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尽管元奇的垄断模式有着自由竞争模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但依然有人呼吁采用自由竞争模式,毕竟西洋各国采用自由竞争制度已经二百年,而且英吉利也正是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成为世界工业霸主。

    而元奇的垄断模式虽然在发展初期十分有利,但发展到后期,有尾大不掉之嫌,对于国家而言却未必是福,毕竟强大的垄断组织,国家难以掌控。

    上海火车站,一列火车缓缓驶进站台,车厢外醒目的标记着西安——上海。软卧车厢里,刚刚卸任的安西巡抚——五十岁的李鸿章一脸唏嘘的望着窗外,上次他来上海还是九年前,时间过的可真快,上海的变化也太大。

    大人,该下车了。随行的幕僚王凯泰提醒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王凯泰连忙为他批上一件大氅,上海的冬天阴冷——。

    上海再冷也及不上安西。李鸿章虽如此说,却也不忍拂了对方一番好意,缓步走了出去,一踏上站台,一个穿着西装容貌十分英朗的年轻人就快步迎了上来,笑道:李大人——。

    李鸿章并不认识对方,不免迟疑了下,不过看到对方身后的严世宽,他立时就反应过来,能让严世宽站在对方的身后,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已是不言自明,严世宽则笑吟吟的道:一别十年,李大人风采依旧。说着,他一展手,介绍道:这是行之,前来恭迎李大人。

    行之,易行之,前几日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大清会爆发就经济危机吗?易行之早已是名动天下,李鸿章真没想到对方会屈尊前来站台迎接他,慌的连忙拱手见礼,下官见过世子——。

    李大人无须多礼。易正行满面笑容的伸手虚扶了一下,父王数次提及李大人,说李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李鸿章连忙拱手道:王爷谬赞,下官实不敢当。

    见他似乎有些拘谨,易正行一笑,伸手礼让道:李大人请上车。

    见的居然是镇南王世子亲自前来火车站迎接李鸿章,幕僚王凯泰不由的心花怒放,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委以重任的信号!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一眼同样在看报的易知足,心里有几分犹豫,报纸上的争论明显有些偏离了方向,但对方似乎一点不在意,也丝毫没有干预的意思,轻咳了一声,他才道:大掌柜,近两日的争论似乎有人在刻意引导。

    合上报纸,易知足才道:惠甫是指朝廷?

    赵烈文道:贬低垄断制度的都是北方大报。

    不会是朝廷。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奕?肃顺目前都希望维持稳定当前的局势,不会挑衅元奇,这应该是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凡事皆有利弊,垄断制度亦然,虽则利于经济,却不利于国家,这是实情。

    听的这话,赵烈文心里一紧,试探着道:大掌柜有意更改元奇的垄断模式?

    易知足轻叹了一声,才道:元奇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需要等待机会。

    果然是要改!还要怎么改?等待的又是什么样的机会?赵烈文一肚子疑问,却是一句也没问出口,他很清楚,现在不是问的时候,即便是问,对方也不会说,略微沉吟,他将话头一转,报纸上如此大张旗鼓的争论,会不会促使西洋各国也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

    易知足道:不论咱们是否宣扬引导,这次经济危机都会促使西洋各国转向垄断!这是趋势!

    话才落音,林美莲在外禀报道:大掌柜,李鸿章到了。

    易知足站起身道:咱们迎迎。说着缓步踱了出去,赵烈文起身跟了出去,心里却是暗自好奇,易知足为人随和,不摆架子,寻常督抚他都会出门迎接,但派人接站却是极为鲜见,尤其是派易正行去接站,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即便是恭王前来,也不曾有次礼遇,仅此一点,就足见其对李鸿章的重视。

    见的易知足出门迎接,李鸿章连忙快步越过易正行,紧趋几步上前躬身见礼道:下官李鸿章拜见王爷。

    易知足伸手扶起他,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见的他头发胡子已经掺杂有不少白须,不由的感慨道:渐甫这些年在安西受累了。

    李鸿章心头一热,连忙道:下官忝为朝廷大员,镇守边疆,乃是职责所在。

    进屋说——。易知足一脸和煦的伸手礼让。

    进屋落座,易知足详细的询问了一番安西行省的情况,疆域人口耕地农业牧业商业邮政通讯交通驻军宗教风俗教育民族矛盾都一一细细问了一遍,李鸿章虽已是知天命之年,记忆力依然惊人,有问必答,如数家珍一般。

    一番对答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易知足笑着伸手请茶,呷了几口茶,他才缓声道:涤生走后,两江总督暂由何璟署理,渐甫可有意?

    曾国藩是他恩师,去年病故于两江总督任上,听的对方提及,李鸿章心里有些黯然,略微沉吟,他才拱手道:两江非比安西,下官资质鲁钝,才智平平,恐难以胜任,下官希望能跟随王爷左右。

    见他居然推掉两江总督,赵烈文不由的对他刮目相看,如今的两江总督在地位上与直隶总督平齐,况且两江是出了名的富裕,多少大员对两江总督这一位置梦寐以求,对方居然推掉了?这家伙野心够大!

    易知足笑了笑,道:渐甫在安西一呆十年,先回家安心过个年,年后再来罢。

    出的镇南王府,上的马车,幕僚王凯泰才轻声问道:王爷如何安置大人?

    两江总督。李鸿章轻声道,不等王凯泰开口道贺,他语气平静的道:我推掉了。

    推掉了?推掉了两江总督?王凯泰脸上的神情一瞬间精彩纷呈,先是惊喜,再是惊愕,然后是疑惑不解,继而是难以置信,两江总督,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肥缺,谁会推掉?

    四轮马车在柏油路面上平稳轻灵的滑动,李鸿章望着车窗外街景,好半晌才轻声道:王爷若是属意我接任两江总督,早就任命了,何须来征询我的意见?

    犹豫了下,王凯泰才道:大人若是不推诿,王爷难道还能将话收回去?

    自然不会,不过,我的仕途也就到头了。李鸿章轻声道,顿了顿,他接着道:回家过年,年后进镇南王府。

    进镇南王府?王凯泰一愣,随即欣喜的道:世子?

    不错。李鸿章缓缓颌首道,世子前来接站,我就隐隐猜到几分,世子既然已暂露头角,也该开始构建班底了,王爷这是未雨绸缪。

    还是大人看的透彻。王凯泰随口奉承了一句,确实,以易正行的身份,岂会前往站台迎接一个巡抚。




第九百八十六章 国家垄断
    全世界各大工业强国几乎都陷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恐慌之中,各国金融市场哀鸿遍野,股灾一个接着一个,唯独大清股市却接连上扬,而且涨势强劲,令的各国纷纷为之侧目。

    如果说以前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清国没有被波及,是因为清国工业规模小,还不具备爆发经济危机的资格,但如今的清国工业总量应该已经平齐德法两国,为什么依然没遭受波及?各国专家学者纷纷对清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大清会爆发就经济危机吗?一文也迅速被各国驻华使馆翻译成本国文字电传回国,一时间,元奇垄断制度计划经济,成为西洋各国政要和经济学者专家热议的焦点。

    自1788年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危机就已经成为西洋各国挥之不去的噩梦,尽管《大清会爆发就经济危机吗?一文清楚的指出,垄断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但对于西洋各国来说,最大限度的延缓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削弱经济危机的危害也是梦寐以求的。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捏着一份电报脚步轻快的走进房间,笑道:大掌柜,德兰士瓦来电,今年又新增四个金矿,年产量已达到一百二十吨,预计明年能突破一百五十吨。

    好!这个产量也不枉咱们不惜血本的投入。易知足笑道:年产黄金一百二十吨,足以让朝野上下对元奇推行金本位充满信心。顿了顿,他接着道:回电,着他们从管理和提高效率入手,再接再厉,争取及早突破二百吨大关。

    赵烈文疑惑的道:年产量真能突破二百吨?

    只要舍得投入,年产量突破二百吨不是什么难事。易知足道:德兰士瓦金矿储量十分罕见,而且金矿表层一般都是富金矿层,大规模机器开采,只要管理跟得上,产量就能大幅提升。

    二百吨黄金,那是相当于一亿多两白银!真要能达到这个产量,推行金本位压根没有一点压力!赵烈文暗自感慨了一阵,才道:大掌柜,德兰士瓦毕竟远在南非,这个年产量一旦公开,欧洲各国怕是会急红眼。

    不公开,又如何让朝野上下对元奇推行金本位有信心?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至于欧洲各国,不必理会,南非一战足以奠定我国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至少三五年内没人敢太岁头上动土。

    赵烈文也清楚,元奇当务之急是推行金本位,当即微笑着道:这数据一公开,股市在停盘之前还有一波涨幅。

    易知足笑道:对于朝野上下而言,这都是一颗定心丸。

    德兰士瓦金矿年产量达到一百二十吨,对于朝野上下来说确实是一颗定心丸,有产量如此之大的金矿做后盾,元奇推行金本位必然是一帆风顺。

    一年多的时间内,元奇投资四亿元推出一五计划,随即又与美利坚兑换四亿元的黄金,紧接着又大幅增长工资福利,可谓是大唱空城计,不少人都暗自为元奇捏一把汗,如今倒是可以松口气了。

    受这个消息刺激,元奇银行的股价在下午一开盘就被封停在涨停板上,与元奇相关的数十支股票紧随其后,不到一刻钟就相继涨停,继而带动整个股市上扬,原本因为即将停盘过年而显的有些疲软的股市宛如打了鸡血似的再度爆发出一波强劲的涨幅。

    上海火车站,一列从京师开来的列车缓缓的驶进站台,车一停稳,一节专用车厢的车门便迅速打开,一身便服的奕?肃顺相继踏上站台,早就候着的严世宽满面笑容的快步迎了上去,拱手笑道:二位相爷今年可是打算在上海过年?

    还真被你说着了。奕?笑道:在上海过年至少能落个耳根清静。

    对于二位相爷来说,大清虽大,却是难有清静之地。严世宽笑着打趣了一句,随即伸手道:二位请——。

    火车站外,平素看来显的无比宽大的站前广场此时却是人潮汹涌,一眼望去黑压压一大片,到处都是密集的人群,诺大的广场被挤的水泄不通,见的这情形,奕?很是意外的道:怎会如此多人?

    大掌柜说,这叫春运。严世宽笑着解释道:这几年工资福利逐年增长,春节假期时间也越来越长,铁路交通也是越发的便捷,因此赶回家过年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肃顺听的一笑,这也是刺激经济的举措之一?

    谁说不是呢。严世宽笑道:这些人即便平日里十分节俭,但回家过年却都舍得花钱,看看他们,谁个不是大包小包?铁路公司这一个月的收入能抵寻常两三个月。

    奕?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刺激经济,终究还是朝廷吃亏,这点子税收压根不够举债的利息。

    帐可不能这么算。严世宽敛了笑容,一脸较真的道:真要爆发经济危机,那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说的是。奕?笑道:否则朝廷也不会同意巨额借贷以刺激经济。

    轿车驶进镇南王府,在长乐书屋院门外停下,在门口候着的易知足微笑着迎了几步,奕?一下车就拱手笑道:咱们这次是借拜早年的名义前来打秋风的。

    易知足听的一笑,今年欠收,地主家也没余粮。

    肃顺笑道:南非金矿年产量高达一百二十吨,还叫欠收?

    西洋各国闹经济危机,对外贸易损失惨重不说,工业品价格也降的十分厉害,还不是欠收?易知足笑道:我这个地主今年也的勒紧裤腰带过个寒酸年。

    奕?笑道:这可不成了民富国穷?

    易知足摆了摆手,民富国穷对咱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严格来说,咱们现在是处于国富民穷的阶段。

    见是话缝,易正行赵烈文两人连忙上前来见礼,免不了又是一番寒暄客套,礼让着进的房间,落座奉茶之后,奕?才接着放才的话头,道:国城兄方才却是将在下说糊涂了,民富国穷竟然还是奢望?

    伸手请茶之后,易知足才缓声道:我觉的国家发展应该是分为四个阶段,一,国穷民穷,这是未充分发展的阶段,国家穷,国民更穷,大部分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没有储蓄,也极少债务。

    二国富民穷。国家通过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逐渐富裕,但国民依然穷困,经历了贫困阶段的国民尽管积累了比他们生存所需的更多的钱,但不会消费,而是储蓄。

    三国富民富。国家继续富裕,国民也开始富裕,国民因为收入不断的提高,一开始富裕起来,不再是满足于储蓄,而是开始消费,开始投资金融。

    他这番说法十分新鲜,但却极为贴切,就连易正行和赵烈文都是第一次听闻,见他打住话头,肃顺忍不住道:然后呢?

    目前世界各国,就连英吉利也只是处于这第三阶段。易知足缓声道:第四个阶段就是国穷民富,国家开始变穷,但国民却自我感觉富裕,实际上这一阶段,国家和国民都是在不断加大债务一个周期之后,再度回到国穷民穷的阶段。

    书房里一阵安静,半晌赵烈文才道:这就好比是走马灯,一圈接一圈的转?但转一圈要多少时间?

    这就难说了,得视发展速度而定,或许一百年,或许二百年。易知足缓声道:经济危机不能根除,就会始终如此一圈接一圈的转下去。

    肃顺道:经济危机不可能根除?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可能。易知足说着呷了口茶,随即话头一转,前段时间报纸上对于垄断制度批判的十分厉害。

    奕?两人一封衙就急匆匆的赶来上海,除了要钱,商议明年的政策之外,也是为了撇清这事,报纸上就自由竞争和垄断的争论,一个阶段对垄断制度批判的十分厉害,仿佛是朝廷在后面推波助澜,这事还真与他们无关。

    国城兄明鉴。肃顺连忙摆手道:那都是一些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清流之辈沽名钓誉之言。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垄断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出意外,西洋各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摒弃自由竞争迅速进入垄断阶段,我国总不能由垄断转入自由竞争罢?

    奕?迟疑着道:国城兄是让朝廷肯定垄断制度?

    易知足似笑非笑的道:总不能让元奇来肯定罢?

    元奇本身就是大清最大的垄断组织,让元奇来肯定垄断,岂非是笑话?奕?不由的笑道:国城兄责怪的是,确实是朝廷的疏忽,一开年,在下就恳请皇上明发谕旨,肯定垄断制度。

    否定自由竞争,肯定垄断,这是必须的。易知足缓声道:凡事皆有利弊,垄断制度亦然,但不能因噎废食,至少在现阶段,垄断制度是利大于弊的,至于其弊端,可以逐步摸索遏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经济制度更是如此,我们在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须的一边摸索一边前行。

    国城兄这是大家之言。肃顺随口奉承了一句,同时也是表明态度。

    易知足这番话是给祺祥的谕旨定个调子,他也不谦逊,笑了笑,道:火车上也歇息不好,二位远道而来,先略微歇息一番,晚上我设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1...610611612613614...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