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另一份金银兑换协议,数额可以高些,三五亿,七八亿皆可,这份协议为的是遮人耳目,直白的说,是一份假协议。有这份协议为掩护,元奇的白银就能堂而皇之的运往贵国。
尽管一比二十五这个兑换比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上的金银兑换价,卫三畏还是不敢贸然点头,毕竟黄金储备才是一国的根本,在维持经济以及货币稳定方面,在平衡国际收支以及国际贸易方面,黄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百万两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以兑换四百万两黄金的代价换取数亿两白银的输入,这笔帐是怎么算怎么合算,他没多考虑,径直问道:元奇能输入多少白银?
这得根据贵国的需求来定。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如果贵国需要,六亿两白银,甚至更多,我们都能提供。
六亿甚至是更多!尽管早有预料,卫三畏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激动,一旦这笔白银输入,国内的情况立马就能得到大幅改善,略微沉吟,他才道:殿下应该清楚,我国黄金外流严重,此事须的向国内请示。
美利坚西部陆续发现黄金,接连出现几波淘金潮,黄金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但黄金外流情况也严重,主要就是流向了英吉利和清国,对于这一情况易知足自然清楚不过,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巨额白银外流,总要见到一些黄金回流,否则难以掩人耳目,这一点还望贵国能够理解。
这个说法倒是合情合理,至少能够不让国内误会元奇是在趁人之危,卫三畏转而问道:殿下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没有其他要求。易知足干脆的道:不过,贵国必须保证这笔资金的安全和自由。
卫三畏连忙道:资金的安全和自由,殿下绝对可以放心。
易知足微笑着点了点头,实际上对于资金的安全和自由他并不担心,随着美利坚西部的几波淘金潮以及太平洋贸易的兴盛,大量的汉人涌向美利坚,在美利坚西部沿海几个城市汉人已经成为主要人口,元奇买下的洛杉矶盆地的两大城市——洛杉矶和长滩,汉人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军事实力,以大清现在的军事实力他压根就不怕美利坚吞下这笔白银!况且这笔白银除了抄华尔街股市之外,主要也是投资美利坚西部沿海几个汉人为主的城市。
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如今的世界是一个中心,英吉利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随着各国相继发展工业,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必然会出现两极三极或者多极分化的局面。
以我判断,三极鼎立的局面可能性最大,欧洲亚洲和北美三足鼎立,欧洲以英法德俄为中心,北美以贵国为中心,亚洲则是我国,相比起欧洲四国,贵我两国明显是处于劣势,因此,贵我两国必须更加紧密合作,如此才有可能与欧洲鼎足而立。
这才是元奇大力援助美利坚的真正原因?卫三畏心里很是有些意外,他没料到对方如此看重美利坚的未来,这些年清国发展十分迅速,经济金融工业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都迅猛发展,实际上已成为与英吉利并肩的世界两大中心之一,而对方居然断言美利坚会成为下一个中心。
他微笑着道:我会将殿下对于世界局势的看法如实的转告给国内。
送走卫三畏后,易正行折回书房,瞥了一眼正在翻阅文件的易知足,试探着道:父亲,美利坚急需资金注入,即便是按照国际黄金市场兑换价,美利坚也定然会同意,为何要主动提高兑换价,一亿白银,损失的黄金高达一百万两。
放下手头的文件,易知足才道:如果按照正常的价格,美利坚为何要同意这笔巨额交易?又岂能不令人生疑?唯有大幅提高兑换比,这笔交易才显的正常。
这道理易正行自然明白,他是觉的这个价格给的太高了,即便是要稍微高些,一比二十二也已经是足够,何必抬高到一比二十五?这损失未免也太大了,足足上千万两白银的损失。
见的易知足一点不在意,他也不好直接问,当即话头一转,还有一点孩儿也不甚明白,因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利坚已经停止纸钞兑换金银,如此巨额白银输入,美利坚必然不允许咱们套换黄金,如此一来,于元奇于大清似乎并无益处。
凡事不能只看当前,也不能太过局限。易知足缓声道:推行金本位是大势所趋,一旦我国和欧洲各国相继实行金本位,美利坚必然也会跟着实行金本位,这一点毋庸置疑。
咱们将白银置换成美利坚的信用证券或者是其他资产,待的美利坚实行金本位,就能轻易的套换黄金,另外,因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利坚现在的股市铁路工厂地产等都处于低位,本身也具备极大的投资价值。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此巨额的资金趁虚而入,不仅排挤了欧洲资本,也有利于咱们掌控美利坚的金融股市甚至是经济,美利坚这次的金融经济危机不仅是因为欧洲资本的突然撤离?
居然还有这一层用意?易正行赵烈文都愣愣的看着,两人着实是没想到这次巨额白银输入的背后还有这层深意,迟疑了下,赵烈文才道:如此说来,美利坚岂非是在饮鸩止渴?
不错,确实是饮鸩止渴,不过即便美利坚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也无法拒绝。易知足脸上带着一抹冷笑,美利坚清楚的知道,一旦欧洲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必然会遭受第二波冲击,所以他们必须尽快吸纳巨额的外资以稳住局势。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既是如此,是否有必要早日进行舆论引导?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后日便开始罢。
两日后,署名长乐居士的《论白银货币同时出现在东南各省大报头版醒目位置,文章叙述了白银从金代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从元代开始成为法定货币,到的明代中后期白银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货币,并且通过东西方贸易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
随着北美洲大量银矿的发现,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的普及应用,世界白银产量也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年产八千万两的惊人地步。
文章指出,随着白银产量的逐步提高,白银不仅在不断的贬值,而且作为货币功能也正在逐步的丧失,金本位取代银本位乃是大势所趋,最终白银会完全退出市场。
文章就世界白银产量和白银贬值罗列了一系列翔实的数据,看的人触目心惊,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白银贬值论并非是耸人听闻,因为从明代开始到现在的几百年间,白银确实是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这是不争的事实,北美洲频频发现大型银矿这也是事实,采矿业的飞速发展也是有目共睹。
第三天,东南各大报纸又刊载了一篇文章《德兰士瓦金矿考察报告署名同样是长乐居士,报告指出,兰德士瓦金矿储量至少高达五千吨,年产量可以提高到二百吨,同样是采取罗列一系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接连两篇文章,前一篇文章是论述实行金本位的必要,后一篇则是说明元奇有实行金本位的实力,两百吨黄金就相当于一亿多两白银,几年时间就能替换现有的白银。
结合之前发表的一篇《论金本位,可以说易知足的意图已经是十分明确,大清要仿效英吉利和德意志推行金本位!
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已经经历了数百年时间,如今要废除白银,推行金本位,朝野上下免不了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不过,反对的声音明显要弱的多,毕竟没人愿意积累的财富不断的贬值。
长乐书屋,赵烈文面对着易知足两父子,缓声道:归纳起来,反对推行金本位的原因主要不外乎三点,一直以来皆是采用白银计价,实行金本位,必然引起诸多不便。再则,金贵银贱,采用金本位,小额开支诸多不便,将更依赖纸钞,依赖银行。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元奇借助推行金本位的机会敛财,变相的降低白银价格。
哼——。易知足冷声笑道:元奇真要借机敛财,就会在挤兑风潮的时候宣布实行金本位!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此事还是撰文解释一下的好,毕竟很多人不明究竟。
这就不用我出面了。易知足道:引导报纸进行争论,元奇每年在教育赈灾移民垦荒补贴国用等方面支出多少银子,何须借助推行金本位敛财自毁声誉?
让胡光墉以元奇总行的名义发布消息,即使元奇推行金本位,也会保证国内的白银不会贬值,保证华元的金银兑换比为一比二十。
就在报纸上就金本位银本位展开争论的时候,卫三畏带来了国内的回复,同意元奇提出的兑换四百万两黄金的要求,并保证输入的巨额白银的安全与自由,同时还提出,希望元奇一次性输入四亿两白银,后继如果需要,再行商议。
很快,清美两国签订金额高达四亿银元的巨额金银兑换协议的消息就被散播开来,随即又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报道,这份协议一经见报,立时就引起了轰动,引发了激烈的议论,很显然,元奇这是在不择手段的加快推行金本位的进程,大清推行金本位的速度远比之前预料的还要快。
这份协议引发的两个意外的结果,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金银兑换比大幅提高,直接从一比二十提高到一比二十三,除了英吉利和德意志没遭受冲击,采用金银复合制的各国均受到不小的冲击,白银的快速贬值,进一步加重了欧洲金融危机程度。
另一个结果则是大清国内出现了一波白银兑换纸钞的风潮,白银贬值,华元却固定维持在一比二十的金银兑换比,家中储存白银的纷纷进行兑换以求保值,与此同时,呼吁推行金本位的声音也高涨起来。
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反常态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赵烈文放下手中的报纸,瞥了一眼正在看报的易正行,试探着道:大掌柜早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合上报纸,易知足慢条斯理的道:我国是白银大国,白银储量之大即便是盛产白银的墨西哥和美利坚也难以媲美,抛售数额如此巨大的白银,而且明言要推行金本位,对于国际市场上的白银岂有不造成冲击的道理?
美利坚也是白银大国,如今又吞下我国四亿两白银,白银跌价,美利坚的损失可谓是最大。易正行有些疑惑的道:美利坚难道之前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美利坚岂能预料不到?易知足哂笑道:与数亿两白银的流入相比,白银国际价格这点跌幅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白银跌价也并非有弊无利,至少能够刺激美利坚的出口贸易。
再说了,咱们给的兑换比是一比二十五,足以弥补美利坚的一部分损失,还有,白银价格这波是急跌,稍后肯定会有所反弹,一比二十二才是正常的价位。
话才落音,胡光墉快步走了进来,大掌柜,目前这情形,是否暂时停止纸钞兑换白银的业务?
不能停。一旦停止兑换势必会影响元奇的声誉。易知足说着指了指椅子,目前元奇的白银缺口虽大,但这种情况下愿意兑换白银的人却不多,所有人都巴巴的盼望着实行金本位好兑换黄金。
胡光墉躬身见礼后才落座,刻意放缓了语气道:目前朝野上下都盼着元奇早日推行金本位,催问的电话一天到晚不停,又该当如何回复?
拖。易知足干脆的道:保证纸钞以固定的一比二十的金银兑换比兑换,为的就是拖延时间,元奇不推行金本位,纸钞兑换就只能兑换白银,差价是明摆着的,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兑换白银。
胡光墉有些为难的道:可这时间拖的太长了,难免会引起怀疑。
不用担心。易知足笃定的道:分对外和对内两步走,先宣布国际市场上的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自由兑换,价格就以一比二十的金银兑换比定价。
国内迟上一年或者是两年,问题不会大,毕竟我国宣布实行金本位,对于国际白银价格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会刺激白银价格进一步下跌,出于保值心理,不会造成挤兑的情况。
先在国际上宣布华元与黄金挂钩,自由兑换,足以稳定国内的情绪,而且华元在国际上的流通量并不大,对元奇没有丝毫压力,胡光墉不由的一笑,大掌柜这法子妙不可言,不过,什么时候在国际上宣布华元与黄金挂钩?
缓个一年罢,我们需要争取足够的时间。易知足缓声道:至于借口,就说美利坚的黄金运送需要时间,而且兑换的白银只四亿两,黄金还有一定的缺口,需要德兰士瓦金矿进行填补。
黄浦江,元奇码头。
诺大的码头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尽皆荷枪实弹的官兵,码头搬运工忙碌着将一个个厚实沉重的金属箱搬运上停泊着码头上的一艘远洋货轮,码头上一辆小轿车里,易知足隔着车窗静静的看着这一幕,这是第一批运往美利坚的白银。
坐在前排的赵烈文转身轻声提醒道:大掌柜,卫公使来了。
易知足转过头来,正好看见从四轮马车上下来的卫三畏,江边风大,请他上车来罢。
卫三畏满面笑容的钻进车里,没想到殿下会亲自前来。
这是元奇半个家当,我岂能不来。易知足说着反问道:贵国的黄金似乎还没有起运?
卫三畏笑道:刚接到电报,运金船昨天凌晨就已秘密。
这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易知足也不多问,点了点头没吭声,沉默了一阵,卫三畏才轻声道:有件事情不知道殿下是否知道,早在1869年时,前任财政部长鲍特韦尔就要求货币副监理诺克斯起草修订铸币法案,禁止白银流通。该修订法案经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在国会上正式提出。
还有这事?美利坚那么早就已经提出废除白银?易知足很是有些意外,不过,很显然这个法案是被搁置起来了,否则即便是没通过,他也会有所耳闻,略微沉吟,他才道:是因为西部发现超大银矿?所以被搁置了?
卫三畏看了他一眼,道:是因为黄金外流严重,没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如果禁止白银流通将导致进一步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一个错误的策略。易知足缓声道: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爆发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适当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
易知足笑了笑,道:通货膨胀虽然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但也会让人兜里钱数量变多,让人产生富有的错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贵国现任的理查森财长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一点。
说着,他将话头拉了回来,反问道:阁下怎的会提起这个修正法案?
我想提醒阁下警惕罗斯家族。卫三畏压低了声音道。
罗斯柴尔德家族?易知足扬了扬眉头,罗斯家族在贵国政界金融界树大根深,贵国不会是想让元奇与罗斯家族打擂台罢?元奇银行无意在贵国进一步发展。
元奇独霸储量如此之大的南非金矿,罗斯家族岂会善罢甘休?卫三畏不紧不慢的道:况且元奇在欧洲频频出手,早已被罗斯家族视为眼中钉,只怕是想善了,也不可能。顿了顿,他接着道:欧洲的银行家擅长剪羊毛,希望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贵国。
谢谢阁下善意的提醒。易知足道:元奇不属羊,属虎。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由的一笑,他估摸着即便是号称中国通的卫三畏也听不懂这意思,便笑道:我国有句谚语,老虎屁股摸不的。
京师,内阁总理大臣官邸,京师百姓称之为‘首相府’。
首相府位于皇城,北临太液池,东距六部不远,占地广阔,景色优美,主体建筑是一栋两层高的洋楼,协理大臣伍长青捏着一份电报快走进奕的办公室道:柏林来电,德意志也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德意志也爆发经济危机了?看来还真是一场大范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奕接过电报快速的扫了几眼,道:英法可有消息?
没有。伍长青道:目前爆发经济危机的还只有美利坚德意志奥地利。
奕仿佛是自言自语一般的低语,历来经济危机都是以英吉利为中心,最先爆发经济危机的也是英吉利,这次倒是有些奇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