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代价是什么骑兵师和渤海师还会剩下多少人”高继冲问。
李辰苦笑了一下。强攻的代价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而且这只辽军从现在看来,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都非常有经验,应该是百战老兵。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还能打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吃掉这只辽军,除非他发生溃败,但是这种可能性不高。这是一只常胜军,以黑甲军的碰撞,虽然黑甲军获得了胜利,但实际上兵将几乎损失殆尽,交到我们手里时,已经全部是新兵了。改编成游骑兵师后才逐渐缓过来,现在也不到三千人。当初黑甲军曾经达到了八万人。”李辰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是其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你看,他们已经损失了两三千人,你估计损失多少人他们才会停止进攻”高继冲问。
“三万左右,当然这得看游骑兵师的战果。”李辰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高继冲摇头:“我还是没想通辽军想干什么,他似乎没有进攻意图,可是确确实实在进攻。”
————————
辽营,耶律在和耶律安端争执。
“渤海王与晋王不同,他太狡猾,对付渤海王,只能在沈河这边筑城。辽阳,渤海王都没要,我们要了也没用。那就是一个圈套。我已经与渤海王大小打了几十仗,从来没有见过渤海王这样打仗,他们总是凭借夜袭,山地和森林作战,从来没有打过阻击。这一定也是一个圈套。”
“那就对了,你看到了他们在河边上种树,就是造成森林,以后我们更加难打。”
“王爷。您什么时候见冬天种树能够活的正因为这些树,我怀疑渤海王一定准备什么妖法。诱使我们上当。还有,我们正在渡河,可是我们没有看到渤海王组织防御,如果我们渡河,他们在前线的军队就会被我们围攻,如此明显的事实,渤海王为什么不进行防御”
耶律安端沉默不语,这确实非常诡异。
耶律道:”王爷。就算我们渡河,打到了林区,我们进不进去。那就是一个无底洞,难道您一定要进那边的辽阳城”
辽阳城。城墙还在,但是被积雪覆盖,上面的雪动都没人动,只有鸟雀在上空飞翔。那是一个空城。孤零零地被扔在沈河不远处。没有守城的人,没有居民,什么也没有。
那是唯一不设防的地方。辽军的斥候能够随便进去。但是到了晚上必须退出来,因为哪里成了渤海师和辽军斥候捉迷藏的地方。凡属到辽阳过夜的斥候,都没有回来过。
这样一座城,渤海王不要。耶律要不了,因为这是明显的一个口袋。
反攻辽阳,耶律安端带了十万精兵过来,虽然自己已经不能指挥的动,但是总归是名义上的东丹王,是最好统帅。他让耶律在前面打头阵,自己的人留在后面准备捡便宜。
耶律不是傻子,他不仅不傻,还十分聪明。所以他直接和耶律安端顶了起来。
大帐里,大多数将领都在闭目养神,不
第七十五章 沈河战役(三)
溃败,完完全全的溃败,至少在辽军看来是这样。这些渤海师的士兵在骑兵出动刚一出动,不顾一切地向后撤了,比先期逃走的老百姓还不如。
“你是说渤海王的军队从来没有打过硬仗所以现在溃败也在意料之中。”耶律安端总算是挽回了面子。
耶律摇头:“渤海王的军队,有传说叫做渤海师和游骑兵师。但是渤海师和游骑兵师的将领没有人知道是谁。几个月来,从来不知道一场战斗的指挥官是谁,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么多仗打下来,对面的敌人千变万化,看不出一点点可以遵循的法则。王爷,我们上当太多了。越是如此,后队越不能上。或者等伏兵尽出之后再想办法。”
“你怎么知道不是因为没有能够协统的将领而造成的混乱”耶律安端沉下脸。
“王爷,这是直觉,属下无能,与渤海师作战,即便是小胜,也是惨胜,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渤海王的士兵的尸首,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抓到过一个俘虏。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不怕死。”
渤海师的人确实不怕死,但是怕被自己的地雷无辜地炸死。最后躲进了最后一道壕沟,战士们开始阻击,为还留在前面点燃导火索的战士争取时间。
辽军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冲锋,而是低下身,举着盾牌缓缓推进。火枪也有射程限制,在一定距离内,厚重的木盾能够挡住子弹。刀盾已经明白在巨盾的掩护下,可以为后面的弓箭手争取出手的机会。而弓箭手们学会了躺在地上,按照躲在更远的地方的将官的口令仰射。这避免了露出头被火枪手击中。
这样的情况,就像李锦说的,有火炮,辽军的战术就不成立。可是现在没有火炮。
辅兵们用草袋铺满了壕沟。骑兵已经启动,马蹄声震耳欲聋,河岔上的桥梁终于架通,步兵涌上了结冰的冰面。
“后队没动。”李锦放下望远镜:“清点一下过来的有多少人。”
刘铣叹了口气:“耶律,这个耶律有些本事,只是没想到居然能够在耶律安端面前说上话,他只是一个旁支的将军而已。我们是不是找机会干掉他”
“在阵地上的刀盾兵和弓箭兵大约七八千人左右,辅兵有一两万人的样子,骑兵应该不到八千。两边的河上过来的以步兵和辅兵为主,人数约在两万人左右。可以了。”一个参谋很快估计了一下形势。
“准备起爆,掩护爆破兵撤离,速度要快,尽量撤到安全地带。”
————————
“辽军很谨慎。”
李辰道:“前面等不及了,已经动手了。”
枪声猛烈起来,两百多个穿着伪装服的士兵突然从地上爬起来,连滚带爬地翻进壕沟里面。
这一次骑兵已经非常过了第一道壕沟,见到渤海王的士兵放弃了最后的防御,全部奔向丛林。已经被憋坏了的辽军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这是最后的溃败,防线到森林之间大约两三里路,是一马平川,在没有遮挡物。也没有壕沟。因为所有的身穿灰白花纹的伪装服的士兵都在地面上奔跑。而如果再不追上他们,死了那么多兄弟就白死了。所有的辽军都狂奔了起来。甚至没有人注意地上冒出的黑烟。
这帮渤海师的士兵太能跑了,因为他们每天都要越野几十公里。
最后一个距离辽军很近的士兵大概是点火除了问题,大家都跑了。他又回去点了一下。点完后辽军都快到眼前了。他把腿狂奔,在在中途不停地变换方向。躲过了好几只射向他的箭。然后一路飞奔,眼看着就把辽军给抛开了两三百米。
高继冲在望远镜
第七十六章 东丹王的诅咒
已经到了河边的耶律安端掉下马来,坐在地上目瞪口呆。
耶律让传令兵吹起了停止前进的号角。这个号角停止了大队人马的骚动和恐惧。
河上,水龙卷碎了冰块,也卷走了对岸已经过了河的士兵,用两三千人换来的渡桥垮了。但是却和无数冰块,人体一起堵在河床下游,形成了一个冰的堤坝。河水在上涨。现在不用架桥了,在那条冰坝上就能够过河。但是敢过河吗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原本一片平地的阵地上,浓罩着浓浓的硝烟。不是黑色,而是黄白色。
“将军,王爷,这不是雷火药。雷火药不是这个气味,也不是这个颜色。也没有这么大的威力。”一个负责火铳营的将官低声道。
是的,这肯定不是那帮道士弄出来的雷火药,毒性小,但是威力大,早就有人说渤海王的火药与总不同,不然同样是火枪,渤海王的士兵能够击中自己,而火铳营连弓箭手都不如。耶律早就知道这一点,他曾经想方设法想抓一个俘虏,看看渤海王的兵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可是没有一次成功过。有时候你甚至只能找到排列整整齐齐的尸体,在现场,除了衣服,你什么都找不到。士兵的盔甲的刀枪会被全部带走,连地上都像打扫过一样。你找不到任何线索。
面对渤海王的军队,耶律已经谨慎的再谨慎了。
他想到了会有伏兵,所以才会让大队缓缓而进,准备用牛刀杀死一只鸡。可是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这是天地之威,王爷,我们损失不起,我不知道我们在前面的那三四万人还剩下多少,但是我看肯定。渤海王的士兵的损失连一百人都不到。他动用了天地之威,设了一个局。”
硝烟飘散,一个个的土山出现在了平地上,对岸,那些穿着诡异服装的士兵就在硝烟之中搜索活人,然后用短剑一刀下去,然后把死人如扔草袋一样扔在地上。
两个将官道:“将军,王爷,太近了,您还是往后撤吧。”
一众将官刚刚把耶律和痴痴呆呆的耶律安端。挡住向后撤,就听见数声闷响,护在两人身后的武将就跌下马来。
几个护卫一把把耶律揪下马。但是耶律安端的护卫就满了一点,耶律安端的身体下来了,但是腿在在马上。
“当”地一声,耶律安端对上的铁甲的甲片被击飞,扫过一个将军的咽喉。那个将军愣了一下,猛地捂住如箭一样射出来的献血,被他的护卫拉下马。
现在几乎看不到骑在马上的将军了。连同四周的骑兵都把身体紧紧地贴在马身上。
“鸣金收兵。”耶律大叫了一声。
“渤海王。你动用天地之威,不怕天谴吗你会断子绝孙的。”耶律安端的腿上划出条长长的口子,剧痛把让他清醒过来,他厉声大喝。
你很难想想一个老人。在这个时候喊出了如此巨大的声音。音浪滚滚,竟然掩盖了十多万人后撤的脚步声。在沈河上空回荡。
一口鲜血猛地从耶律安端的嘴里吐出来。他的身体挺起来,似乎要爬起来。但是伸出来的手不动了。他的双目也在流血。皮肤瞬间变成了黄色。
耶律安端死了。
原本缓缓而退的辽军,开始加快后撤。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溃逃。
这个时候军令已经不管用了。每个人都想快点离开这个人间地狱。
骑兵完全不管步兵,到处都是踩到的人和扔下的刀枪盔甲。
李锦对原本整整齐齐的辽军突然发生溃逃也大吃一惊。然后大喜过望。
 
第七十七章 演绎
高继冲不在乎什么诅咒,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
他在乎的是自己带来的科技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和不可控,没有人比高继冲更加明白高科技条件下战争的可怕。而控制这种战争不超过人类底线的正是道德,君子以修德。这是对战争的修正。所以高继冲不介意耶律安端的诅咒,并且愿意做一些弥补的动作。
不过白氏所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继冲反思自己,其实更多的还是受到前世的影响。他是一个战士,最优秀的战士,可是也是被抛弃的战士。不是梦想和理想抛弃了他,而是社会抛弃了他。所以他渴望万物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到处都充满了欺骗和恶意。
到了这个时代,他在努力构建这样一个社会。
但是从心里,他没有所谓王者的心态,他下意思地排斥那些当权者,因为正是他们把人类带入了毁灭。
高继冲为什么会对战士们的牺牲看不下去,因为前世他身边的战友就是这么一个个牺牲或者被牺牲掉了。他看见战士们逃脱会高兴,看到他们处于危险境地会心急如焚。他把自己还是看成一个战士,而不是一个指挥员。
“我还是看他们是兄弟,所以我确实不适合当指挥员。我向李辰师长道歉,以后作战的事情,除非特殊情况,我不参加。我为你们做好后勤。因为我不想让每一个战士白白牺牲。”
高继冲叹了口气。
“我替战士们谢谢王爷。正因为王爷能把他们当自己兄弟,所以才能拼死作战。”李辰对高继冲确实没有对王爷和皇帝的那种敬畏,但是却多了尊敬和喜欢。没有人愿意当弃子,至少李辰不愿意,在南唐,他当弃子太久了。最后见没有希望才退出来。
也许敬梁更加不愿意当弃子。
李辰以前敬重敬梁,是因为义气。现在敬梁几乎是有些刻意地与自己兄弟保持距离。表面上是为了避嫌,但是实际上也是害怕被放弃掉。渤海王还小。还有无数种可能在他的身上。十年,二十年后,这些老人不被放弃,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
广州,一片素服,因为东丹王死了。
耶律勉强收拢部队,二十万人,战死接近六万人,现在只有本部加上零星的部队不到八万人,其他人都逃散了。如果再加上鱼鹰河大营三万多人。也不到十二万。
更加可恶的是,渤海王的游骑兵师居然乘虚闯进了广州和沈州,他们在城池里一掠而过,把粮仓和军械库给烧了,百万箭只烧的一干二净。
辽军以前是不怕后勤给养的,因为那由各部族自己供养自己的勇士。但是现在为了应付越来越强大的汉人军队,不得不组成统一的宫帐军,那么粮草就成为了必须。现在粮草没有,耶律只能将刀盾兵和弓箭兵交给南面宫帐的汉人去供养。自己带着五万骑兵。靠着耶律安端留下来的马群一边放牧,一遍训练。他也不管在腹地东游西逛的游骑兵师,再差,能够差到什么地方收住牧民的营帐地就够了。游骑兵师只有三千人。偷袭一下可以,但是如果被耶律咬住,那就是一个死字。
耶律认识到骑兵,特别是弓骑兵。是自己手里可以对付渤海王军队的唯一的优势兵种。其它的,没用。
渤海王的人都是疯子。
一次作战,死伤数万人。过去是百万人对阵才有的事情。可是渤海王采用了多少人。一万人还几乎没有损失。这是因为他们敢冒天下大不韪,动用天地之威的结果。有人说这是要折阳寿的。可是渤海王怕吗他才多大损就损一点。
“将军,这人的阳寿有损有益,贫道查看了一下渤海王所为之事。还是益多损少。”
负责为大军制造火药的老道离开时这样说。
老道
第七十八章 真一观
沈河,收拾战场的时候,来了一些道家人士,他们在战场不远处搭建了一个道观,为死去的人做法事。
为首的道长姓刘,没有道号,名字似乎也是化名,叫做胡一。大家都叫他胡一道长。辽军对这个道长很客气,因为他就是帮助辽军生产火药道士,据说道法高深,只是年纪有些大了。
沈河之战后,重置了金德县,这是渤海国的故县,这个县包括了以前的辽阳府治地的辽阳县,汉水县和长乐县得一部分。其中部分地区是从千山县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少部分是丘陵。因为山区都划入千山县了。
渤海郡因为官员缺乏,所以划的县都比较大。
金德县没有超过沈河以及其河岔地区。在辽国控制区域,有一节沈河穿过了矮山,非常狭窄,哪里有一座铁索桥,据说是老渤海王建造,辽人进行了维护,辽军就是从哪里过河,但是由于矮山挡住了沈河税,加上从辽阳城边上还有一条支流汇入沈河,这导致矮山过来是大片湖荡和沼泽。春秋季节,这里是很好的草场。夏天则大部分都在水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