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大多督抚都是力主塞源竭流,从源头上遏制鸦片走私,加大对广东鸦片走私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沿海官员弁兵的监督和督促,并且严惩贩卖鸦片者,对于吸食者,以劝诫为主惩戒为辅。

    总管太监张尔汉抱着一个黄色小匣子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见道光神情专注的批阅折子,他不敢吭声,就静静的候立着。

    批阅完一份折子,道光才抬起头来瞥了他一眼,张尔汉连忙躬身道:禀皇上,这是广东巡抚怡良才送来的密折。说着,他躬身上前将匣子放在几案上。

    怡良的密折?难道怡良反对严禁鸦片?否则何以用密折?道光不动声色的开锁开匣,取出折子,快瞟了几眼,他眉头就皱了起来,然后又拆开易知足写的三条建言,细细看完,凝神想了片刻,他又重新看了一遍,而后仰着脸望着藻井出神。

    易知足建议的在藩属国种植鸦片,一年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确实让他怦然心动,这可是相当于几个中等行省一年缴纳的赋税,他有些不敢想象,这份折子若是明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那绝对会引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

    鸦片的利润如此之大,是他没料想到的,估计清楚知道的没几个人,易知足为何能知道的如此清楚?难道也参与了鸦片走私?想想应该不会,易家孚泰行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去年还欠着四十万元的商欠,若是走私,不至于落到那个地步。

    挥手屛退几个太监,道光起身在房间里来回的缓步踱着,国库空虚,一年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他着实心动,但相比起禁绝鸦片,他毫不迟疑的选择禁绝鸦片,对于鸦片,他有着切肤之痛,他年轻时就曾吸食鸦片上瘾,清楚的知道鸦片的危害,而且鸦片的泛滥,已经严重危及到大清的江山,孰轻孰重,他岂掂量不清?

    倒是从东西方贸易的角度来分析鸦片走私的根源,令他有种耳目一新之感,这个易知足虽然年轻,却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所提建言,新颖可行,只是胆子未免太大了些。

    大举兴建铁路,以弥补外商禁绝鸦片之失,有此必要吗?道光皱着眉头踱了几圈,始终拿捏不定,大举兴建铁路,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广了。




第一八一章 视察义学
    就在道光拿不定主意之时,张尔汉在门口躬身禀报道:禀皇上,大学士王鼎户部尚书汤金钊礼部尚书奕纪在外递牌子求见。要?看??书

    道光脚步一顿,转念就明白过来,三人是来为求雨一事而来的,京师一个多月来滴雨未下,他这个天子,得亲自去求雨,不过,三人来的正好,正好征询一下三人意见,当即便道:让他们进来。

    待的王鼎三人进来见礼之后,道光便径直道:广东巡抚怡良奏报,鸦片走私之根源在于对外贸易的长期不对等。将易知足的分析说了一遍之后,他才道:诸位对此是何看法?

    王鼎一听,便知这必然是易知足的见解,怡良不可能有这番见识,略一沉吟,便道:回皇上,此番见解,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根底。

    原是吏部尚书,才调任户部尚书的汤金钊跟着道:回皇上,微臣窃以为,确实颇合情理。

    礼部尚书奕纪却直言不讳的道:回皇上,奴才不懂经济,但听着亦觉有理,年年亏本,又不能不做生意,哪能不想别的法子?

    道光听的一笑,伸手一抬,道:都平身。?待的三人谢恩起身,他才道:既然都觉的有理,你们且说说,一旦全面禁绝鸦片走私,会否影响广州对外贸易。

    听的这话,三人都不敢乱开口,粤海关是天子南库,一年关税有一百四五十万两白银,这笔银子主要是划拨给内务府的,而内务府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皇家事务,也就是说,粤海关实则就是皇帝的钱袋子。

    道光既然问了,三人也不敢不回话,略微思忖,户部尚书的汤金钊开口道:回皇上。因为鸦片走私,一年流失白银数千万两,禁绝走私,广州的对外贸易。必然会受影响,不过,十三行对外贸易输出的大宗商品主要是茶叶,数十年来,英吉利和花旗国已经习惯饮茶。微臣窃以为,即便有影响,亦不可能长久。

    道光瞥了一眼案几上的折子,面无表情的看着三人,王鼎心知汤金钊没说到点子上,他心里一动,这既然是易知足的分析,怎么可能没有建言?那小子想做什么?修铁路!

    想到这里,他连忙躬身道:回皇上,商贸往来。?本就是为逐利而来,禁绝鸦片,洋商又将处于不断亏损的处境,长此以往,鸦片走私极有可能禁而不绝,即便能够禁绝,亦有可能死灰复燃,再度泛滥。

    微臣窃以为,对外贸易的长期不对等,实是祸患的根源。朝廷在禁绝鸦片的同时,必须因循利导,以妥善解决贸易的不对等,唯有如此。对外贸易才能长期兴盛。

    这番话算是说到道光的心里去了,他也担心因为禁烟而导致对外贸易断绝或是难以禁绝鸦片走私,当即微微颌道:定九可有良策?

    王鼎虽然猜到易知足很有可能会借这个机会促进道光下决心推动铁路修建,却不愿意主动说出,他躬身道:回皇上,鸦片利大。微臣窃以为难有替代之物。

    道光含笑道:铁路修建,可能替代?

    回皇上——。王鼎斟酌着道:铁路修建,耗资不菲,想来利润亦不少大清疆域辽阔,数十年也未必能修得完,况且修建铁路乃是利国利民之举。

    一听突然绕到修建铁路上面来了,奕纪想开口反对,却突然意识到,这是事关道光的钱袋子——粤海关的关税是否会受影响,况且还是道光自己主动提出的,他连忙识趣的闭上嘴。

    瞥了他一眼,道光才道:若是修建铁路,对于洋人的控制必然有所松动,他们会借修建铁路之机深入内地,传教或是习我中国文化。

    不待王鼎开口,汤金钊便道:皇上,此不足虑,可着洋人先在广东或是广西修建铁路,着人学习,一旦掌握了铁路修建技术,再自己修建内地铁路,至于传教,可着地方官员严密监视,不允许传教,不允许教洋人认字写字。

    这倒是可行,道光微微颌,已是拿定了主意,让十三行尽快将佛广铁路建成,以便朝廷详细考察,看看铁路火车是否真有说的那么好。

    广州,黄埔港。

    一艘漂亮的全帆装快帆船缓缓驰进了港口,船头上,奥利芬满脸兴奋的指着广州城的方向,高声道:广州,前面就是广州!我谨代表奥利芬行,十三行元奇银行,欢迎诸位来到广州!

    望着前面一大片黑压压的似乎望不到头的建筑,望着河两岸停泊着的密密麻麻几乎没有空隙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只,一群第一次来到广州,在海上漂泊了三个月时间的年轻人忍不住高声欢呼起来,他们终于来到了远东的第一大港口,世界上最繁荣最兴盛的港口!

    船一进港,奥利芬就迫不及待的溜下船,乘了一艘小船前往西关,将近一年时间,他从广州到法兰西,从法兰西到波士顿到纽约,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广州,他现在最迫切的就是尽快见到元奇的易大掌柜——易知足!

    易知足就在距离黄埔港不远的元奇义学,每次来义学,他都不要义学的先生陪伴,换一身学生装由着性子逛,看扩建的工程进度,学生寝室的内务,食堂的伙食,有时候就在树荫下看操坪上的学生上体育课。

    当然,与义学几位暂定的校领导交谈,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和各种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义学初建,而且学校里还有洋人,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自然不会少,每次他来,最头疼的就是进会议室。

    今天也是这样,在会议室跟着几个校领导谈了近一个小时鸡毛蒜皮的琐事,他才头昏脑涨的出来,正准备回西关,迎面遇上的一个学生却怯怯的叫了声:大掌柜。

    看了对方一眼,似乎有些印象,易知足含笑道:是元奇学徒?

    那学生伶俐的躬身道:王立秋见过大掌柜。



第一八二章 升迁捷径
    对于王立秋,易知足的印象并不深,虽说进入义学的这一百多学徒多是他亲自挑选的,但人太多,而且他也只是在挑选的时候见过一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不过,对于批进义学的学徒,他是颇为看重的,当即微微颌,道:在这里可还习惯?

    王立秋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连忙道:回大掌柜,义学一切都好。

    见他紧张,易知足笑了笑,道:机会难得,要认真学习随口勉励了一句,他就准备走人。

    不想王立秋却道:大掌柜,咱们什么时候能离开义学?

    听的这话,易知足大为意外,一切都好,为什么想着离开?有这心思,自然是不安心在义学读书,这可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个例还是大多数人都存有这样的心思?他当即语气温和的道:为什么想急于离开义学?

    王立秋自然明白机会难得,当即鼓起勇气,道:在义学与在钱庄做学徒相比,实是天壤之别,小的担心在义学时间呆长了,回到钱庄无法适应,再则,小的年纪也不小了,盼着能回元奇,而且,小的觉着在元奇似乎用不着夷语

    这是担心在义学时间呆长了,耽搁了学习钱庄的业务,也有急于挣钱的心思,毕竟一众学徒,年纪小的十三四岁,大的已经十七八岁,易知足寻思着,有这想法的怕不只是王立秋一个,他当即指了指会议室,道:我在这里等,去将十六岁以上的元奇学徒都叫来。?

    王立秋一楞,隐隐感觉有些不妙,大掌柜是不是生气了?他连忙飞奔而去,义学并不大,不过盏茶功夫,六十多个元奇学徒就一窝蜂似的赶到会议室外。瞧着他们乱糟糟的样子,易知足皱了皱眉头,他早就想在义学推行队列训练,但却一直不敢。队列训练一出来,他办义学的意图,可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怕吓着义学的那些个酸秀才。

    待的众人整好队形,他才起身缓步走到队列前面。扬声道:方才有人问我,何时才能离开义学?我想问问你们,到元奇做学徒,是为了什么?

    听的这话,一众人都不敢吭声,他们都是在钱庄做了二三年学徒的,一个个都眼尖手快,善于察言观色,而且脑筋活络,心思灵动。自然是瞧出了今日这情形有些不对,哪敢轻易开口。

    见没人吭声,而易知足似乎没有自问自答的意思,在义学最为活跃的燕扬天朗声道:回大掌柜,到元奇做学徒,是为了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生计,为了挣钱,为了在元奇顶上身股。?·要a看h?

    说的实在。易知足道:那么,你们挣钱又是为了什么?

    迟疑了下,燕扬天才大着胆子道:为了活的体面。

    说的好!易知足说着扫了众人一眼。道: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们做学徒。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身份比猪贱,不就是为了日后能成为伙计,成为掌柜。顶上元奇的身股,活的体面!活的有尊严!

    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顿,才接着道:你们都是各店的掌柜向我举荐的,是我从四百多人中一个个甄选出来的,安排你们进义学读书学夷语,是出于元奇快扩张的需要,明年,元奇就将在花旗国开设分行,需要大量会夷语的伙计和掌柜。

    听的这话,一众人心里都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花旗国分行的伙计掌柜自然是非他们莫属,忧的是花旗国远隔重洋,要乘船出海,风险不小。

    另外,元奇今年会在顺德开办机器缫丝厂,明年会开始修建铁路,除此之外,还会开办一系列的工厂,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会夷语的人才,对你们来说,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夷语学的越好,你们顶上身股的机会就越大,时间就越早!明不明白?

    明白!众人登时乱哄哄的应道,一个个心花怒放。

    易知足一指燕扬天,道:燕扬天留下,其他人散了!说着转身进了会议室。

    燕扬天这个活跃分子,易知足是知道的,这小子能说会道,人又机灵,又有眼力,颇受义学的先生欢喜,在一众学生中也很有人缘,有点威信和号召力。

    跟着进了会议室,燕扬天恭敬的躬身见礼,道:燕扬天见过大掌柜。

    易知足微微颌道:花旗分行,你可愿去?

    燕扬天不假思索的道:身为元奇学徒,岂能挑肥拣瘦,不论大掌柜如何安排,在下都欣然受之。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你就不担心海上风险大?

    海上风险是大,但花旗国商人不也是常年奔波往还?燕扬天沉声道:元奇开设花旗分行,自然是出于必要,总的有人去才是,若都推诿,岂非是坏了元奇的事。

    你倒是晓事,知道以元奇为重。易知足赞了一句,随即道:元奇不仅是要在花旗国开设分行,还要组建船队前往花旗国商贸,船队庞大,自然要有护航,元奇和十三行各自买了艘战舰用于船队护航,你探问一下,有无愿意上战舰服役的。

    战舰服役一般为四年,战舰上的各种职务与元奇大小伙计和掌柜挂钩,但享受元奇伙计掌柜三倍薪水待遇,服役三年直接顶身股,退役之后,按相应职务安排在元奇,若有伤残,除了优厚的抚恤金之外,终生享受顶身股,若是死亡,享受故身股二十年,两者都可以招收一名子弟进元奇。

    听闻上战舰服役的待遇如此优厚,燕扬天不由的暗自心动,元奇的学徒待遇已经是最好的,但也是满三年才有机会顶身股,而且还要经过推荐和考评,不是那么轻易能顶上身股的,寻常票号钱庄要足足十年才能顶上身股,但上战舰服役,却是三年就能妥妥的顶上身股,怎不令人心动?

    在元奇,越早顶上身股越合算,三年一考评,顶身股是逐步累加的,而且,元奇的顶身股是上不封顶的,更不要说,战舰上还有各种职务,批上舰服役的,肯定更容易获得职务!这等若是元奇内部升迁的一条捷径!



第一八三章 自由身
    燕扬天颇为果断,心思也灵动,略一琢磨,便躬身道:大掌柜,在下申请上舰服役。?

    上舰服役,虽然待遇优厚,但风险也不小。易知足看着他,道:不用急于表态,仔细考虑清楚再说。

    无须考虑。燕扬天沉声道:元奇既然需要兵事人才,小的愿为表率。他心念转的极快,元奇不缺商贸人才,就算他远赴花旗国,能在花旗分行受重用,想要爬到掌柜的位置,也不知道要打熬多少年,但上舰服役,却是机会多多,不定三四年,就能混上与掌柜平齐的位置,再则,他去游说人家上舰服役,岂能不做表率?

    见他态度坚定,易知足颇为赞赏,如此大事,能迅做出决定,颇有些杀伐果断的味道,不定从军还能有番作为,微微颌,他才叮嘱道:此事不可对外宣扬,尤其不能让义学的一众先生知道,朝廷允许出海商船携带火器,但商船队拥有战舰护航还未有先例,咱们不能授人以柄。

    小的明白。燕扬天连忙躬身道。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含笑道:在义学,我是校长,你是学生,以后不要叫大掌柜,叫校长。

    燕扬天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连忙改口道:是,学生明白。话一出口,他就反应过来,称呼一改,关系似乎亲近不少,似乎成了师生关系。

    义学最近要扩招。易知足道:6续会有学生入校,你留意一下,一艘战舰上需要三百五至四百人。

    听的一艘战舰上需要那么多人,燕扬天兴奋的脸都有些红,那得是多大的战舰?得有多少职位?他连忙沉稳的道:学生明白。

    去吧。易知足含笑道,从燕扬天的反应来看,这一帮学徒怕是大部分都乐意上舰服役,早知如此,就该多留下一两百学徒,不过。现在也不迟,如今元奇一统广东全省钱行,元奇的名声已传遍周边各省,要招数百学徒。可说是轻而易举。

    正想着,王立秋在门口怯怯的叫了声,大掌柜。

    见又是他,易知足不由的笑道:怎么着,还是想离开义学?

    不是。王立秋脸一红。道:小的不解大掌柜苦心,今后必定刻苦学习夷语。

    嗯。?要看书易知足语重心长的道:人生数十年,机会无数,但能影响一生的机会却不多,遇上了就不要放过,一定要牢牢抓住。

1...6768697071...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