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奕?两人也确实有些累,当即便起身告辞,易知足起身一直将两人送到院门外,目送两人上车离开,易正行才试探着道:垄断的弊端有法子遏制?
有。易知足笃定的道:垄断发展到后期,是国家垄断。
国家垄断?什么意思?易正行赵烈文不由的面面相觑,迟疑了下,赵烈文才道:大掌柜的意思是元奇?
对!易知足颌首道:元奇所掌控的一切,会逐步的过渡到朝廷手里,或者说元奇和朝廷会逐步融合,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说着,他看了易正行一眼,这一眼的意思十分明白,实现国家垄断要着落到易正行的身上。
如果实行国家垄断,是否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赵烈文沉吟着道:元奇掌控着货币对外贸易以及大量的工业,还有着大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土地,与朝廷融为一体,朝廷不仅无须背负债务,还有足够雄厚的财力。
惠甫想的太简单了。易知足边说边转身缓步跨进院子,随手点了支烟,他才缓声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将形成一个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巨大市场,一旦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话未说完,曹根生快步迎上前来,禀报道:大掌柜,洛杉矶来电,运银船队已经安全抵达。
听的运银船队安全抵达,易知足暗松了口气,海上航行风险不小,装载四亿两白银的船队若是在海上出事,元奇虽不至于倒闭,却也必定会元气大伤,接国电报看扫了两眼,他沉吟着道:回电,尽快兑换黄金回国,另外,要严防走漏风声,分批兑换美元,暂且观望,不要急于抄底。
待的曹根生退下,易正行才道:数亿白银,怕是很难不走漏风声。
无妨。易知足摆了摆手,待的四百万两黄金运回国,即便是走漏风声,也出不了多大的问题。
赵烈文道:德兰士瓦的金矿年产量高达一百二十吨,折合白银将近一亿两,即便是损失两三亿白银,三四年也就填补回来了,再说了,真要走漏了风声,大可以将责任推到美利坚头上。
易知足笑道:朝野上下对元奇推行金本位有信心,对于白银流出自然也就不会太在意,因为必须流出去,不过,让美利坚背黑锅倒是不损元奇声誉。
第九百八十七章 抄底抄底
暮春三月,黄浦江江面上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只往来穿梭,乍一看繁忙依旧,但细心人都能留意到,虽然往来穿梭的船只中依然有不少冒着黑烟的蒸汽木船铁甲船,但悬挂着外国旗帜的船只却是明显减少,因为西洋各国相继爆发经济危机,前来上海的商船已大幅减少。
一支规模不小悬挂着大清金龙旗和美利坚星条旗的船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美利坚爆发经济危机之后,在上海已经很少能看到悬挂星条旗的船只了,这支船队一色都是大型蒸汽铁甲船,更引人瞩目的是船队前后居然有五艘铁甲战舰护航,不少人都在暗自猜测,这支船队装载的是什么货物,居然需要战舰护航?
船队一路逆水而上,径直停泊在了元奇码头,而此时的元奇码头早已戒严,荷枪实弹的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派肃杀景象,这一情况更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当看到一个个铁皮箱从船上搬运上码头,看到穿着元奇银行制服的人员在码头开箱检查验收,看到一块块硕大的金砖从箱子里取出称重,查验成色,人们这才反应过来,是美利坚的黄金运抵上海了。
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闻讯而来观看,上千万两黄金,如此难得的一饱眼福的机会自然没人会错过,消息传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看,就连一些报纸的记者也都被惊动,匆匆赶了过来。
在码头上秀黄金,这自然是为了稳定人心,尽管德兰士瓦金矿的年产量已经给朝野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与美利坚的金银兑换依然还需要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这批黄金抵达上海,能彻底的稳定人心。
实际上这支船队不仅装运的是来自美利坚的黄金,还有德兰士瓦的黄金,两下里凑一块,才足以瞒天过海。
黄金还没进库,美利坚驻华公使卫三畏就匆匆进了镇南王府,一见面,他就朗笑道:这批黄金如数抵达上海,殿下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
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至少还有两亿白银的缺口,岂敢高枕无忧?
卫三畏笑道:南非金矿一年产量高达一百二十吨,两亿白银也不过两年的产量而已。
伸手让座之后,易知足才道:两亿缺口不是小数,别说两年,就是两个月,一旦被人利用,也能造成不小的麻烦。
见他紧咬着缺口不放,卫三畏心里不由的有些着急,清国四亿白银流入美利坚,除了兑换的一亿两之外其他的三亿一直捂着不放,如此一来,对于美利坚缓解经济危机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国内早已经是急不可耐。
他也催促过几次,但易知足三番五次都以元奇安危为由进行拒绝,他也无可奈何,略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道:若是我国再向元奇借贷两亿白银,是否就能名正言顺的进行投资?
对方终究还是忍不住主动提了出来!易知足心里暗笑,随着元奇推行金本位的风声越来越紧,又以维护国民利益的幌子固定纸钞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民间以白银兑换纸钞的越来越多,元奇自然是需要将这些白银输出去,。
之前易知足就已经表态可以向美利坚输出六亿白银,当然主动提出追加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所以他一直命令美利坚的支行捂着美元不放,当然,也有加深美利坚经济危机危害的意思在内。
如此卫三畏主动提出,他自然也不好吊着,当即笑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我国推行金本位已是大势所趋,输出白银不至于引起恐慌,有这两亿白银的输出,就可名正言顺的进行投资或者是放贷。
见的果然是猜中了对方的心思,卫三畏也暗松了口气,这事我尽快向国内禀报。
送走卫三畏,易知足随即转头吩咐赵烈文,道:惠甫些篇文章阐述清美两国贸易的重要性,阐述美利坚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简而言之,援助美利坚尽早摆脱经济危机,对于我国而言是利大于弊!
次日,东南各大报纸纷纷刊载了一篇文章——《论美利坚经济危机,文中,赵烈文渲染了美利坚这次经济危机的惨烈的程度,随即笔锋一转,论及美利坚经济危机对大清所在造成的严重影响,呼吁大清援助美利坚,并强调援助美利坚就等于是自救。
这篇文章引起的关注并不大,尽管不少人赞同这一观点,但投资美利坚对于大清绝大多数管绅士商而言,乃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即便是有心也无能为力。
几天过后,清美两国签订协议——元奇向美利坚输出两亿白银以援助美利坚及早摆脱经济危机,消息传开,不少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篇文章是在为此做铺垫。
尽管有《论美利坚经济危机一文进行铺垫,朝野上下对于投资美利坚两亿白银还是引发了不小的议论,不少人担心此举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大清的经济,不过很快就有人在报纸上撰文,极力赞成此事,并赞称此举乃是一举三得,既利于美利坚及早摆脱经济危机,促进两国的的商贸发展,也利于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更为重要的是,输出白银,利于大清推行金本位。
随着报纸上的舆论引导,各种不满的声音顿时销声匿迹,舆论开始一面倒的赞成积极援助美利坚。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扫了易正行赵烈文李鸿章三人一眼,笑问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吗?
这话无头无脑的,三人不由的一愣,赵烈文反应最快,试探着道:大掌柜是指抄底美利坚?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你的手伸得够长,就能够接到上帝扔下的馅饼。易知足笑道:这是美利坚的谚语,这个上帝不是圣经里的上帝,而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的厂矿企业破产大量的工人失业导致市场大萧条,但也并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意味着一次大洗牌,意味着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此时此刻的美利坚,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弱肉强食的好戏,如今轮到我们登场了,上一次美利坚经济危机,我们的手不够长,但这次,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将手越过太平洋伸到美利坚去接上帝仍下的馅饼。
迟疑了下,易正行才道:五亿白银,会不会令美利坚经济迅速复苏?我国的刺激经济计划也不过才四亿。
两者情况不同。易知足缓声道:我国的刺激经济计划是以基础建设工程为主,刺激采矿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美利坚这五亿白银主要却是用于抄底,以低廉的价格抄底股市,收购美利坚的优质资产,诸如企业铁路矿藏土地等。
这些银子只会流入到极少一部分人手里,对于美利坚的经济复苏肯定是有益处的,但效果不会很明显,因为这笔银子不会刺激需求,不会拉动经济增长。
还是大掌柜看的透彻。赵烈文接过话头道:即便是手头有钱,但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也不会进行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因为风险大于收益。
入府几个月时间,李鸿章早已融入进来,他径直问道:美利坚难道不清楚这一点?
渐甫对于美利坚的货币体系应该不甚了解。易知足缓声道:美利坚的货币体系如今正处于最复杂,最不稳定的阶段。
内战结束后,美利坚在金本位与国家信用本位也就是绿背纸币之间摇摆不定,后来又在金本位与金银复本位也就是自由银币之间激烈斗争。
围绕着货币体系的问题,美利坚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论战与政治斗争,并逐步形成了相互对立,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金融保守派和金融改革派。
保守派主张金本位,反对绿背纸币,主张通货紧缩以及绿背纸币的回收,其后,又反对自由铸造银币运动,反对金银复本位制。
改革派主张建立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弹性的货币体系,先是主张政府进一步地发行绿背纸币,之后又支持自由铸造银币运动,试图通过银币的自由铸造来克服货币紧缩以及物价的长期下跌。
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顿,这才接着道:自内战结束后,因为货币政策美利坚一直是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长期的通货紧缩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物价下降,从而压制投资和生产,引发经济衰退。
美利坚正是清楚的认识到了长期通货紧缩的危害,再加上黄金持续大量的外流,使得改革派逐渐的在这场货币体系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欧洲爆发金融危机,欧洲资本迅速抽离,导致美利坚爆发金融危机进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国提出的巨额白银流入计划,正合改革派心意,因为此举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危机继续恶化,也能缓解甚至是扭转通货紧缩状态。
还有一点也是颇为重要的,这次的经济危机与以往不同,到目前为止作为世界金融霸主和工业霸主的英吉利还没爆发经济危机,美利坚担忧一旦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将会对其造成第二次冲击。
我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即便无法使得美利坚经济迅速复苏,也会为其抵挡因为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而带来的第二次冲击。
这背后还有如此复杂的因素?在座三人都一阵无语,沉默了一阵,易正行才关切的道:英吉利果真会爆发经济危机?会对美利坚造成第二次冲击?
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会波及各国,反之,各国爆发经济危机也必然会波及英吉利,这一点毋庸置疑,英吉利经济如今已经萧条,爆发经济危机是必然之事。易知足笃定的道:对美利坚造成第二次冲击,也是必然。
易正行追问道:如此说来,我国在美利坚的资金岂非很危险?
高风险才有高收益。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美利坚工业总量如今仅次于英吉利,这笔投资作为长期投资,将会为元奇,为大清带来难以想象的回报。
赵烈文道:大掌柜不是说美利坚要实行金本位?
金本位是大势所趋。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美利坚推行金本位是迟早的事情,不过对于美利坚来说,当务之急是摆脱经济危机,尽快复苏经济,而不是推行金本位。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易知足扫了三人一眼,道:给纽约的周大昌去电,抄底!
美利坚纽约曼哈顿,元奇支行总部。
元奇纽约支行总部距离曼哈顿证券交易所不远,是一栋不甚起眼的三层楼房,二楼会议室里,元奇总行海外投资部经理周昌大扫了在座的几人一眼,脸上露一丝笑容,道:刚接到大掌柜来电,可以进行抄底!另外,元奇已与美利坚签订二亿白银的投资协定,不日起运!
听的这话,在座几人皆是一脸兴奋,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美利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数以千计的厂矿企业倒闭破产,他们手握重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滋味可不好受。
之前我已经转达了大掌柜的意思。周大昌收敛了笑容,沉声道:今天在这里我再重复一遍,低调,不张扬,确保每一块美元都用在刀刃上!
明白!几人连忙齐声应道。
好!周大昌微微颌首道:依照之前制定的方案,兵分三路,铁路炼油,矿藏土地。股市抄底也也同时进行,以这三个目标为主。
待的几人领命而去,周大昌点了一支香烟起身缓步踱到窗户边,眺望着外面颇为冷清的街道,临出国前,易知足专门召见了他,叮嘱他抄底美利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尽可能的形成行业垄断,铁路和炼油都是抄底重点目标。
第九百八十八章 龙驭上宾
京师,入冬之后,天气便一日冷似一日,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声势浩大的京师改建工程逐步停了下来,但京师的繁华却是丝毫不受影响,大大小小的茶馆酒楼戏园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因为拆迁和工程,不少京师居民手头都显的十分宽松,日子过的自然也就滋润起来。
内阁总理大臣官邸——首相府,二楼宽大且暖气融融的办公室里,奕?仔细的翻看着才呈报上来的京师改建工程项目的进度报表,元奇对于京师的改建十分重视,仅是前期整改修建工程就划拨了三千万元,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王爷——。秘书进来轻声禀报道:翁同龢在外求见。
翁同龢?奕?略微觉的有些意外,翁同龢在立宪之前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之后划归外务部,但素来不受重视,他来做什么?犹豫了下,他才吩咐道:让他进来。
依旧留着辫子,但却身着西装的翁同龢稳步进来,他是咸丰六年状元,祺祥四年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祺祥帝,行礼之后他便沉声道:禀王爷,皇上前先日子在西苑着凉,病情渐重,据太医李竹轩诊断,皇上似有天花之喜。
天花?奕?不由的一愣,这年头天花可是能要人命!他连忙问道:皇上难道没有种痘?
他如此问并非无因,从康熙朝开始,大清就已经开始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到的嘉庆时期,牛痘疫苗的接种范围已经从北方扩大到了南方,普及全国范围,皇上怎会染上天花?
翁同龢也是不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即回道:下官亦不知是何原因,但皇上症状,确系天花无疑。
祺祥今年才十九岁!奕?略微沉吟才道:着太医院悉心医治。顿了顿,他接着道:皇上病情随时禀报。
是,下官遵命。翁同龢连忙躬身道。
祺祥确系染上了天花,从十月三十日发疹到十一月初九,满脸都是灌浆饱满的疹泡,不过气色还算不错。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皇上怎会染上天花?赵烈文有些不确定的道:牛痘疫苗的接种本就是从北方传到南方,皇室应该更为重视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