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刺激199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愚乐

    至于为什么要写压缩软件,一是因为在存储容量有限的环境下,这类软件非常有用,二是受那个叫袁天钢的管理员启发,为未来做准备——再过几个月,划时代意义的indos95就要发布了,到时候除了微软之外,还有一个大赢家,那就是压缩软件inzip。

    早在1991年的indos31时代,inzip就诞生了,最初默默无闻,并没有掀起太多波澜,但在indos95发布后情况就变了,indos95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极大的降低了计算机使用难度,让pc走入千家万户,普通人成了电脑的主要使用者,而在另一方面,indos95底层过于封闭,又不稳定,经常崩溃,不管是编程难度还是执行效率都不如dos,因此很多公司和程序员都拒绝为其开发软件,两相矛盾之下,市场上出现了巨大的空白,此时inzip利用之前几年积累的开发经验,迅速推出了相应的新版本,压缩软件每个人都要用,市场广大,却连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自然一炮而红,很快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几乎成了压缩软件的代名词。

    inzip在90年代后期炙手可热,但是在2000年之后迅速衰落了,原因在于它没有自己的算法,而是使用了菲利普卡兹发明的deflate算法,deflate算法虽然免费,但知识产权在pkare公司手上,换句话说就是它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七寸掌握在别人手上,2002年因为加密问题和pkare起了纠纷,停滞了两年没有发布新版本,结果被另一款压缩软件inrar趁虚而入,取而代之。

    杜秋打算把在2016年常用的开源软件7zip移植到1995年来,7zip采用了2001年才出现的lza算法,压缩率和压缩速度都比inzip更胜一筹,缺点是压缩时消耗的硬件资源比较多,这在2016年无所谓,反正电脑性能过剩,但在1995年就需要仔细斟酌了,要知道机房的电脑内存只有1,而他的笔记本电脑内存有16g,更不用提cpu的性能差距了

    除了硬件之外,软件开发环境差别也很大,笔记本电脑用的是64位的indos10,而机房的电脑里装的是16位的sdos60,编程工具也只有borland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turboc/c++30编译器,这个编译器非常经典,是90年代很多学校和公司电脑里的标配,但对杜秋来说早已落伍了,用个类比的话,如果微软在2015年推出的最新版visualc++编译器相当于16自动步枪,那么turboc/c++30则相当于战国时代的青铜剑,青铜剑当然也能杀敌,但效率肯定不能和自动步枪相提并论。

    甚至连编程语言本身都有所变化,c语言在1995年用的是1990年制定的c90标准,而在2016年用的是2011年制定的c11标准,很多早已使用习惯了的新特性得不到旧编译器支持,频频报错,重新适应要有个过程,因此杜秋写的很慢,一个晚上才折腾出几十行代码。

    在下机的时候,他把软盘插进软驱,一边拷贝代码,一边又黑进了校园网的服务器,想看看有没有新的东西,结果什么都没找到,不由的有些失望——如果以2016年为参考点的话,1995年的云大计算机系水平还处在婴幼儿期,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昨天下载的一堆论文里,除了几篇外国货之外,其余全都是某些特定领域的计算机运用,比如矿井安全监测企业财务管理之类的,几乎没有通用软件和互联网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几天波澜不惊,白天做本子,晚上写代码,不知不觉间,杜秋渡过了穿越后的第一个星期,1月8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苏文秀的宿舍,进门之后见兄妹俩一个站在窗口发呆,一个坐在沙发上剪牛皮纸,各自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凝重,于是问道:怎么了?

    咱们的生意被人抢了。苏文海扭身拿起一个记事本丢过来,怒气冲冲的说道:全盘照抄我们的,真是不要脸!

    记事本的造型和材质和他们做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封皮上的文字不是杜秋写的,他看了看之后微微一笑,说道:这字比我写的要老道,结构严谨,刚健遒劲,深得柳公权精髓,水平不俗。

    不俗个屁!就知道到处占便宜,有本事他

    哥,你少说几句。苏文秀劝阻了苏文海的牢骚,然后面带着歉意对杜秋解释道:昨晚我爸让我哥跟我一起回家吃饭,吃饭的时候他说他们厂里也要做记事本,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10块钱一本。

    杜秋这几天和兄妹俩朝夕相处,早已知晓了两人的身世,苏文海本来是云城大学校办印刷厂的员工,去年夏天因为喝醉了酒,和人打架被警察抓去拘留了十五天,而他爹是印刷厂的厂长,性格刚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事后大发雷霆,不仅把他从厂里开除了,而且还赶出了家门,苏文海只好窝在妹妹的宿舍里,靠修电器过日子,憋屈的不得了,因此父子之间隔阂很深。

    印刷厂最近几年状况的不太好,只能印一些论文或者学报之类的东西,赚不到钱,全靠学校补贴发基本工资,现在快过年了,我爸见我们的记事本卖的不错,就打算做一些出来给厂里的职工补贴家用。苏文秀很懂事,先给自家老爸开脱,然后才皱着眉头苦恼道:印刷厂有几十号职工,加上家属的话,一天能做几百本出来,而且卖的那么便宜,我们没法跟他们竞争的。

    杜秋一开始就知道记事本这种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商品很容易被山寨,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竞争对手还是合伙人的父亲,不过这种小生意他本来就没放在眼里,因此也谈不上生气,劝解道:海哥,你爸既然叫你回家吃饭,说明已经原谅你了,和自己老爸有什么好计较的,钱没了可以从别的地方赚,亲情要是没了,永远都找不回来的。

    我稀罕他原谅!苏文海低声嘟囔了一句,说道:还有十天左右就放寒假了,老头子想在放假前捞一把,今天早上就在学校所有的商店里铺货搞大甩卖,这么一来的话,咱们昨天接的那50个订单怎么办?

    记事本一个卖20块钱,成本还不到4块钱,利润很高,但1995年的除夕夜是1月30日,学校会在1月18日左右放假,销售期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因此三个人都没有把全副心思放做记事本上,晚上各忙各的,杜秋去写代码,苏文秀去值班,苏文海则要么修电器,要么陪王慧慧逛街,所以生产能力有限,每天只能做50到60个左右的记事本。

    当初杜秋见苏文秀无师自通搞出了饥饿营销,就顺势把小米公司炒作f码的法子拿了出来,让她每天明面上只接30个订单,暗中另外送20个订单名额给朋友或者同事,让这些人加价倒卖,到处推销,营造备受追捧的气氛,从而维持口碑,寄希望于下学期继续热卖,现在印刷厂大规模投放低价产品,完全破坏了游戏规则,不仅下学期没戏了,昨天下订单那些学生肯定会有人选择退货。

    要不我们也降到10块钱?

    如果降价的话会出现雪崩效应,之前几天买的那些学生也要来退货,那就白做了。杜秋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说道:昨天的单子全部取消了,把定金退回去,申明我们停产不做了,以前的是绝版,稳住前面哪些人的信心。

    苏文秀闻言怅然若失,放下手中的剪刀,语气有些发涩的说道:好可惜,还有很多材料没用呢。

    一个商品面对竞争的时候,要么打价格战追求市场份额,要么走高端化追求最大利润,杜秋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还记得慧慧姐前几天说的话么?她们科长觉得牛皮纸太掉价,想要真皮的。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校内的生意让给你爸,咱们去做真皮的,专门赚校外人的钱,校外有几百万人,消费能力又强,市场大的很。

    他的记事本设计蓝本来自日本idori公司的traveler’snotebook,采用牛皮制作,于2005年推出之后大受欢迎,畅销全球十多年而不衰,销量过百万,仿制品更是不计其数,文具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行业,这种经过市场和时间双重检验过的经典产品,只要做的好,没理由卖不出去。




第九章 品牌和算法
    既然决定做高档货,材质全部都要升级,封面改成头层牛皮,挂件改成翡翠玉坠,铅封改成玛瑙圆珠,连附送的内芯纸也换了,以前是从超市里随便买的普通书写纸,现在改成了进口道林纸,做好之后一算,发现成本将近30块钱,比以前那些本子的售价还高,而且工序复杂了很多,做一个差不多要二十分钟,苏文海有些担忧,问道:这得卖多少钱一本?

    正版的traveler’snotebook网购价要300多块钱,但2016年和1995年的消费环境完全不同,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杜秋不敢再拿成本乘以10了,踌躇了一下之后说道:图个吉利,卖88块钱好了,明天让慧慧姐拿去卖试试。

    苏文秀看穿了他虚张声势的定价技术,揶揄道:你真是的,又闭着眼睛瞎报价。

    摸着石头过河嘛。

    牛皮纸记事本每个大概能赚15块钱左右,真皮记事本如果能卖到88块钱,那么每个可以赚50多块钱,利润要高的多,苏文海打算春节期间去见王慧慧的父母,手头有点紧,对新产品很是期待,他看了看时间,发现才下午3点出头,于是找了个塑料方便袋,把记事本裹起来,说道:反正没事干,我现在就送到慧慧单位去。

    别,这样子太土气了。杜秋急忙阻止他,对苏文秀说道:把那些没用完的牛皮纸拿来,咱们做个好看点的封套。

    苏文秀心灵手巧,照着记事本的尺寸,很快就做了一个大小适中的封套,杜秋先用毛笔在左下角画了几根稀疏淡雅的竹子,然后在右侧用行书写了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两句古诗,写完仔细一打量,感觉有点单调,似乎缺了什么东西,想了一下之后恍然大悟,说道:咱们得给记事本弄个品牌,如果牌子打响了,以后就不怕被人剽窃山寨了。

    对头!苏文海一拍脑门,赞同道:同样是电视机,索尼的比长虹的贵好多,但大家还是愿意买,咱们要是一开始就弄了个牌子的话,现在根本不怕老头子来抢生意。

    那你们说牌子叫什么好?

    名字当然由你来取,我们三人中就你点子最多,也最有品位。

    因为主打商务市场,原本的名字traveler’snotebook不太合适,杜秋想了一会,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于是说道:现在很多人喜欢崇洋媚外,不如咱们用英文名吧,叫做thinker’snotebook,伪装成进口货,然后把价格标高一点,改成118,要要发,更吉利。

    取个名字就贵了30块钱,你干脆去抢银行好了。苏文海直摇头,说道:118块钱都能在百货大楼买件羽绒服了,傻子才会买这么贵的本子。

    标价这么多,不一定真卖这么多,随机应变嘛,万一真遇到傻子了呢。

    苏文秀很喜欢这个名字,出主意道:哥,印刷厂不是有很多铅字么,你去弄几个英文的回来,印在这两句诗下面,跟那些古代字画上的印章一样,中西结合,肯定好看。

    苏文海还真跑了一趟印刷厂,带回来了一大包铅字,在1979年王选院士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前,全国几乎所有的报刊和书籍都使用德国人谷登堡于1450年发明的铅活字印刷系统,这种古老的技术在90年代已经被淘汰了,杜秋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兴致勃勃的把玩了一会之后,沾上红色的颜料,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在封套右下角印了了thinker’snotebook的标志,印完一看,顿时感觉高大上了很多,灵动的行书和严谨的铅字相映,黑色的竹影和红色的印章错落,既有古意又显时尚,透着一种不明觉厉的高雅文艺范。

    杜秋你懂电脑,懂电子,懂英语,还会写字画画,到底是哪个学院的?

    都是自学的,略懂而已。

    你就瞎扯吧你!苏文海把记事本装进封套,端详了片刻之后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自嘲道:这本子做的太有档次了,搞的我感觉自己好老土,自愧形秽,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那叫自惭形秽!你赶紧走,别在家里丢人现眼。

    赶走了苏文海之后,苏文秀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歉意的说道:都怪我不好,为了让我爸知道我哥已经改过自新了,在家吹牛说我们卖记事本几天就赚了3000多块钱,没想到惹出了这样的事,对不起啊。

    没事,你也是为了你哥着想,再说有竞争不是坏事,咱们之前太不上心了,现在有了压力,好好做的话,说不定因祸得福,比以前赚得更多。

    杜秋安慰了几句,见她情绪不高,于是决定实施物质奖励,拿起挂在墙上的财务记录薄看了看,说道:咱们前几天一共做了272个记事本,卖了5440块钱,扣掉物料成本以及日常支出之后还剩下3813块,这几天挺辛苦的,不如先拿2000块出来分红,每个人分500好了。

    你做主吧。

    苏文海去了之后就没了消息,到了6点的时候,杜秋按部就班的去机房写代码,他已经跟袁天钢混熟了,不用证件登记,随进随出,而且这几天折腾下来,也基本熟悉了1995年的软硬件体系,不再写几行就卡壳,效率高了不少,等到9点钟左右的时候,差不多把压缩软件的几个主要功能给写好了,于是提前下机,打算去找苏文秀看看记事本的退款情况,这妹子为了做记事本,把所有的值班时间都调换到了晚上,挺辛苦的。

    在下机的时候,杜秋看到袁天钢和一个戴着眼镜的家伙凑在登记室里,对着服务台上的电脑指指点点的讨论小兵要怎么走之类的问题,就随口问道:大袁,又在玩什么新游戏?

    不是玩游戏,是在做游戏。袁天钢站起身来,一边帮他办理下机手续,一边解释道:我和朋友一起搞了个三国类的游戏,现在正在研究怎么让里面小兵像真正的军队一样行动。

    自己做游戏?

    有点意思

    杜秋走进登记室仔细一看,顿时对袁天钢刮目相看,原来他弄了个双人对战游戏,两个玩家各用一台电脑,各选一个武将,各带着一群士兵,然后模拟《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在特定的地图上互相攻伐,比如虎牢关长坂坡等等,游戏做的很粗糙,不管是画面设定还是操作都乏善可陈,但创意不错,能在单机游戏大行其道的1995年搞出一个局域网对战游戏,非常难得。

    你这个游戏比那个压缩软件要有技术含量多了,应该拿它当毕业设计的。

    我倒是想,但是导师不让,说做游戏不是正道。袁天钢抱怨了几句之后,介绍了一下站在他旁边的家伙:这是我朋友,通信工程专业的陈大为,网络那一块是他写的。

    陈大为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看模样挺斯文的,但举止有些像小混混,他嚼着口香糖,斜坐在服务台上,态度有些嚣张的说道:你没事的话赶紧走人,别不懂装懂的在这瞎凑热闹,没看见我们正在忙么?

    难怪苏文秀说大学生都很傲气

    杜秋懒得和他一般见识,径直问袁天钢道:你们觉着游戏里的小兵行动不够智能,对吧?

    是啊,我们设定一个武将带100个小兵,打仗时要分别部署到不同的地形上去,可是现在没法解决这些小兵的ai问题,只能像机器人一样集体走直线,不能分开沿着地形走,也不能躲避障碍物,而我们这个游戏主要靠地形和障碍物来提高可玩性,因为古代打仗最讲究地利,要是全部改成平原的话,就没意思了。

    做游戏确实是技术活,而且是高难度技术活

    杜秋一听就知道这两个家伙遇到了什么麻烦,因为这种麻烦并非个例,而是早期很多游戏开发公司都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仿真大规模团队的集体运动——如果把整个团队设定为一个ai,则缺乏灵活性,动起来非常死板,既不真实又容易卡住,但如果给团队里的每一个单位都设定ai,则又太过繁琐和复杂,不仅程序员吃不消,硬件也跑不动。

    这个问题直到90年代后期才解决,而解决的灵感来自科研和电影行业,在1987年的时候,计算机专家reynolds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如何用计算机模拟鸟群羊群以及鱼群的集体运动,后来发展出了一种叫做boids的群聚模型,这种模型最初被好莱坞用于生成电影特效,比如《狮子王和《星河战队,直到1998年左右才开始用于即时战略游戏的制作,比如《星际争霸和《帝国时代,这两款大作背后都有非常强力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袁天钢和陈大为只是两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的很多新技术在2016年已经变成了常识,boid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型,由它衍生出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智能优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处,杜秋穿越之后一不能上互联网,二没有懂行的朋友,这几天写程序时想到了无数个有趣的点子,但却无人可以交流,憋的脑子里都快长草了,此时见猎心喜,决定玩一回恶趣味的装逼,他示意袁天钢让开位置,然后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的敲起了键盘,准备写一个简单的boids模型演示程序。

    哎哎哎,你这人真是不知好歹,说了不懂就赶紧走人,别蹭鼻子上脸的

    陈大为只嘟囔了两句就说不下去了,因为杜秋打字速度极快,而且几乎不停顿,一行行的代码就像编辑好的文档一样,被清晰而又准确的打印在屏幕上,看的他眼花缭乱,思维完全跟不上,不由的大为震惊,而当代码写完之后,震惊变成了震撼。
1...34567...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