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岭南仨人
到时候谁说了算,就要看东
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应
不知不觉之间,几人一边谈话一边等待着海水淡化船的到来。
呜呜呜……
一阵汽笛声引起码头的众人注意。
“来了!”朱建国看着遥遥在望的海水淡化船说道。
拉夫和朗格也翘首以待。
海水淡化船是由一艘10吨级集装箱货船改造的,东银水务集团一共建造了6艘这样的海水淡化船。
一艘驳船迅速的靠近海水淡化船,毕竟这个码头附近的海域,之前并不是航道,尽管水深允许20万吨级船只通过。
但是昆士兰州的东海岸附近海域,是著名的大堡礁,这里的珊瑚礁非常密集。
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谨慎,大洋洲水务公司还是派遣了驳船过去引导海水淡化船靠岸。
呜呜呜……
随着一阵汽笛声结束,海水淡化船在驳船的引导下,缓缓的停靠在临时码头旁边。
海水淡化船迅速抛锚,关闭蒸汽轮机,而临时码头的工作人员也迅速的配合海水淡化船停靠。
“管道施工部门,尽快将管道准备好。”
码头的工作人员,连忙将一些提前准备好的输水管道连接到海水淡化船上面。
这个输水管道,连接着海水淡化船和码头附近的一个临时水库。
“连接供电设备。”
“收到。”
拉夫看着动作飞快的东银工作人员,不由的苦笑起来:“你们的效率太快了,怪不得可以完成这么多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慢吞吞的就不用赚钱了。”朱建国摊摊手回道。
由于供电设备已经提前准备好,一个多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拉夫先生、朗格先生,一起上去看一下供水是否正常吧!”朱建国建议道。
“好的。”
一群人上了海水淡化船。
“朱总,已经可以生产淡水了。”工作人员向一群人说道。
“那就开始试生产吧!”朱建国吩咐道。
“是。”
工作人员按下开关,海水淡化船里面的海水淡化设备迅速的运转起来,向外面海域的一侧,三个抽水泵迅速将海水源源不断的抽入船只内部。
很快船只靠码头的一侧,输水管道一些淅沥沥的流水声,渐渐地水声越来越大,仿佛像汹涌澎湃的江河一样。
与此同时,在码头上面还有几辆运载土方的大卡车,不过现在它们不是来运载土方的,而是来运载那些过滤出来的氯化钠之类的。
“朗格先生,这些过滤出来的海盐之类的,你们最好想办法处理了,不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朱建国提醒道。
“朱先生,不知道你们国内是如何处理这些东西的?”朗格好奇的问道。
“一部分卖给化工厂当原材料,一部分作为泡沫水泥的原材料使用。”朱建国回道。
“泡沫水泥是用这些过滤出来的海盐制作的?”朗格非常惊讶。
他们这些天可是见识到泡沫水泥的厉害,没有想到这种东西竟然是用海盐制作的。
“其中一种原材料而已。”朱建国也不怕他们知道,就算是把所有的原材料说出来,他们也模仿不出来,泡沫水泥涉及到的工艺和一般的水泥是完全不一样的。
“原来如此。”
朗格也没有再问下去,毕竟他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就算是知道原材料又如何,配方和工艺绝对是银河财团的绝密,他可不想自讨没趣。
“我们去临时水库看看吧!”朱建国提议道。
“可以。”
“ok。”
“你们去吧!我和海峰讨论一下风电发电站的事情。”方平对于看水库毫无兴趣,他国内看得快吐了。
“那你们讨论,我们走吧!”
说完朱建国便带着拉夫和朗格等人去临时水库。
三辆澎湃动力生产的电动皮卡,顺着泡沫水泥铺设到简易公路,直达6公里左右的临时水库里面。
尽管说是临时水库,但是在泡沫水泥的加成下,这个由一处谷地改造的临时水库,面积非常的巨大,可以容纳1600万立方米的淡
第三百三十九章 买买买
随着临时海水淡化船开始供水。
另一边,大洋洲水务公司,已经规划好了六个海水淡化工厂的选址。
分别是昆士兰州东部海岸的艾尔、南威尔士州的瑙拉、南澳州的纳拉伯、西澳州的当加拉、西澳州的安娜普莱恩斯、北部地区的马南古拉。
这六个海水淡化工厂的选址,环绕着这个土澳东南西北,计划每一个海水淡化工厂可以年产200亿立方米淡水淡水,六个一年可以生产1200亿立方米。
至于为什么允许土澳拥有这么多海水淡化工厂和产量,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欲罢不能,用着用着就依赖起东银水务的淡水。
另外就是土澳并不具备成为世界霸主的潜力,人口稀少和工业基础薄弱是他们的硬伤,这也是为什么把他们和天竺区别对待的原因。
因为天竺有成为世界霸主的潜力,天竺肯定要狠狠的打压,而土澳则是要将它培养成为东唐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专门给东唐供应农产品,两者当然要区别对待。
……
“巴顿!巴顿!在不在!”
“谁?”巴顿不耐烦的打开农场铁门,一看原来是老熟人,这个死胖子过来干什么?:“伍德镇长,你又过来干什么?”
“这个是牲畜供水资格,拿着。”伍德镇长将一个牛皮纸袋递给巴顿。
巴顿连忙打开牛皮纸袋,从里面抽出一份文件,也就是所谓的牲畜供水资格,翻了翻一会,他连忙问道:
“伍德镇长,怎么供水那么少?”
“有水就不错了,想自由供水,等明年海水淡化工厂建好再说吧!”伍德镇长摊摊手说道。
“额……”巴顿也知道自己要求有些高了。
“供水每天早上5~7时,和傍晚17~19点,记住了,不要搞错了。”伍德镇长吩咐道。
巴顿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知道,多谢你了,伍德!”
“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过几天有东唐那边过来的收购商过来这边,你想卖牲畜就抓住机会。”伍德镇长提醒道。
“真的吗?”巴顿两眼放光起来。
“骗你干嘛?”
“收购价格是多少?”
伍德镇长想了想回道:“好像比去年低20~30%吧!”
“这个价格已经不错了,至少比今年的收购价格高了一些。”反正巴顿是打算出售一部分牲畜来缓解一下农场的资金压力。
“我去下一个农场了,再见。”
“再见,下次一起喝酒。”
巴顿挥挥手之后,便跑进小别墅之中,跟家人分享了两个好消息。
傍晚17:00,巴顿一家人紧张的守在家里面的自来水管旁边。
突然!哗啦哗啦的淡水从水龙头之中喷涌而出,已经喝了一个多月瓶装水的巴顿连忙捧起一把水,兴奋的喝了一大口。
“哈哈……真的是淡水!”
“太好了,可以洗澡了。”
“……”巴顿的两个孩子也兴奋得活蹦乱跳起来。
和巴顿一家一样的农场主,都纷纷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久旱逢甘霖的幸福让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巴顿连忙给自己家的储水塔注入淡水,同时也看着水表的读数,毕竟他们供水是有限制的,这种特殊时期如果超量使用,处罚力度肯定非常大的。
看着水表的读数差不多快到限制线,他连忙关闭水闸,巴顿又和妻子一起给牛羊喂了水,饥渴的牛羊大口大口的吸着水。
这下子土澳内陆地区的农场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尽管供水依旧不足,但是至少没有断水。
另一边。
东唐和银河财团的各个企业也杀入土澳,另外还有三鑫、三菱他们也过来了。
对于三菱他们也过来投资,土澳方面更加高兴,毕竟如果仅仅是东唐和银河财团,他们还担心会一家独大,现在他们的顾虑又小了一些。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三菱他们也是银河财团的狗腿子,那表情就精彩了。
&
第三百四十章 漳州基地
尽管是国庆假期,但是联合宇宙大学的宇航员专业班并没有放假。
马武和廖青松等宇航员专业班学员,刚刚从蜀省的巴中培训基地转移到福省的漳州培训基地。
“呼!终于第四学期了。”马武拿着一本《太空生活守则》在翻看着。
一旁的廖青松一改以前有些瘦的体型,现在显得有些肌肉和力量感,他在看《宇宙飞船操作》。
事实上宇宙开发委员会已经研发了三艘投射飞船,里面的操作系统已经确定下来,现在正在完善投射飞船的细节问题。
而四个宇航员培训基地,当然要与时俱进,宇宙飞船的模拟舱已经配备齐全了,马武和廖青松等人正准备进行模拟操作。
“青松,听说我们要进行宇宙飞船的模拟训练了。”马武突然抬头问道。
廖青松合上书本,按了按太阳穴回道:“不过是宇宙飞船的模拟训练而已,等真正的宇宙飞船出来有得等。”
“是吗?我怎么觉得宇宙开放委员会非常急。”马武有些疑惑的问道。
廖青松也非常不解:“他们急有什么用,质量投射器现在才修建了五百多米,好像是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
“那倒也是。”马武他们都知道质量投射器的表面进度。
现在建木计划的质量投射器主体才建设到五百多米,对于这个事情,很多歪果仁纷纷幸灾乐祸起来,东唐和银河财团的钱打水漂了。
但是知道内情的人都缄口不言这件事,仿佛真的默认建木计划失败了一样。
实际上整个建木计划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就算是现在马上投入使用,也不会有大问题。
之所以不公布,就是为了避免过渡刺激鹰酱毛熊他们,同时东唐和银河科技也在故意带节奏,好像要搞大推力运载火箭方向。
比如9月17日,银河财团就发射了一次长风9运载火箭,这一次是真正的运载火箭。
将12个大型的定位卫星,发射到蓝星的同步轨道上面。
这也是银河财团在秀肌肉,毕竟一次性布置12个大型定位卫星,这些定位卫星就是银河财团自己使用的,代号是南斗系统。
南斗系统比东唐的老北斗系统更加强大,和新北斗系统不相伯仲,地面分辨率达到0.5~0.03米,也就是说最小可以分辨3厘米大小的东西。
这些南斗卫星,单个质量达到3.7吨,12个达到44.4吨,也就是说长风9运载火箭至少拥有同步轨道44.4吨的有效载荷。
未来银河财团将布置36个这样的南斗卫星在蓝星同步轨道上面,用于完善全球定位系统。
尽管歪果仁嘲笑建木计划是烂尾楼,但是对于长风9,以及长征5超这两款大推力运载火箭,不得不重视起来。
同步轨道44.4吨的有效载荷,在蓝星各国的运载火箭之中,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存在。
更何况宇宙开发委员会还宣布了,明年实验同步轨道150吨有效载荷的运载火箭。
这让nasa他们更加担忧和兴奋,反正这下子他们的借口更加多,整天跑议会软磨硬泡的忽悠经费。
实际上更大载荷的运载火箭,宇宙开发委员会不过是忽悠全世界的,为建木计划打掩护而已。
但是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非常少,至于马武、廖青松这些宇航员预备役,那更是不可能了解事情真相。
“到时候,可能用运载火箭送宇宙飞船上太空吧!”廖青松想了想说道。
马武也这样觉得:“估计就是这样。”
突然他们的宿舍门被打开,培训老师周立斌走进来。
宿舍里面的廖青松四个人立马站起来:“周老师!”
周立斌严肃的说道:“15分钟后,甲5号培训区,准备特训。”
“是!”四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周立斌离开之后,马武、廖青松他们立马套上训练服,直奔甲5培训区而去。
很快他们四个人就来到了甲5培训区大门口,巨大的钢铁闸门,充满了冷峻的工业力量,连忙拿出学员证,在一旁的小门刷卡。
滋!气密门迅速打开,十二个学员鱼贯而入。
&n
第三百四十一章 过载培训
廖青松吐完泡泡,才渐渐地适应在维生液走呼吸的状态。
“青松学员,感觉如何?”研究员拿着一个类似于对讲机的设备,关心的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