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欧洲爆发金融危机,美利坚德意志相继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于大清股市的冲击自然不会小,出于对经济危机的恐慌,不少人都理智的退出了股市,不过因为五年计划也有不少人对大清的经济充满信心,乘机入场,股市在大幅下跌之后迅速自我调整,出现长时间的横盘,大幅增长工资和福利的举措一公布,长时间横盘的股指迅速掉头向下。

    股指再度下挫,霍启正不免有些忧心,眼下将近年关,依照往年的经验,在年关之前还会有一波跌幅,不少人会选择在年前抛售股票持币过年,两个不利因素凑在一块很可能会出现一波大的跌幅。

    霍启正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股指在大跌了三日之后,刚刚企稳,又开始大幅下跌,交易大厅里挤满了满脸焦急的股民,看着不断下跌的股指,所有人都揪心不已。

    中午休盘期间,交易大厅里依然滞留了为数不少的股民扎堆议论着;听闻欧洲各国的金融危机正转变成经济危机,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正处于爆发的边缘,而且咱们大清这次也是在劫难逃。

    有没有那么邪乎?英吉利都没爆发经济危机。

    英吉利是还没爆发经济危机,但却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利坚德意志不都是先金融危机,然后才经济危机?

    就算会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也未必能影响到咱大清,这些年西洋各国也爆发了几次经济危机,咱大清什么时候出现过?

    以前没爆发经济危机,那是因为咱大清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如今咱大清的工业化可是仅次于英美,与法兰西和德意志不相上下,还有,据说五年计划和大幅增长工资福利,主要目的就是应对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不会吧?咱大清也会爆发经济危机?

    这话听着可真新鲜,咱大清凭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这世界哪个工业强国没有爆发经济危机?凭什么咱大清例外?

    那倒未必,经济危机大多都是金融危机引发,咱大清有元奇,能出现金融危机?这股市哪次大跌,不是元奇出手救市托盘?

    此一时彼一时。元奇资金雄厚不假,可才推行的一五计划耗费四亿,又与美利坚兑换四亿银元的黄金,如今美利坚的黄金还没到,可以说,元奇眼下正是最空虚的时候,救市?托盘?别做梦了!

    听的这番话,所有人不由的面面相觑,这番分析确实不无道理,大清如今可以说已跻身工业强国之列,爆发经济危机乃是正常的事情,一五计划也明显有些仓促,这次大幅加薪也透着几分突兀和蹊跷,更为重要的是,元奇这个时候确实是最空虚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救市!

    恐慌很快就蔓延开来,下午一开盘,股市就出现一波猛烈的下跌,霍启正再也坐不住,一收盘就匆匆赶往镇南王府。

    将收集的传言细细叙说了一遍之后,霍启正才道:大掌柜,眼下这情形,如果继续放任,必然是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

    易知足没吭声,点了一支香烟抽了几口,才看向赵烈文,惠甫是什么看法?

    很显然,这是有人在刻意散播引导股市的恐慌情绪。赵烈文斟酌着道:背后应该不是经纪行,如果料的不错,应该是欧洲资本准备入场了。

    他们这时机确实把握的很好。易知足冷声道:元奇若是敢出手救市托盘,他们必然散播传言,元奇滥发纸钞,那将引发更大的危机。

    听的两人对话,霍启正顿觉背后凉飕飕的,他还真没想到会是欧洲资本入场,更没想到竟然还是一环扣一环?真要有谣传元奇滥发纸钞,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挤兑,元奇目前这情形,可经不起大规模的挤兑!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资本逐利是本性,即便欧洲资本并非是心怀叵测,也会最大限度的打压股市,然后以最低的价格进场。

    默然半晌,易知足才沉声道:如今欧洲美洲不是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危机,欧洲资本纷纷在寻找出路,咱们大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打压股市是肯定的,但还不至于让咱们崩盘。

    南非一战,大清锋芒毕露,如果有机会,英吉利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赵烈文缓声道:大掌柜切不可掉以轻心。

    放心。易知足道:我从来不会把自身的安危交给别人,更何况还是对手。

    迟疑了下,赵烈文还是忍不住问道:眼下朝野上下皆知元奇资金已抽调一空,连保证金都已运往美利坚兑换黄金,若是出手托市,对方必然会造谣元奇滥发纸钞。

    从限制资金流入着手。易知足胸有成竹的道:以我国即将推行金本位为由,限制白银流入,限制白银兑换华元。以英吉利金融危机为由,将英镑流入兑换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但不限制黄金的流入和兑换。

    还真是什么事都难不倒大掌柜,这法子倒也冠冕堂皇。赵烈文笑道:如此一限制,能够流入的资金必然极为有限,不过,如此一来,势必将大量的欧洲资本阻拦在外了。

    另当我们的资金回笼之后,这个限制也可以适当的放开,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里。易知足缓声道:再有,资本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是需要大量吸引国外资本,但也必须控制国外资本的流入规模,美利坚就是因为吸纳了太多的国外资本,以至于主客易位,我们必须引以为鉴。

    霍启正这时忍不住道:限制国外资金流入,并不能稳定股市。

    动用我私人账号上的资金缓慢的吸筹,不要太明显。易知足道:另外,着《证券报评论员撰写文章,大清虽然推行宪政,发展工业,但经济制度与西洋各国有些差别,并非是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而是以垄断为主的经济制度,不存在无序的竞争,足以最大限度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美利坚德意志相继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遭受重创的是钢铁铁路军工等领域为主的重工业,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并不大,更不会引发我国的经济危机,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重工业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即便会爆发经济危机,也绝对不会是现在,至少是十年八年之后的事情。

    说着,他看向赵烈文,让各大报就这一评论展开争论,重点在于经济制度,比较垄断与自由竞争的优劣,另外,让他们了解下德意志的工业发展情况,早在十余年前,德意志就开始出现垄断组织——卡特尔。

    卡特尔?赵烈文追问了一句,卡特尔是什么垄断组织,他还真不知道,也是头一次听说。

    易知足道:卡特尔指的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企业相互签订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协定,从而对某一产品形成价格市场的垄断,广州上海的自行车厂实际上就属于卡特尔。

    沉吟了下,赵烈文又问道:元奇算什么垄断?

    元奇算什么垄断?元奇既不属于卡特尔,也不属于辛迪加托拉斯,严格的说元奇属于国家垄断,这是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垄断,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这个问题让他们去判断。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大掌柜,事关大清经济制度,让《证券报评论员撰文似乎有些欠妥,不如让行之撰文罢?

    也好。易知足笑着点了点头,行之也该崭露头角了,给东南各省大报打电话,在头版留出位置。

    大掌柜。霍启正连忙道:发表文章能否暂缓几天,这文章一旦发表,股市必然大幅上扬,国外资金难免会犹豫是否进场。

    易知足听的一笑,行,就多给他们一天时间。

    英国驻沪领事馆。

    领事麦华佗放下电话,看向詹姆斯诺斯科特道:有个坏消息。

    诺斯科特一脸欣喜的道:元奇出手托盘救市了?

    不是。麦华佗道:元奇以即将推行金本位为由,禁止白银流入和兑换华元,同时还以我国爆发金融危机为由,限制英镑的流入和兑换,每天只允许二百万英镑流入和兑换华元。

    诺斯科特倒吸了一口冷气,好敏锐的洞察力!好快的反应!

    麦华佗瞥了他一眼,道:你准备了两个月时间,不会没有兑换华元吧?

    不多,陆续兑换了二千万元。诺斯科特道:因为担心元奇察觉,一直没敢大额兑换。顿了顿,他才问道:黄金呢?黄金有无限制?

    麦华佗道:对于黄金的流入和兑换倒是没有任何限制,也没理由限制。

    沉吟了一阵,诺斯科特才起身拿起电话,接汇丰银行。

    听的他吩咐马上兑换二百万英镑华元,并且最大限度的用黄金兑换华元,麦华佗不由的暗暗心惊,待他放下电话,他才道:打算今天进场?

    既然对方已经察觉,就必须毫不犹豫的快速进场。诺斯科特道:我打算模仿元奇托盘救市的手法进场,如何再散播消息,元奇滥发纸钞。

    我不赞成。麦华佗连忙道:我不希望因为你的莽撞导致英清两国关系恶化,在上海,就没有元奇查不出来的事情,不论你通过谁散播这个传言,元奇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追查清楚。

    不论是为着帝国在远东的利益着想,还是为着你们资金的安全考虑,我都希望你打消这个并不高明的念头。

    诺斯科特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元奇如此神通广大?

    超出你的想象。

    沉默了一阵,诺斯科特才开口道:我还是想试试,这毕竟是很难得的机会。

    麦华佗毫不客气的道:我只要听到传言,就主动向元奇举报。

    盯着他看了足有移时,诺斯科特才苦笑着道:好吧,你赢了。我缓慢入场,不散播谣言。

    易知足的私人资金本就庞大,诺斯科特的资金规模也高达四千万,两股资金同时进场都以吸筹为主,股市开盘之后,股指迅速下探之后便开始缓慢的反弹,整整一天都是如此,收盘时,股指已然飘红。

    次日一早,东南各省大报以及《证券报同时在头版刊载的一篇名为《大清会爆发经济危机吗?的文章。

    正值美利坚德意志爆发经济危机,国内股市又遭逢大跌,朝野上下对于经济危机本就十分关注,只这个标题就足以吸引无数人的眼球。

    这篇文章第一次明确的的指出,大清的经济制度是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制度,与西洋各国实行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差别。

    文章指出,大清众多的厂矿企业的建厂择址原料供给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各方面都是处于元奇的计划指导之下,与自由竞争模式大相径庭,不存在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也不存在无序的竞争,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

    文章最后指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大清同样难以杜绝出现经济危机,但在大清工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大清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至少要等到下一个经济危机周期,也就是十年八年之后。




第九百八十五章 世子班底
    《大清会爆发就经济危机吗?一文迅速引起了轰动,不仅是大清的官绅士商关注,就连西洋各国驻华人员也甚为关注,广州上海两地外文报纸随即刊发号外进行转载。

    这篇文章的作者——易行之,也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好奇和猜测,尽管这个名字对于大众而言还很陌生,但这篇文章能刊登在东南各大报纸头版醒目位置,又是姓易,其身份已是呼之欲出。

    很快,这一猜测就得到证实,易行之就是镇南王世子,本名易正行,字行之,自幼在西洋长大,这几年一直在研究西洋各国的经济危机。

    英国驻沪领事馆,二楼,办公室。

    见的詹姆斯诺斯科特快步进来,领事麦华佗将几份报纸丢在办公桌上,道:元奇出手托盘救市了。

    诺斯科特扒拉了下几份报纸,见的都是中文报,抬头看向对方道:什么情况?

    麦华佗拿起一份报纸径直将《大清会爆发就经济危机吗?一文翻译诵读了一遍,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镇南王府的世子,元奇大掌柜易知足的嫡子,易正行。

    沉吟了一阵,诺斯科特才道:就凭这篇文章,能够托盘救市?

    你太低估易知足的影响力。麦华佗道:易知足虽然不是清国皇帝,但他的话比清国皇帝的谕旨更有效果,他的话比任何股票评论员的评论都更权威,我敢保证,一开盘必然大涨。

    略微沉吟,诺斯科特才站起身,我去交易大厅看看。

    我想,我有必要再次给你们一个忠告。麦华佗沉声道:你们可以来清国赚钱,但最好别在清国金融市场搅风弄雨,清国不是美利坚,你们赔钱事小,影响英清两国关系事大。

    诺斯科特满不在乎的耸了耸肩,我只在乎资金的安全和利润。

    上海股市交易大厅,还没到开盘时间,整个交易大厅里就已经人满为患,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兴奋,镇南王世子元奇少掌柜易正行亲自撰文,公开指出大清现阶段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这篇文章等于是给股市的后期走势定下了基调——股市即将迎来一波长达十年八年之久的大牛市!所有人都为之欢欣鼓舞,毫无疑问,元奇这是发出了一个信号,力挺股市的信号!

    诺斯科特走进交易大厅就看见令人震惊的一幕,几个交易柜台前都排起来长长的队伍,所有人脸上洋溢着欣喜和兴奋之色。

    十点,一开盘,交易大厅就出现了极为疯狂的一幕,三十多支股票一开盘就被封在了涨停板,短短不过一刻钟,又有二十多支股票涨停,整个交易大厅都陷入了一片疯狂之中。

    看到这一幕,诺斯科特也不得不承认,麦华佗的话很有道理,清国的股市压根就不是他们能够搅弄风雨的地方,清国的股市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而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完全处于元奇的操纵之下。

    即便元奇在资金被抽调一空的情况下,一篇文章就足以让股市起死回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清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很显然,相比起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垄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清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斟酌着道:股市反响如此之大,会否有违大掌柜的初衷?

    将近年关了,涨一涨也好,让大家都过个开心年。易知足笑道:这一波反弹如此猛烈,应该是之前打压的太过厉害,实则南非金矿五年计划都是特大利好,如今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恐慌,有次反应,也是情理中事。

    当初打压股市,是担心涨幅太大,无法吸引境外资本,但更主要的还是担心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跌幅过大,造成恐慌。

    易正行道:股市涨幅过高过快,会否影响境外资金的流入?

    如今世界各国金融证券市场一片萧条,经济危机的恐慌已经弥漫整个欧洲,大量的资金正在寻找出路,我国股市逆势上扬,一枝独秀,经济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各国资金必然纷至沓来。

    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股指过高,涨速太快,影响自然是有的,不过,我们本来就要防范太多的资金流入,真要全世界的资金都流入我国,我国就有可能步美利坚后尘。

    顿了顿,他接着道:让各省大型厂矿企业加快上市的节奏,否则大量资金的涌入必然迅速抬高股价。

    随后几天,股市接连上扬,各大报纸也展开一轮关于自由竞争与垄断孰优孰劣的争论,进而延伸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争论,争论的目的也很明确,大清是该仿效西洋的自由竞争模式?还是继续按照现有的垄断模式走下去?
1...609610611612613...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