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沧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琴昂

    李建国两手揪成一团,嘴唇紧紧抿着,似乎要咬破,脸色由红变白,看得出,此时,是李建国最窘迫的时刻,可能特别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如果仔细观察,从他直眉愣眼的面相,有一种让谁也琢磨不透的凶光。

    王大海发动吉普车,故意有节奏的按着喇叭,随着“嘀……嘀嘀……”的呼叫,吉普车缓缓地驶出报社大院。到了大街上,王大海明显地加快了车速,他的脑海里还在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李建国动作很快,通过公安的介入,实质上已经宣告王大海如意算盘打错了,在“滨江日报”上,从失物招领的角度,来剥开李建国肮脏的嘴脸,此路现在没有办法行得通。梦影写出来的跟踪报道,那个软硬人性格的社长,为保全自己的乌纱帽,不可能让梦影写的报道发在“滨江日报”上。

    “你就不怕他们报复?”梦影看吉普车已经在大街上狂奔,王大海心事重重,她担心地问。

    “如果怕,他们会得寸进尺,报复得更凶。不如痛痛快快地跟他们干一场。”王大海毫不犹豫地对梦影说。他两手用力握住方向盘,一对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他们是墙,你是鸡蛋,如果真的干起来,你会头破血流,甚至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梦影深知这场对决的势力悬殊,差距太大。她直白地告诉王大海必须看到残酷的结局。

    “墙虽然强大,也不是坚不可摧,如果让鸡蛋变成铁蛋甚至钢蛋,墙就会岌岌可危。”王大海充满信心地鼓励梦影说。

    “现在报社不能写报道,你这个鸡蛋怎么能硬起来,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梦影开始是带着满腔的热忱,积极地投入到失物招领的系列报道之中,现在戛然而止,仿佛往梦影头上,泼了一盆凉水,她无助地问王大海。

    “天无绝人之路,不行就捅天,把动静搞大,往省报京刊上投稿。”王大海侧过脸,对梦影说。他在观察梦影的表情变化,如果这样走下去,那就将梦影推向风口浪尖,她能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吗?

    “你在用陌生的眼光看着我。”梦影发现王大海的目光徘徊,游离不定。她奇怪地问。

    “我怕牵涉连累到你,可能还要有遭受迫害的恐惧。”王大海认真地想了一下,事情一旦捅上去后,必将带来的暴风骤雨,会危及到梦影的安全,他用关心的语气回答道。

    “我现在已经是你的同谋,必须并肩作战,勇往直前。”梦影看着王大海,无所畏惧地说。她丝毫没有像王大海担心的那样懦弱,正像她自己说的,做一只暴风雨中勇敢的海燕,要做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记者。

    “有点像做大记者的派头,你考虑这篇文章怎么来写。”王大海没有想到梦影勇敢起来,比王大海还要坚强,他想既然要干,那就要抓紧时间。于是便问梦影。

    “我想直接提出问题,标题为,失主不敢认领存折的背后玄机,副标题为,深入调查,可能要牵出一起**案件。”梦影回想几天来在群工组接待室,与来访人的接触与交谈中,明显感受到这个设想与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想到自己的构思,梦影充满信心地对王大海说。

    “这个标题很好,能吸引人的眼球,有想知道答案的**。”王大海看着吉普车前方宽阔的大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自言自语地说。

    “如果胆子再大一点呢?”梦影还沉浸在自己的文章构思之中,觉得这样表述,虽然吸引人的眼球,然而还不彻底,她的心中萌发更加大胆的想法。兴奋之余,梦影试探性地向王大海提问。

    “有什么样大胆的想法,说出来听一听。”王大海鼓励梦影继续说。

    “把这个也刊登上去。”梦影手中拿着的复印件,摇晃着给王大海看。

    梦影手中拿着的复印件,是在报社群工组接待室里,当王大海听到群工组组长通知,要梦影将失物招领材料整理好,移交给公安部门时。王大海灵机一动,立即在梦影的耳畔低语,让她赶快将存折原件拿到大街上的打字复印店,复印几份,留作自己备用。防止存折原件落入公安部门手中,再也无法取到存折的证据。如果李建国从公安部门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存折,取走大额现金,做一些反侦察处理,此事肯定会销声匿迹,再也无从查起。除非有上级检察机关立案后,清查银行的现金流量,才可以掌握到事件的真相。

    对于同系统的一名下级检察长,要立案侦察是谈何容易,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有证据证明其**行为,也不一定能立即查处,考虑到部门名声,肯定会慎重行事。如果碰到其保护伞或者靠山,查处之事更难实施下去,必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要是有处理的话,定会是批评教育为主。

    王大海接过梦影手中的复印件,仔细地察看,复印效果还真不错,李建国三个字复印得非常清晰。王大海在想,狡猾的李建国,你在滨江可以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但是到了省城,你的手掌再大,谅你也没有这个能耐,遮挡住自己的丑恶嘴脸。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使用雕虫小技,公安介入,欲盖弥彰。

    “你是用真名报道,还是用匿名。”王大海认真地问梦影。他想,如果将存折刊登出来,上面有姓名和存款金额。那末这件事不但捅天,而且是真的是搞大了,必将遭到李建国的疯狂反扑。

    “匿名没有可信度,难以引起读者心中的震撼。”梦影若有所思地对王大海说。她想既然定下来干,必须一针见血,才能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不能半掩瑟琶半遮面,反而贻误我们达到的目的。

    “真名报道更能引起正义之士的愤慨,能起到拍案而起的效果。然而这样做的风险太大。”王大海知道真名报道与实名举报一样,对于反腐来说,像是一把利剑,常常会立竿见影,令人闻风丧胆。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王大海将利弊分析给梦影听。

    “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只不过起到喉舌的作用,用真名去呐喊,唤醒人们的正义感。李建国知道我的幕后是你,如果这样做,他定会对你痛下毒手。”梦影看上去很轻松,没有一点胆怯,她反而关心起王大海的自身安全问题。

    “这个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与他同归于尽,我也心甘情愿。”王大海不假思索地回答。王大海感动于梦影的勇敢,女人有时让他琢磨不透,胆小的是她,胆大的也是她。胆大时的义无反顾,常常让男人汗颜,自愧不如。如果要下地狱,也是王大海去,不管怎么说也轮不到梦影。

    “你也太夸大其词,像是战士奔向战场,为有牺牲多壮志,没有那么的严重可怕。”梦影看到王大海一脸踌躇满志的表情,轻松地笑着劝说。

    “不是开玩笑,我是得认真地做好准备。”王大海不拘言笑地回答

    “你是怕李建国狗急跳墙,找人暗算你。”梦影十分担心地提醒王大海。

    “将资料转移出我的房间。你那里也不能存放。”王大海直白地对梦影说。具体地做出安排。

    “为什么这样?”梦影疑惑地问。

    “如果你的文章见诸报端,他的丑恶行径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防止李建国派人到你我的房间,一是暗中偷,二是找个借口搜查。”王大海想应该防患于未然,警惕地对梦影说。

    “搜查,他应该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梦影惊讶地说道。

    “随便找个借口,例如偷税等,必须将重要资料转移到曹爱国处,比较安全,以后我万一人身有什么不方便,你直接找曹爱国要资料。”王大海详细地对梦影交待相关事宜,今后风波起时,需要用到这些资料。

    “有这个必要吗?”梦影不解地追问。

    “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努力。高处反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王大海斩钉截铁地回答。

    ( 最沧海  p:///4/4222/  )




第一三一章 烦恼雨季
    南方的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越来越长,漫漫雨中,茫茫一片,雾气里早已分不清雨势与雾气的界线,只有靠感觉和灵敏去发觉,因为眼睛的视线也开始朦胧,高楼大厦在眼前变得缥缈,犹如空中楼阁一样,时而实,进而虚,一会近,一会远,在茫然天地之间,令人触摸不到的迷朦。

    天依然在不停地下,地依然是湿漉漉的,人依然是沉甸甸的。在这本是记忆中,年少时浪漫的季节,王大海却是一番烦恼在心头,他开着吉普车,赶到新厂区建设工地。

    天空不时从绵绵细雨中飘起大一点的雨滴。王大海停好车,冒雨走到玻璃窑炉基础工地,看到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建筑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穿雨衣,个个依然专心致志地在焊接、安装、制模……

    “董事长,我们正在冒雨赶进度。”吴兵拿着一件雨衣,披到王大海的肩上。他顶着雨水的侵袭,大声向王大海汇报。

    “长时间地操作,不要让工人,被雨水淋病倒了。”王大海穿好雨衣,戴好安全帽,关心地问吴兵。

    “我们那里的工人不怕淋,南方人是在雨水里泡出来的,经得住风吹雨打。”吴兵解开身上的雨衣,将自己颈部棉衣上的湿水印翻给王大海看,接着抖抖自己的肩膀说,“人不能娇生惯养。”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上一定要以人为本,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王大海关切地对吴兵说。他皱着眉头,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伸出自己的手掌,在测量雨量的大小。

    “没事,他们都听我的。”吴兵看着在玻璃窑炉基础紧张地扎钢筋的工人们,拍着自己的胸口,信誓旦旦地向王大海表态。

    “又在吹牛,节前下大雪,你差一点被南湖工人绑架回家。”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丁强,听到吴兵向王大海牛逼哄哄的表态,不服气地对吴兵翻着白眼说。

    “此话不能这样讲,丁老兄,那可是南方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还有谁能沉得住气,不担惊受怕。”吴兵立即为自己辩护。他有自知之明,刚才的话说大了一点,然而在王大海面前,他不会收回自己的话,虽然节前难抗冰雪灾害,但是未来雨季还是能熬得住。

    “还在强词夺理,你是煮熟的鸭子--嘴硬。遭遇冰雪灾害,如果不是董事长及时向部队求援,解放军指战员来突击奋战,你们今天能在这里扎钢筋吗?”丁强毫不退让,步步进逼,他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在王大海的面前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我哪里痛,你非要往哪里打,今后看我吴兵的能耐,决不再辜负董事长的期望。”吴兵被丁强当面揭老底,说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他又拍起自己的胸口,向王大海表决心。

    “凡事都留一手,防患于未然,超前思考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大海对于南湖工人回家一事,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批评吴兵,而是采取补救措施,保证了工期,他是让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吴兵明白,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王大海说完此番话,带着吴兵与丁强,走到玻璃窑炉基础的下方,来到正在紧张操作的工人身旁。王大海先是察看坑道的四壁,在雨水的侵蚀中,是否有发生流沙或是塌方的可能,安排丁强进行四壁的加固除险工作。根据刚才吴兵雨衣下的棉衣湿印,警醒了王大海,他找到几个换班休息的员工,仔细检查他们的雨衣里,是否被雨水弄潮湿,无一例外,都逃不过此劫,有个别工人穿上两层雨衣,都无法阻止住雨水的渗透。

    “你的衣服这样潮湿,身体能扛得住吗?”王大海对其中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工人,摸着他的湿印,亲切地问。

    “习惯了,就没有事。”那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工人听着王大海的询问,漫不经心地回答。

    “如果长时间地这样潮湿,人的身体会生病的。”王大海言辞恳切地告诫那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工人。在风雨中扎钢筋,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董事长,道理都能懂。他们也有自己的小道理,那就是年轻时拿命来换钱,到老时再拿钱来保命。”吴兵因为长期与建筑工人打交道,所以对于此类有损于身体健康的鸡毛蒜皮小事,见怪不怪。他理直气壮地向王大海进行解释。

    “晚上放在火上烤一下,衣服就能干燥,出来做事,没有必要那么讲究。”那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工人,听到他们总经理的话语,也笑着匆忙回答王大海后,立即起身,赶去扎钢筋笼。

    “你的工人分几班操作?”王大海站在坑道狭窄的拐角,问吴兵。

    “考虑到雨季,分成三个班操作,一个班扎钢筋,一个班制模,另一个班休息,二个小时轮换一次,换下来的工人,有一个小时时间休息调整自己。”吴兵熟练地向王大海介绍工地班次的安排情况。

    “一天安排多长时间。”王大海继续追问。

    “一天安排十二个小时,从早晨六点吃过早餐出工,到晚上六点收工回到住地吃晚餐,中餐不特意安排时间,工人在轮到自己休息时吃午餐。”吴兵流利地回答。

    听完吴兵的汇报,王大海没有立即回答。从已经扎好的钢筋笼旁,转了一圈,然后,抬头仰望着坑道上风雨交加的天空,他问吴兵:“厂房什么时间能架起来?”

    “一个月后封顶,请董事长放心,轻钢结构的厂房,像搭积木一样,可以说一夜之间,就能竖起来。”吴兵爽快地向王大海汇报。说到厂房,吴兵顿时来了精神,轻钢结构厂房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钢架梁柱在南湖制作,拖过来就可以吊装,只要在地面浇筑好每根墙柱的基础就行,简便快捷。

    “不能图快省事,厂房可是百年大计,必须确保质量和安全。”吴兵说的时间安排上没有问题,王大海还是在叮嘱着安全质量方面的事宜。

    “保证风吹不倒,雪压不垮,八级地震震不塌,一百年烂不掉。如果是大水来淹,那只好举手投降,不能保证。”吴兵眉飞色舞地对着王大海滔滔不绝。

    “又在夸夸其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掉以轻心。”王大海严肃地对吴兵提出要求。他知道吴兵的性格,干劲有余,细节不足。

    “我会安排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认真把关,请董事长放一百二十个心。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失误的细节。”吴兵的心理素质确实不错,面对王大海一针见血的质问,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让,总是能对答如流,给王大海一个满意的回答。

    “不是我在杞人忧天,故意给你们找茬,工程上的事,许多问题防不胜防,必须要一丝不苟。”王大海看到吴兵的精神状态不错,随即转变自己的口气,温和地说道。

    “我们懂得董事长的良苦用心,在日理万机中,还要为工程上的事操碎了心。”吴兵听出王大海自我圆场的话音,他见机热情地奉承几句。

    “是你们张老大,在江海时说的一句话,总是在不断地激励我。张老大说,对待企业要有初恋的感情,为企业的一切而着迷,自己的一切都无私、主动、不计较得失地奉献于企业。对待困难要有宗教般的意志,也可以用毛爷爷的一话来概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王大海对吴兵语重心长地说,他想让大家都懂得这个谆谆告诫里的深刻内含。

    “漫长雨季,总是在骚扰不断。这不能算作困难,只能是工程上碰到的烦恼。”吴兵不以为然,轻松地说道。人们说不当和尚头不冷,吴兵不是董事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把具体工作抓好,就以为万事大吉。

    “可不能有这种态度,凡是一切阻碍工程建设的都是困难,烦恼雨季就是干扰工程建设的困难,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我想大家要在现有工程进度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拿出加快工期的方案,到五月是梅雨季节,雨量更大,工程建设将会更加艰难。如果到那时,我们能够转移到厂房内施工安装,即使雷雨风暴也高枕无忧。”王大海在给他们压担子,只有超前动作,才能做到按时投产,确保万无一失,市场不相信眼泪。

    “董事长已经发话,吴总赶快把你的招数拿出来呀,刚才还神气活现。”丁强首先开口,他在有意催促吴兵。

    “你的能耐大,怎么不说?”吴兵一时想不到好办法加快工期。他抓着头,冲着丁强嚷道。

    “走,到指挥部会议室商量,我有一个解决办法。”王大海走上玻璃窑炉坑道,对吴兵和丁强说。

    ( 最沧海  p:///4/4222/  )




第一三二章 挑灯夜战
    王大海三步并作两步,健步如飞地走向新厂区建设指挥部会议室,一个加快工程建设的方案在脑海里翻腾着。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他顶着仍然凛冽的寒潮,却感觉好像是一股甜滋滋清凉凉的和风细雨,掠过他的脸颊,沁人心脾。
1...7071727374...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