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谁也不是受气的,能说话的人都是有根脚有传承的,大伙都在册子上拿工食银,谁也不要吓唬谁,倒是副役白身这等不在册的都是站在外面不说话,他们决定不了什么,能做主的都在吵闹。

    杨守文气得又在指点,可站在他身边的两人却不吭声,一人四十多岁干瘦模样,脸上没有表情,另一人胖大汉子,拢着手只在冷笑,杨守文指点几下,却说不出话,转头闷声说道:黄头,老刘,你们说句话,不能就我一个副班头张口,这可是太尊那边批下来的案子,不能不抓。

    那干瘦人物没吭声,胖大汉子嘿嘿笑着说道:这官腔就别和我们打了,黄头懒得说,老刘话多絮叨几句,这好处你不能一个人吃尽,没道理你们几千几百的,我们兄弟就二两,不然下次押送罪囚可就带不回钱了,再开个价吧!

    听到这话,杨守文五官都扭曲了下,随即挤出几分笑来说道:老刘,这次二两银子都是我求下来的,真不能多了。

    被叫做老刘的那位眉毛一竖,脸上的笑容立刻不见,冷着脸说道:糊弄崽子是不是,不加价,我就带着弟兄们出城办差了,你先开个价出来,老杨,该让出来的要让出来些,别想着一家都吞了!

    杨守文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瞥了眼干瘦人物,那位依旧老神在在的样子,杨守文咬咬牙说道:每人五两不,每人十两。

    看着老刘变化的脸色,杨守文急忙变了个数目给过去,老刘这才点点头,又是盯着说道:下面的差不多了,大头还得再议,谁也别当谁是傻子,你把案子抓到了,那也不能不按照规矩来。

    老刘,你知道这案子是谁交办下来的吧?可别太不知趣了。杨守文咬牙切齿的说道。

    老刘嘿嘿一笑,满不在乎的说道:方爷既然布置下来了,那咱们总要用心去办,不过周大爷那边说了,货是大伙置办的,钱大家也分了,既然还有收成,那大伙都得有份,没道理被一家吞了,免得以后没人用心,黄头,你说是不是?

    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当中那干瘦中年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时间,这时问起,这位黄头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方爷和周爷都说话了,太尊那边也行文拿人,那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我提醒一句,那家的秦秀才也是来县城递过帖子的,事情做的过了,各位大老爷难免要问下,到时候这板子可不要打在壮班的屁股上。

    没事,方大爷说了,那秦秀才肯定没考中,不然报捷快马早就来到,就算没死在路上,一个秀才能值什么,我明白了,刘家这种二十年没出过举人的,当然看重这个,你说是不是!杨守文说得满不在乎,最后却又点了句。

    那被叫做黄头的中年冷哼了声,脸色变黑,却不说话了,杨守文和那老刘对视一眼,就要吆喝着说话,这时候还能听到不远处人群窃窃私语黄班头是刘家出来的,那刘家二十多年没人中举,眼看就败落了,你说这读书人,穷人中进士,连续出了几个,连大同的大佬都得客气,这二十年没考上,一下子就完了还是举人值钱,秀才什么都不算

    场面喧闹,议论什么的也有,皂班快班的几个人更是在外面叉手看笑话,倒是看着杨守文和那老刘都向前一步,壮班安静些许,除了十余个脸色不忿的,其他人都知道谈定要做事了。

    可杨守文刚要说话,外面却气喘吁吁跑进一个人来,进门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吆喝说道:那朱家小子去铁匠铺打造了几十杆短矛,都是铁枪头,让张家磨快了

    说到这里气没喘匀,在那里拍了几下胸口,院子里却骂开了,老张家怎么还敢做他的生意,还卖他们兵器!他家连城外那些亡命都敢卖,这算个球,可你们看着了就没拦着?

    拦了!张大锤说不做这生意,可那小子先给了三十两,等我们赶过去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几十根,想要拿回来那小子动了刀子,大伙都不敢动手!

    你们二十几人,难不成那小子的人手全去了,可那边没有报信的啊!

    没,没全去,就去了五个人一辆大车

    混账东西,五个人你们二十个拿不下,就算拿不下,拦住都拦不住,还让他们打造了几十杆兵器回去!

    七嘴八舌询问,杨守文终于忍不住怒骂几句,那报信的气也喘匀了,连忙辩解说道:杨头,不敢拦啊,那小子的手下拿起一杆短矛撇了出来,飞出几十步,又平又直!扎进了墙里一尺,好家伙,那墙是新夯的,正是硬的时候,直接就扎透了,你想想,这要是扎人,两个人都得扎穿了,谁敢拦着!

    说到最后,倒是有几分理直气壮的架势,壮班的位置要么是花钱买的,要么是代代传的,这条性命金贵的很,可不能随便去丢了,大伙出力可以,卖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位说完,院子里稍一安静,立刻有人喊出来:那小子在城外用木枪都杀了几十人,插翅虎那伙被他全灭了,现在手里有了铁家伙了,大伙要是去动手,那得死伤多少,别说二两,二十两都不干!

    姓杨的,你这心坏透了,还糊弄大伙说外面瞎传,这就是木矛投枪使得好,三十步都扎进墙里,咱们怎么受得了!当即有人怒骂出声。

    本来站出来的老刘瞥了眼杨守文,摇摇头又是退了回去,自己弄出的局面自己收拾,一起发财还行,一起被骂还是算了,这班头副班头平常下令大伙是听的,可要是这等厮杀拼命还没把握的,那就没人听号令,你又偏生奈何不得,只要在册的,你就动不得,不然坏了规矩。

    几十根铁枪,没准还有几百根木枪,他们那二十几号人刀枪齐全,咱们去了送死吗?杨守文,你要舔方家的沟子,别拿大伙的性命折腾,有本事你自己去!有人都站出来指着骂了。

    杨守文面色铁青却没有还嘴,他那十几个亲近人各个低头,犯了众怒的勾当可做不得。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个人都睡了
    怀仁县这种城池是没有驻军的,官面上的武力有两种,一是巡检手下的弓兵,一是壮班的差役,但又有惯例,巡检所属弓兵在壮班衙役里抽调,等于两支其实是一家。

    壮班掌握着县城防务,除了特殊时候,比如说前段时间蒙古马队入寇难民进城检查,三班差役都被动员,寻常的规矩是壮班把控城门,设卡抽检,虽说大头被户房这边拿去分配,可也算有一份稳定财源。

    不过真正的外财却不是这个,消息稍灵通的人都知道壮班的外财来自何处,有些大案要犯知县衙门没权限审判,要押送到府城那边,押送贼囚往往是壮班差役们负责,押送途中对案犯的敲诈勒索就不必说了,壮班差役往往借着这个机会假扮强人作案,靠抢掠烧杀发财,他们作案没有规律没有征兆,更加上有衙门内部的庇护,所以不怕案发,做得肆无忌惮。

    至于下乡收税之类,快班和皂班的战力往往也逊色于壮班,毕竟是见过生死厮杀的,更不必说壮班还有守城的职责,真要鞑虏或是乱贼攻城,他们也得出力死战,所以这壮班是县城内最强的武装力量。

    但勒索行商捞钱不必打,假扮盗匪是发财愿意打,守城死战为了乡土家人不得不打,这为了县衙公务去抓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办公事好处本来就少,还得去和朱达他们死战,谁也提不起劲头来。

    何况三班衙役的消息本就比其他人灵通,朱达这一队在往返途中做了什么事他们多少知道的,几乎是杀过去杀回来,当时消息传过来,大家还将信将疑,心想两个半大小子,临时凑起来的草台班子,怎么就这么能打,但今早朱达二十人打了一倍的人硬冲进城,又有这铁枪头的投矛当真投的远,扎的又狠又准,那就印证了先前传来的消息,这半大小子和草台班子真能打!

    也就是说,去做这件公事,死伤恐怕会很严重,大伙根本没去考虑朱达不敢动手的可能,这伙人在城门处就敢下手,在城内敢当街投矛,这样的人不会在意什么官差和王法,何况大伙这次也是奔着捉拿逃犯格杀勿论去的,不能指望别人伸出脖子来被砍。

    发财可以,为了发财流血受伤也可以,甚至有那么一两个人送命也不是不行,毕竟有人运气不好,可要是死伤惨重,人人都有送命的可能,那这差事就没人愿意去了,你开出十两银子的赏格,还有捞钱的机会,可也得有命享用,不然一切休提

    壮班副班头杨守文脸已经黑了,他心里明白这次的差事根本做不下来,可想想成事后能拿到的好处可做不成的后果,杨守文决定再试一试,他扬起手吆喝说道:赚钱拼命,拼命赚钱,老杨我把赏格再向上

    他话说了半截,外面却又有一个人跑进来,众人看过去后,都知道是盯着朱达宅院的人,看这人满脸晦气的样子,想必没带来什么好消息,这位大喘了几口气,呼吸匀了之后直接嚷嚷了出来:那小子回去之后在那里射箭,朝着天上扔萝卜和茄子,奶奶的就没有射不中的,大伙还是散了吧,这样的射术咱们靠不得前,这是这条命要紧。

    壮班对武事多少懂些,同伴的描述很容易就明白了,下面人朝着天上丢萝卜和茄子做箭靶,下面人射箭,萝卜和茄子目标不大,还是运动着的靶子,居然能百发百中,这样的射术可不含糊,比起那三十几步的投矛来,这样的射术可代表着出色的武技,或者是系统的武人训练,朱家小子有这样的能耐,那大伙去了送死的可能就更大了不少。

    这番话喊完,杨守文直接没有开出赏格,他知道不管怎么也聚不齐人来,最起码今日里院子这些人是聚不起来的,只是这波折让杨守文恼羞成怒,指着那第二个报信回来的怒骂说道:让你们去盯着,怎么就半路回来了,这点事还值得说吗?

    杨头,不是兄弟们不盯着,是那朱家小子直接动手,十几号人拿着刀枪从街头追到街角,跑慢一步就被围住了打,兄弟们还怕惊扰了各位老爷,他们是什么都不怕啊!

    散了,散了,杨头,今日身子不利索,差事就去不了了,告罪!

    杨头,这样送死的事别拽着大伙一起,谁又不是办差,何苦这样不积德,太不厚道了!

    听到这里,更坐定了朱达这伙武力强悍无所顾忌的印象,大伙再也没兴趣在这边耽搁,直接哄堂大散,性子好的编个理由,性子不好的直接就埋怨几句,就这么散掉了。

    没过多久,院子里只剩下十几个杨守文的亲近人,可这十几位的脸色也不好看,为关系留下,可不代表着为关系去拼命,有人低着头,有人小声嘀咕,那刘副班头背着手走远了,黄班头嘿嘿笑了几声却是没动,大有看看笑话的意思。

    杨头,这是江洋大盗,这是反贼,靠咱们壮班怕是拿不了,不如请各位老爷们发话,调四里八乡的民壮进城,人多了事情也好办。总算有人说了句话。

    杨守文还没反应,站在边上一直没动的黄班头却笑着点点头,转身就向外走,边走边念叨说道:杨守文,你手底下倒是有几个明白人,你得记住了,今天我可没答应去拿人,真出了什么死伤,我不管的。

    跟着这黄班头走的没几个,杨守文脸色铁青的站在那边只是冷哼了一声,但大伙也都明白,这调集民壮进城的建议是给了杨守文个台阶下,不然今天这脸丢得就太大了,尽管该丢的已经丢了不少。

    等院子里就剩下杨守文和他自家人,才有人闷声开口说道:杨头,这朱家小子就和郑家杨家一样,是个大虫,要动就得大动,靠着城里这些人手动不了的,何况大伙又不是一条心。

    说这话的和先前提议的倒是一个人,杨守文张嘴要骂,嘴张开没出声又是颓然闭上,摆摆手说道:我去方大爷那边,你们先散了吧!

    杨头,那盯着朱家的人手?

    盯个屁,你们谁敢靠前,就别弄着糊弄自家人的傻事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杨守文没好气的回了句,低头出门自去忙碌了。

    壮班衙役聚集,城内各色人等都知道要出什么事,都是各种猜测和好奇,等衙役们散了,就有人过去打听,消息当然瞒不住,很快城内各色人等都知道,今日里没什么事了,一切如常就可,特别是那些要防备官差的生意,都是放心开张。

    不过城内也传开了消息,新住进来的那伙外来人是大虫,不要去招惹,连官差都不敢对他们下手,什么城外杀死贼兵若干,什么殴打官差之类的事都渐渐传开,等于是给枯燥无聊的县内人等加了不少谈资。

    朱达和周青云轮流带人出去巡逻,剩下的人在院子里熟悉加了铁枪头的投枪,三位车把式带来儿女,未成年的和女孩子都和秦琴他们在一起,妇人则是帮着准备饭食,除了采购铁枪头之外,他们还出去购买粮食副食,也有人添乱阻拦,一顿乱打之后,就是处处顺利。

    两进的院子里已经很拥挤了,更不用说房屋和院子还被买回来带回来的物资占去了不少空间,除了车把式以及他们的家人之外,家丁们的情绪都很平静,但这出宅院的气氛却渐渐紧张。

    没有人心存侥幸,尽管几次扫荡后,院子外面再也没有什么人闲逛,可大伙都觉得免不了一场恶战,光是城门那边就有四十几号,这城内的官差和从属动员起更多的人来也是难免,只是试过铁枪头之后,家丁们的心思稳了不少。

    那临时制造的木矛都有那样的杀伤,现在这是笔直浑圆的杆子,磨制锋利的铁刃,那又有怎样的威力,抛射出去飞的平稳笔直,力量感觉全能加到短矛上,飞得快,飞得稳,劲头还大,连土墙木板都被扎进去甚至扎穿,那杀人的时候又会怎样,有部分家丁甚至很期待。

    车把式的未成年儿女们其实很兴奋,大家忙些他们看不懂的事,可又很和气,住在这么大这么好的宅院里又是个从未有过的体会,跑进跑出的欢声笑语,但车把式的老婆就不一样,这分明是上了贼船,不一定什么结局,争吵几句免不了,还有小声哭的。

    秦琴和那小红没有在外面耽搁多久,跟着车把式和李得贵回来,朱达没有训斥,只是说了一句现在还顾不上你,下次再有这事我抽你!对这话秦琴只是扭头冷哼了声,牵着懵懂的小红进了屋。

    等到了太阳偏西的时候,朱达和周青云就不领着人出去巡逻,两个人在屋子里和衣而卧,就那么睡了过去,家丁也都理解,这些日子甚至今天,他们都太操劳了,也该歇息歇息。



第一百八十四章 习惯了摸黑
    天黑夜深之后,这大宅院里倒是热火朝天,除了屋中灯火之外,院子里也有篝火点燃,让周围住户不了解的是,这朱家小子居然还在院子周围的道路上点着火堆,把一切映照的通明。

    朱家的家丁们没有窝在院子里不动,他们五人一组定期出去巡视,顺便给火堆添火,在院墙屋顶高处也有人放哨瞭望四周,火光映照的范围内,根本没可能借着黑暗摸进来,这宅院相邻几家倒是很好奇,有仆役出来张望,也有孩童妇人趴在门缝向外看。

    但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物游荡,白日里那些挨打被撵走之后就没有人自讨无趣,甚至连正常的路人邻居之类都远远避开朱家宅院附近,免得被这伙看着凶神恶煞的年轻人盯上。

    三位车把式的婆娘都在操持晚饭,边忙边小声议论着担心,在她们的嘴里这十有**是被强人挟持了,不得不从,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糟心的事发生,另外就是觉得这家人太败家太不知道过日子,给下人吃的饭食也这么舍得下荤腥,居然宰了一头羊,而且全都炖上,杂面的饼子还要放油,实在不知俭省,这样糟践,而且自家男人把那两位年轻的老爷说得天上地下,可也不见如何出挑,天黑了才吃了两块饼子,分明是娇惯坏了。

    我们出去遛遛,你们把家看好,小心为上,但也不用害怕,天都黑了,县城不会组织大队人马过来。朱达临出门前吩咐了句。

    看着他和周青云一身深色劲装,背着刀弓,家丁们心中都有所猜测,自然也不会询问什么,只有李和沉默着送到门口,临走前叮嘱了句要小心,家里我会看好。

    墙头街上的家丁们看着朱达和周青云不紧不慢的走出了火光范围,消失在黑暗夜色中,他们终于紧张了起来,开始全神贯注的警戒四周。

    但朱达和周青云一直走得不紧不慢,只不过进入黑暗中后立刻拐到了另外一条街上,他们在街边缓步行走,穿着的又是深色衣服,若不是有心观察,在夜里很难一下子看出来。

    两人拐到这条街上后先停住不动,确定前后都没什么人之后,两个人从怀中掏出头套套在了头上,只露出了双眼和鼻孔,然后每走几步就摸下身边的墙壁,星月黯淡,不能举火的情况下,即便朱达和周青云没有夜盲症,想要适应夜间的黑暗也有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即便如此,细节也未必能看清,所以要尽可能的小心,走得慢有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这个。

    怀仁县城内入夜后就见不到什么人了,无非是几处寻欢作乐的场所还热闹些,朱达和周青云不需要去这样的地方,提前在路线上就会避开。

    不过这不代表一路无人,每走一段就会听到更夫敲打梆子的声响,这是更夫和壮班差役以及民壮巡城,听到声响后提前避开就好,更夫有时候也懒得时时敲打,不过在这安静夜间,脚步声和谈话声一样会传得远听得清楚。
1...9596979899...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