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粉姥姥
舒砚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额上冒汗。
倒是宋氏还意外的镇定些,见到谢姝宁被抱回来的那一刻,她亦被骇得半死,几乎要站立不稳。可在看到女儿虽然虚弱,但仍旧清醒地冲着自己微笑时,她的心就恢复了平静。
她握住谢姝宁的手,守在边上,一步也不肯离开。
当伤口清清楚楚地袒露在宋氏面前时,宋氏只觉得自己的心都漏跳了一拍。
这是她平素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女儿呀!
只这样看着,那伤口似乎就落在了自己身上一般。宋氏眼眶通红,大颗泪水自里头滚落。
谢姝宁的意识却始终清醒着。
身上的伤,疼极了。
可也许是因为她曾尝过更加猛烈的丧子之痛,**的痛苦,相较之下,反而有些不值一提。
她有些疲惫地闭上了双眼,可立刻就又睁开了。
她知道,母亲在看着自己,不能叫母亲更加担心。
幸好,大夫仔细查验过伤口后说,“好在剑刺得并不过深,未伤及心脉。”
就是不懂医的人听了这话也明白,这是没有性命之忧的意思。
一群人这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但这样的伤,到底不容易好透,用药上便也只能猛烈些。如此一来,伤口哪怕来日痊愈了,也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疤痕,对女子而言,尤是西越的女子来说,委实不能算什么好事。
当然,也能选择用温和的药物缓缓治疗。
可这样,伤口恶化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加剧了。
宋氏闻言,却只是抹掉泪水摇了摇头,道:“性命无虞便是不幸中的万幸,留疤乃是小事,阿蛮也不会在意的。”
大夫得了准话,就下去开药了。
“福柔,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阿蛮!”莎曼哭了起来,一双碧蓝的眸子愈发显得水润,“原是请你们来玩的,如今倒好,竟出了这样的事,都是我不好……”
她一贯是个时刻带笑的人,这会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宋氏抓着她的手,道:“嫂子别这么说,谁也没料到城里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怎能怪你。”
但话虽如此,莎曼却依旧不能展颜。
宋延昭回来了一趟,听说谢姝宁没有性命之忧,就又匆匆而去。
刺客的目标简直太明确不过。
赶在庆典之日动手,借着扰乱民心,掀起骚乱,悄悄潜入那座白色巨石堆砌的王宫。
除了老城主的命,再没有值得发动的攻击。
然而等到他赶到时,守卫森严的王宫里,年迈的城主,已经静悄悄地死去。
担当了十几年傀儡城主的老者,肥胖臃肿的身体摊开在铺着绸缎的床上,像一头呼呼大睡的猪。
枕头上一片湿漉漉。
那原本应该是从他已经歪斜的嘴里溢出的口水……
可此刻,湿透了枕被的,却是他的血。
黏稠的血浆不知何时,已经流了一床。
守门的侍卫,却什么也没有发觉,连一丝丝声响都未曾听到。
这怎么可能呢?
除了幽灵之外,难道真的有人可以做到这样神不知的地步?
宋延昭站在死去的老城主尸体跟前,握紧了拳头。
西域三十六国,一旦得知敦煌城主已死的消息,定然会立即发难。
究竟,是谁干的?
疑问霎时像是理不清头绪的线团,紧紧纠缠在了一块。
他推开这间奢华囚室的门,仰头望向天空。黑幕上的点点星光犹如神明的眸子,无喜无悲地盯着人世间。晚风将血腥味吹散,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吩咐下去,仔细调查这群刺客的来历。
任何一个被遗漏疏忽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最关键性的证据。
何况,谢姝宁也差点死在了他们手上。
周围已经尽数被封锁,也许还能捕一两条漏网之鱼也说不定。
然,悄悄潜入王城的三个人,已经全身而退。
三条黑影迅速地往城外而去。他们要趁着夜色离开,一旦等到日头升起,大事可就不妙了。
很快,三个身影已经在约定好的地点小心翼翼地停下了脚步。
没一会,又有两人随后赶来。
在场的五个人均戴着类似的面具,其中个子最高大的一个四处扫视了一遍,微微一愣,继而在面具后瓮声瓮气地问道:“十一呢?”
一群人面面相觑,竟是谁也不知道。
“七师弟,十一同你最要好,他没有跟着你?”
这一次来的六个人中,当属十一年纪最小,这一回并没有给他安排单独的任务。
被称为七师弟的纪鋆此刻却也正在震惊,人怎么会不见了。
来不及细想,离开的时辰马上就要到了,不得延误。他深吸一口气,抛下一句“我去寻他”,就要重新入城,却被领头的少年给拦住了去路,“这种时候回去,你是准备送死吗?”
纪鋆毫不犹豫,“不能将十一一个人丢下!”
“不行!”领头的断然否决,“再等一盏茶,若他不出现,我们立即就走!”
然而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十一师弟,依旧不见人影。(未完待续。。)
( 闺宁 p:///4/4065/ )
第144章 神秘
一行五人,除了纪鋆外,谁也不肯再逗留下去。
“七师弟,你走是不走?”
城里已经戒严,滞留在里头的人,怕是没有机会平安归来,想要折回去救他,也是难上加难,根本没有几分胜算。至于他们自己,若再不走,可就麻烦了。
纪鋆心中清楚,闻听此言,隐在面具后的眼睛不禁动了一下。
他迟疑着,一时不知如何决断。僵持了只一瞬,剩下的四人便已经转身走人。平日里虽是师兄弟的喊着,可数年过去了,他们这群人分明连对方究竟叫姓甚名谁,从何处来都不知,骨子里根本就如同陌路人。
天机营**十一人,这一次来了六个。
他想不明白,这样的活,几位师父为何要挑上小十一。
然而,定了的人,就必须出动。生死有命,真到了要命的时候,谁也救不了谁。纪鋆苦笑了下,拔脚跟上了迅速远去的同伴。
就在此时,远处有个模糊的人影踉踉跄跄地朝他们而来。
是敌是友?
众人皆惊。
纪鋆眼尖,率先辨认出了来人,“是十一回来了!”特地压低了的声音里,难掩欢欣之情。
冲着他们奔来的人正是先前被围困住的十一。
他脸上佩戴的面具已经掉落,露出了黑色风帽半掩下的那张面庞。眉角一道血痕,血珠正在不断随着他狂奔的脚步而簌簌滚落,落在长长的睫毛上,几乎糊住了眼。左手拿着剑,右手却只是软塌塌地垂在那,一动也不动。浑身都是伤口。
纪鋆瞧着,却只长舒了一口气。急忙上前去扶他。
“撤!”
谁也无暇说话,领头的高壮少年一声令下,一群人便用最快的速度,沿着一开始便制定妥当的路线飞快撤离。
被冷风卷起的黄沙,将他们来过的痕迹,掩盖得了无踪影。
而此时,王城里的宋延昭才刚刚步出大门。
一夕之间,老城主毙命,庆典被破坏,谢姝宁受了重伤。
宋延昭眉头紧皱。因彻夜未眠而觉得眼皮直跳,头疼欲裂。回到家时,已近天明。
他第一时间先去看望了谢姝宁。
她还在昏睡中。
宋氏陪在她身旁,不敢闭眼,瞧见他进来。急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道。“好容易才睡了的。”
按大夫所说。谢姝宁早就该疼得晕过去了,何况又失了那么多的血。可偏生这孩子也不知怎地,愣是不肯入眠。这会才刚刚睡下,怕还未睡熟。宋氏不敢再在这里说话,同宋延昭往外头走去。
一到外边,宋延昭就沉着脸同宋氏道歉。自责不已。
宋氏心里的确有气,可心疼多过了气,再说这事怪谁?
莎曼跟舒砚都是好心,何况当时她自己也是笑着同意了的。谁也没有强迫谢姝宁出门去看庆典。
若真要怪,就只能怪那几个贼人。
宋氏反倒劝起宋延昭来:“我瞧着嫂子的模样,舒砚怕是要挨罚,大哥还是去劝一劝吧。”
“是该罚!”宋延昭摇摇头,“本是将人托付给他的,他没有照看妥帖,自然该罚。”
宋氏知道他的性子,明白他在气头上,多说无益,只得不再提这事。
随后,兄妹二人略说了几句谢姝宁的伤势,便见红肿着眼的玉紫轻手轻脚地从里头走了出来,道:“太太,小姐醒了,问起舅老爷。”
宋延昭闻言,便立即抬脚往里头走。
“怎么这么快便醒了?”宋氏则吃惊不已,问起玉紫。
玉紫说着又想哭,当时她跟柳黄便说要一道跟着出门。可庆典上人潮拥挤,想着同行的还有刀客,最后谢姝宁便没有让两个婢女跟着去。立夏又被她打发去跟着商队的刀疤学做事,这回自然也没能跟着一起去。
她强忍着泪意,“奴婢见小姐眉头紧皱,怕是伤口疼得厉害,睡不安生。”
“这可怎么是好!”宋氏叹息,便没有立即跟进门,转身去寻了莎曼,再去请大夫来问一问可什么止痛的良方。
室内,谢姝宁正仰面躺着,在床榻一侧屈指击节,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宋延昭进门,开口便问:“可是疼得很?”
换了普通小姑娘,这会怕是已经泪珠子落一地了。
谢姝宁却还能朝他微笑。
舅甥两人说话,玉紫跟柳黄就退了出去,只在外头候着,以防里头的主子突然用人。
见四下无人,谢姝宁便直接道:“刺客的年纪不大。”
宋延昭讶然,“这话是何意思?”
“看身形年纪至多在十二三。”每开口说一个字,伤口就似乎要疼一下,谢姝宁吸着气,缓缓解释起来,“自然,身量并不能说明其人的年纪。何况那人的脸被面具遮挡住了,这世上也有不少大人身长不过四五尺,但直觉告诉我,那人应该只是个孩子。”
宋延昭的眉头越皱越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这事有些古怪。”他如是道。
细思起来,几乎处处是古怪,可却又难以言表这种古怪究竟都源自什么。
巡城的卫兵说,差点便抓到了一个刺客。
可是,十人一队的巡城卫兵,却只有一个活着逃回了王城禀报。剩下的九个人都死了……
虽然巡城卫兵不如王城里的侍卫,可十个人难道还打不过一个?他已经去看过尸体的模样,死状凄厉。按照活下来的卫兵口讯,那人的身形倒的确同谢姝宁说的相差无几,也同样戴着面具。
甚至于,那个面具还掉落在了现场。
宋延昭重重叹了声。
“舅舅,他们是来杀谁的?”谢姝宁咳了两声,耳语般地问道。
但宋延昭仍旧听清楚了,他看看自己死里逃生的外甥女。决定实话实说:“城主已经死了。”
谢姝宁听着,眼睛悄悄眯了眯。
“这个消息,应当还是秘密吧?”她悄声问道。
宋延昭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谢姝宁的意思。
若城主已死的消息还是秘密,那他身为一个普通的商贾,又怎么会在第一时间获知?
他不禁苦笑,“你这丫头,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谢姝宁却摇摇头,道:“不,我什么都没有看穿。舅舅身上的秘密太多。已经多到我连蒙带猜也无法看个大概了。”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来敦煌。”他在谢姝宁床边坐下,眼神悠远深邃,压低了声音,“我可有同你提过。你舅母原是公主?”
谢姝宁吃惊,正要追问。伤处却传来一阵尖锐的痛意。她只得努力将呼吸调匀,安静听着他回忆。
“老城主贪恋她的美貌,用水源扼住了伊桑国的命脉,逼迫她嫁。但最后他出尔反尔,在她披着嫁衣踏上敦煌的土地后,并没有重新打开那条流往伊桑的支脉水流。而伊桑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可怕风暴中,被黄沙掩埋,无一人存活。”宋延昭的声音里渐渐带上了几分怅然,“我第一次见到你舅母。她穿着嫁衣,正准备从角楼上一跃而下,身后是追赶的大批侍卫。”
“英雄救美?”谢姝宁听着,渐渐在心里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宋延昭讪笑,“我算什么英雄,顶多也就是一头狗熊。老城主那时候就已经足够年迈了,人人都在觊觎他的位子,他不得不小心。我这个从中原来的博学商旅,慢慢的就成了他身边最重要的门客。有时候,取而代之,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城主虽然年迈又好色,但开始,并没有那般昏聩。
猜你喜欢