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西洋各国发出金融危机的警告,证券报上也有报道,但却没多少人在意,大清不是西洋,元奇银行也不是西洋的那些银行,元奇银行创办三十多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哪次不是安然无恙?哪次不是越挫越强?
况且,西洋各国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隔个十年八年就会来一次,大清什么时候受到大的影响了?哪次不是先抑后扬?
再说了,现如今的大清可谓是锦上添花,烈火烹油,即便是康乾盛世也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不少股民都认为股市盘整之后会再次冲高。
谁也没想到西洋各国的金融危机规模会如此之大,似乎整个西洋都被卷了进去,不少人开始恐慌,担心遭受西洋的冲击,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
不过在股指大跌了二成之后,不少人又开始心上心下犹豫起来,原因很简单,大清不是西洋,历次股市暴跌,元奇都会托盘救市,眼下大清并不存在金融危机,元奇更可谓是如日中天,一旦元奇托盘救市,必然会迅速反弹,这种情况,股民们已经是多次经历。
止跌企稳了?霍正奇有些惊讶的看着呈送上来的数据,卖盘明显大幅萎缩,卖价也基本稳住不再下跌,而且居然出现了少量的买盘。
跌倒目前这个价位,已经出现普遍的惜售心理。随时关注了解交易大厅动向的四掌柜宋明礼如释重负的解释道:最主要的还是对元奇托盘救市的预期,毕竟我国并未出现金融危机,南非的金矿,耗资四亿元的一五年计划,让很多人对后期走势充满希望。
随着证券报公布的数据,股市信心迅速得到恢复,随后几日,股市不仅止跌企稳,并且还出现了小幅反弹。
欧洲各国在见到浙一情况之后,不由的又是惊讶又是羡慕,很明显,清国似乎再一次躲过了一波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人开始关注研究清国的股市和经济,实在是清国的表现实在是太抢眼了。
相比于清国,欧洲各国股市依旧是愁云惨淡,跌跌不休,不少人已经预感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有可能会提前到来,历次经济危机几乎都是从金融开始,股市崩盘银行倒闭,然后企业破产,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在维也纳交易所危机之后,美利坚的情况比欧洲更为严重,在断绝了欧洲资金的来源的同时,大量的欧洲资金开始撤离,企图通过债券和股票分享美利坚经济繁荣果实的欧洲投资者纷纷割肉离场,华尔街股市接连出现暴跌,不少铁路公司股票跌幅超过三成四成,甚至出现股价腰斩的。
众多资金规模小的证券交易公司银行相继倒闭,持续到九月,美国最殷实的银行之一,拥有大量铁路公司股票的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布破产倒闭,紧接着,国家信托公司联合信托公司以及几家规模不小的银行相继宣布破产倒闭。
华尔街仿佛是提前迎来了寒冬,纽约证券交易所破天荒地关门停业长达十天之久,幸存的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9,纸币兑换贵金属货币的业务也暂时停止,恐慌迅速蔓延到整个美利坚。
上海,镇南王府,美利坚驻华公使卫三畏一脸无助的道:这是美利坚建国以来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欧洲各国现在是自身难保,我们迫切希望能得到殿下的帮助。
递了一支香烟过去,易知足声音低沉的道:如果判断的不错,这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而且会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我国也必然受到冲击,对于贵国的遭遇,我表示十分同情,但却爱莫能助,你知道的,我国的一五计划还有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第九百七十九章 白银输出
元奇因为推行庞大的五年计划而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事卫三畏知道,他也没指望元奇向美利坚注入资金,目前的情况根本不是三五千万银元能解决问题的。
略微沉吟,他才道:贵我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商贸往来,随着太平洋航线的开通,两国贸易额也是逐年递增,如今我国已经是贵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相信殿下也不希望我国经济出现崩溃。
顿了顿,他不再兜圈子,径直道:因为经济危机,我国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产量也大幅削减,贵国推行五年计划,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钢铁。
这是希望大清大量进口美利坚的钢铁?易知足心里暗自好笑,不等他将话说完,便赶紧打断他话头道:抱歉,如今我国已有五座大型炼钢厂,年产量在二百万吨,而且还有三家大型炼钢厂正在投建,预计明年就能投产,不存在大量进口钢铁。
听的这话,卫三畏脸上神情异常黯然,这次的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规模远大于上次,欧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可能接着就是经济危机,真要如此,美利坚就有可能遭受第二波冲击,那绝对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清国不仅没有受到欧洲金融危机的波及,反而因为五年计划的推出使得经济显得异常繁荣,美利坚自然而然的将希望的目光投向清国这个盟友,希望得到清国的援手,希望清国能够大量进口钢铁。
对方毫不犹豫的拒绝,掐断了美利坚仅有的一丝希望,默然半晌,他才不甘心的道:我国的钢铁到岸价至少能比贵国的便宜二成到三成,足以大幅的缩减贵国的铁路造价。
易知足轻声道:我国的钢铁价格会与国际价格保持一致。
听的这话,卫三畏内心一阵绝望,如果清国钢铁价格与国际价格保持一致,哪怕是他们承建的铁路也只能用清国国内的钢铁,这是一点念想都不给他们留!
递了一支香烟过去,易知足语气诚恳的道:我国推出五年计划,目的就是促进钢铁业的发展,没有道理大量进口钢铁。犹豫了下,他才道:或许,我们可以大量进口粮食。
清国早些年一直从美利坚大量进口粮食,不过随着移民规模的缩小,随着素有粮仓之称的东南亚以及南洋两省的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如今已经很少进口粮食了。
这个情况,卫三畏自然知道,对方这个表态让他心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很显然,对方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他连忙道:非常感谢殿下能在我国最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过,粮食贸易目前并未受到冲击,这次危机主要是金融危机,重工业危机。
易知足沉吟了一阵,才道:贵国是我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贵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于我国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与贵国一样,迫切的希望贵国能够早日走出危机,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复苏。对于重工业的危机,我国确实是无能为力,不过,金融方面,或许还有一丝机会。
金融方面?卫三畏一愣,元奇难不成还能抽调出资金来?清国自身如今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他将信将疑的道:殿下有何建言,尽管直说。
能有什么建言?易知足哂笑道:贵国的情况唯有大量的资金注入,稳住银行,稳住股市,稳住工厂,自然也就稳住了人心。
这不是废话?卫三畏暗自腹诽,一旦有巨额资金注入,一切问题自然都迎刃而解,问题是如今到哪里去寻找如此巨额的资金注入!
元奇可以向纽约支行注入巨额白银。易知足不知不觉的压低了声音,当然,这事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卫三畏心头一跳,连忙道:目前的情况,三五千万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三五个亿呢?易知足轻声道。
三五个亿!卫三畏顿时觉的有些口干舌燥,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三五亿银元注入美利坚,马上就能稳住局面!
很快,他就冷静下来,隐隐猜到对方的目的,清国打算推行金本位,急于将国内数额庞大的白银脱手,否则也不会如此冒险,这事若是败露,元奇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都有,很显然,这事对美利坚对元奇,都是一件大好事,按照清国的说法叫两全其美,而且冒险也是元奇冒,美利坚压根无须冒什么风险。
他仿佛是担心对方改变主意,当即起身道:我马上将殿下的善意向国内密报。
送走卫三畏,易知足随即让人去将胡光墉叫来,向美利坚注入数额巨大的白银,他也是临时起意,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实行金本位,国内数额巨大的白银总不能砸在手里罢,输入美利坚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之举,既能减轻美利坚经济危机,也给国内的白银找到了出路。
待的胡光墉赶来,易知足又将赵烈文易正行两人叫来,这才将情况说了一下,听的他欲将元奇库存的白银——也是纸钞的保证金全部注入美利坚,三人一时间都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估计除了他,没人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赵烈文沉声道:美国人未必能信,一旦缓解了危机,他们极有可能泄露消息,置咱们于险地。
胡光墉却道:如此巨额的白银,大掌柜是打算借贷?还是抄底华尔街?
看来雪岩与我想到一块了。易知足笑道:自然是抄底华尔街,如此,美国人则轻易不敢泄露消息,再则,我们还可以采取分期分批注入的方式。
天下无不透风的墙。赵烈文沉声道:此事风险之大,不堪设想,一旦走漏风声,必然引发难以想象的挤兑风潮。
高风险,才有高回报。易知足缓声道:不如此,国内如此巨额的白银如何流出去?总不能一直存在银库里罢?
第九百八十章 形势所迫
这确实是高回报,也确实是高风险!胡光墉心里是十分赞同,但却不敢贸然表态,大清推行金本位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处理数额极其庞大的白银,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为此,元奇银行高层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如今国际贸易一律都是用黄金结算,大清与各国贸易也是如此,要让白银外流,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在国际市场上抛售,德意志实行金本位就是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白银,兑换黄金。
不过德意志可以如此做,大清却不行,因为大清的白银数额太大,真要在国际上抛售,必然引起恐慌,导致白银价格直线下跌,他们损失不起。
毫无疑问的,这次经济危机是大清将巨额白银流出去的最好机会,美利坚是金银复合本位制,白银与黄金一样都是法定货币,而且美利坚目前急需资金注入,即便明白巨额白银流入会给日后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会考虑接受以求先渡过眼前的危机。
问题在于,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这等于是挪用发行纸钞的保证金,性质很严重,一旦走漏风声,影响元奇的声誉不说,还会引发前所未有的挤兑!
沉吟了一阵,他才斟酌着道:国内巨额白银若是能够顺利流出去兑换成黄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资产,无疑会极大的缩短我国推行金本位的时间,这确实是难得的机会,不过,风险也确实不小,不论国内还国外,希望元奇倒闭破产的都大有人在,一旦消息泄露,咱们如何应对?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大将风范。易知足微笑着肯定了一句,这才道: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我们这不是挪用纸钞的保证金,而是用黄金逐步的替换作为保证金的白银,为推进金本位做准备。
我们可以先进行舆论引导,定下推行金本位的时间,让朝野上下都知道,元奇即将推行金本位,另外,我们可以再夸大南非金矿的产量,让朝野上下相信,元奇有推行金本位的实力。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也不算的是夸大,实际上德兰士瓦金矿的产量有着很大的潜力,只要投入足够的机器和人力,在年产百吨的基础上仍然可以逐年大幅的增加。
只要朝野上下对这两点深信不疑,即便是走漏了风声,问题也不大,完全可以解释这是推行金本位的需要。
赵烈文道:百姓们关心的只是手里的纸钞是否能随时兑换现银,对于推行金本位并无多大的兴趣,毕竟我国使用白银已经有数百年之久。
易知足道:百姓们总该关心手里钱会不会贬值罢?白银正在逐步贬值,这是不争的事实。
胡光墉缓声道:只要能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百姓接受和认同金本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见的胡光墉也赞同,赵烈文不由的有些着急,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失控,可能导致整个元奇崩溃,一旦元奇被挤兑的破产倒闭会是什么情形?他有些不敢想象。
看了胡光墉一眼,他才沉声道:人皆有私心,就算朝野上下认同金本位,一旦消息传开,依然还是会引发恐慌,会发生挤兑,原本因为一五计划元奇就已经超发数亿纸钞,一旦发生挤兑,后果不堪设想。
大清的强盛完全是建立在元奇的基础之上的,元奇容不得半点闪失,岂能接连犯险?当前需要各国正处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中,我国只要能够避免遭受大的波及,就足以迎头赶上,学生窃以为,当前宜缓宜稳不宜急,推行金本位大可徐徐图之。还望大掌柜慎思。
这可谓是老成持重之言,易知足也没驳斥,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他才开口道:并非是我心急,而是形势所迫,这些年北美洲频频发现银矿,尤其是墨西哥和美利坚。
墨西哥不消多说一直就是产银大国,美利坚在上前年也发现超大银矿,一年产量高达千万两,随着工业的发展,采银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蒸汽钻井采矿脱水已经十分普遍,世界白银的产量也因此不断提高,之前全球白银产量不过一年4千万两,如今已经达到8千万两,而且在继续提高。
另外,德意志推行金本位之后,在欧洲大举推行金马克,此举必然刺激欧洲各国实行金本位,以我估计,最多也就二三年时间,欧洲各国就会相继实行金本位。
一旦欧洲各国相继实行金本位,白银的价格必然是一泻千里,甚至有可能腰斩,即便元奇财大气粗也难以承受如此巨额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借助这场经济危机,将白银转移出去,然后抢在西洋各国之前实行金本位,非是我急于求成,而是时不我待!
听的这番话,赵烈文顿时默然,如果白银价格腰斩,损失将数以亿计,如此巨额的损失,即使是元奇也会伤筋动骨,略微沉吟他才道:能不能与美利坚签订一份协议,以白银兑换黄金。
这法子好。易知足笑道:门内撒土迷外人眼,谁知道美利坚的黄金是否运来?。
胡光墉亦是笑道:如此一来,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大可光明正大的输出白银。顿了顿,他才道:不过,这份协议的兑换比要略微高一点,否则容易令人生疑。
这是自然,假戏亦要真做。易知足颌首道:如今国际市场上的金银兑换比已经回落到一比二十,咱们直接提高到一比二十五!而且这数额也不能太大。
两天后,美领事馆马车再次驶进了镇南王府,卫三畏笑容满面的走下马车,快步迎上在门口迎接的易知足,还离着几步就伸出手笑道:贵国有句话叫患难见真情,能有贵国这样的盟友是美利坚的荣幸。
易知足脸上的笑容很淡,一边握手一边道:对于贵我两国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不过,这事风险不小。说着,他伸手礼让道:进屋再说。
第九百八十一章 巧妙推手
听的对方说风险不小,卫三畏心里不由的一紧,他心里很清楚元奇挪用数亿银元的风险有多大,这事若是处理不善,必然会引起大规模的挤兑,让他稍觉心安的是,对方的态度并未发生变化。
进的房间,他语气诚恳的道:殿下以及元奇能在我国危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我国总统格兰特先生特意叮嘱我向殿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说着,他弯下腰深深的鞠了一躬。
易知足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贵我两国虽不至于休戚相关,但在金融商贸,工业科技以及教育等领域都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次经济危机可能演变成一次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援助贵国,也等于是自救。。
说着,他展手利让道:咱们之间也无须拘泥那些虚礼,坐——。
落座之后,他接着道:随着有线电报铁路远洋轮船越来越普及,一个囊括世界各国的世界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这次的经济危机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危机,我国也必然遭受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腾挪巨额的保证金,元奇要承担难以想象的风险。
这是要提条件?卫三畏反而是放下心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有条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径直道:殿下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但凡能做到的,我国绝不推诿。
数额如此巨大的白银流动,绝对瞒不住,为着元奇的自身的安全考虑,也不可能隐瞒,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正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易知足缓声道:我国打算推行金本位,我们希望与贵国签订两份金银兑换协议,数额为一亿两白银,以缓解贵国资金严重不足为由,价格可以略高于国际黄金市场,一比二十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