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为什么要担心?
赵烈文道:一旦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大量的银行倒闭,股市暴跌,这种情况下铁路公司要想募集资金,显然十分困难。
易知足笑道:经济危机导致市场萧条,导致经济崩溃,但并不会减少资本的总量,简单说,这个世界的黄金总量一直在不断的增长,即便是经济危机也不会让黄金减少,只是从多数人手里转移到了极少数人手里而已。
资本逐利是天性,一旦西洋各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无法投资获利,资本就会流动到能够获利的地方,所以说,不要担心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没有资金流入,这些危机持续的时间长,只要我国能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洋资本会滚滚而来。
铁路造价不菲,利润自然也不低,尽管要垫资修建,但元奇承诺将利息并入造价,而且元奇还出面担保,消息传开,各国意图开拓清国市场的铁路公司纷纷摩拳擦掌,以最快的速度抽调精干人员奔赴上海。
受五年计划的影响,广州上海两地的股市也是一飞冲天,铁路钢铁水泥机械建筑等相关股票领涨,股市在南非战事结束之后的涨势还没衰竭,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涨势,可谓是牛气冲天。
与此同时,相关的企业工厂也开始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或是进行扩建或是开设分厂,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省报纸对此也是争相报道,以至于五年计划的热议历久不衰。
而朝廷也展现出了少有的雷厉风行,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公布了‘一五计划’拟建的铁路线路,同时公布的还有第一批通过审批的各省农田水利项目和省城改建项目。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大掌柜——。赵烈文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书房,纽约来电,除了三家在我国有工程项目的铁路公司外,其他铁路公司的股票皆是阴跌绵绵,跌幅最大的已超过一成。
将电报递过去之后,他接着道:如此阴跌,似乎不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先兆。
易知足看了看电报,转而问道:明年的世博会是在维也纳举行罢?去电让他们查查具体开幕的时间。
赵烈文听的莫名其妙,这是哪里跟哪里?怎么突然扯到维也纳的世博会去了?元奇历来对欧洲的世博会无多大的兴趣,这次怎么对维也纳的世博会突然来了兴趣?
仅仅三天后,纽约支行再次来电,纽约证券交易所停业一天,原因不明。
接到电报,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吩咐道:问问伦敦,有无重大消息?
不等赵烈文去发报,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伦敦来电,英格兰银行发出了金融危机警告,停止兑换来自美利坚的信用票据。
第九百七十六章 一枝独秀
英格兰银行发出了金融危机警告?易知足听的一愣,他是事先就知道1873年这一规模大周期长的经济危机,英格兰银行居然也能在这个时候就能觉察到美利坚的金融危机?如今距离7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至少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再说了,美利坚目前的情况,还没达到爆发金融危机的地步,最多只能说是出现了金融危机的苗头,是不是英吉利本身出现了金融危机的苗头?
看过电报,他半晌没吭声,英格兰银行并不是直接拒绝信用票据帖现,而是规定了严苛的再帖现条件,因为条件苛刻,大部分信用票据已经无法贴现,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再贴现率提高到了5。
看来,这不仅仅是针对美利坚,而是英吉利本身也出现了金融危机的苗头!对于美利坚来说,这显然是雪上加霜。
美利坚战后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欧洲资本大量涌入的基础之上的,流入美利坚的资金大都是采取融资的形式,通过信用票据来完成资金流动,一旦信用票据不能兑现,资金流动就会受阻,欧洲资金的断绝对于美利坚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纽约证券交易所因此停业一天,只不过是率先反应而已,真正受影响的还是美利坚的银行业,大多信用票据不能兑现将引发严重的信用危机,这对于银行业而言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见他不吭声,赵烈文有些纳闷,试探着道:这会不会是爆发经济危机的信号?
应该是。易知足也有些不确定,毕竟从时间上来看,似乎早了些,着纽约支行密切关注华尔街的情况,随时禀报。顿了顿,他接着道:对于伦敦经融城的情况也随时禀报。
待的赵烈文离开,他点了支烟,缓步踱到窗边,英格兰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规定严苛的之体现条件,通俗的讲就是银根紧缩,这说明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受到了威胁,果然是山雨欲来,黑云压城!
英格兰银行紧缩银根,无情的戳破了美利坚由铁路建设狂潮所造成的经济泡沫,之前被受投资者投机者热捧的证券股票顿时成为鸡肋,不过,没有人意识到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正在逼近,不少人都还舍不得撤离。
因为大量的信用票据无法兑现,美利坚众多的银行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处境,业务迅速萎缩,大大小小的银行都如出一辙,都在忙碌着收贷!
两个月后,英吉利的银行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所有的银行家脑子里都只剩下一个念头,收贷!收贷!收贷!
金融危机的恐慌开始从英吉利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各国纷纷紧缩银根,就连德意志也不例外,德意志在普法战争中获得巨额战争赔款,随即推行金本位,发行新货币——金马克,为了奠定金马克在欧洲货币市场的地位,德意志向欧洲各国放贷了大额的低息借贷,不过在金融危机的恐慌之下,也开始采取措施紧缩银根。
整个世界都在紧缩银根,唯一例外的就只有大清帝国,在抛出五年计划之后,四亿银元的刺激经济计划正式启动,元奇银行放出了大量的低息贷款,矿场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省冒出,适宜于在冬季开工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各省也相继展开,紧随其后的则是各省的城市改建工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证券市场和股市也是如此,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和股市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都陷入低迷,大清广州上海两地的证券市场和股市却是牛气冲天,股指一路攀升,不断创出新高。
股指节节攀高,股市也火爆异常,交易大厅里被挤的水泄不通,坐在三楼办公室的霍启正都能隐隐听到大厅里的喧哗声,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拿起电话,听的是易知足的声音,他不自觉的微微欠了欠身子,大掌柜有何吩咐?
将元奇持有的债券以及所有能流通的股票全部抛售,我私人账户上的也是如此。话筒里传来易知足异常清晰沉稳的声音。
霍启正却是听的心头一跳,元奇持有的债券和股票可不是小数目,易知足这位大掌柜的私人账户上的债券和股票数目同样巨大,一旦全部抛出,势必会对现在的行情造成打压,略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道:大掌柜,是慢抛还是急抛?
他如此问自然是有讲究的,慢抛是套现,急抛则是打压股市,易知足回答的很直接,先慢后急。
这是既要套现,又要打压。霍正奇没多问,恭谨的道:属下明白。
待的易知足放下电话,易正行才疑惑的道:父亲为何要打压股市?
踱回座位,易知足才缓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资本更是如此,善于择利而居,善于从高处往低处流动以追求更大的利润,股指太高,不利于国际资本逐利而来。
套现呢?赵烈文有些担心的道:不会是加大资金投入罢?如今物价都已经开始上扬。
物价上涨不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农产品。易知足笑道:不过,套现的目的还真不是为了追加投入,而是另有用处。
见他不愿意说,两人也不好追问,易正行将话头一转,吸纳的国际资本数目过大,会不会有风险?
行之是担心我们步美利坚后尘罢?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放心,咱们不是美利坚,对于国际资本的流入那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顿了顿,他接着道:要吸引国际资本,不仅要给股市降温,也要开放更大的市场,跟恭王招呼一声,开年之后,仿通商口岸例,放开两广闽浙两江以及北方各省府县,鼓励地方招商引资。
听的这话,易正行赵烈文不由的面面相觑,目前大清开放的只是四个通商口岸,突然一下开放数省之地,这开放的步伐是不是迈的太快了?
第九百七十七章 世博危机
开放的步伐确实是快了点,易知足心里也清楚,不过他有些等不及了,见的两人神情,他一脸轻松的笑道:西洋人又不是洪水猛兽,没什么好担心的,纵然是全面开放,西洋人也只会对工业商业中心城市感兴趣,况且,西洋人进入内地也需要一个过程。
易正行却是不无担心的道:东西方在文化思想习俗宗教传统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贸然开放,必然会有诸多矛盾,出现类似天津教案之类的外交事件。
天津教案之类的外交事件都是细枝末节,相比起对外开放,不值一提。易知足缓声道:对外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咱们封闭的时间太长了,冲击一下未尝不是好事,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但咱们不能因噎废食。
话没说完,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天津来电,陈家沟咸河工程,民工聚众罢工,要求按着最低工资结算工钱。
听的这话,赵烈文一愣,咸河工程是以工代赈罢?
去年和今年,天津连着两年发生水灾,咸河工程是截弯取直的治理河道工程,确实是以工代赈,这事易知足有印象,不过,以工代赈要以最低工资结算,这事他之前还真没考虑过,看过电报,他语气轻松的笑道:规定最低工资,见报才半个月时间罢,连灾民都知道维护自身权益了。
听他语气不对,赵烈文连忙道:大掌柜,最低工资是针对工厂工人的,以工代赈不能按照最低工资结算,以工代赈的目的是赈济,很多灾民根本就不具备劳力,是在滥竽充数,如果允许的话,难免有人见利忘义浑水摸鱼,工程管理也易滋生**。
最低工资并不只是针对工人,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易知足纠正了他一句,这才缓声道:不过,以工代赈工程确实不宜按照最低工资结算,不能败坏了风气。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回复他们,以工代赈工程不是不可以按照最低工资结算,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可以按照最低工资结算。
还是大掌柜思虑的周全。赵烈文点了点头,这些年灾荒不断,以工代赈工程不少,如此一来,既能提高灾民的积极性,也能吸引闲散民工。
易知足接着话头道:也是为了提高以工代赈工程的质量,以工代赈工程大多都是农田水利工程,虽说是赈济,但工程质量必须要有保证。
另外,各省府县,尤其是灾害频发之省府县,常平仓社仓义仓要能保证在灾荒之年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尽管现在交通运输已经大为便利,可一旦遭遇大的灾荒,交通就有可能中断。
1872年转瞬即逝,西历新年元旦,大清皇帝祺祥颁发谕旨,为了促进工商业发展,促进普及推广宪政思想,两广闽浙两江以及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等省所有府县,仿照通商口岸,全面对外开放。
这道谕旨一经公开,立时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等于是允许洋人在这些省份自由往来,开办银行学校工厂医院设立教堂等,尽管不少管绅士民对于通商口岸的繁华富庶文明向往不已,但真要自己所在的地方全面对洋人开放,还是感到忐忑不安。
当然,有人反对就有人赞成,接受过近代教育的年轻人对此是极力赞成,反对者与支持者免不了通过报纸这个平台展开一番激烈的争论。
驻华各国使馆却是欢欣鼓舞,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消息传递回国,很显然,清国这一举动无疑是向他们敞开了更为广阔庞大的内地市场,他们当年梦寐以求,为此不惜发动战争,所求的不就是打开清国的市场,如今,清国主动向他们敞开了市场,并且开放力度之大超乎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怎能不欣喜如狂?
不过,清国如此大幅度的开放在欧洲各国引起的反响却并不大,在金融危机阴云的笼罩之下,各国都在紧缩银根,不少人都已开始意识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正在逼近,远东突然放开了市场,这是好事,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各国是急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五月一日,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盛大开幕,对于世界各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件盛事,尽管金融危机的阴云依然笼罩在欧洲的上空,但并不能阻止各国游客前往维也纳观看世博会的热情,整个维也纳到处都是浩浩荡荡身着盛装的人群。
谁也没料想到,这一盛举之后掩藏着的危机,早在筹划世博会举办方案以及建设世博会展馆圆顶大厅公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时,维也纳就吸引了大批债券和股市投机者,在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下,维也纳已经不知不觉的处于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的风口浪尖。
世博会开幕才9天,长期积聚的金融危机终于爆发,维也纳债券交易市场发生暴跌,随即波及到股市,股市随即爆发断崖式暴跌,仅仅一天时间,股市就蒸发几亿盾市值,无数人在一天之见倾家荡产。
第二天,远在上海的镇南王府就收到了维也纳股市暴跌的电报,看到电报,赵烈文心里一阵乱跳,很显然,易知足早就预料到了维也纳交易所会发生暴跌,这种预见能力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
将电报低了过去,他谨慎的道:大掌柜似乎早就料到维也纳世博会会出现意外。
不出意外才怪。易知足笑道:惠甫对世博会不甚了解,举办世博会花费不菲,但获利也十分丰厚,历届世博会都是金融投机者的盛宴,维也纳时运不佳,正好碰上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下哪能不出事?
赵烈文迟疑着道:前几日来电,不是都说举办的十分成功,热闹非凡。
世博会长达半年时间,但投机者给不了它那么长时间。易知足缓声道:维也纳股市是一个起爆点,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开始了。
第九百七十八章 爱莫能助
维也纳债券和股市接连暴跌,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瘫痪和有价证券交易中止,恐慌迅速蔓延到各国,敦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欧洲金融中心的股市相继大跌,一轮新的金融危机在欧洲全面爆发。
远在东方的大清帝国也遭受到波及,广州上海两地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市场恐慌,人心惶惶,所幸年前经过元奇大量抛售打压,股市经历过几次反反复复的震荡,股指已然不高,因此,尽管跌幅不小,但与欧洲各国股市相比却是要好的多。
股市大跌,而且看这趋势还会继续大跌,加之西洋各国股市情况更糟糕,身为证券交易所大掌柜的霍启正自然是坐不住,匆匆赶来见易知足。
相较于西洋各国,我国股市跌幅还不算大,但若是听之任之,极有可能出现暴跌。霍启正字斟句酌的道:我国情况与西洋不同,不论是金融还是经济皆未出现问题,属下窃以为,不应该任由股市继续下跌,再则,咱们也应该掌控一定数量的股票。
他的意思很清楚,托市!之前元奇抛售了大量的股票,并不缺资金,这个时候应该接回来,不过,他也知道易知足去年打压股市的目的,是以不好明确说出托市。
易知足微笑着伸手让茶,慢条斯理的呷了几口茶,他才道:元奇手里肯定是必须掌控一定数量的股票,否则无法对股市进行有效的调整,不过,眼下还不到火候。
听的这话,霍启正犹豫着道:若是发生暴跌,怕是对经济会有影响。
现在股指才跌到两成。易知足缓声道:三成罢,一旦股指跌到三成,就进行托市。
上海,股市交易大厅,股市大跌,交易大厅里同样是人满为患,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焦虑的神情,看着股指下跌,看着手头的股票不断的贬值,一众股民将心头的焦虑都写在脸上,三五扎堆的讨论着股市的行情。
南非大捷,大清在南非彻底站住脚跟,元奇垄断南非的金矿开采权,股市出现一波可观的涨幅,五年计划推出,四亿银元的刺激,将股市推上了一个高峰,随即是元奇打压股价,股指出现回调盘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