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199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愚乐
邮电局有黄页,照着名字查一下就知道了。
此时正好电梯到达了15楼,杜秋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进去,狂按了几下关门键,在林大伟反应过来之前逃之夭夭。
第五章 租房和商机
1995年中国人均月工资还不到500人民币,2000块钱差不多是普通工薪阶层4个月的收入,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有了这些钱,暂时不用再担心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问题了,杜秋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几套便宜的换洗衣服,然后拎着七八个袋子打车回到了云城大学——他是个很念旧的人,穿越前在云大读了3年附中,4年本科再加3年研究生,总共差不多呆了10年,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心理上有亲切感。
说是熟悉,其实并不熟悉,因为在2016年的时候,云城大学附近被各大房地产公司开发成了繁华商圈,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充满现代化的都市气息,而在1995年,这里还属于远离市中心的边缘地带,楼宇稀疏,道路坑洼,附近甚至还有农田和菜园,仿佛城乡结合部的小镇,可以说除了地名没怎么变之外,其余什么都变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利用云大的科研能力,学校建了不少小工厂,比如日化厂建材厂机械厂等等,为了安置职工,又在校园附近盖了好几个住宅小区,大都是三四层的小楼,在1995年的时候,这些厂子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职工纷纷另谋出路,有的南下打工,有的改行走人,把空出来的房子转租给学校的学生,租金非常便宜,小的几十块,大的一两百,而在2016年,同样的地段,同样的面积,租金至少要翻二三十倍
杜秋看了几个房源之后,在五金厂的职工宿舍楼里租了个带厨房的房子,面积和苏氏兄妹住的差不多,但没有阳台,窗户上都装了铁条,比较安全,他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清理房间购置用品美化环境,直到傍晚6点左右,才终于拥有了一个勉强凑合的安身之所。
ok!生存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身份问题了。
然而身份问题说简单很简单,说困难却又很困难,非常的麻烦,令人头疼。
简单是因为1995年信息技术还不够发达,没有二代身份证,也没有联网查询系统,户籍管理很混乱,只要找个偏远的农村,花钱买个户口,再办张身份证,就可以轻松洗白,从一无所有的时空黑户变成身家清白的守法公民。
困难是因为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既没有父母朋友同学等正常人都有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学籍证书档案等正常人必备的人生履历,这些漏洞对普通人来说无所谓,反正没人关注,但对杜秋这样一个拥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两大神器的穿越党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他注定不可能默默无闻的过日子,而一旦声名鹊起,名扬天下之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社交和履历一片空白的漏洞就会无限放大,如果应对不当,引来某些有心人的注意,那就麻烦大了。
如果是个文科生还好,反正瞎忽悠怎么讲都行,但杜秋是个理科生,虽然穿越前只是个还没毕业的研究生,但2016年的it行业和1995年不可同日而语,在电脑和手机的帮助下,他可以轻松成为世界级的技术大牛,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在1995年之前,中国除了少数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之外,其余所有地方都不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性能低下,无法上网的家用电脑根本不可能捣鼓出高大上的编程技术和网络技术,一个既没读过书,又没上过班的年轻人,这么强悍的能力哪里来的?
来历不明,能力卓异,怎么解释?是外星人还是变异人?是控制住利用还是剖开了研究?
永远都不要低估资本家的贪婪和科学家的疯狂
杜秋对解决身份问题已经有了个大致的计划,但还没想好具体的操作步骤,因此没有急着行动,他把钱包里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剪成碎片,连同烧成灰烬的第五套人民币一起,扔进了三个不同的垃圾桶里,接着把笔记本电脑拆开,分成三个部分,主机装在一个硬纸盒里,用胶带粘在床铺下面的床板上,内存放在一个铁制的饼干盒子里,藏在厨房的橱柜里,固态硬盘则装在背包里随身携带,其余如电池鼠标电源适配器之类的东西则藏在了衣柜里。
1995年的硬盘和内存与2016年的主板接口不兼容,这三样东西只要有一样还在,其余两样就算被偷走了也没法使用,而之所以随身带着硬盘,是因为里面存储的资料远比电脑本身重要,不带在身边不放心,一切安排妥当了之后,杜秋拎起背包,离开了房间,准备去吃晚饭。
作为三江省的省会和科教中心,云城有好几所大学,每一所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爱在师大玩在省大等等,云大以吃著名,不仅食堂水平比其他学校要好,校外饭店和摊贩也特别多,杜秋在西门附近的美食一条街上逛了一会,见到了一家名为雅园食府的小餐馆,这家店在2016年仍然在,只不过换了更大的门面和更好的装修,他饶有兴趣的走了进去,正准备点菜,却听背后有人喊道:嘿!哥们,杜秋,这边。
不是吧
世界上只有两个人知道我的名字,居然又遇上了
杜秋扭头一看,果然是苏文海,他和一个穿着毛衣的女孩子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一瓶饮料和两碟凉菜,看样子是刚到不久,于是走过去打招呼道:海哥,这么巧。
虽然换了衣服,跟早上大不一样了,但我一看背包就知道是你,你这个包样子有点怪,整个云大独一份。苏文海站起来热情的拍了他一下,然后呵呵笑着介绍道:这是我女朋友,王慧慧。慧慧,这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杜秋,是个电子电路高手,什么都懂,厉害的不得了!
王慧慧圆脸蛋,大眼睛,相貌不错,但身材差了点,矮矮胖胖的,她的表情有些冷淡,只是扯着嘴角笑了笑算是打招呼,苏文海推开身边的椅子请杜秋坐,同时招手让服务员拿菜单过来,邀请道:相请不如偶遇,坐下来一块吃,我请客。
杜秋不是没谈过恋爱的小处男,一眼就看出来气氛不对,这两位正在闹矛盾,哪有兴趣趟浑水当灯泡,连忙推脱道:元旦晚上一个人吃饭已经够凄凉了,你还要我坐这里看你们俩秀恩爱?海哥,咱们俩无冤无仇,你不要这么残忍,还是下次再聚吧。
王慧慧见他很识趣,说的也风趣,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次笑容自然了很多,抬头问道:你是云大电子系的?
不是,我这人兴趣很广,什么都爱捣鼓。不打扰两位了,我去那边吃。
苏文海见杜秋坚持要走,就说道:你昨晚写的那些东西还在不在包里?借我拿回去抄一下,我记性不太好,怕过几天忘记了。
杜秋打开背包,拿出记事本,把昨晚画的十几张草图撕了下来递给他,说道:其实这些图书馆的教科书里都有,比我写的要详细。
教科书罗里吧嗦的,看着就头疼,没你讲的清楚。苏文海道了声谢,郑而重之的把草图折起来塞进衣服内侧的口袋里,然后一脸兴奋的说道:你知道我今天下午修了多少东西?整整三台电视机外加两台录像机!比以前一个星期修的都多,不管什么毛病,一看就能找到故障点
王慧慧对苏文海的显摆很不爽,皱眉打断了他的话,问道:杜秋,你这个本子好漂亮,在哪里买的?
慧慧不提我差点忘了,小妹早上也跟我说你的记事本很好看,想要买一个一样的。
杜秋用的是一款手工制作的旅行记事本,用一种特殊的可水洗牛皮纸缝制而成,既有真皮的典雅,又有纸张的简约,看着很养眼,这本子和背包一样,都是穿越前一个搞创意设计的朋友送的,他也没多想,随口说道:我自己做的,没地方卖。
你自己做的?王慧慧有些惊讶,伸手说道:能给我看看吗?
记事本的封皮和内芯是分开的,用绳子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纸张,杜秋穿越前刚刚换过,里面只写了几页读书笔记,全是关于数学的,没什么需要隐藏的内容,就很大方的递了过去,王慧慧入手一看,就更惊讶了,说道:这材料好奇怪,居然是纸,我还以为是真皮。
真皮太贵了,买不起。
设计的真独特,绳子既可以固定内页纸,也可以当书签,用起来很方便这字是你写的?好漂亮,都能当字帖了。王慧慧翻来覆去的赏玩了好一会之后,问道:这种做封皮的纸哪里有卖的?我也想自己做一个。
好像是进口货,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弄来的,就只有这么一点。
王慧慧轻轻哦了一声,把记事本举到苏文海面前,一脸不情不愿的问道:学校印刷厂里有没有这种纸?
她之前只和杜秋说话,完全不搭理苏文海,显然是在搞冷战,现在主动发问,算是举旗投降了,苏文海大为得意,嘿嘿笑着说道:这是给牛仔裤做标签用的纸,不是印刷用的,厂里没有,你要是以后乖乖听话,不闹别扭的话,我或许有法子搞到一些。
1995年的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平板电脑,在大学里几乎每个人天天都要用到纸和笔,记事本的需求量极大
这款记事本的设计原型来自日本idori公司的traveler’snotebook,2005年推出之后风靡全球,销量过百万
杜秋此时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个赚钱糊口的法子,于是不顾煞风景,抢着问道:海哥知道哪里有卖?
我在学校印刷厂干了将近10年的采购员,天底下没有我买不到的纸。
那海哥能不能帮我搞一点回来?杜秋指了指记事本,笑着解释道:最近闲着没事干,既然苏老师和慧慧姐都认为这本子不错,不如多做几个拿出去卖,赚点零花钱。
王慧慧眼睛一亮,立刻赞同道:好主意,如果价格不贵的话,我敢保证一定好多人买。
既然打破了冷战,也就没什么好别扭的了,她很有女人味的横了苏文海一眼,笑语晏晏的招呼杜秋道:我和这人没什么,就是普通朋友,你不用担心当电灯泡,坐下来一起吃吧,他今天赚了不少外快,得好好宰一顿!
第六章 制作和网络
苏文海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早上杜秋去还衣服的时候,他已经搞回来了一卷三米左右的可水洗牛皮纸,然而两相一对比,却发现不管是手感还是质感都差了很多,没有那种以假乱真,让人以为是皮革的效果。
奇怪,这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可水洗牛皮纸了,杜秋,你找你朋友问问,看他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
我问过了,他说是从欧洲一个小公司订购的,那个公司现在已经关门歇业了。杜秋一边敷衍,一边对照着自己的记事本观察,琢磨了半响之后问道:海哥,你知不知道什么墨水可以在这种纸上面写字?
墨水不行,但有一种画画用的颜料可以,教育超市里就有卖的,不过有点贵。
这样的话,那事情就好办了,材料差一点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别的来补救。
苏文秀今天值晚班,白天也在家,闻言问道:怎么补救?
一张空白的纸只值几分钱,但是写上书法之后能卖几十块甚至几万块,咱们可以在封皮上写一些艺术字做装饰,大学生都喜欢附庸风雅,只要字写的漂亮,词编的文艺,肯定有人买单。杜秋找了张和记事本大小差不多的白纸,用铅笔在上面写了四行竖排字,举起来问道:苏老师,如果把这样的词句写在记事本的封面上,你会不会买?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苏文秀轻声念出他写的词语,侧着头品味了一会之后说道:挺好的,如果字很漂亮的话,我会买。
记事本才值几个钱,卖一百本也不如我修一台vcd赚的多。你们俩做吧,做好了留两本给慧慧。
1994年全中国只有万燕一家公司生产vcd,一年的总产量才两万台左右,供不应求,每台售价要四五千,苏文海的那台vcd是2200块钱从旧货市场淘回来的,修好之后以3000的价格卖掉了,净赚了800块,爽的不得了,再加上昨晚恶补了理论知识之后,水平大涨,现在满脑子都是修电器赚大钱的想法,对做记事本兴致缺缺,苏文秀则与之相反,兴致勃勃的帮忙出谋划策:这些弹性绳子图书馆里有,捆书用的,我可以帮你弄一些回来颜料和铅封教育超市里都有小挂件北门外的饰品店里很多
杜秋是个眼高手低的人,动手能力比较弱,虽然以前亲眼目睹过制作记事本的全过程,但事到临头仍旧觉得无处下手,见苏文秀很有兴趣,于是拉她下水,说道:苏老师,不如咱们合伙做这笔生意吧?
合伙?
呐,封皮的边缘要缝起来,我不会针线活,你应该会,对吧?杜秋等她点头后,掏出50块钱放在桌子上,说道:咱们俩各出50块钱去买材料,然后你缝线,我写字,一起做,一起卖,卖完了对半分钱,怎么样?
这主意不错,我看行。苏文海在后面帮腔道:小妹,你反正在家无聊的很,不如找点事做,50块钱哥帮你出。
我自己有钱。
苏文秀做事很有条理,让杜秋去买毛笔颜料以及装饰用的小挂件,自己则去采购其余的东西,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搞定了所有材料,然后两人开始依葫芦画瓢做记事本的封皮,封皮看起来很简单,就那么几个步骤,但做起来却挺麻烦的,因为越简约的东西容错率越低,细节只要出一点问题就会破坏整体的美感,试了四五次之后,才终于做出来了一个比较完美的样品。
还是没有你的那个好看。
已经很不错了。杜秋自己倒是挺满意的,他拿起毛笔,蘸了点黑色的颜料当墨水用,笑着说道:这是咱们的第一个产品,封皮上写大功告成四个字怎么样?
苏文秀的面颊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抿着嘴唇说道:还是写你刚才编的那个吧。
那不是我编的,那是明朝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写的。
杜秋解释过后,静气凝神,悬腕提笔,在封皮右上方写下了四行错落有致的楷书小字,写完一看,本来有些朴素和土气的记事本立刻变的精致和文雅了起来,苏文秀眸子发亮,轻轻拍了拍手,夸赞道:字写的真漂亮。
苏文海凑热闹,端着茶杯过来看了看,说道:你这字学的是褚遂良吧?
海哥好眼力。
我以前在学校印刷厂上班,厂里开工不足,一年到头没事干,有几个老家伙们天天上班练书法,看多了知道点皮毛。苏文海还真懂一些书法知识,点评道:褚遂良的书法想要写好非常难,你这几个字比那些老头子写的要好看,练过很多年吧?
是练过很多年
亲爹林大伟是个暴发户,赚了钱之后只会吃喝玩乐,没什么高雅追求,但亲妈杜春华出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很重视传统文化,杜秋从小就跟着她学书法,断断续续的练了十多年,水平虽然不算很高,但妆点门面没问题,褚遂良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其书法端庄秀丽,流畅灵动,被认为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很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华丽的审美观,也很适合来书写文艺情调的句子。
有了经验之后,接下来就熟练了很多,到下午5点多的时候,两人一共做了八本出来,杜秋给每一本都题上了诸如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唯有爱与青春不可辜负之类的古诗或者小清新短句,苏文秀正值少女心爆棚的双十年华,每一本都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挑了半天,最后留下了第一本,杜秋拿了两本出来丢给苏文海,然后指了指剩下的五本,说道:苏老师,你在社科人文图书室上班,那里的读者应该比较喜欢这种记事本,你等会带过去卖试试,看有没有市场。
卖多少钱一本?
牛皮纸是苏文海从朋友那里免费弄来的,绳子是苏文秀从图书馆免费拿的,毛笔和颜料可以用很多次,小挂件几毛钱一个,内芯纸一块钱一本,如果不算人工费的话,每个记事本的成本还不到2块钱,杜秋直接乘以10,说道:卖20块一本试试。
苏文秀吓了一跳,犹豫道:这么贵?
这种本子靠创意取胜,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被人仿造,趁现在没有竞争对手,赚一点是一点,先卖20块钱试试,如果卖不出去再降价。
苏文秀晚上6点换班,她用电饭煲煮了一锅清汤鸡蛋面,吃过之后就准备去上班了,没有了帮手,杜秋一个人做不了,于是跟着离开了,图书馆坐落在学校西门附近,和租的房子是同一个方向,两人一路走一路研究如何改进制造工艺,在到达图书馆的时候,杜秋问道:苏老师,六楼是不是有个计算机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