寇季二人派人重新操练了一番。

    操练完成以后,寇季给他们配备了火枪和火炮。

    他们担当起了守卫皇城的重任。

    他们也是大宋一支配备上了火枪和火炮的兵马。

    由于他们不需要经历战事,所以不需要从邙山讲武堂内抽调学生指挥他们。

    天武和捧日两军整编以后,分别迁移了大营,分别迁移到了汴京城以东,以及汴京城以南,坐镇在外。

    一连串的变动,也让一些人察觉出了朝廷的一些意图。

    但是朝堂上基本上没什么反对的声音。

    武勋们一个个窝在家里当咸鱼,不可能发声。

    寇季、种世衡分别执掌着枢密院和三衙,他们是此次改革兵制的参与者,也不可能发生。

    他们不发声,朝堂上其他人也不敢发声。

    只有军中有一些反抗的声音流传出来。

    但是被他们的上官告诫了一番以后,一个个皆闭上了嘴。

    能留在军中的,自然是朝廷保留下来的。

    他们在此次变动中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帮那些被裁撤的兄弟们叫一叫屈就行了,却不敢跟朝廷作对。

    汴京城的兵马整顿完了以后,大宋各地兵马的摸底情况也接近了尾声。

    大宋各地兵马摸底情况完成以后。

    出现了一个让人十分愕然的局面。

    大宋百万兵马中,能打的兵马居然有八十万之多。

    只不过其中四成在禁军,另外六成居然是厢军。

    赵祯在知道了此事以后,哭笑不得的郁闷了好几日。

    在赵祯和寇季准备对汴京城以外的兵马出手的时候,汴京城以外的兵马也收到了风声,各地兵马隐隐有些动荡。

    正当各地兵马准备反抗赵祯和寇季二人改革的举动的时候。

    赵祯和寇季二人却并没有下达裁军的命令。

    而是开始给军中的一部分将领、校尉授官。

    其中被朝廷定为三品的四个大将军职,最引人注目。

    一连串的封赏过后,军中的大部分将军、校尉,被他们收买了。

    军中的将军、校尉们,配合着各军中的监军,轻易的就将各地兵马的动荡安抚了下去。

    然后就是一个字。

    调!

    各种调!

    各种稀奇古怪的调令,各种闻所未闻的调令,相继出现在各军中。

    往往将士们在接到了调令,赶往下一地的途中,新的调令就会出现在他们手里。

    伴随着调令出现的,还有一些军令。

    调令调他们行军,军令则是用来分割他们的。

    总之,一连串的调令和军令,彻底将大宋朝所有的兵马调动了起来。

    也彻底让大宋朝所有的兵马晕了头。

    为了应对将士们在行军途中的消耗,朝廷可是出了一次大血。

    国库的钱财足足耗去了三成。

    各地常平仓内的粮食也耗去了一成。
1...717718719720721...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